但现在两人都倾向于是中毒,苟狱丞也是有了调查的方向。
今日接触过王坚的人,他都已是看管起来,准备仔细审问。
但还有一点——他问狱卒:“今日王坚最后一次服药是什么时候?”
狱卒毫不犹豫:“是中午!他那药一天得吃三顿。早中晚各一顿。所以中午吃了药的。吃过饭没多久就吃了药!”
一般都是饭后半个时辰吃药。
祝宁点点头,觉得这一点和王坚胃里反映出来的情况差不多。
但有一点,如此看来,那毒药的效果十分厉害。
王坚饭后服药,毒性发作而死,整个过程没有超过两个时辰。
毕竟,发现王坚死亡到中午吃饭,一共也就过去了两个半时辰。
扣掉吃过饭还未吃药的半个时辰,那么毒发时间,一定在两个时辰以内。
什么样的毒这样厉害?
祝宁看向唐锦华。
唐锦华也明白祝宁的意思:“一般毒性这样大的,不外乎几种。一种蛇毒。但刚才我们检查过,王坚身上没有这种伤口。然后就是鸩毒,砒霜一类。但鸩毒乃是皇室专用。只有御医能配出来。普通人家是没有的。砒霜最为常见,但要毒性这么大,需得服用的砒霜需要不少。再有就是吞水银。但我们已经看过胃容物,里面没有水银。”
听了唐锦华这话,不只是祝宁,几乎所有人都听懂了。
最大可能是鸩毒。
但鸩毒只有皇家才有。
普通人搞不到。
所以,要王坚死的人……
卢娘子脸色也很难看。
他们卢家是世家不错。陛下都要给几分颜面也是是不错。
但如果牵扯到了皇家,陛下就不可能还像之前那样偏向于卢家了。
王坚提前死亡,让他少受了许多罪,卢娘子心里是暗恨这个杀死王坚的人的。
她甚至觉得,或许就是有人为了王坚少受苦,才这样弄死王坚的。
毕竟现在王坚看上去,哪有什么死得痛苦的样子?!反倒是很安详!
卢娘子如此想着。祝宁倒是有别的想法。
如果事关皇家,那只怕是因为柴晏清去调查的事情。
但问题来了……那个背后的人这么愚蠢的吗?用鸩毒?
这种一看就是只有皇家才能搞到的毒,不是变相地暴露身份吗?
在场的每一个,这会儿都有自己的心思和想法。
而苟狱丞是最欲哭无泪的:如果牵扯到皇家,最后查不出来,自己岂不是要做那个被问罪的倒霉人?
甚至,苟狱丞已经想到了自己被剥去官职的场景了。
魏时安这个时候终于姗姗来迟。
他的脸色也不好看。
一来就问唐锦华:“可验出问题了?”
唐锦华回禀道:“目前只看出是中毒而死,但具体什么毒还不知。不过,烈性毒药就那么几种,已排除了砒霜,水银,蛇毒——”
都是多年的老刑侦了,魏时安当然也知道剩下的是哪一种。
他沉吟片刻,只问了一句话:“何时才能确定?”
唐锦华道:“只能等御医看过。苟狱丞已经叫人去请了。”
唐锦华扫了一眼苟狱丞。
苟狱丞头都快低到地上去,那架势,就差瑟瑟发抖了。
不过最后,唐锦华什么也没说,只又问了句:“不管是什么毒,总要送到王坚这。可查清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苟狱丞声音里透着一股不自信:“我们怀疑是药有问题。我们只负责煎药,但药还是外头送来的。”
“饭菜是不会有问题的。王坚虽然有肉吃,但也都是我们自己的厨子做的。”苟狱丞不敢看卢娘子:“其他犯人也吃了,但他们都没事。肉的话,狱卒也吃了。”
这么说吧,王坚家里给了买肉的钱。肉本身至少比外头贵三倍。
然后买一斤肉,王坚能吃到二两就不错。
所以今日王坚吃的东西,狱卒其实都吃了。
而且还是狱卒先吃,剩下的才给王坚吃。
所以,不会是饭菜的问题,只能是药的问题。
唐锦华身为大理寺少卿,这些门道其实他也都清楚,故而只是看了一眼苟狱丞,并未有别的话。
可就这一眼,苟狱卒还是有点心虚。
唐锦华揉了揉眉心,最后道:“不管如何,我得先去宫中回禀一声。看看这个案子是交给谁来查。”
案子出在大理寺。
大理寺自己查,就显得不那么合适。所以至少陛下会指定个监察官来盯着这个事。
说完这话,唐锦华便先行离去。
而后,卢娘子咬咬牙,也说要回家一趟。
众人看了一眼卢娘子,到底没人拦。
谁都知道卢娘子回家这是要干什么。但现在魏时安不在,其他人官职都不算高,所以反而不好做主事人。
卢娘子就这么一路回了家。
祝宁觉得,有卢家的插手,至少能给那幕后主使一点压力和精力上的牵扯。
那到时候,柴晏清那头,多少也能减轻一点压力吧?
祝宁看着王坚那张透着死气的脸,一时想:水好像越来越浑了。这个案子,也越来越大了。
不过,王坚和这样背景的人合谋做事,也怪不得他那么嚣张,竟因为退婚而做下如此罪行。
随后祝宁又想到了王尚书。
王坚如此,王尚书果真不知吗?
若真不知,那说明王坚还真是有些能耐。保密工作做得真好。
所有纷杂的思绪在小鸡仔到来的时候,都立刻被抛开,祝宁给小鸡仔喂了一点胃容物。
刚喂完,大夫和御医都来了。药渣也被送来了。
一时大家又忙活起来了——不过这次,仵作们是看大夫们忙活。
那一大包黑乎乎地药渣,里头东西有大有小,想要每一样都分辨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苟狱丞做主:“每个人先分一些,各自看看!若是发现问题最好,没发现问题,再交换着看!”
这个法子不错。当即药渣就被分成了三份。
然后一人一份仔细辨认。
祝宁对这个还挺好奇的,于是就凑上去看。
不的不说,这可真是个细致活。那最小的药渣,就跟麦子一样大小,本身就很难看清楚了,偏偏还是切碎了的——这就更难分辨了。
有个大夫小声提了要求:“不知可有药方?”
根据药方来对比,那就简单很多了。
今日接触过王坚的人,他都已是看管起来,准备仔细审问。
但还有一点——他问狱卒:“今日王坚最后一次服药是什么时候?”
狱卒毫不犹豫:“是中午!他那药一天得吃三顿。早中晚各一顿。所以中午吃了药的。吃过饭没多久就吃了药!”
一般都是饭后半个时辰吃药。
祝宁点点头,觉得这一点和王坚胃里反映出来的情况差不多。
但有一点,如此看来,那毒药的效果十分厉害。
王坚饭后服药,毒性发作而死,整个过程没有超过两个时辰。
毕竟,发现王坚死亡到中午吃饭,一共也就过去了两个半时辰。
扣掉吃过饭还未吃药的半个时辰,那么毒发时间,一定在两个时辰以内。
什么样的毒这样厉害?
祝宁看向唐锦华。
唐锦华也明白祝宁的意思:“一般毒性这样大的,不外乎几种。一种蛇毒。但刚才我们检查过,王坚身上没有这种伤口。然后就是鸩毒,砒霜一类。但鸩毒乃是皇室专用。只有御医能配出来。普通人家是没有的。砒霜最为常见,但要毒性这么大,需得服用的砒霜需要不少。再有就是吞水银。但我们已经看过胃容物,里面没有水银。”
听了唐锦华这话,不只是祝宁,几乎所有人都听懂了。
最大可能是鸩毒。
但鸩毒只有皇家才有。
普通人搞不到。
所以,要王坚死的人……
卢娘子脸色也很难看。
他们卢家是世家不错。陛下都要给几分颜面也是是不错。
但如果牵扯到了皇家,陛下就不可能还像之前那样偏向于卢家了。
王坚提前死亡,让他少受了许多罪,卢娘子心里是暗恨这个杀死王坚的人的。
她甚至觉得,或许就是有人为了王坚少受苦,才这样弄死王坚的。
毕竟现在王坚看上去,哪有什么死得痛苦的样子?!反倒是很安详!
卢娘子如此想着。祝宁倒是有别的想法。
如果事关皇家,那只怕是因为柴晏清去调查的事情。
但问题来了……那个背后的人这么愚蠢的吗?用鸩毒?
这种一看就是只有皇家才能搞到的毒,不是变相地暴露身份吗?
在场的每一个,这会儿都有自己的心思和想法。
而苟狱丞是最欲哭无泪的:如果牵扯到皇家,最后查不出来,自己岂不是要做那个被问罪的倒霉人?
甚至,苟狱丞已经想到了自己被剥去官职的场景了。
魏时安这个时候终于姗姗来迟。
他的脸色也不好看。
一来就问唐锦华:“可验出问题了?”
唐锦华回禀道:“目前只看出是中毒而死,但具体什么毒还不知。不过,烈性毒药就那么几种,已排除了砒霜,水银,蛇毒——”
都是多年的老刑侦了,魏时安当然也知道剩下的是哪一种。
他沉吟片刻,只问了一句话:“何时才能确定?”
唐锦华道:“只能等御医看过。苟狱丞已经叫人去请了。”
唐锦华扫了一眼苟狱丞。
苟狱丞头都快低到地上去,那架势,就差瑟瑟发抖了。
不过最后,唐锦华什么也没说,只又问了句:“不管是什么毒,总要送到王坚这。可查清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苟狱丞声音里透着一股不自信:“我们怀疑是药有问题。我们只负责煎药,但药还是外头送来的。”
“饭菜是不会有问题的。王坚虽然有肉吃,但也都是我们自己的厨子做的。”苟狱丞不敢看卢娘子:“其他犯人也吃了,但他们都没事。肉的话,狱卒也吃了。”
这么说吧,王坚家里给了买肉的钱。肉本身至少比外头贵三倍。
然后买一斤肉,王坚能吃到二两就不错。
所以今日王坚吃的东西,狱卒其实都吃了。
而且还是狱卒先吃,剩下的才给王坚吃。
所以,不会是饭菜的问题,只能是药的问题。
唐锦华身为大理寺少卿,这些门道其实他也都清楚,故而只是看了一眼苟狱丞,并未有别的话。
可就这一眼,苟狱卒还是有点心虚。
唐锦华揉了揉眉心,最后道:“不管如何,我得先去宫中回禀一声。看看这个案子是交给谁来查。”
案子出在大理寺。
大理寺自己查,就显得不那么合适。所以至少陛下会指定个监察官来盯着这个事。
说完这话,唐锦华便先行离去。
而后,卢娘子咬咬牙,也说要回家一趟。
众人看了一眼卢娘子,到底没人拦。
谁都知道卢娘子回家这是要干什么。但现在魏时安不在,其他人官职都不算高,所以反而不好做主事人。
卢娘子就这么一路回了家。
祝宁觉得,有卢家的插手,至少能给那幕后主使一点压力和精力上的牵扯。
那到时候,柴晏清那头,多少也能减轻一点压力吧?
祝宁看着王坚那张透着死气的脸,一时想:水好像越来越浑了。这个案子,也越来越大了。
不过,王坚和这样背景的人合谋做事,也怪不得他那么嚣张,竟因为退婚而做下如此罪行。
随后祝宁又想到了王尚书。
王坚如此,王尚书果真不知吗?
若真不知,那说明王坚还真是有些能耐。保密工作做得真好。
所有纷杂的思绪在小鸡仔到来的时候,都立刻被抛开,祝宁给小鸡仔喂了一点胃容物。
刚喂完,大夫和御医都来了。药渣也被送来了。
一时大家又忙活起来了——不过这次,仵作们是看大夫们忙活。
那一大包黑乎乎地药渣,里头东西有大有小,想要每一样都分辨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苟狱丞做主:“每个人先分一些,各自看看!若是发现问题最好,没发现问题,再交换着看!”
这个法子不错。当即药渣就被分成了三份。
然后一人一份仔细辨认。
祝宁对这个还挺好奇的,于是就凑上去看。
不的不说,这可真是个细致活。那最小的药渣,就跟麦子一样大小,本身就很难看清楚了,偏偏还是切碎了的——这就更难分辨了。
有个大夫小声提了要求:“不知可有药方?”
根据药方来对比,那就简单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