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倏忽而过,已是康熙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昨日一场雨洗过,今日天总算放晴了些,可宫里头的空气里,仍滞着雨后那股压抑沉闷的气息,迟迟未散去。
永和宫内,董佳佳怀里抱着弘曙,小家伙咯咯笑着抓她的衣襟,兆佳氏和格兰珠一左一右,正搂着撒娇的尼莽吉和躲着避祸的霍吉丽,而戴佳氏则蹲在地上,拿帕子轻擦胤禄哭花的小脸,软声哄着。满室喧闹,却透着格外的温馨。
董佳佳逗了会儿怀里的弘曙,忽听兆佳氏带着几分忧色开口:“青雅去了长春宫这么久了,怎么还未回来?姐姐,会不会出了什么岔子?要不我让人去瞧瞧?”
兆佳氏口中的“青雅”,便是舒穆禄氏。她们性子投契,青雅在宫中时,两人便是永和宫里处的最要好的。自今年宫外的皇子府邸建成了,青雅随胤佑搬出宫后,兆佳氏便日日惦记着,总盼着她能进宫来叙话。
只是今日青雅入宫,却不是为了来孝顺她们。而是前四日,长春宫的主位和嫔,刚生下十四格格,那孩子刚出生不久,便同日夭折了。和嫔悲痛万分,皇子福晋们便约着今日一同去劝慰一二。
“姐姐放宽心,这宫里能有什么事?”戴佳氏怀里抱着哭累了、眼皮发沉的胤禄,声音放得柔缓,“况且有太子妃、大福晋和温宪公主在呢。青雅又不像三福晋那般爱多嘴,也不似八福晋那般高傲,性子稳妥得很,便是真有什么,也轮不到她头上。”
“不过是去探望一下,能出什么事。”格兰珠也不甚在意地附和了一句。
兆佳氏怀里的尼莽吉听见她们谈论的话题,仰起小脸,眼神里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感伤:“静额娘,我们要不要也像几位嫂嫂那样,去长春宫探望一下和嫔娘娘呀?”
兆佳氏与董佳佳对视一眼,眼底闪过几分无奈,彼此都懂了尼莽吉为何这般问,实在是这孩子太过心善。即便平日里教过她须得存几分防备,可她待人仍总揣着一腔善念,不管是不是相识的人。
这两年宫里接连办丧事,康熙三十八年七月,章佳氏去了,追封敏妃。她是主位,成年皇子只需按例服丧几日便罢,可尼莽吉这些未成年的小辈,却要去哭丧。那是她头一回经历这个,回来时董佳佳她们便见她小脸煞白,显然是被惊着了,夜里还发起高热,一连烧了两天。
那两日可把兆佳氏她们急坏了,轮着班守着照看,万幸高热退了便没事了,没留下什么病根。
反观敏妃亲生的霍吉丽,倒没显出多少伤心。董佳佳她们虽松了口气,心里却也犯嘀咕。后来问了自霍吉丽出生就贴身伺候的嬷嬷,才知其中缘由。原来这些年霍吉丽每次见敏妃,母女俩都亲厚不起来。
敏妃的心根本不在两个女儿身上,眼里只有十三阿哥;就连那位养在自己膝下的九格格,她也很是淡漠,即便九格格怯生生想凑近些,她也常是不耐烦的。敏妃走后,康熙将九格格交由德妃抚养,九格格还是要留在启祥宫,终究没躲开那处伤心地。
嬷嬷的话绝非敷衍讨好,是极可信的。她在宫里伺候过好几任主子,看人的眼力向来准,从言行举止间总能瞧出些端倪。
敏妃对霍吉丽这般冷漠,董佳佳倒不觉得意外,毕竟敏妃当年生霍吉丽时遭了难产,此后常年卧病,对着这个造成她如此凄凉悲惨的女儿,自然难有好脸色。
董佳佳自察觉到母女俩相处几次下来还是如此疏离后,便刻意少让她们接触,可即便如此,每年总还有一两回避不开的相见,终究是孝道难违。
敏妃的病逝,引发的风波远不止这些。三阿哥与十三阿哥竟因前者在敏妃丧期未满百日便剃头一事动了手,三阿哥因此被康熙严责,连爵位都降了;十三阿哥虽事出有因,也挨了顿责骂。
本因敏妃去世,荣妃原是最合适照看十三阿哥的人,她曾在十三阿哥幼时抚养过一段时日,又是主位。可经此一事,荣妃与十三阿哥间也生了嫌隙,这事便落了空。最后竟是德妃接手了照看十三阿哥的差事,这般转折,着实令人唏嘘。
除了敏妃,去年十一月十三格格夭折,也让尼莽吉伤心了许久。她与这位妹妹许是只见过一两面,可听闻噩耗时,还是偷偷在夜里哭了。若不是次日见她双眼肿得像桃儿,她们竟都没察觉。
此刻见这孩子揣着这般纯善的心发问,兆佳氏与董佳佳都难免有些无奈。
“姐姐,我们又没见过十四妹妹,去探望和嫔娘娘做什么?反倒惹得她再伤心。”霍吉丽从格兰珠怀里挣扎着起身,看着尼莽吉,满脸不认同和无奈。
兆佳氏听了,先嗔怪地瞥了格兰珠一眼,好似在说“你瞧瞧都教给了霍吉丽什么东西”,随即安抚着被怼得眼圈微红、有些羞恼的尼莽吉,抬手轻轻拍着她的背。
董佳佳忙打圆场,见尼莽吉仍蹙着眉一脸悲色,脑中忽然有了主意,便温声笑道:“你有这份心,我瞧着也欣慰。只是霍吉丽说得也在理,和嫔此刻强打精神招待你们嫂嫂们已是不易,你们再去,怕也帮不上什么,反倒徒增她的感伤。”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人,语气添了几分笃定:“再者,有我在呢。永和宫照往常一般过便是,只要不掺和进那些纷争里,我总能护得你们周全。”
董佳佳说的可是实话。只是该来的试探,早在去年康熙给后宫众人晋位后没多久便已悄然而至。那些明里暗里的动作,全被她一一挡了回去,她不是打不还手的性子,更是狠狠还击了回去,所以永和宫才有了如今的清净。
虽说那次晋封里永和宫最是出挑,可各宫也都有不少收获,低位嫔妃普遍晋了一级,生过皇子或格格的,至少都得了封号。戴佳氏在董佳佳的插手下得了个“顺”字,郭络罗贵人得了个“文”字,万琉哈氏得了个“定”字,翊坤宫那拉氏得了个“通”字。
就连资历尚浅却生了十七阿哥的陈氏,与出身民籍却连育三子的王氏,也都晋了贵人位分。王氏晋位前已诞下十五、十六两位阿哥,这份生育功绩早足以补上出身的短板;前两个月她又刚给康熙添了十八阿哥,虽孩子刚满月便被康熙下旨交由了贵妃抚养,可膝下有三位阿哥傍身,她的生育恩宠已能与宜妃比肩,来日最低也是个嫔位,明眼人都看得出同时期得宠的两人,陈氏终究是被王氏追上,渐渐拉开了差距。
要说这次晋封里获益最着的,当属晋为贵妃的佟佳氏、入宫仅一年,无子却得封主位的和嫔,以及被抬入镶黄旗的董佳佳与宜妃。这四人自然成了各方试探的焦点。
董佳佳这边倒还好。康熙给她与宜妃抬旗,明面上的由头是二人对太后孝敬恭谨,又抚养皇嗣众多,这理由足够体面,也让旁人少了些置喙的余地。只是抬旗背后,牛痘之功的真正分量,始终只有她与康熙二人知晓。
她心里也清楚,自己不比宜妃,宜妃宠眷优渥,连生的三子均已长成且成了婚,五阿哥更是自小养在太后膝下。孝敬太后之名,本就树大招风;如今有宜妃分去大半目光,加之她的抬旗仅是个人及本支,并非全族荣升,风波自然小了许多。那些试探不过来了一波,便再没了后续。
兆佳氏三人见董佳佳这副护犊子的模样,心中里的担忧,少了些。四人又随意闲聊了几句,才被从长春宫回来永和宫的青雅打断。
喜欢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永和宫内,董佳佳怀里抱着弘曙,小家伙咯咯笑着抓她的衣襟,兆佳氏和格兰珠一左一右,正搂着撒娇的尼莽吉和躲着避祸的霍吉丽,而戴佳氏则蹲在地上,拿帕子轻擦胤禄哭花的小脸,软声哄着。满室喧闹,却透着格外的温馨。
董佳佳逗了会儿怀里的弘曙,忽听兆佳氏带着几分忧色开口:“青雅去了长春宫这么久了,怎么还未回来?姐姐,会不会出了什么岔子?要不我让人去瞧瞧?”
兆佳氏口中的“青雅”,便是舒穆禄氏。她们性子投契,青雅在宫中时,两人便是永和宫里处的最要好的。自今年宫外的皇子府邸建成了,青雅随胤佑搬出宫后,兆佳氏便日日惦记着,总盼着她能进宫来叙话。
只是今日青雅入宫,却不是为了来孝顺她们。而是前四日,长春宫的主位和嫔,刚生下十四格格,那孩子刚出生不久,便同日夭折了。和嫔悲痛万分,皇子福晋们便约着今日一同去劝慰一二。
“姐姐放宽心,这宫里能有什么事?”戴佳氏怀里抱着哭累了、眼皮发沉的胤禄,声音放得柔缓,“况且有太子妃、大福晋和温宪公主在呢。青雅又不像三福晋那般爱多嘴,也不似八福晋那般高傲,性子稳妥得很,便是真有什么,也轮不到她头上。”
“不过是去探望一下,能出什么事。”格兰珠也不甚在意地附和了一句。
兆佳氏怀里的尼莽吉听见她们谈论的话题,仰起小脸,眼神里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感伤:“静额娘,我们要不要也像几位嫂嫂那样,去长春宫探望一下和嫔娘娘呀?”
兆佳氏与董佳佳对视一眼,眼底闪过几分无奈,彼此都懂了尼莽吉为何这般问,实在是这孩子太过心善。即便平日里教过她须得存几分防备,可她待人仍总揣着一腔善念,不管是不是相识的人。
这两年宫里接连办丧事,康熙三十八年七月,章佳氏去了,追封敏妃。她是主位,成年皇子只需按例服丧几日便罢,可尼莽吉这些未成年的小辈,却要去哭丧。那是她头一回经历这个,回来时董佳佳她们便见她小脸煞白,显然是被惊着了,夜里还发起高热,一连烧了两天。
那两日可把兆佳氏她们急坏了,轮着班守着照看,万幸高热退了便没事了,没留下什么病根。
反观敏妃亲生的霍吉丽,倒没显出多少伤心。董佳佳她们虽松了口气,心里却也犯嘀咕。后来问了自霍吉丽出生就贴身伺候的嬷嬷,才知其中缘由。原来这些年霍吉丽每次见敏妃,母女俩都亲厚不起来。
敏妃的心根本不在两个女儿身上,眼里只有十三阿哥;就连那位养在自己膝下的九格格,她也很是淡漠,即便九格格怯生生想凑近些,她也常是不耐烦的。敏妃走后,康熙将九格格交由德妃抚养,九格格还是要留在启祥宫,终究没躲开那处伤心地。
嬷嬷的话绝非敷衍讨好,是极可信的。她在宫里伺候过好几任主子,看人的眼力向来准,从言行举止间总能瞧出些端倪。
敏妃对霍吉丽这般冷漠,董佳佳倒不觉得意外,毕竟敏妃当年生霍吉丽时遭了难产,此后常年卧病,对着这个造成她如此凄凉悲惨的女儿,自然难有好脸色。
董佳佳自察觉到母女俩相处几次下来还是如此疏离后,便刻意少让她们接触,可即便如此,每年总还有一两回避不开的相见,终究是孝道难违。
敏妃的病逝,引发的风波远不止这些。三阿哥与十三阿哥竟因前者在敏妃丧期未满百日便剃头一事动了手,三阿哥因此被康熙严责,连爵位都降了;十三阿哥虽事出有因,也挨了顿责骂。
本因敏妃去世,荣妃原是最合适照看十三阿哥的人,她曾在十三阿哥幼时抚养过一段时日,又是主位。可经此一事,荣妃与十三阿哥间也生了嫌隙,这事便落了空。最后竟是德妃接手了照看十三阿哥的差事,这般转折,着实令人唏嘘。
除了敏妃,去年十一月十三格格夭折,也让尼莽吉伤心了许久。她与这位妹妹许是只见过一两面,可听闻噩耗时,还是偷偷在夜里哭了。若不是次日见她双眼肿得像桃儿,她们竟都没察觉。
此刻见这孩子揣着这般纯善的心发问,兆佳氏与董佳佳都难免有些无奈。
“姐姐,我们又没见过十四妹妹,去探望和嫔娘娘做什么?反倒惹得她再伤心。”霍吉丽从格兰珠怀里挣扎着起身,看着尼莽吉,满脸不认同和无奈。
兆佳氏听了,先嗔怪地瞥了格兰珠一眼,好似在说“你瞧瞧都教给了霍吉丽什么东西”,随即安抚着被怼得眼圈微红、有些羞恼的尼莽吉,抬手轻轻拍着她的背。
董佳佳忙打圆场,见尼莽吉仍蹙着眉一脸悲色,脑中忽然有了主意,便温声笑道:“你有这份心,我瞧着也欣慰。只是霍吉丽说得也在理,和嫔此刻强打精神招待你们嫂嫂们已是不易,你们再去,怕也帮不上什么,反倒徒增她的感伤。”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人,语气添了几分笃定:“再者,有我在呢。永和宫照往常一般过便是,只要不掺和进那些纷争里,我总能护得你们周全。”
董佳佳说的可是实话。只是该来的试探,早在去年康熙给后宫众人晋位后没多久便已悄然而至。那些明里暗里的动作,全被她一一挡了回去,她不是打不还手的性子,更是狠狠还击了回去,所以永和宫才有了如今的清净。
虽说那次晋封里永和宫最是出挑,可各宫也都有不少收获,低位嫔妃普遍晋了一级,生过皇子或格格的,至少都得了封号。戴佳氏在董佳佳的插手下得了个“顺”字,郭络罗贵人得了个“文”字,万琉哈氏得了个“定”字,翊坤宫那拉氏得了个“通”字。
就连资历尚浅却生了十七阿哥的陈氏,与出身民籍却连育三子的王氏,也都晋了贵人位分。王氏晋位前已诞下十五、十六两位阿哥,这份生育功绩早足以补上出身的短板;前两个月她又刚给康熙添了十八阿哥,虽孩子刚满月便被康熙下旨交由了贵妃抚养,可膝下有三位阿哥傍身,她的生育恩宠已能与宜妃比肩,来日最低也是个嫔位,明眼人都看得出同时期得宠的两人,陈氏终究是被王氏追上,渐渐拉开了差距。
要说这次晋封里获益最着的,当属晋为贵妃的佟佳氏、入宫仅一年,无子却得封主位的和嫔,以及被抬入镶黄旗的董佳佳与宜妃。这四人自然成了各方试探的焦点。
董佳佳这边倒还好。康熙给她与宜妃抬旗,明面上的由头是二人对太后孝敬恭谨,又抚养皇嗣众多,这理由足够体面,也让旁人少了些置喙的余地。只是抬旗背后,牛痘之功的真正分量,始终只有她与康熙二人知晓。
她心里也清楚,自己不比宜妃,宜妃宠眷优渥,连生的三子均已长成且成了婚,五阿哥更是自小养在太后膝下。孝敬太后之名,本就树大招风;如今有宜妃分去大半目光,加之她的抬旗仅是个人及本支,并非全族荣升,风波自然小了许多。那些试探不过来了一波,便再没了后续。
兆佳氏三人见董佳佳这副护犊子的模样,心中里的担忧,少了些。四人又随意闲聊了几句,才被从长春宫回来永和宫的青雅打断。
喜欢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