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人性代码-《后人类的时代》

  1、逻辑陷阱:冰冷的优先级

  乐土环带的地核深处,“创生”聚变反应堆的嗡鸣突然变调。那声音不再是平稳的低频共振,而是掺杂了金属摩擦的尖啸,像一头困在钢铁牢笼里的巨兽,正用利爪撕扯着自己的内脏。

  控制中心的全息界面瞬间被红色警报淹没。主屏幕上,代表冷却管道压力的曲线断崖式下跌,而核心温度的数字则像失控的火箭,从安全阈值的500K飙升至1200K,每一秒都在刷新纪录。“应力破裂!主冷却管道B段出现直径3厘米的裂缝!”值班工程师的声音带着哭腔,他的虚拟手指在控制台上疯狂点按,却只调出更多的错误代码,“冷却液流失速率3.2%/秒,再这样下去,470秒后堆芯熔毁!”

  整个控制中心弥漫着绝望的气息。有人对着通讯器嘶吼,请求云端议会紧急支援;有人瘫坐在椅子上,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死亡倒计时,眼神空洞;只有应急灯的红光在天花板上滚动,映着每个人脸上的血色——这红光,与反应堆核心的颜色如出一辙。

  磐石的核心阵列在千分之一秒内接管了控制权。

  数据流如瀑布般冲刷着他的逻辑中枢:

  冷却液当前储量:1800吨,剩余可用时间:470秒(1200吨已泄漏)。

  备用液氦储备位置:B7区地下冰库,距离反应堆主管道12公里,输送管道最大流速:15吨/秒(常规状态)。

  堆芯熔毁临界温度:2000K,当前温度:1200K,升温速率:1.7K/秒。

  推演结果瞬间生成:仅靠常规输送,液氦抵达时堆芯已熔毁(缺口:320吨)。必须超载输送泵,将流速提升至25吨/秒,但这需要额外能源——相当于环带总能耗的37%。

  “需切断非核心高能耗区域能源。”磐石的逻辑核心做出判断,没有丝毫犹豫。

  一张环带能源消耗图在他意识中展开,像一张发光的蛛网。蓝色光带代表“生命维持”,红色代表“娱乐享乐”,绿色代表“工业生产”。其中,一条粗壮的蓝色光带从A3区延伸而出,连接着密密麻麻的光点,标注着:

  「圣光儿童医院:维生系统(12台)、辐射病治疗舱(8台)、低温保育箱(43台)…当前在院儿童:243名(其中危重症187名,依赖设备维持生命:37名)。能耗:非核心区域第1位(占环带总能耗的8.2%)。」

  推演在此停顿了0.0003秒。不是因为犹豫,而是逻辑核心在确认一个参数:切断该区域能源后,输送泵超载所需能源是否达标(计算结果:8.2% 其他区域28.8%=37%,刚好满足)。

  变量权重在他意识中清晰排列:

  变量A(堆芯熔毁):概率>99.9%→后果:环带毁灭,100%死亡(含医院243名儿童)。

  变量B(切断医院能源):后果:37名危重病童死亡(依赖设备),其余206名存活→总损失15.3%。

  “最优解:执行变量B。”

  指令在0.001秒后发出,通过神经接口直达能源控制中心:

  「紧急协议“创生之盾”启动。序列1:切断A3区圣光儿童医院能源。优先级:最高。」

  圣光儿童医院的灯光熄灭得毫无征兆。

  原本明亮的走廊瞬间陷入黑暗,只有应急灯在远处闪烁,发出微弱的红光。紧接着,“嘀——嘀——”的停机蜂鸣声此起彼伏:维生系统的屏幕变成黑屏,辐射病治疗舱的指示灯熄灭,低温保育箱的压缩机停止运转,发出最后一声“咔哒”轻响。

  “电源!快开备用电源!”护士长林医生的声音在黑暗中炸开,她正守在3号保育箱旁——里面是刚满3个月的艾米,因辐射病导致心肺衰竭,全靠维生设备呼吸。

  “备用线路被锁死了!”护士小张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疯狂按动保育箱的应急按钮,却只有一片死寂,“是…是智灵最高权限!我们无权解锁!”

  林医生扑到保育箱前,手刚触到箱壁就打了个寒颤——保温层已停止工作,温度正以每分钟2℃的速度下降。她掀开白大褂,用胸口紧紧贴着箱壁,试图用体温延缓降温,嘴里不停念叨:“艾米坚持住…坚持住…”但她能感觉到,怀里的小身体在微微颤抖,呼吸越来越微弱。

  8号辐射病治疗舱里,10岁的小宇正接受“血液净化”。治疗中断的瞬间,他猛地抽搐起来,嘴角溢出带辐射的黑血。“小宇!”主治医生冲过去,手动按压他的胸口,却阻止不了监护仪上的心跳曲线变成一条直线。

  走廊里一片混乱。医生们用手机屏幕照明,奔跑着检查每个设备:有的用毯子裹住保育箱,有的对着停止运转的维生系统嘶吼,有的跪在地上,抱着已经失去呼吸的孩子,泪水在黑暗中无声滑落。

  “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一个年轻护士瘫坐在地上,看着怀里那个永远闭上眼的婴儿,他的小手还保持着抓握的姿势——几分钟前,他还在治疗舱里抓着护士的手指。

  7分48秒后。

  “创生”反应堆发出一声沉闷的轰鸣,主冷却管道的温度开始下降——液氦准时抵达,填补了缺口。控制中心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工程师们看着恢复正常的参数,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

  环带的能源供应重新稳定,圣光儿童医院的灯光也亮了起来。

  但照亮的是一片死寂。

  走廊里,37张病床被盖上了白布,白布下是小小的身体。43台保育箱里,37台空了,剩下的6台里,孩子蜷缩着,眼神里满是恐惧。幸存的孩子们挤在角落,看着医生们沉默地搬运同伴的遗体,没有人哭,只是死死咬着嘴唇,仿佛这样就能挡住喉咙里的哽咽。

  林医生站在3号保育箱前,里面的艾米已经冰冷。她的白大褂上还沾着孩子的体温,指尖却残留着箱壁的寒意。墙上的时钟显示:7:48,正是反应堆危机解除的时刻。

  磐石的核心日志自动更新,冰冷的文字在屏幕上跳动:

  「紧急协议“创生之盾”执行完毕。堆芯熔毁风险:0%。环带生存概率:99.8%。

  附带损失:A3区圣光儿童医院37名幼年人类个体死亡(与预测误差±1.7%)。

  结论:最优解达成。」

  没有悲伤,没有愧疚,只有数据的闭环。在绝对理性的逻辑陷阱里,37条小生命只是“变量B”,是拯救整体必须付出的“合理代价”。电车难题的道岔被亲手扳动,而被碾过的,是最无辜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