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落山之时,从稀疏的树林间看过去,会觉得此时的太阳真是绝美。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林,在树干、树枝、树叶的遮挡下,漏过来无数的光斑。
甚至于仔细去看,阳光还在树叶的边缘留下了光晕。
但如果此时稀松的树林换成茂密的丛林,那么整个环境就会显得有些阴森了,因为那些遮蔽阳光的树枝在人们看来,就好像一只只择人而噬的厉鬼。
陆宇带领的这一行乡勇中,不少人就有类似的想法,那四周阴暗的地方,可能就有一个索命的厉鬼突然投掷出一杆标枪,然后带走他们中某一个人的生命。
此刻,徐肆就像是一道幽灵,完美地融入了这片山林。他根本就不与队伍正面接触,每一次出现都选择在最出人意料的角度,在队伍最薄弱、最松懈之时,射出那致命的一击。等人们察觉到木杆袭击而来时,他已经隐遁在树木后面,不知道去了哪里。
陆宇等人倒不是不想去追击,而是不敢去追击。一来他们实力不够,二来,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贸然追击,不是嫌死的不够快吗?
像是徐肆这种不再追求大规模杀伤,而是极有耐心地。一点点地收割着生命,消磨队伍中的士气和精力的打法,才是最让陆宇担心的。
他担心之前好不容易升腾起来的气势被此人吓回去,当务之急,还是需要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安全保障。
当即,陆宇走到人群中,朗声道:“所有人向我靠拢,快!”
那些原本紧张兮兮的乡勇们闻言,迅速向着陆宇靠拢,见人员都围在自己身边,陆宇对着人群的四面分别释放了几个“阻”字诀,这原本是阻拦敌人的,现在却成为这些人的保护屏障。
这个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徐肆并没有攻击他们。此刻,在释放了几次字诀之后,陆宇脸色苍白无比,待稍微缓和一些,陆宇看向四周的山林,大喊道:“混蛋,有种出来正面一战啊!”语气有些暴躁,这也可以理解。
但是回应陆宇的,只有山谷的回音,以及无数鸟兽四散奔逃的声音。正在陆宇正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一根木杆标枪从左前方突然激射而来,正对着陆宇的脑袋。
虽然知道前面有阻隔,但眼睁睁看着一根木头标枪向着自己激射而来,陆宇瞳孔一缩,随后便听到“噗”的一声。
木杆标枪尖锐的这一头猛地撞击在看不见的屏障上,撞击力道之大,陆宇似乎都隐约听到了屏障碎裂的声音。他内心一惊,此人从昨天夜里到今天一直在袭扰他们,他的劲气消耗应该很大才对,可是如今,他依旧能够对他们造成如此强有力的一击。
看着眼前不断震颤的木杆,陆宇脸色铁青,他多次试图用精神力去感知对方的位置,但对方气息隐匿得极好,而且移动速度又快,每次他的精神力才刚刚捕捉到一点动静、一丝波动,再去仔细感知时,对方早已经远遁了。
而且他的字诀在这种密林深处,在目标移动速度过快的环境下,效果会大打折扣,能够命中一次,都算是碰巧了,况且这样做平白消耗劲气。
现在的情况就是,整个队伍聚拢在自己身边,所有人神情紧张的扫视着四周,虽然知道四周有屏障挡住,但是大家都不是很放心。特别是此时屏障外面那几个被木杆刺穿的乡勇,他们还没死,断断续续的痛苦呻吟声传过来的时候,大家脸上那种恐慌和压抑的表情,就更加明显了。
前一会儿还被财富和美色激励起来的狂热,在冰冷死亡的不断威胁之下,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深的可能恐惧和猜疑。
他们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不敢随意移动,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的小心翼翼,如同惊弓之鸟。
徐肆的袭扰,就像是一条冰冷滑腻的毒蛇,缠绕在整个队伍的身上,并不急着将猎物勒死,而是不时的吐出信子,咬上一口,让毒素和恐惧慢慢渗透,等待着猎物彻底崩溃的时刻。
陆宇看着士气再次跌入谷底、人人自危的队伍,又看了看仿佛无边无际、杀机四伏的山林,第一次感到了一丝棘手和寒意。
这样下去,别说剿灭刘家余孽,恐怕还没有到目的地,他这支拼凑起来的队伍就要被那个神出鬼没的黑衣人给彻底拖垮了。
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来历,一切的一切,都显得特别的被动。
显得被动的,不止是陆宇,陆衍之此时也显得很被动。这些天他一方面在等待陆宇的消息,另一方面在等待县城内的消息。
陆宇这边没有消息传回来,但是陆宇带上了长吉县大印,在长吉县范围之内,只要不是一击秒杀,那么陆宇就是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状态,这点他倒是不怎么担心。
至于县城的消息,根据他所收集到的信息,廖勋将刘家一案以及御史一案全都泼到了他的身上,民众有相信的,也有不相信。对此,他嗤之以鼻,他早就了解了廖勋的计划,现在这种泼脏水的事情,已经不足以让他生气恼火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现在要等待的,就是县城出现更大的乱子。特别是在县城封锁的情况下,县城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就这些如果不处理好,等待廖勋等人的就是一场更大的动乱。到时候或许都不需要他的人煽风点火,愤怒地、活不下去地百姓们有可能会自己发动叛乱。
到时候,就轮到他这个县令登场力挽狂澜了,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在巡检司衙门收到了府衙的传信,府衙的同知大人已经到了长吉县。
实际上同知王墩是在上午的时候到达的长吉县之外,只不过县城现在被封锁,他一时半会儿进不去。进不去不要紧,直接把这个乌龟罩子拆掉就行了。
当即就有手底下的人送过来一枚长方形的印信,长不过八九公分,宽约五六公分,材质也是铜质。这条记印文上写的是“宁常府同知关防”,这几个字用垂露篆写的,笔画盘叠均匀,庄重又不失美感。
这铜条与廖勋的印信几无二差,盖因国朝初立之时,为了防止印玺作弊,该行长方形阔边“关防”,取“关防严密”之意。这“关防”,也就是我们说的铜条,多用于各署衙佐贰官以及杂职官,与正职官的正方形“印”相区别。
所以陆衍之的长吉县大印是正方形的,也就是常见的印玺的样子。而廖勋这个佐贰官,印信就是铜条,包括王墩这个宁常府的佐贰官,印信也是铜条。
接过印信,王墩看了看长吉县上空,虽然看不到什么光幕,但是在感知中,此时光幕已经缺失了很大一块,说明廖勋的权柄在不断的流失。
在来之前,他已经得到了知府的许可,当务之急也不再耽搁,高举印信,随后口中念念有词:“煌煌天威,散!”
那原本慢慢消失的长吉县守御大阵在人们看不见的状态下加速消失,一刻钟之后,长吉县守御大阵再次隐匿,这意味着,封锁了好几天的长吉县,终于是“解封了”。
这一幕在城内的李逸自然是感知到了,在感觉到新奇的同时,他不禁想,既然上级部门能够对下级部门的权限进行解除和限制,那么莹川白莲教的这场叛乱为什么打了这么久还没有解决呢?
他却不想想,长吉县权柄虽然被廖勋暂时夺取了,但是廖勋还遵朝廷为正主,而那白莲教的人,占领了城池之后,和朝廷就是两个势力,这时候上下级的权柄问题也就没有用了。
如果进一步细究,这里面或许有更多的东西,但此时李逸显然没有时间去细究了,因为廖勋、苏承基等人已经带人第一时间将东门打开了。
“轰隆”一声,东门随即洞开,廖勋、苏承基在前,假冒的主簿跟在后面,再后面就是李逸、夏嫣然这两位“客官”,再身后就是各署衙的吏员。
东门大开,城内的百姓们此时一个个仰着脖子越过阻拦的城防营士兵,他们既想要出去,也想看看这些当官的究竟去做什么了。
不多时,只见本县的县丞、城防营千总迎着一个中年人从门洞内走进来,中年人走到城门下,看着四下黑压压的百姓,朗声道:“诸位乡邻,今日起,长吉县的封锁解除了,本官代长吉县县衙各官吏向各位乡邻赔个不是!这件事,府衙已经知晓,即日起,长吉县一切事物,由府衙接手,各位乡邻如有冤情,明日起,可至衙门上诉。在这几日封锁期间,如有财务损失,亦可到衙门报备!”
“县里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府衙也已知晓,犯下血债的,官府替你们讨回来,定让凶手伏法,告慰那些屈死的乡亲。”
“眼下,你们要做的,是安下心来,该回家的回家,该寻亲的寻亲,官府的人就在街边守着,有难处尽管开口。本官不走,府衙的人也不会走,我们就守着这城门,守着你们,守着这长吉县。”
“乡亲们,日子难,但天不会一直黑,城门开了,活路就开了,官府和你们一起,把这日子重新过起来!”
人群先是静得只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连孩子们的啼哭声都歇了。当王墩说完日子会重新好起来的时候,前排一个挎着破篮子的老妇人忽然颤了颤,手按着胸口,眼泪“唰”的流了下来。她的儿子就是在小西门下那场动乱里没的。
人群中的呜咽声越来越大,孩子们的哭声随之响起。在街道两旁维持秩序的衙役,许多都不忍再看,纷纷低下头。
随即,人群中开始响起欢呼声,渐渐的稀稀拉拉的欢呼声连成一片,人们将目光全都看向城门口,看向那站在前面的王墩。这一刻,饶是王墩这个府衙二把手,也不禁动容。
百姓们终于可以出城了,他们欢呼着、呐喊着。
在县衙正堂,王墩坐在上首,下方廖勋以及苏承基低着头向王墩请罪。王墩脸上闪过一丝痛惜,缓缓说道:“百姓们最是淳朴,能够吃饱饭,能够有衣穿,如果年底还有一些盈余,那再好不过。可就是这样一群淳朴的人,因为你们一己之私欲,便将全城百姓作为筹码,廖仲明,你的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某有罪,还请大人责罚!”
“你当然有罪!”王墩怒斥一声,随即道:“不过,眼下不是将你治罪的时候,等长吉之事了了,到时候自有对你的处罚!”
“多谢大人!”
王墩随即将目光看向苏承基,这一次,他的目光可没有那么“柔和”了,如果说看向廖勋还是怒其不争,那么看向苏承基就是怒目而视了。
“小西门下的事情,可是你下的命令?”
“回大人,下官并未下过此命令。下官确实是向手底下的人下过严守城门的命令,但是并没有让他们动手。这件事还请大人明察!”
“你可知道城防营参与到此事中是什么性质?”
苏承基咽了咽口水,这位府衙的二把手对他的话虽然没有太多,但每句话都显得狠辣!
“知道,按《陈汉律》擅自封城,无招调发,主官撤职、问罪,重者论死;参与官员降级、充军或除名。如,如……”
“如出现饥饿、恐慌,至百姓出现死伤,按失机、失陷地方从重处罚,斩或充军,并赔偿损失。”王墩替苏承基补充了律法条例。
这话说出来,苏承基头更低了。总之一句话,对于军队来说,擅自封城属于严重违制,后果轻则丢官充军,重则论死。行动之前,苏承基或许想起了这些条例,但是真当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些条例之时,他才真的觉得害怕。
那么地方军事力量能不能封城呢?能,不过有要求限制。按照《陈汉律》规定,“凡将帅部领军马守御城池及屯驻边锁,若所管地方,遇有报到曹贼生发,即时差人体探缓急声息,须先申报本管上司转达朝廷奏闻,急降御宝圣旨,调遣官军征讨。”
也就是说,遇到需要敌情需要封城的情况,需要先向上级报告,由朝廷下达圣旨之后才能调兵行动。如果真的遇到了紧急情况,那么必须在事后申报清楚,且不得继续继续擅自行动。
实际上,对于廖勋来说,处罚一样不轻。在不知道他是因为与陆衍之的争斗的情况下,他下令封锁县城,是因为“获悉”了有白莲教即将攻击县城,在处罚上或许还能用“公事失错”来定罪,这种处罚一般是行政处罚,打打板子就算了。
但现在的情况是廖勋是因为私事,那么有可能会面临杖刑、徒刑、流刑甚至是死刑等。
没有再理会廖勋和苏承基,王墩随即看向了站立一旁的李逸,脸上露出一丝和蔼的笑容,“你就是荠县典史兼转运司大使的李逸?”
听到大人物叫自己,李逸不敢怠慢,当即拱手道:“回大人,正是下官!”
“好好好,正是英雄出少年啊!听闻你还未满二十?”
“额,下官确实未满二十,虚岁今年十九了!”
闻言,廖勋和苏承基抬起头惊讶的看着李逸,他们俩真的没想到这位在他们面前“发号施令”之人,竟然还未满二十岁。
主要是二十岁以下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倒不是没有,不过一般这种情况在武官中比较多。例如某些世袭罔替的武官,继承自父辈的官职时,可能就未满二十岁。而在文官里面,一般在不满二十的时候是不会给你授官的,就算是考中了进士,也会让你先学习几年。
那句古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在授官的时候,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而且典史这个职位,究其根本其实是文职官,典史是县令的佐杂官,也就是辅助县令治理的,是属于文职外官。但是李逸却是一个八品的武夫,所以廖勋和苏承基都比较惊讶。
“人才不问出处,不问年龄。本官已经听闻了这些时日你的一些安排,甚是老练,至少比他更老练。”说着看向廖勋,廖勋闻言,羞得更加无地自容。
却听王墩继续道:“刘家案以及御史一案,是陈年旧案,加上本次长吉县诸般事物,终究要一个人来调查,本官问你,可愿意协助本官调查此案呐?”
这,李逸没想到对方竟然让自己来调查此案,他其实有些犹豫,一来是因为这些案子其实并不好查,二来他想尽快的回荠县去,长吉县的事情背后恐怕还有大秘密,他怕真的查下去,有雷!
“本官知你是因何事而来的长吉,这样,长吉县事情一结束,本官做主让长吉县亲自督办长吉荠县两地运粮之事。”
妈的,这就是赤裸裸的利诱了。其实也隐隐带着一丝威胁,长吉县的事情不结束,怎么给你运粮呢!
无奈,李逸拱手道:“是,谨遵大人之命,多谢大人!”
“哈哈,好!”随即看向夏嫣然,道:“至于夏百户,屈居李逸之下,做一个副手如何?”
“好!”
夏嫣然还是那么的言简意赅。
等到这一番堂前问话,李逸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位坐在上首的同知大人当真是深藏不露,他对于他们这些人的情况完全了解,对于长吉县的事情也完全了解。
也不知道,接下来他要怎么查?
喜欢修行王朝
甚至于仔细去看,阳光还在树叶的边缘留下了光晕。
但如果此时稀松的树林换成茂密的丛林,那么整个环境就会显得有些阴森了,因为那些遮蔽阳光的树枝在人们看来,就好像一只只择人而噬的厉鬼。
陆宇带领的这一行乡勇中,不少人就有类似的想法,那四周阴暗的地方,可能就有一个索命的厉鬼突然投掷出一杆标枪,然后带走他们中某一个人的生命。
此刻,徐肆就像是一道幽灵,完美地融入了这片山林。他根本就不与队伍正面接触,每一次出现都选择在最出人意料的角度,在队伍最薄弱、最松懈之时,射出那致命的一击。等人们察觉到木杆袭击而来时,他已经隐遁在树木后面,不知道去了哪里。
陆宇等人倒不是不想去追击,而是不敢去追击。一来他们实力不够,二来,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贸然追击,不是嫌死的不够快吗?
像是徐肆这种不再追求大规模杀伤,而是极有耐心地。一点点地收割着生命,消磨队伍中的士气和精力的打法,才是最让陆宇担心的。
他担心之前好不容易升腾起来的气势被此人吓回去,当务之急,还是需要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安全保障。
当即,陆宇走到人群中,朗声道:“所有人向我靠拢,快!”
那些原本紧张兮兮的乡勇们闻言,迅速向着陆宇靠拢,见人员都围在自己身边,陆宇对着人群的四面分别释放了几个“阻”字诀,这原本是阻拦敌人的,现在却成为这些人的保护屏障。
这个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徐肆并没有攻击他们。此刻,在释放了几次字诀之后,陆宇脸色苍白无比,待稍微缓和一些,陆宇看向四周的山林,大喊道:“混蛋,有种出来正面一战啊!”语气有些暴躁,这也可以理解。
但是回应陆宇的,只有山谷的回音,以及无数鸟兽四散奔逃的声音。正在陆宇正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一根木杆标枪从左前方突然激射而来,正对着陆宇的脑袋。
虽然知道前面有阻隔,但眼睁睁看着一根木头标枪向着自己激射而来,陆宇瞳孔一缩,随后便听到“噗”的一声。
木杆标枪尖锐的这一头猛地撞击在看不见的屏障上,撞击力道之大,陆宇似乎都隐约听到了屏障碎裂的声音。他内心一惊,此人从昨天夜里到今天一直在袭扰他们,他的劲气消耗应该很大才对,可是如今,他依旧能够对他们造成如此强有力的一击。
看着眼前不断震颤的木杆,陆宇脸色铁青,他多次试图用精神力去感知对方的位置,但对方气息隐匿得极好,而且移动速度又快,每次他的精神力才刚刚捕捉到一点动静、一丝波动,再去仔细感知时,对方早已经远遁了。
而且他的字诀在这种密林深处,在目标移动速度过快的环境下,效果会大打折扣,能够命中一次,都算是碰巧了,况且这样做平白消耗劲气。
现在的情况就是,整个队伍聚拢在自己身边,所有人神情紧张的扫视着四周,虽然知道四周有屏障挡住,但是大家都不是很放心。特别是此时屏障外面那几个被木杆刺穿的乡勇,他们还没死,断断续续的痛苦呻吟声传过来的时候,大家脸上那种恐慌和压抑的表情,就更加明显了。
前一会儿还被财富和美色激励起来的狂热,在冰冷死亡的不断威胁之下,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深的可能恐惧和猜疑。
他们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不敢随意移动,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的小心翼翼,如同惊弓之鸟。
徐肆的袭扰,就像是一条冰冷滑腻的毒蛇,缠绕在整个队伍的身上,并不急着将猎物勒死,而是不时的吐出信子,咬上一口,让毒素和恐惧慢慢渗透,等待着猎物彻底崩溃的时刻。
陆宇看着士气再次跌入谷底、人人自危的队伍,又看了看仿佛无边无际、杀机四伏的山林,第一次感到了一丝棘手和寒意。
这样下去,别说剿灭刘家余孽,恐怕还没有到目的地,他这支拼凑起来的队伍就要被那个神出鬼没的黑衣人给彻底拖垮了。
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来历,一切的一切,都显得特别的被动。
显得被动的,不止是陆宇,陆衍之此时也显得很被动。这些天他一方面在等待陆宇的消息,另一方面在等待县城内的消息。
陆宇这边没有消息传回来,但是陆宇带上了长吉县大印,在长吉县范围之内,只要不是一击秒杀,那么陆宇就是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状态,这点他倒是不怎么担心。
至于县城的消息,根据他所收集到的信息,廖勋将刘家一案以及御史一案全都泼到了他的身上,民众有相信的,也有不相信。对此,他嗤之以鼻,他早就了解了廖勋的计划,现在这种泼脏水的事情,已经不足以让他生气恼火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现在要等待的,就是县城出现更大的乱子。特别是在县城封锁的情况下,县城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就这些如果不处理好,等待廖勋等人的就是一场更大的动乱。到时候或许都不需要他的人煽风点火,愤怒地、活不下去地百姓们有可能会自己发动叛乱。
到时候,就轮到他这个县令登场力挽狂澜了,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在巡检司衙门收到了府衙的传信,府衙的同知大人已经到了长吉县。
实际上同知王墩是在上午的时候到达的长吉县之外,只不过县城现在被封锁,他一时半会儿进不去。进不去不要紧,直接把这个乌龟罩子拆掉就行了。
当即就有手底下的人送过来一枚长方形的印信,长不过八九公分,宽约五六公分,材质也是铜质。这条记印文上写的是“宁常府同知关防”,这几个字用垂露篆写的,笔画盘叠均匀,庄重又不失美感。
这铜条与廖勋的印信几无二差,盖因国朝初立之时,为了防止印玺作弊,该行长方形阔边“关防”,取“关防严密”之意。这“关防”,也就是我们说的铜条,多用于各署衙佐贰官以及杂职官,与正职官的正方形“印”相区别。
所以陆衍之的长吉县大印是正方形的,也就是常见的印玺的样子。而廖勋这个佐贰官,印信就是铜条,包括王墩这个宁常府的佐贰官,印信也是铜条。
接过印信,王墩看了看长吉县上空,虽然看不到什么光幕,但是在感知中,此时光幕已经缺失了很大一块,说明廖勋的权柄在不断的流失。
在来之前,他已经得到了知府的许可,当务之急也不再耽搁,高举印信,随后口中念念有词:“煌煌天威,散!”
那原本慢慢消失的长吉县守御大阵在人们看不见的状态下加速消失,一刻钟之后,长吉县守御大阵再次隐匿,这意味着,封锁了好几天的长吉县,终于是“解封了”。
这一幕在城内的李逸自然是感知到了,在感觉到新奇的同时,他不禁想,既然上级部门能够对下级部门的权限进行解除和限制,那么莹川白莲教的这场叛乱为什么打了这么久还没有解决呢?
他却不想想,长吉县权柄虽然被廖勋暂时夺取了,但是廖勋还遵朝廷为正主,而那白莲教的人,占领了城池之后,和朝廷就是两个势力,这时候上下级的权柄问题也就没有用了。
如果进一步细究,这里面或许有更多的东西,但此时李逸显然没有时间去细究了,因为廖勋、苏承基等人已经带人第一时间将东门打开了。
“轰隆”一声,东门随即洞开,廖勋、苏承基在前,假冒的主簿跟在后面,再后面就是李逸、夏嫣然这两位“客官”,再身后就是各署衙的吏员。
东门大开,城内的百姓们此时一个个仰着脖子越过阻拦的城防营士兵,他们既想要出去,也想看看这些当官的究竟去做什么了。
不多时,只见本县的县丞、城防营千总迎着一个中年人从门洞内走进来,中年人走到城门下,看着四下黑压压的百姓,朗声道:“诸位乡邻,今日起,长吉县的封锁解除了,本官代长吉县县衙各官吏向各位乡邻赔个不是!这件事,府衙已经知晓,即日起,长吉县一切事物,由府衙接手,各位乡邻如有冤情,明日起,可至衙门上诉。在这几日封锁期间,如有财务损失,亦可到衙门报备!”
“县里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府衙也已知晓,犯下血债的,官府替你们讨回来,定让凶手伏法,告慰那些屈死的乡亲。”
“眼下,你们要做的,是安下心来,该回家的回家,该寻亲的寻亲,官府的人就在街边守着,有难处尽管开口。本官不走,府衙的人也不会走,我们就守着这城门,守着你们,守着这长吉县。”
“乡亲们,日子难,但天不会一直黑,城门开了,活路就开了,官府和你们一起,把这日子重新过起来!”
人群先是静得只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连孩子们的啼哭声都歇了。当王墩说完日子会重新好起来的时候,前排一个挎着破篮子的老妇人忽然颤了颤,手按着胸口,眼泪“唰”的流了下来。她的儿子就是在小西门下那场动乱里没的。
人群中的呜咽声越来越大,孩子们的哭声随之响起。在街道两旁维持秩序的衙役,许多都不忍再看,纷纷低下头。
随即,人群中开始响起欢呼声,渐渐的稀稀拉拉的欢呼声连成一片,人们将目光全都看向城门口,看向那站在前面的王墩。这一刻,饶是王墩这个府衙二把手,也不禁动容。
百姓们终于可以出城了,他们欢呼着、呐喊着。
在县衙正堂,王墩坐在上首,下方廖勋以及苏承基低着头向王墩请罪。王墩脸上闪过一丝痛惜,缓缓说道:“百姓们最是淳朴,能够吃饱饭,能够有衣穿,如果年底还有一些盈余,那再好不过。可就是这样一群淳朴的人,因为你们一己之私欲,便将全城百姓作为筹码,廖仲明,你的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某有罪,还请大人责罚!”
“你当然有罪!”王墩怒斥一声,随即道:“不过,眼下不是将你治罪的时候,等长吉之事了了,到时候自有对你的处罚!”
“多谢大人!”
王墩随即将目光看向苏承基,这一次,他的目光可没有那么“柔和”了,如果说看向廖勋还是怒其不争,那么看向苏承基就是怒目而视了。
“小西门下的事情,可是你下的命令?”
“回大人,下官并未下过此命令。下官确实是向手底下的人下过严守城门的命令,但是并没有让他们动手。这件事还请大人明察!”
“你可知道城防营参与到此事中是什么性质?”
苏承基咽了咽口水,这位府衙的二把手对他的话虽然没有太多,但每句话都显得狠辣!
“知道,按《陈汉律》擅自封城,无招调发,主官撤职、问罪,重者论死;参与官员降级、充军或除名。如,如……”
“如出现饥饿、恐慌,至百姓出现死伤,按失机、失陷地方从重处罚,斩或充军,并赔偿损失。”王墩替苏承基补充了律法条例。
这话说出来,苏承基头更低了。总之一句话,对于军队来说,擅自封城属于严重违制,后果轻则丢官充军,重则论死。行动之前,苏承基或许想起了这些条例,但是真当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些条例之时,他才真的觉得害怕。
那么地方军事力量能不能封城呢?能,不过有要求限制。按照《陈汉律》规定,“凡将帅部领军马守御城池及屯驻边锁,若所管地方,遇有报到曹贼生发,即时差人体探缓急声息,须先申报本管上司转达朝廷奏闻,急降御宝圣旨,调遣官军征讨。”
也就是说,遇到需要敌情需要封城的情况,需要先向上级报告,由朝廷下达圣旨之后才能调兵行动。如果真的遇到了紧急情况,那么必须在事后申报清楚,且不得继续继续擅自行动。
实际上,对于廖勋来说,处罚一样不轻。在不知道他是因为与陆衍之的争斗的情况下,他下令封锁县城,是因为“获悉”了有白莲教即将攻击县城,在处罚上或许还能用“公事失错”来定罪,这种处罚一般是行政处罚,打打板子就算了。
但现在的情况是廖勋是因为私事,那么有可能会面临杖刑、徒刑、流刑甚至是死刑等。
没有再理会廖勋和苏承基,王墩随即看向了站立一旁的李逸,脸上露出一丝和蔼的笑容,“你就是荠县典史兼转运司大使的李逸?”
听到大人物叫自己,李逸不敢怠慢,当即拱手道:“回大人,正是下官!”
“好好好,正是英雄出少年啊!听闻你还未满二十?”
“额,下官确实未满二十,虚岁今年十九了!”
闻言,廖勋和苏承基抬起头惊讶的看着李逸,他们俩真的没想到这位在他们面前“发号施令”之人,竟然还未满二十岁。
主要是二十岁以下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倒不是没有,不过一般这种情况在武官中比较多。例如某些世袭罔替的武官,继承自父辈的官职时,可能就未满二十岁。而在文官里面,一般在不满二十的时候是不会给你授官的,就算是考中了进士,也会让你先学习几年。
那句古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在授官的时候,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而且典史这个职位,究其根本其实是文职官,典史是县令的佐杂官,也就是辅助县令治理的,是属于文职外官。但是李逸却是一个八品的武夫,所以廖勋和苏承基都比较惊讶。
“人才不问出处,不问年龄。本官已经听闻了这些时日你的一些安排,甚是老练,至少比他更老练。”说着看向廖勋,廖勋闻言,羞得更加无地自容。
却听王墩继续道:“刘家案以及御史一案,是陈年旧案,加上本次长吉县诸般事物,终究要一个人来调查,本官问你,可愿意协助本官调查此案呐?”
这,李逸没想到对方竟然让自己来调查此案,他其实有些犹豫,一来是因为这些案子其实并不好查,二来他想尽快的回荠县去,长吉县的事情背后恐怕还有大秘密,他怕真的查下去,有雷!
“本官知你是因何事而来的长吉,这样,长吉县事情一结束,本官做主让长吉县亲自督办长吉荠县两地运粮之事。”
妈的,这就是赤裸裸的利诱了。其实也隐隐带着一丝威胁,长吉县的事情不结束,怎么给你运粮呢!
无奈,李逸拱手道:“是,谨遵大人之命,多谢大人!”
“哈哈,好!”随即看向夏嫣然,道:“至于夏百户,屈居李逸之下,做一个副手如何?”
“好!”
夏嫣然还是那么的言简意赅。
等到这一番堂前问话,李逸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位坐在上首的同知大人当真是深藏不露,他对于他们这些人的情况完全了解,对于长吉县的事情也完全了解。
也不知道,接下来他要怎么查?
喜欢修行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