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7 章 一百文还不够他家老爷子袜子钱-《此去直上青云路》

  云南?

  那是什么地方?

  烟瘴之地,蛮荒之所。

  距离京城万里之遥,自古便是流放犯官罪臣的绝域。

  陛下竟然要让一位亲王,还是颇有军功的皇子。

  去云南?

  李瑜面上不动声色,回了口型:“咱们赌一百?”

  寇朋犹豫了下,回了个一百文的口型?

  李瑜:“两!”

  一百文厚个啥啊,还不够给他家老爷子做双袜子的。

  他每年给远在黔贵的老爷子,赡养费就是一千两银票。

  你不能光给银票吧?

  布匹、茶叶、药材古董字画都得有吧?

  寇朋咬咬牙,答应了下来:“行。”

  李瑜觉得无论是顾明远,还是寇朋都不太了解人家赵翊。

  圈禁是彻底的废弃,是看着儿子在高墙内枯萎凋零。

  皇帝在盛怒与理智的夹缝中,为这个让他又气又恨又无奈的儿子,还是选择了稍微好过的路的。

  然而皇帝这番深意,跪在殿中的肃王赵昀此刻又如何能懂?

  听到云南二字,赵昀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尽褪。

  眼中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涌上巨大的委屈和愤懑。

  云南?

  父皇竟然……竟然要把他流放到那种鬼地方去?

  这比直接骂他打他更让他心痛!

  这简直就是否定了他的一切,将他视为粪土般丢弃。

  强烈的抗拒和怨恨冲上心头,他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儿臣宁愿圈禁的话,但就在话要出口的瞬间。

  他猛地想起了自己的王妃,想起了尚且年幼的儿女……

  如果自己被圈禁,他们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陪着自己,在方寸之地了此残生,甚至可能更糟……

  而如果自己去云南,虽然艰苦但至少家人还能相对自由地跟着他,或许……或许日子还能好过得多。

  闻着自由风,总是要好些的。

  为了家人……

  于是他重重地将头磕在金砖上,答应了下来:“儿臣……儿臣……遵旨,谢……父皇……恩典。”

  父皇已经不是以前的父皇,不是他闹着不去封地就随他的父皇了。

  他是父皇,是陛下,不再是他的弟弟。

  赵翊选择了屈服,为了妻儿接受了这近乎流放的命运。

  但他心里很是委屈和怨恨。

  为什么?

  就因为太子腿断了?

  父皇你就如此偏心?我就这么像抱养来的吗?

  甘肃不给,辽东不给,哪怕给个贫瘠点的北方小郡也行,偏偏是云南,这是不把他当儿子看啊。

  赵翊看着他那副屈辱的模样,听着他那言不由衷的谢恩,心中亦是五味杂陈,复杂得不行。

  他挥了挥手,疲惫至极地道:“既然如此吗便即刻回去准备吧,一月……半月内便启程,退朝!”

  说罢,赵翊不再看任何人,转身径自离去。

  那背影显得有些佝偻。

  肃王被几个小太监搀扶起来,失魂落魄地走出大殿。

  周围的目光或同情或嘲讽或冷漠,他已全然不在意了。

  待走到没有人的地方,李瑜笑嘻嘻地拍了拍寇朋的肩。

  “一百两,记得改日送到我府上来。”

  寇朋看着他志得意满的背影,揣着手纳闷儿地道。

  “这个李子璇,他不如去当半仙儿肯定挣得更多。”

  深夜,皇宫深处。

  赵翊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宫殿里,烛火昏黄映照着他孤寂的身影。

  白日的雷霆之怒已然平息,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疲惫和空虚。

  发妻没了,长子腿断了,次子马上也要离自己而去。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老二赵昀年幼时的模样。

  虎头虎脑的。

  总是跟在自己身后,跌跌撞撞地喊着爹爹爹爹。

  少年时他拉起弓箭,第一次射中靶心兴奋地跑来向自己炫耀,头一次写字被表扬也要求自己夸奖。

  当年自己还是王爷身处险境,心思都在皇位上面,对着孩子除了长子和幼子,对着老二始终有些忽略的。

  当年也是提起长枪跨上战马,眼神灼灼地对他说。

  “父王,我跟你去,咱们杀出一条血路来!”

  虽然……他只是为了浙江这块封地!

  那时候的老二,勇猛、赤诚,是他得力的臂助,更是战场上可以托付后背的好儿子。

  赵翊的心有些微微抽痛起来,他这辈子给不少人画过大饼,可是他食言从没有后悔过。

  可如今对着自己的儿子,他是真的后悔了。

  如果当初他承诺的另一块好封地,是不是老二就不会如此,兄弟二人也不会闹成这个样子?

  白日里赵昀那绝望又不甘的眼神,反复在赵翊他眼前闪现。

  最终,皇帝深深叹了口气站起身:“备驾,去肃王府。”

  他决定再去见这个儿子一面,或许是最后一面。

  山高路远,父子此生……很有可能都不会再见了。

  当然,赵翊也不希望老二出现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