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之上,星河如带,北斗第七星的余晖尚未完全敛去。
一抹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布鞋虚影,就在这天界清辉之中,一步一步,踏空而行。
它的目标明确得令人心悸——直指巍峨庄严的南天门。
守星天官座下的童子最先发现了这异象,他揉了揉眼睛,还以为是自己打盹看花了眼。
可那虚影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又向前踏出了一步,更加凝实了些许。
他瞬间面无血色,连滚带爬地冲向观星台,声音因恐惧而尖利:“长老!长老!有……有东西正走上天来!”
须发皆白的天界长老正闭目养神,闻言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深邃如古井,没有一丝波澜。
他抬手轻拂,面前的星轨图瞬间放大,清晰地映出了那只布鞋虚影的轨迹。
“莫慌。”长老的声音沉稳,但眉头却已不自觉地锁紧。
他凝神细观,很快发现了不对劲。
那鞋印所落之处,并非掀起滔天仙力,也无半点神通光华。
恰恰相反,它所过之处,星斗的轨迹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偏斜,天界的灵脉网络泛起一丝丝不易察觉的轻颤。
那感觉,不像是被强大的力量强行撕裂,更像是被一种无比沉重、无比执拗的“钝力”,一点一点地、不讲道理地缓缓撬动着整个天地的规则。
“此非仙法,非神通……”长老的指尖在星轨图上轻轻划过,感受着那股蛮横而纯粹的力量,喃喃自语,“倒像是……凡人走路。”
话音未落,星轨图猛然一震!
鞋印的第二步,重重落下。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那片由星辰精华凝结而成的天界地砖,竟被硬生生踏出了一道蛛网般的裂痕。
裂痕如刀劈斧凿,边缘闪烁着危险的微光,仿佛随时会彻底崩碎。
这一下,不只是观星台,整个天界兵部都炸开了锅。
“下界武乱!这是赤裸裸的武乱!”一名身披金甲的仙官面色铁青,声如洪钟,“凡人修武,本就是窃取天地灵气,如今竟敢将这污浊之气带上九天,简直是逆天之序!臣请命,降下九霄神雷,将此等妄念连同其源头一并碾为齑粉!”
“附议!”“附议!”殿内群情激奋,肃杀之气弥漫。
“都住口。”
一道苍老却威严的声音响起,让整个兵部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那位始终在观星的长老不知何时已来到殿中,他缓缓抬起枯瘦的手,制止了众人的喧嚣。
他没有多言,只是指向大殿中央那片能映照诸天的镜湖。
湖面波光一闪,浮现出的并非那步步紧逼的鞋印,而是人间江南的一处村落。
景象中,一个五六岁大的孩童,正用一根瘦弱的木枝,颤抖着挡在一名被恶少欺凌的伙伴身前。
他明明怕得嘴唇发白,眼神却无比坚定。
就在恶少的拳头挥来的一刹那,孩童手中的木枝尖端微不可查地一颤,竟引动了空中飘落的几片枯叶,那落叶如被无形之手牵引,骤然加速,盘旋飞舞,化作数道凌厉的刀光,瞬间划破了恶少的衣衫。
镜湖画面再转,来到北境的一座雪村。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正用一口生了锈的铁锅盖护住身后的孙儿,对面是几只闯入村庄的雪狼。
老妇人自己吓得腿软,却一步不退。
雪狼扑来的瞬间,那锅盖上的铁锈竟片片剥落,在空中化作无数细如牛毛的钢针,悬空成阵,迫使雪狼惊嚎着后退。
景象又一变,是东海之滨。
一名渔家女子在风浪中被海寇追击,船桨已被打断。
绝望之际,她用半截断桨奋力划向身侧的浪花,那本该柔软无力的浪花,竟在她这一划之下,瞬间凝结成一道锋利无匹的巨大刀锋,无声地刺穿了海寇的船底。
看着这一幕幕景象,殿内原本叫嚣的仙官们都沉默了。
老长老收回目光,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你们看清楚了么?他们不是在用武,他们是在活出武。是为了保护身后之人,是为了守住最后的尊严,是为了活下去。这股意志,源于凡尘,根植于命,压不得,也压不住。”
“那便断其根源!”先前那名金甲仙官依旧不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天帝法旨,施‘断缘令’!彻底封锁下界灵气,断绝一切武道升腾之机!我倒要看看,没了天地灵气,凡人那点微末的执念,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此计甚毒,可谓釜底抽薪。
令符很快拟好,金光灿灿,蕴含着斩断天地联系的无上威能。
然而,就在令符飞出天界,即将沉入凡间的云层时,异变陡生!
一股无形、无色、却浩瀚如海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涌起,将那道金光闪闪的“断缘令”死死地滞于了云层之中。
令符剧烈颤抖,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再下降分毫。
天界众仙神情骇然,他们能感觉到,那股力量并非来自某个绝世强者,而是由亿万道微弱至极的意念汇聚而成。
那意念,来自江南水乡的梦中孩童,来自北境雪村的酣睡老妇,来自东海之畔疲惫的渔娘,来自山野间的樵夫,来自田埂上的农妇,来自每一个在梦中呢喃着“我也会出刀”的凡人。
千万人的声,千万人的念,在这一刻汇聚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无色屏障,将天界的旨意,硬生生挡在了凡尘之外。
一座早已被人遗忘的残破石碑上,最后一缕即将消散的残魂感应到这股力量,随风而起,化作一声只有天地能听见的低语:“你们挡的不是刀,是命。”
与此同时,那股被天界视为“武乱”源头的意识——关兴,他的感知并未如众仙所想那般,正带着滔天怒火冲击天门。
恰恰相反,他的意识正悄然沉入那片由万民执念汇成的海洋之中。
他“看”到了挥舞柴刀劈开荆棘、为家人开路的樵夫,在那“劈”的瞬间,有一丝刀意升腾;他“看”到了农妇挥舞菜刀赶走偷鸡的黄鼠狼,在那“护”的瞬间,有一丝刀意升腾;他“看”到了少年张开双臂,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护住身后的妹妹,在那“挡”的瞬间,也有一丝刀意升腾。
这些刀意,如人间升起的亿万点烟火,微弱,却连绵不绝,前赴后继。
关兴不再是那个“引领者”,他成了“被举起者”。
他如同一柄被供奉在神龛中的刀,并非因谁的手而动,而是因为天下之势已满,鞘中之锋芒再也按捺不住。
观星台上的老长老,心头猛地一悸,他终于明白了那股“钝力”的来源。
他失神地望着那只越来越近的布鞋虚影,声音干涩地对身边早已呆若木鸡的众仙说道:“错了……我们都错了。那不是他在上来……是整个人间,用他们的命,把一位‘武圣’抬了上来。”
南天门前,守将已奉死命令,布下天罗地网。
无数天兵天将刀兵森列,神光璀璨,结成上古诛魔大阵,誓要将这来自下界的妄念彻底斩灭于天门之外。
万众瞩目之下,那只布鞋虚影,终于落下了第三步。
这一步,不偏不倚,正好踏在了南天门的第一级白玉阶前。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也没有仙法对撞的华光。
在第三步落下的瞬间,整座巍峨万古、象征天界至高权威的南天门,竟毫无征兆地剧烈震颤起来。
那门楣之上,由天帝亲笔御书、用万年金漆写就的“敕封万神”四个大字,开始寸寸龟裂,金漆如枯死的树皮般簌簌剥落。
在剥落的金漆之下,一行更加古老、刻痕斑驳、充满了岁月沧桑的旧字,缓缓显露出来——
“武圣不封,自有人立。”
南天门守将看到那行字的瞬间,如遭雷击,握着神兵的手剧烈颤抖,竟骇然后退了一步。
他猛地抬头望向天穹,却见那原本清朗的星河正在疯狂翻涌,仿佛一锅被煮沸的开水。
紧接着,一道微弱却清晰无比的声音,从那翻涌的星河深处传来,继而响彻整个天界。
那是亿万孩童在梦中的齐声低语。
“……我也会出刀。”
声浪如潮,携着人间最纯粹的意志,狠狠撞向了天穹的最高处。
一抹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布鞋虚影,就在这天界清辉之中,一步一步,踏空而行。
它的目标明确得令人心悸——直指巍峨庄严的南天门。
守星天官座下的童子最先发现了这异象,他揉了揉眼睛,还以为是自己打盹看花了眼。
可那虚影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又向前踏出了一步,更加凝实了些许。
他瞬间面无血色,连滚带爬地冲向观星台,声音因恐惧而尖利:“长老!长老!有……有东西正走上天来!”
须发皆白的天界长老正闭目养神,闻言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深邃如古井,没有一丝波澜。
他抬手轻拂,面前的星轨图瞬间放大,清晰地映出了那只布鞋虚影的轨迹。
“莫慌。”长老的声音沉稳,但眉头却已不自觉地锁紧。
他凝神细观,很快发现了不对劲。
那鞋印所落之处,并非掀起滔天仙力,也无半点神通光华。
恰恰相反,它所过之处,星斗的轨迹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偏斜,天界的灵脉网络泛起一丝丝不易察觉的轻颤。
那感觉,不像是被强大的力量强行撕裂,更像是被一种无比沉重、无比执拗的“钝力”,一点一点地、不讲道理地缓缓撬动着整个天地的规则。
“此非仙法,非神通……”长老的指尖在星轨图上轻轻划过,感受着那股蛮横而纯粹的力量,喃喃自语,“倒像是……凡人走路。”
话音未落,星轨图猛然一震!
鞋印的第二步,重重落下。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那片由星辰精华凝结而成的天界地砖,竟被硬生生踏出了一道蛛网般的裂痕。
裂痕如刀劈斧凿,边缘闪烁着危险的微光,仿佛随时会彻底崩碎。
这一下,不只是观星台,整个天界兵部都炸开了锅。
“下界武乱!这是赤裸裸的武乱!”一名身披金甲的仙官面色铁青,声如洪钟,“凡人修武,本就是窃取天地灵气,如今竟敢将这污浊之气带上九天,简直是逆天之序!臣请命,降下九霄神雷,将此等妄念连同其源头一并碾为齑粉!”
“附议!”“附议!”殿内群情激奋,肃杀之气弥漫。
“都住口。”
一道苍老却威严的声音响起,让整个兵部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那位始终在观星的长老不知何时已来到殿中,他缓缓抬起枯瘦的手,制止了众人的喧嚣。
他没有多言,只是指向大殿中央那片能映照诸天的镜湖。
湖面波光一闪,浮现出的并非那步步紧逼的鞋印,而是人间江南的一处村落。
景象中,一个五六岁大的孩童,正用一根瘦弱的木枝,颤抖着挡在一名被恶少欺凌的伙伴身前。
他明明怕得嘴唇发白,眼神却无比坚定。
就在恶少的拳头挥来的一刹那,孩童手中的木枝尖端微不可查地一颤,竟引动了空中飘落的几片枯叶,那落叶如被无形之手牵引,骤然加速,盘旋飞舞,化作数道凌厉的刀光,瞬间划破了恶少的衣衫。
镜湖画面再转,来到北境的一座雪村。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正用一口生了锈的铁锅盖护住身后的孙儿,对面是几只闯入村庄的雪狼。
老妇人自己吓得腿软,却一步不退。
雪狼扑来的瞬间,那锅盖上的铁锈竟片片剥落,在空中化作无数细如牛毛的钢针,悬空成阵,迫使雪狼惊嚎着后退。
景象又一变,是东海之滨。
一名渔家女子在风浪中被海寇追击,船桨已被打断。
绝望之际,她用半截断桨奋力划向身侧的浪花,那本该柔软无力的浪花,竟在她这一划之下,瞬间凝结成一道锋利无匹的巨大刀锋,无声地刺穿了海寇的船底。
看着这一幕幕景象,殿内原本叫嚣的仙官们都沉默了。
老长老收回目光,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你们看清楚了么?他们不是在用武,他们是在活出武。是为了保护身后之人,是为了守住最后的尊严,是为了活下去。这股意志,源于凡尘,根植于命,压不得,也压不住。”
“那便断其根源!”先前那名金甲仙官依旧不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天帝法旨,施‘断缘令’!彻底封锁下界灵气,断绝一切武道升腾之机!我倒要看看,没了天地灵气,凡人那点微末的执念,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此计甚毒,可谓釜底抽薪。
令符很快拟好,金光灿灿,蕴含着斩断天地联系的无上威能。
然而,就在令符飞出天界,即将沉入凡间的云层时,异变陡生!
一股无形、无色、却浩瀚如海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涌起,将那道金光闪闪的“断缘令”死死地滞于了云层之中。
令符剧烈颤抖,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再下降分毫。
天界众仙神情骇然,他们能感觉到,那股力量并非来自某个绝世强者,而是由亿万道微弱至极的意念汇聚而成。
那意念,来自江南水乡的梦中孩童,来自北境雪村的酣睡老妇,来自东海之畔疲惫的渔娘,来自山野间的樵夫,来自田埂上的农妇,来自每一个在梦中呢喃着“我也会出刀”的凡人。
千万人的声,千万人的念,在这一刻汇聚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无色屏障,将天界的旨意,硬生生挡在了凡尘之外。
一座早已被人遗忘的残破石碑上,最后一缕即将消散的残魂感应到这股力量,随风而起,化作一声只有天地能听见的低语:“你们挡的不是刀,是命。”
与此同时,那股被天界视为“武乱”源头的意识——关兴,他的感知并未如众仙所想那般,正带着滔天怒火冲击天门。
恰恰相反,他的意识正悄然沉入那片由万民执念汇成的海洋之中。
他“看”到了挥舞柴刀劈开荆棘、为家人开路的樵夫,在那“劈”的瞬间,有一丝刀意升腾;他“看”到了农妇挥舞菜刀赶走偷鸡的黄鼠狼,在那“护”的瞬间,有一丝刀意升腾;他“看”到了少年张开双臂,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护住身后的妹妹,在那“挡”的瞬间,也有一丝刀意升腾。
这些刀意,如人间升起的亿万点烟火,微弱,却连绵不绝,前赴后继。
关兴不再是那个“引领者”,他成了“被举起者”。
他如同一柄被供奉在神龛中的刀,并非因谁的手而动,而是因为天下之势已满,鞘中之锋芒再也按捺不住。
观星台上的老长老,心头猛地一悸,他终于明白了那股“钝力”的来源。
他失神地望着那只越来越近的布鞋虚影,声音干涩地对身边早已呆若木鸡的众仙说道:“错了……我们都错了。那不是他在上来……是整个人间,用他们的命,把一位‘武圣’抬了上来。”
南天门前,守将已奉死命令,布下天罗地网。
无数天兵天将刀兵森列,神光璀璨,结成上古诛魔大阵,誓要将这来自下界的妄念彻底斩灭于天门之外。
万众瞩目之下,那只布鞋虚影,终于落下了第三步。
这一步,不偏不倚,正好踏在了南天门的第一级白玉阶前。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也没有仙法对撞的华光。
在第三步落下的瞬间,整座巍峨万古、象征天界至高权威的南天门,竟毫无征兆地剧烈震颤起来。
那门楣之上,由天帝亲笔御书、用万年金漆写就的“敕封万神”四个大字,开始寸寸龟裂,金漆如枯死的树皮般簌簌剥落。
在剥落的金漆之下,一行更加古老、刻痕斑驳、充满了岁月沧桑的旧字,缓缓显露出来——
“武圣不封,自有人立。”
南天门守将看到那行字的瞬间,如遭雷击,握着神兵的手剧烈颤抖,竟骇然后退了一步。
他猛地抬头望向天穹,却见那原本清朗的星河正在疯狂翻涌,仿佛一锅被煮沸的开水。
紧接着,一道微弱却清晰无比的声音,从那翻涌的星河深处传来,继而响彻整个天界。
那是亿万孩童在梦中的齐声低语。
“……我也会出刀。”
声浪如潮,携着人间最纯粹的意志,狠狠撞向了天穹的最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