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在漠北拓展势力的时候,赵扶苏也没有闲着。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大秦科学院里面。
墨老一脸的亢奋。
别看他都七十多岁了,可他这精神劲儿比年轻人都好。
赵扶苏跟他一起熬过好几个通宵。
自己这个年轻人都无比疲倦了,可对方却生龙活虎的。
赵扶苏觉得这老头子活个一百岁不成问题。
这一次赵扶苏来到大秦科学院里面,是因为一台重要的机器要面世了。
这台机器的面世,将极大提高人类对能源利用效率。
不错,这台机器便是内燃机!
赵扶苏在看到蒸汽机技术成熟了以后,早就想到搞内燃机了。
只不过内燃机的技术条件比较高。
尽管立项了,可由于研发人员比较少的缘故,进展一直缓慢。
如今在墨老技术团队的研发之下,终于问世了,这让赵扶苏无比的兴奋。
他抛下手头的事情,来到了大秦科学院专门研发内燃机的研究所里。
他看着面世的这台内燃机,这是一台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其尺寸和形态与早期蒸汽机相似。
这台发动机整体尺寸为高度 1.52 米、宽度 2.1 米、深度 0.82 米,相当于一个小型衣柜的体积。
其核心部件单缸气缸直径为 180 毫米,活塞行程 100 毫米,配合外置的飞轮和复杂的点火装置,总重量超过 500 公斤。
这种设计延续了蒸汽机的笨重结构,但通过取消锅炉和冷凝系统,首次实现了燃料在气缸内直接燃烧驱动活塞的突破。
这意味着大秦帝国首次将燃烧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过由于这台发动机采用电火花点火,混合煤气与空气后直接燃烧,缺乏现代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这种设计导致热效率仅为 4%,功率仅 1.5 马力,运行时需持续喷水冷却气缸,且噪音极大。
这样的发动机,还不足以放在汽车上使用,更不要说,赵扶苏打算把坦克给搞出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赵扶苏忍不住说出了这句话来。
这台发动机尽管无法搭载在汽车上,但可以用于驱动印刷机跟水泵。
工厂的大量兴起,增加了人才需求。
不少的工厂都需要技工,培训技工又少不了教材。
在纸广泛使用以后,如今都是使用纸来印刷教材。
此外,报纸在大秦越来越普及。
报纸的销量越大,所需要印刷的东西也就越多。
只是依靠人工印压的活字印刷,有点跟不上需求量了。
大秦帝国的印刷厂那边早就提过这个问题了。
以前只要多招工就行,可随着人工费不断提高。如今大秦想要招工,绝不是给口饭吃就行了。
再说了,能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人也有限,也不可能都到印刷厂工作。
这就导致印刷厂的印刷产能无法提高。
如何解决高效、低成本复制文字的核心问题,摆在了印刷厂跟赵扶苏的面前。
赵扶苏决定搞出一个整合四大技术的印刷系统。
首先是金属活字的标准化制作。
这一点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原理。
其二是改良的螺旋压榨机。
将排好字的金属版固定在下方,铺上纸张,通过螺旋杆向下施加均匀压力,使油墨从活字转移到纸上。相比手工按压,效率提升数十倍,且印刷更清晰。
第三是发明油性油墨。
传统水性油墨,可以用于木版,却无法附着在金属活字上。因此得改用松节油、炭黑和猪油混合的油性油墨,干燥快、附着力强,完美适配金属表面和纸张。
第四,流水线式的排版流程。
建立“字盘 - 排版 - 校对 - 印刷”的分工体系:工人从按字母分类的字盘中取字,排成整页文本,固定在版框中,重复用于印刷,用完后拆版回收活字,实现一材多用。
这一次,大秦帝国研发出来的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就可以用在印刷机上。
使用机器来对螺旋压榨机做工,那肯定是比用人工省力。
在赵扶苏搞出整合四大技术的印刷系统,并搭配上了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做螺旋压榨机的动力后,大秦帝国印刷厂的厂长谢忠贤大为吃惊。
当他亲眼目睹那崭新的印刷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发出沉稳有力的轰鸣声,带动螺旋压榨机高效运转时,不禁瞪大了双眼,脸上写满了震惊与赞叹。
“元首陛下不愧是元首陛下啊!”
谢忠贤由衷地感叹道,声音中充满了敬佩与崇拜。
“这等难题,在陛下手中竟如此轻松就得以解决。想我等为了提高印刷效率,降低成本,绞尽脑汁,尝试了无数方法,却始终收效甚微。而陛下一出马,便直击要害,一举攻克了这高效、低成本复制文字的核心问题。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他围着印刷系统缓缓踱步,眼神中满是欣赏与惊叹,仿佛在观摩一件稀世珍宝。
“陛下这整合的四大技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每一项技术都精准地切中了印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使得整个印刷流程变得更加顺畅、高效。”
“还有这二冲程煤气发动机,作为螺旋压榨机的动力,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仅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动力,还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陛下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已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谢忠贤越说越激动,双手挥舞着,仿佛要将心中的赞叹全部宣泄出来。
“有了陛下研发的这套系统,我们大秦帝国的印刷厂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后,我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印刷出大量的书籍、文献,这对于传播知识、弘扬大秦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陛下这是为大秦帝国的千秋万代,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他转身面向在场的工人们,大声说道:“你们都要好好看看,好好学习陛下的智慧与才能。这就是我们的元首陛下,带领我们走向繁荣昌盛的领袖。我们一定要紧跟陛下的步伐,将印刷厂的工作做到极致,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小魏子看着谢忠贤如此会拍赵扶苏的马屁,他的内心里面充满了危机感。
他一直自诩自己是最会拍赵扶苏马屁的,可这个谢忠贤在拍马屁的本事上,可比他厉害多了。
赵扶苏静静地站在印刷厂内,听着谢忠贤那如滔滔江水般不绝的夸赞之词。
他的目光沉稳,表面上神色淡然。看过去似乎是对这些赞誉早已习以为常。
可他微微扬起的下巴,嘴角轻轻牵动,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在他内心深处,谢忠贤的马屁就像一阵春风,轻柔地拂过,让他心里很是受用。
毕竟,自己耗费无数心血才研发出这套整合四大技术的印刷系统,并成功搭配二冲程煤气发动机作为螺旋压榨机的动力,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只有他自己清楚。
如今能得到谢忠贤这般毫不吝啬的赞美,无疑是对他努力的一种肯定。
小魏子对于赵扶苏的情绪变化,还是非常敏感的。
赵扶苏表面上虽神色淡然,可小魏子何等精明,他分明察觉到赵扶苏眼中一闪而过的自得与受用。
小魏子心中顿时警铃大作,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油然而生。
他死死地盯着谢忠贤,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敌意。在他看来,谢忠贤此举无疑是对他 “第一马屁精” 地位的公然挑战!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大秦科学院里面。
墨老一脸的亢奋。
别看他都七十多岁了,可他这精神劲儿比年轻人都好。
赵扶苏跟他一起熬过好几个通宵。
自己这个年轻人都无比疲倦了,可对方却生龙活虎的。
赵扶苏觉得这老头子活个一百岁不成问题。
这一次赵扶苏来到大秦科学院里面,是因为一台重要的机器要面世了。
这台机器的面世,将极大提高人类对能源利用效率。
不错,这台机器便是内燃机!
赵扶苏在看到蒸汽机技术成熟了以后,早就想到搞内燃机了。
只不过内燃机的技术条件比较高。
尽管立项了,可由于研发人员比较少的缘故,进展一直缓慢。
如今在墨老技术团队的研发之下,终于问世了,这让赵扶苏无比的兴奋。
他抛下手头的事情,来到了大秦科学院专门研发内燃机的研究所里。
他看着面世的这台内燃机,这是一台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其尺寸和形态与早期蒸汽机相似。
这台发动机整体尺寸为高度 1.52 米、宽度 2.1 米、深度 0.82 米,相当于一个小型衣柜的体积。
其核心部件单缸气缸直径为 180 毫米,活塞行程 100 毫米,配合外置的飞轮和复杂的点火装置,总重量超过 500 公斤。
这种设计延续了蒸汽机的笨重结构,但通过取消锅炉和冷凝系统,首次实现了燃料在气缸内直接燃烧驱动活塞的突破。
这意味着大秦帝国首次将燃烧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过由于这台发动机采用电火花点火,混合煤气与空气后直接燃烧,缺乏现代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这种设计导致热效率仅为 4%,功率仅 1.5 马力,运行时需持续喷水冷却气缸,且噪音极大。
这样的发动机,还不足以放在汽车上使用,更不要说,赵扶苏打算把坦克给搞出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赵扶苏忍不住说出了这句话来。
这台发动机尽管无法搭载在汽车上,但可以用于驱动印刷机跟水泵。
工厂的大量兴起,增加了人才需求。
不少的工厂都需要技工,培训技工又少不了教材。
在纸广泛使用以后,如今都是使用纸来印刷教材。
此外,报纸在大秦越来越普及。
报纸的销量越大,所需要印刷的东西也就越多。
只是依靠人工印压的活字印刷,有点跟不上需求量了。
大秦帝国的印刷厂那边早就提过这个问题了。
以前只要多招工就行,可随着人工费不断提高。如今大秦想要招工,绝不是给口饭吃就行了。
再说了,能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人也有限,也不可能都到印刷厂工作。
这就导致印刷厂的印刷产能无法提高。
如何解决高效、低成本复制文字的核心问题,摆在了印刷厂跟赵扶苏的面前。
赵扶苏决定搞出一个整合四大技术的印刷系统。
首先是金属活字的标准化制作。
这一点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原理。
其二是改良的螺旋压榨机。
将排好字的金属版固定在下方,铺上纸张,通过螺旋杆向下施加均匀压力,使油墨从活字转移到纸上。相比手工按压,效率提升数十倍,且印刷更清晰。
第三是发明油性油墨。
传统水性油墨,可以用于木版,却无法附着在金属活字上。因此得改用松节油、炭黑和猪油混合的油性油墨,干燥快、附着力强,完美适配金属表面和纸张。
第四,流水线式的排版流程。
建立“字盘 - 排版 - 校对 - 印刷”的分工体系:工人从按字母分类的字盘中取字,排成整页文本,固定在版框中,重复用于印刷,用完后拆版回收活字,实现一材多用。
这一次,大秦帝国研发出来的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就可以用在印刷机上。
使用机器来对螺旋压榨机做工,那肯定是比用人工省力。
在赵扶苏搞出整合四大技术的印刷系统,并搭配上了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做螺旋压榨机的动力后,大秦帝国印刷厂的厂长谢忠贤大为吃惊。
当他亲眼目睹那崭新的印刷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二冲程煤气发动机发出沉稳有力的轰鸣声,带动螺旋压榨机高效运转时,不禁瞪大了双眼,脸上写满了震惊与赞叹。
“元首陛下不愧是元首陛下啊!”
谢忠贤由衷地感叹道,声音中充满了敬佩与崇拜。
“这等难题,在陛下手中竟如此轻松就得以解决。想我等为了提高印刷效率,降低成本,绞尽脑汁,尝试了无数方法,却始终收效甚微。而陛下一出马,便直击要害,一举攻克了这高效、低成本复制文字的核心问题。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他围着印刷系统缓缓踱步,眼神中满是欣赏与惊叹,仿佛在观摩一件稀世珍宝。
“陛下这整合的四大技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每一项技术都精准地切中了印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使得整个印刷流程变得更加顺畅、高效。”
“还有这二冲程煤气发动机,作为螺旋压榨机的动力,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仅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动力,还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陛下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已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谢忠贤越说越激动,双手挥舞着,仿佛要将心中的赞叹全部宣泄出来。
“有了陛下研发的这套系统,我们大秦帝国的印刷厂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后,我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印刷出大量的书籍、文献,这对于传播知识、弘扬大秦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陛下这是为大秦帝国的千秋万代,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他转身面向在场的工人们,大声说道:“你们都要好好看看,好好学习陛下的智慧与才能。这就是我们的元首陛下,带领我们走向繁荣昌盛的领袖。我们一定要紧跟陛下的步伐,将印刷厂的工作做到极致,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小魏子看着谢忠贤如此会拍赵扶苏的马屁,他的内心里面充满了危机感。
他一直自诩自己是最会拍赵扶苏马屁的,可这个谢忠贤在拍马屁的本事上,可比他厉害多了。
赵扶苏静静地站在印刷厂内,听着谢忠贤那如滔滔江水般不绝的夸赞之词。
他的目光沉稳,表面上神色淡然。看过去似乎是对这些赞誉早已习以为常。
可他微微扬起的下巴,嘴角轻轻牵动,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在他内心深处,谢忠贤的马屁就像一阵春风,轻柔地拂过,让他心里很是受用。
毕竟,自己耗费无数心血才研发出这套整合四大技术的印刷系统,并成功搭配二冲程煤气发动机作为螺旋压榨机的动力,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只有他自己清楚。
如今能得到谢忠贤这般毫不吝啬的赞美,无疑是对他努力的一种肯定。
小魏子对于赵扶苏的情绪变化,还是非常敏感的。
赵扶苏表面上虽神色淡然,可小魏子何等精明,他分明察觉到赵扶苏眼中一闪而过的自得与受用。
小魏子心中顿时警铃大作,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油然而生。
他死死地盯着谢忠贤,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敌意。在他看来,谢忠贤此举无疑是对他 “第一马屁精” 地位的公然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