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杯酒泯恩仇-《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昆明城,五华山,乾清宫,养心殿,御膳房。

  偌大的餐桌上,主位上的朱皇帝,还在淡定的喝着那卡茶。

  右侧的李来亨,喷完以后,目光凛冽,已经在气势上,稳压左侧的李晋王。

  功勋爵位,太不公平了啊,忠贞营上下,几万将士,就没有一个是心服口服的。

  以至于,间接导致了,宁国公王友进,岐侯贺珍,渭源侯李复荣的反叛出逃。

  同样,忠贞营的改编整编,也是困难重重,即便是李来亨亲自坐镇,协调各个大小军头。

  “哼”

  自知理亏的李晋王,看了看淡定的皇帝,又看了看对面的李来亨。

  半晌后,无奈的低下头,心里冷哼一声,又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怎么争,怎么驳斥,又该如何喷回去啊,确实是有口难辩。

  主位上的朱皇帝,一声不吭,明摆着给机会,让他们说个明白。

  但是,爵位这东西,哪里说的明白清楚啊。

  大西军的爵位,是永历王朝册封的,忠贞营大部分的爵位,也是如此。

  但是,永历王朝,寄生在大西军的基础上啊,只是打着旗号而已啊。

  功勋盖世的大西军,朝廷内外都是自己人,肯定优先自己的爵位了。

  这他妈的,要是没有大西军,哪里还有永历王朝啊,早被鞑子砍完了。

  但是,李定国也不能反驳,反驳不了。

  论战功的话,忠贞营也是有不小的,但不是在永历王朝,而是在隆武王朝。

  那时候,要是没有忠贞营,顶在荆襄地区,玩命杀鞑子。

  不出意外的话,隆武王朝,也早就没了。

  同样,拿下湖广的清军,也会顺势杀进云南和贵州,大西军也没机会发展。

  因此,胆子再大的李定国,即便是武夫杀胚出身,也不敢再否定忠贞营的功劳。

  毕竟,无论是隆武,还是永历,那都是大明正统的朝廷。

  这要是否定忠贞营的功劳,那大西军的功劳,也是可以否定的,没人会认同。

  “咚咚咚”

  思索了一会,没得办法了,也无话反驳的李定国,唯有站出来下跪了。

  规规矩矩的,跪地磕头,目光坦诚的看着朱皇帝,口气诚恳的说道:

  “启奏陛下”

  “末将李定国,再三恳求陛下”

  “末将愿自请降爵,降级两等”

  “末将德不配位,才不堪任,无颜再做这个晋王了”

  说完以后,目光坚毅如铁的他,唯有继续磕头如捣蒜了。

  是的,这个晋王,他是真的不想再做了,不想占这个便宜祸害。

  之前,他就听了龚铭的建议,两次上书朱皇帝,要自贬爵位。

  其中一次,是通过嫡女李海岳传达,另外一次,是送到了吏部,正常的官方途径。

  可惜,老谋深算的朱皇帝,硬是给拒绝了,还说了一大堆理由。

  是吧,现在这个祸害,就蹦出来了,不服的对手盘,开始找事了。

  当然了,稳重的李定国,只提了自己的爵位问题。

  至于,大西军里面,其他的王爵公爵问题,就朱皇帝自己去烦吧。

  李定国已经自贬爵位,没那个心情,也没那个义务,给朱皇帝出谋划策。

  开玩笑,他是大西军的扛把子,那只是以前而已,现在是昨日黄花啊。

  他要是敢出言,插手别的大西军将军爵位,肯定会被砍死,背后阴死。

  否则的话,李定国也不会跟李来亨,争吵那么长时间。

  其实,目的就一个,争一争嘛,算是给大西军派系的将领,一个满意的交代。

  “嘶嘶嘶”

  这一下,不待看戏的朱皇帝反驳拒绝。

  右侧的李来亨,已经嘶嘶嘶了,目瞪口呆,呆若木鸡,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是啊,他妈的,他也就是不服气而已,想要一个公平,又不是要搞死对面的李晋王。

  想不到啊,对手这么狠辣,直接自残两刀,直接给自己放血了。

  所以说,内心愤慨的李来亨,彻底整不会了,陷入了呆滞阶段。

  “嗯”

  坐在主位上的朱皇帝,看戏看的差不多了。

  喝完一口茶,放下杯子,点头嗯了一声,准备开口说话。

  “晋王啊”

  “别磕了,起来吧”

  “朕说了,这是家宴”

  “至于,你说的降爵位”

  “朕也早就是说过了,再等等看”

  “朕并非是为难你,那是为了朝廷的大局”

  “更何况,即便是要动爵位,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起来吧”

  说罢,抬了抬手,示意李定国起来。

  是的,之前,朱皇帝就拒绝过两回了,这是第三次。

  毕竟,口风是口风,实施下定论,还远着呢。

  朝廷的爵位问题,涉及面太广了,根本不是一个李定国的问题。

  弘光朝,隆武朝,永历朝,有400多个爵位呢。

  当然了,朱皇帝已经处理掉一部分了,至少一半以上,被干掉了。

  但是,剩下的,就不好动了,基本上都是有实权的。

  今天晚上,朱皇帝为何品着茶,让李来亨把话说完。

  真实的意图,就是让李定国看清现实问题,他们大西军的爵位,问题太大了。

  “临国公”

  “你也一样,起来吧”

  “这是家宴,跪着就不成体统了”

  “至于,爵位的事情”

  “大朝会的时候,你也是在现场的”

  “朕把那么多的爵位,都降下去了,也废了不少”

  “晋王的爵位,确实也是如此,上书了两次,朕也都拒绝了”

  “并不是不想动,只是形势所迫,时机不对,不可大动干戈”

  说道这里,朱皇帝顿了一下。

  等两个军方大佬,都站起来了,才满意的点了头,继续说道:

  “朕说了”

  “你们是朝廷的大功臣,汉人的脊梁骨”

  “这些话,都是诚心实意的,绝非是信口开河”

  “不单单是你们,还有巩昌王,淮国公,广国公,黔国公,靖国公,益国公等等”

  “这些人,也都是朝廷的功臣勋贵”

  “如果,没有你们的浴血拼杀,朕的大明王朝,早就灰飞烟灭了”

  “你们也知道,朕的朝廷,最是重视战功,尤其是武将的功勋”

  “所以说,这个功勋爵位问题”

  “朕还在考虑,筹划谋划,既不能违背朱明皇室的祖训,也不能伤了功臣的忠心”

  “怎么样?”

  “李晋王,临国公”

  “朕的两个老丈人,朕的这个答复,可否满意?”

  稀里哗啦的一大堆,说到最后,诚心实意的朱皇帝,还特意问了一句。

  他的这个答复,如此方案,能不能满意啊。

  功勋爵位,可不是小事情啊,搞砸了,国家也就差不多崩了。

  秦朝统一六国,废黜封国分封制,实行郡县,功勋爵位制度。

  力拔山兮气盖世,西楚霸王项羽,百战百胜,所向无敌,战神级别的存在。

  如此强悍的霸主,最后为何输给老流氓刘邦啊。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倒流历史,重新实行了封国分封制。

  在历史的车轮底下,别说是西楚霸王了,就是耶稣来了,也得跪下去唱征服。

  同样,现在的朱雍槺,也遇到了大难题,爵位问题。

  南明四个皇帝,懦弱无能,大封特封,功勋一大堆,总兵不如狗。

  继承了永历朝廷的朱雍槺,注定没得好果子吃,即便是米工汤,也得好好品尝几顿。

  大西军,忠贞营,还有乱七八糟的杂牌,更有岷王府嫡系,降将光头将,那都是功臣呐。

  任何一个出问题,或是出现不公平,局面都会很难看。

  今晚的宴席,就是最好的例子。

  忍无可忍的李来亨,强横无比,直接骑脸输出,喷李定国一脸糊糊。

  两世为人的朱皇帝,可不会那么糊涂,以免被人喷了。

  于是乎,他的侍从室,一直在谋划筹划,打算制定一个,看上去,比较合理的方案。

  一个能满足,符合大部分功勋将校利益的爵位方案,又不失朝廷的利益和脸面。

  “呃”

  左右两侧,南明双雄双李,瞪着牛眼子,对视了一下,全都陷入了无语状态中。

  半响后,唯有抱拳躬身,嘴角糯糯的回道:

  “陛下圣明”

  “陛下说的对”

  “吾皇英明睿智”

  “末将服了”

  “末将听陛下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即便是老贼头,那也是无话可说啊,不服也得服。

  上面老辣的朱皇帝,一口一个老丈人,家宴,私宴,酒水都喝饱了,爵位也都给了承诺。

  等同于搭好架子,舒适的下台阶,面子和里子,全部给到位了。

  这两个军方大佬,派系领头人,又不是脑残傻帽,肯定不敢再炸毛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稳重的朱皇帝,还是不大放心。

  挺直腰杆子,一本正经的看着李来亨,再次确认问道:

  “临国公”

  “可还有别的不满意?不服气?”

  “今天是家宴,都可以放开了说”

  “还是一句话,任何问题,朕都可以赦免你无罪”

  费尽心思,脸都喝的通红燥红,朱皇帝当然不想前功尽弃了。

  好在,没了顾忌的李来亨,这一次非常豪爽,非常的上道,没有再咋呼了。

  立马端起大酒碗,遥敬朱皇帝和李定国,双目赤诚,信誓旦旦:

  “陛下”

  “晋王殿下”

  “末将心服口服,先干为敬”

  “陛下”

  “末将也服了,心悦诚服”

  “末将也干一碗”

  “好,好好好”

  “晋王,临国公,海量,豪爽”

  “这就对了,都是大明的大忠臣”

  “来来来,朕陪你们走一个”

  “一切尽在这碗酒,杯酒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