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打井风波-《七零:团长大人,说好的随军呢?》

  张文光他们要时常进出院子,所以苏萱萱也没有走多远,逮住了一只野鸡,还顺带挖了点野山药,就回来了。

  提着野鸡进屋,张文光他们还吓了一跳,这野鸡可不好捉。

  嫂子不会在深山去了吧。

  毕竟,苏萱萱是有前科的,之前他们在深山碰到过她。

  现在毅哥不在家,嫂子为了招待他们去后山,万一出个什么事情怎么办。

  还好,苏萱萱保证就在山脚附近,人也平平安安的回来,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她炖了一锅鸡汤,再炒两个小菜,焖了一大锅米饭。

  之前是担心嫂子的安全问题,但是,嫂子那厨艺真没话说。

  几人吃得肚子鼓圆鼓圆的,都感觉过来帮忙,是毅哥他们家吃亏了。

  谁家请人帮忙,饭菜是这样的啊,这样的忙,可以天天都有不?

  晚上陆北毅回来,看到给他留的鸡肉,一问就知道苏萱萱进了后山。

  他沉默了一瞬,是他考虑不周了,早上就不应该胡来,早点去把肉菜买了就没这回事了。

  所以这一天晚上,陆北毅也很克制,只要了两三次。

  第二天,苏萱萱醒来的时候陆北毅已经把肉买回来,又离开了。

  想起昨天晚上毅哥的话,苏萱萱有些无奈,她自己知道自己去后山没什么危险,但是毅哥不知道啊。

  总感觉他不知道空间的事情,自己也会有很多限制的地方。

  没法随心所欲的使用空间,没法光明正大的对他好。

  要不,找个时间和他说说?

  还有一个事情,毅哥说今天打井的会来。

  中午吃饭后,于玉娇来找苏萱萱聊天。

  她看着院子里的一堆砖头很是好奇。

  “萱萱,你买这些砖是做什么的啊?我听外面都在传,说你又要起房子什么的。”

  “我准备砌一个火炕。”

  “火炕?那是什么东西?”,于玉娇是南方人,是真不知道火炕什么的。

  “北方一种取暖的,冬天我们这边很阴冷,烧炕暖和。而且,火炕的作用还很多......”

  于玉娇越听眼睛越亮,“萱萱,我也要砌一个,这个怎么弄啊。”

  就知道她会心动,苏萱萱把图纸拿了出来,大概给讲了一下。

  “要不,你问问王君昊他们要不要弄个?不过床还是要留着,不然夏天可不好受。”

  “他们现在在休息呢,我现在去喊他们。”,话音刚落,人也飞出去了。

  王君昊他们来得很快,刚进门就碰到了来打井的人。

  苏萱萱只好把图纸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自己则跟着师傅们满院子的转悠。

  在他们查探合适地方的时候,王君昊和张文光他们都好奇起来。

  就这样,施工队后面跟着一群小尾巴,从开始的陌生,到后面几队人相谈甚欢。

  知道苏萱萱他们要打个压水井,王君昊他们也是心痒痒,如果他们也有一口井,这得节约多少时间啊?

  一口井要打大概十米深,也就半个多月时间就能用,加上压水的工具,总共也就两百多块钱。

  他们也不差钱啊,能让自己好过点,那肯定一万个愿意啊,现在打水老远了。

  虽然苏萱萱说他们以后可以在她这来打,但是他们也总不能那么厚脸皮不是。

  而且,苏萱萱总有不在家的时候。

  三个人共用一口井就行,平摊下来,更划算了。

  见他们很是意动,苏萱萱本来要劝一下的,最后也闭了嘴。

  他们和她还不一样,她是嫁到了这里,这以后就是她的家,就算出去了,也能偶尔回来看看。

  而于玉娇他们是知青,总要离开的,七七年就要高考了,他们实际上在乡下也待不了几年。

  但是想到几人的出身,也行,就是不知道他们离开的时候,那房子和井能不能换点钱。

  人多,办事情也方便,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在前院。

  苏萱萱舒了口气,还好不是后院,虽然也没问题,但是后院有茅坑啊,茅坑和井挨得近,总让人会多想什么。

  还好,现在离得算远。

  做好标记以后,苏萱萱他们又来到了隔壁。

  王君昊和于玉娇他们的房子是挨着的,有一面墙共用。

  就连饭都是在一起吃的,只是为了名声考虑,所以房子还是有两个堂屋,算是和知青院类似,分开住的。

  这次也算运气好,在他们房子不远处就找到了合适的地方,那个地方是他们专门选的,三人的自留地在那。

  这一群人,目标太大,不像苏萱萱家有个院墙挡着,也引来了一群围观的大爷大娘。

  一个胖大娘见没人理他们,只能出声问道:“王知青,你们这是干啥呢?”

  于玉娇和范永丰躲了,王君昊只好出面交涉。

  “大娘,我们想在房子附近打一口井,这里离挑水的地方有点远,不是很方便。”

  大娘挑眉,“打口井?那得费多少钱?挑水不就走个十几分钟了,哪那么费劲哦。”

  另外一个大娘也接口:“就是啊,你们这些个小年轻哦,就是败家,这又是房子,又是井的,以后还过不过了。”

  “就是啊,这花钱没个数的,谁敢娶啊。”

  三个人打井,就逮着于玉娇一个人说。

  范永丰听了有些不高兴,正想说两句,于玉娇站了出来。

  “大娘,你说谁呢?”

  圆脸大娘被怼着问,一时有些不好下台,这心知肚明的事情,说出来就不好了,但是,既然人家都没有不好意思,她管那些干啥。

  “于知青,大娘我也是为你好,你看,你平常上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以后怎么找婆家啊?”

  “我好不好找婆家,关你什么事情,再说了,现在是活不多,农忙的时候,我每天可是挣够了工分的,我一个人,只要养活自己就成,其他的,就不用您费心了。”

  圆脸大娘脸色一下子不好起来,她家那个臭小子是看上了于知青,本来她之前也有些想法的。

  这于知青一看就是有钱的主,只要娶了她,他们家到时候也松快一些。

  只是,现在她有些不愿意了,这姑娘一看就不是个好相与的,现在还没结婚呢,就这样怼她。

  等和她儿子结了婚,那不成了个搅家精?

  如果儿子再耳朵软一点,是不是到时候连她这个娘都不认了?

  不行,这事不能成!

  于是本来有指教意味的话也变了个调。

  “你这种又懒又费钱的狐狸精,我看谁娶谁倒霉,大家把眼睛擦亮了,回去可要好好管管自己家的小子,不要被这狐狸精给勾去了!”

  正说得起劲,忽然脸上一痛。

  “啪!”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