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墙壁里的私语-《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詹姆斯·安德森坐在唯一的金属桌后。

  那张曾经写满狂怒与羞辱的脸,此刻平静得像一块被冰封的湖面。

  他汲取了教训。

  狮子的咆哮,吓不走藏在暗处的毒蛇。

  他面前的桌面上,摊开的是几份薄薄的人物档案。

  李国栋,远东实业首席技术员,流落香港,对故乡与家人,有极深的牵挂。

  梁文辉,远东实业账房,前银行职员,有过投资失败的记录,对金钱的渴望,写在他的消费习惯里。

  苏晚晴,教会医院医生,与陈山关系密切,善良,有同情心。

  安德森的手指,在李国栋的照片上,轻轻点了点。

  照片上的男人,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眼神专注而朴实。

  一个典型的技术人员。

  “单纯的人,往往有最执着的信念。”

  安德森的声音,在密室中响起,没有回音。

  “但也最容易被同一种信念所打动。”

  他看向站在一旁的下属。

  “那个叫沃尔夫冈的德国人,怎么样了?”

  “先生,我们查过了,他是通过瑞士的一条线过来的,背景很干净,一个纯粹的工程师,除了技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们很难找到突破口。”

  “那就放弃他。”

  安德森的决策,快得像手术刀。

  “猎犬的任务,不是去啃最硬的骨头。”

  “而是找到那块最容易腐烂的肉。”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李国栋的档案上。

  “启动‘毒蝎’计划。”

  一个穿着旗袍,身段玲珑的华裔女人,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她叫伊芙琳,是中情局在远东区,最顶尖的心理战特工。

  她的武器,不是枪,而是语言,是眼神,是能轻易瓦解男人心防的共情能力。

  “目标,李国栋。”

  安德森将档案推了过去。

  “我要你以《远东时报》记者的身份接近他。”

  “我要你成为他的知己,倾听他的理想,分享他的‘爱国情怀’。”

  “然后,像一条真正的毒蝎,把你的毒刺,扎进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伊芙琳拿起档案,红色的指甲在照片上轻轻划过,她的嘴角,带着一丝职业性的微笑。

  “先生,我会让他把心都掏给我。”

  与此同时。

  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开始在香港的街头巷尾涌动。

  一些关于“远东实业”的谣言,开始在茶楼和麻将馆里流传。

  “听说了吗?那个‘远东实业’,看着是卖便宜药,其实是拿穷人的命在试新药!”

  “是啊,我隔壁三叔公吃了他们的药,病是好了,人却傻了半天。”

  “他们那个老板陈山,听说在城寨里心狠手辣,不知吞了多少人的血汗钱。”

  这些谣言,像病毒一样扩散,侵蚀着“远东实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誉。

  九龙城寨,远东实业工厂。

  新安装的德国车床,发出的不再是刺耳的噪音,而是一种平稳而有力的,代表着工业脉搏的轰鸣。

  扩建后的车间,比之前明亮了许多。

  王虎按照陈山的吩咐,加强了厂区的安保。

  门口的守卫,换成了他手下最机警的兄弟,所有进出的货车与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登记和检查。

  就连送菜的阿婆,篮子里的白菜都要被翻开看一看。

  这种变化,让厂里的工人们,感到了一丝莫名的紧张。

  但没有人多问。

  在城寨,能活下来的人都懂一个道理:不该问的,别问。

  苏晚晴的诊所里。

  她也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最近,总有那么几个新的“病人”来看病。

  他们不怎么说自己的病情,反而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听关于陈山,关于工厂的事情。

  “苏医生,听说你和远东实业的陈老板很熟啊?”

  “那个厂子,到底有多少人啊?”

  “他们赚那么多钱,有没有给你分一点啊?”

  这些问题,让苏晚晴感到一阵生理性的厌恶。

  她只是冷着脸,开出最普通的药方,然后用眼神,请他们离开。

  这天下午。

  李国栋从实验室里走出来,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脖子。

  他一抬头,就看到了那个等在工厂门口的女人。

  她穿着一身得体的洋裙,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脸上带着温和而知性的笑容。

  “李先生,您好,我是《远东时报》的记者,我叫伊芙琳。”

  她主动伸出手,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我听说,您是‘远东实业’的技术灵魂,是您,带领团队,为香港的贫苦大众,带来了廉价的救命药。”

  “我对您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李国栋有些不知所措。

  他一辈子都在和烧杯、试管打交道,很少被一个如此漂亮的女人,用这样崇拜的眼神注视着。

  他有些拘谨地和她握了握手。

  “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伊芙琳总会“偶遇”李国栋。

  她从不追问那些核心的技术机密。

  她和他聊化学,聊德国的工业发展,聊那些深奥的分子式。

  她甚至能说出几个李国栋在大学时,无比敬佩的德国化学家的名字。

  她像一个真正的知己,一个能听懂他所有专业术语的红颜。

  这天,在工厂附近的一家小茶餐厅里。

  伊芙琳看着李国栋有些疲惫的脸,轻声问道。

  “李先生,您一定很想家吧?”

  李国栋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我的家人,都在上海。”

  他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是啊。”

  伊芙琳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伤感。

  “这个时代,总有那么多的身不由己。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有时候,真希望有阵风,能把我们吹回去。”

  这句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李国栋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他眼眶有些发红。

  这个女人,懂他。

  染坊仓库的二楼办公室。

  陈山安静地坐在桌后,面前摆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

  鬼叔站在一旁,将最近收集到的所有情报,一一汇报。

  从茶楼里的谣言,到诊所里的探子,再到那个突然出现的,对李国栋过分热情的女记者。

  “山哥,这张网,已经撒过来了。”

  鬼叔的声音,像一块被磨砺过的石头。

  “对方的手段,很高明。他们不跟你动刀动枪,他们要诛心。”

  陈山没有说话。

  他看着窗外,城寨里犬牙交错的屋顶,在夕阳下,像一片凝固的,暗红色的血。

  麻烦,比他想象的,来得更快,也更阴险。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李国栋走了进来。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困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山哥。”

  李国栋推了推眼镜。

  “最近有个《远东时报》的女记者,老是缠着我,说是想采访我们的‘爱国药厂’。”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她很专业,问了好多技术细节,我觉得……有点不对劲。”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王虎和梁文辉的目光,都变得锐利起来。

  陈山却缓缓转过椅子,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看着李国栋,眼神平静。

  “是吗?”

  他拿起桌上那杯凉透了的茶,轻轻呷了一口。

  “那就让她好好‘采访’一下。”

  陈山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不过……”

  他的嘴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弧度。

  “要按照我们的剧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