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火塘里的温度-《从荒野猎夫到乱世枭雄》

  邱野把蒸馏竹筒挂在火塘上方,离火焰一尺三寸,用木叉固定。

  竹筒外壁已有薄层水珠凝结,这是昨晚最后一锅碱水蒸出的湿气。

  他伸手摸了摸筒身,温度刚好,不会炸裂,又能烘干内壁残留的盐末。

  他取下竹筒,倒出半撮灰白颗粒,不多不少,正好三份。每份指甲盖大小,堆在三片洗净的陶片上。

  任禾盯着自己的那份,喉头动了一下。她没伸手去拿,而是先看了眼角落的柴堆。柴不多,半人高,湿气重,昨夜烧了一宿,只剩底下一捆干枝。

  艾箐蜷在火塘边,手搭在药箱上,指节泛白。她闻到了松脂味,还有木头烧焦的烟。这味道让她想起药铺后院起火那天,但她没说话,只把箱子往自己这边拉了半寸。

  梅影坐在对面,左手食指捻着一根断线头。她刚用绣线在一块兽皮上打了三个结——代表三天前、两天前、昨天。今天还没记。

  邱野把三份盐推过去。

  “每人一份。吃完,不准舔陶片。”

  任禾伸手接过,没看盐,先看邱野。

  “明天还有吗?”

  “有。但不是白给。”

  “要做什么?”

  “火塘要改。”

  他站起身,走到旧灶前。原来的火塘是随便挖的浅坑,四周垒了几块石头,烟大,火不聚,夜里得不停添柴。

  他一脚踢开一块松动的石板,露出底下潮湿的土。

  “挖深两尺,围壁加高一尺半。前侧开风口,三寸宽,五寸高。用夯土法,一层土一层草筋压实。”

  任禾皱眉:“夯土要时间,现在没力气。”

  “你负责南坡那块地,先找水。艾箐跟着,认草。回来再一起夯。”

  艾箐抬头:“我去?”

  “你鼻子有用。”

  她没再问,默默打开药箱,取出一块布包着的干草根,闻了闻,收好。

  邱野抓起柴刀,在地上画出火塘结构。线条直,转角方,尺寸标得清楚。他画完,用刀尖点着风口位置。

  “风从东来,风口偏右。火苗能卷进去,烧得透。”

  任禾蹲下来看了一眼:“你以前干过?”

  “看过。”

  他没说在刚果的营地,用沙袋堆灶台,靠风向控制烟迹。那种经验,现在用不上。这里没有沙袋,没有金属导流板,只有土、石、木。

  他只说能用的。

  两人出门时天刚亮。雾没散,地皮湿。

  任禾走在前头,脚踩下去,听回音。她走得很慢,每五步停一下,蹲下,手插进土里搓一搓。

  邱野跟在后面,不说话。艾箐落后半步,鼻子微动。她闻到了艾草,淡淡的,藏在湿土味里。还有苍术,偏苦,长在背阴处。

  走到南坡,任禾停下。她用脚尖划了个圈。

  “这儿。土松,潮气往上返。”

  邱野蹲下,手指插进土缝。土粒黏,但不烂。他捏了一团,搓成条,弯了半圈没断。

  “黏性够。底下有浅水层。”

  任禾点头:“挖三尺,就能见湿泥。再往下,出水。”

  “挖。”

  她没工具,只能用手。指甲缝很快渗出血,混着泥。邱野从腰后抽出一把短刃——是用柴刀改的,刃口不齐,但能掘土。

  “用这个。”

  她接过,开始挖。一寸一寸往下刨。艾箐在旁边转,鼻子不停抽动。她在找药草标记点。

  “那边,”她指着斜坡,“有苍术。叶子枯了,根还在。”

  邱野过去,用短刃挖出一段褐色根茎,闻了闻,苦中带辛。他塞进艾箐递来的布袋。

  “记位置。”

  艾箐从袖里抽出一根红绣线,绑在旁边一根枯枝上。线不长,但显眼。

  又挖了半个时辰,任禾的坑到了三尺深。土越来越湿,底部开始渗水,浑浊,但量在增加。

  “成了。”她喘着,手撑着坑壁。

  邱野抓了把湿泥,捏了捏。含水量足,能种沙菽。

  “可以开垄。”

  回程时,艾箐又发现两处艾草群,一处半夏。她都用不同颜色的线标记:红为苍术,蓝为艾草,黄为半夏。

  到屋前,三人手上都脏了。邱野把短刃插进土里,让雨水冲掉泥。

  火塘改造开始。

  他先清空旧灶,把石头搬开。土坑填了半,得重新挖。他让任禾负责夯土,艾箐滤水,梅影准备草筋。

  草筋是干草搓成的细绳,混进土里能防裂。梅影坐在火塘边,左手捻线,右手搓草,动作快而稳。她搓了三把,每把长约两尺,足够用。

  邱野亲自挖坑。他用短刃切土,一层层削,深挖两尺。坑底平整,四壁垂直。然后开始垒壁。

  他用湿泥包住石头,一层层叠,每层厚约四寸。泥里掺了草筋,压实。围壁加高到一尺半,形成半圆形挡风墙。前侧留出风口,位置偏右,正对早晨风向。

  夯土是力气活。任禾脱了外衣,袖子卷到肘,一下下用木棍砸实泥层。她的右臂比左臂粗一圈,砸起来有劲。每夯十下,停一次,喘口气。

  艾箐在旁边用破陶碗接雨水,倒进一个竹筒里。她加了两片桑皮,搅了搅,让杂质沉淀。这是为后续用药准备的净水。

  梅影把三根不同颜色的绣线系在一起,打了个结,贴在兽皮边缘。她开始记录:今日,南坡掘水成功;药草三处,标记完成;火塘动工。

  风起了。带着湿气,吹得火塘里的余烬飘起火星。

  邱野检查风口。他用一根细木条探进去,感受气流。风能顺畅进入,卷着火苗往里走。他点头。

  “可以点火。”

  柴是湿的。任禾敲了一捆,劈成小段。艾箐把滤过的水洒在柴堆周围,压尘。梅影把兽皮日志挂在墙上,离火三尺,防烤。

  邱野用干草团引火,加了几片松脂。火苗“呼”地窜起,烧进风口,贴着围壁旋转。烟少了,火头稳。

  他把最后一块肉干拿出来。巴掌大,硬得像皮革。这是昨天剩的,没人动。

  他用短刃切成三片,扔进陶罐,加水,放上火塘。

  汤没开之前,没人说话。

  肉干泡软了,汤色变深。邱野打开竹筒,倒出最后一撮盐,全撒进去。

  汤开了。他分三碗,递出去。

  任禾接过,没急着喝。她看着汤面浮着的油星,手指微微发抖。

  艾箐低头,吹了口气,喝了一小口。咸味在嘴里散开,舌尖发麻。她没再喝第二口,把碗抱在怀里。

  梅影捧着碗,左手食指轻轻碰了碰碗沿。她没喝,但没放下。

  邱野喝完自己的那份,把碗放在火塘边。他拿起短刃,走到墙角,用刀尖在土墙上刻下一道深痕。

  一划。

  标记:盐启日。

  他把蒸馏竹筒放进火塘旁的凹槽里,那里温度恒定,能保持干燥。下次用时,不会发霉。

  夜深了。

  三人背靠背睡在火塘边。任禾靠左,艾箐居中,梅影靠右。邱野坐在对面,守第一班。

  火光跳动,映在墙上。那道“活路”刻痕,在光影里忽明忽暗。

  他低头看自己的左臂。纹身藏在衣下,但他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狼牙,咬住皮肉,像某种誓约。

  屋外,雨又开始下。

  起初是滴,打在茅草顶上,声音闷。后来密了,顺着墙缝渗进来一道水线。

  任禾动了一下,往火塘边挪了半尺。

  艾箐把药箱抱得更紧。

  梅影睁开眼,看了眼兽皮日志。她抽出一根蓝线,轻轻搭在“明日”位置,没打结。

  邱野起身,走到门口。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形成一道水帘。他伸手出去,接了一捧,洒在柴堆上。

  湿了。

  他回身,从梁上拆下一块干木,削成薄片,扔进火塘。

  火苗跳了一下,烧旺了。

  他坐下,把短刃放在腿上。

  手指抚过刃口。

  还行。

  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