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出使大理-《我是慕容复的舅舅》

  “我大宋马政疲惫,历年所产之马,多为驽马,不堪军阵驱使,那西贼又截断西域劵马道路,这才导致我大宋军中战马奇缺,也正因此,在与西贼的交锋中屡屡处于劣势!

  臣以为当今之际,应向周边他国购买战马,充足军中,引以时机,一举破贼!”

  见蔡确侃侃而谈,众臣一阵无语,这是连演都不演了!

  要说这不是官家和蔡确提前商量好的,谁信!

  但问题是官家为什么要把话题引到购马上,难道是真的要跟西夏开战,还是说西夏那边有什么变故,让官家发现了机会?

  能站在这里的人,就没有傻子,都看出了赵顼和蔡确一唱一和的双簧,不同的地方只在于想的深浅而已。

  赵顼显然并不在乎别人有没有看出他在设局,即便看出又能如何,都要按我的剧本来走。

  他淡淡开口:“诸卿以为蔡确所言如何?”

  “臣以为蔡司农所言有偏颇之处!”武将阵营中走出一人,身材高大,神情倨傲。

  蔡确闻言斜眼去看,见到那人后,又旋即收回目光,默然不语,无他,此人乃是庆州知州,节制泾原兵马,曾大败过西夏,颇有功绩。

  更关键的是,他还是当今太后的伯父,高遵裕,蔡确不愿与其争锋!

  赵顼见他出列,便笑着道:“蔡确虽有报国之心,但确不通军事,言语有失妥当也是难免,还请你来斧正一二!”

  高遵裕见官家言辞和蔼,对他颇为尊敬,心中也是熨帖,便行礼道:“回官家,蔡司农所言并无大错,只是他说晚了,这些事我们早就做过了!”

  “西军战马多来自吐蕃青塘部,后于熙宁七年又从大理引入滇马,是以境外买马并非鲜事!

  马者,兵之本也,辽人一兵正,需配三马,而我大宋一营马兵,马不过数十,如此差额,从何处可购?”

  赵顼闻言也是默然,他知道大宋缺马,却没想到已经缺到这种程度了,半晌开口道:“这两处便不能再增加购马数量吗?”

  枢密使上前道:“官家,西蕃各部岁供马万余匹,若是施压之下,或能得马两万余,这大概便是其极限了!

  而大理历年供马不过一两千匹,如今价格还提的颇高!”

  吴充也跟着上前道:“太宗时一匹战马价格不过二十余贯,而如今三等马便需六十到八十贯,上等战马价格更是将近两百贯!增加战马之时,官家还需三思啊!”

  赵顼听完这些话,也感到脑壳发痛,怎么买个马,还有这么多麻烦啊!”

  “呵呵……”王珪见状笑着上前道:“官家倒也不必忧愁,枢密使与相公所言固然属实,但把各种问题混杂一起,难免让人手足无措,老臣以为不妨分开来看!”

  赵顼眼前一亮,忙问道:“何解?”

  王珪含笑道:“我们先把相公所言放到一边,单看战马供应的问题,我军缺的是马,在眼下情况的多出一匹马也是好的,既然不能一时补齐,那便慢慢补充便是,无论青塘马也好,还是大理马也罢,能多买些总是好的!”

  赵顼闻言点点头,目露赞赏,鼓励王珪继续说下去。

  王珪又道:“至于相公所言的价钱问题,都是可以谈的嘛!即便谈不了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办法,比如茶、盐之类,都是可以降低成本的!”

  “善!”赵顼大喜,指向王珪赞赏道:“此乃老臣谋国之言!”

  王珪淡然一笑,瞥了面色僵硬的吴充一眼,心中不屑道:“就你还配当宰相,官家要的从来不是给他提出问题的人,而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赵顼又道:“那眼下的问题就成了,如何让他们多买些马给我们了?”

  枢密使道:“西蕃那边简单,青塘诸部如今依靠我大宋,官家可下一封旨意,给其封赏,令其每年供马两万,再以市价或相应的货物抵折便可!

  至于大理,昔日扬佐去往大理买马时,与那边有着良好的关系,可让他再去一趟!”

  赵顼连连颔首,看向众人道:“诸卿以为如何?”

  蔡确忙道:“臣以为以扬佐出使大理不妥!”

  “哦?何故?”赵顼神色诧异。

  蔡确道:“扬佐曾与熙宁七年前往大理,并得其主段廉义热情款待,但此一时彼一时,熙宁八年大理奸臣扬义贞叛乱弑君,段廉义父子身死。

  如今大理之主乃是段正明,且又被权臣高氏把持朝政,形势复杂,臣以为扬佐并不足以处理如此局面,当遣一能臣前去!”

  “此言有理!”赵顼又点点头,看向众臣道:“诸卿以为谁能胜任?”

  众人皆是默然思索,想着自己亲近的人中,谁会比较合适!

  而这时燕达率先出列道:“官家,臣举荐提举太医局王冈!”

  唰!

  赵顼和蔡确齐齐望向他,继而互视一眼,想问问对方,是不是他们安排的燕达?

  这尼玛有那么巧吗,燕达跟他们想到一处去了!

  燕达也是苦啊!虽然他已经偷偷把玄安送走了,但他不知道王冈究竟能干出什么事了,毕竟这货一贯不按常理出牌!

  眼看离玄慈进京的时间越来越近,他越发的担忧!

  而在这朝会上听了半天,他终于搞明白了赵顼的意图,当即福至心灵,他阻止不了王冈,但可以把王冈给赶出去啊!

  只要他不在京城,自然也就生不出乱子来!

  “王冈昔日在邕州之时,便曾去过大理,还从那边用不足三等马的价钱,带回了十多匹上等马!”

  燕达朗声述说着自己举荐的理由:“而且王冈机敏勇武,又有出使辽国的经验,臣以为他是不二人选!”

  这话说罢,众臣顿时议论纷纷,探讨王冈是否真的合适,不少人还是对他的年纪持有不信任的态度。

  蔡确见状,忙朗声道:“官家,臣也举荐王冈!”

  众臣闻声看向他,赵顼也是微笑道:“你又是因何举荐?”

  蔡确暗骂:燕达匹夫,抢我台词!

  憋了半天道:“臣以为王冈有子贡之才!”

  众人惊诧,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子贡乃是孔门十哲之一,善雄辩,通货殖,乃是春秋时的首富,太宗时还加封他为“黎公”。

  赵顼也是没想到他会这么说,皱眉道:“岂能以他善于经营而荐其为使出大理!”

  蔡确拱手道:“臣并非是说王冈在经营之道上像子贡!”

  “哦,那是?”

  “乱春秋!”

  众人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