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仙殿深处的闭关密室,寂静了千年的黑暗,终于被一丝光芒刺破。
江修远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眸子深邃得仿佛蕴含着宇宙的生灭。在他的瞳孔深处,不再是单纯的混沌与雷光,而是亿万劫难生灭、万千法则交织的缩影。
《无量劫经》第四重“衍劫法”已然大成。
他心念微动,指尖便萦绕起一缕微不可察的黑气。这黑气并非魔气,也非煞气,而是一种纯粹的“劫”之本源。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只要他愿意,这缕黑气便可化作一场不大不小的“破财之劫”,让一名凡人出门便丢失钱袋;也能化作一场“血光之灾”,让一名修士在练功时气血岔走。
这种执掌他人命运、凭空创造劫难的感觉,玄妙而又危险。
“千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他轻声感叹,掐指一算,距离他闭关,竟已过去了一千二百余年。
他站起身,万古不动的身躯发出一阵细微的噼啪声,那是肉身与空间共鸣的声响。他一步踏出,身形便如泡影般消失在密室,下一刻,已然站在了蓬莱仙殿之外。
阳光洒落,带着咸咸的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袍。
然而,江修远却微微一怔。
他敏锐地感觉到,整个蓬莱仙岛的“气”变了。
曾经,这里充斥着纯粹的、蛮荒的先天灵气,以及周天星斗大阵引来的浩瀚星力。而现在,这股灵气之中,却多了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
那是一种……温润的、充满了智慧与秩序的“文明之气”。
这股气息虽然还很微弱,但它坚韧、厚重,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蕴含着无穷的生机。它与先天灵气、浩瀚星力交融在一起,非但没有冲突,反而让整个仙岛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人味”与“底蕴”。
他的神念如潮水般铺开,瞬间笼罩了整座仙岛。
下一刻,即便是以他如今的心境,眼中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浓浓的震惊。
他“看”到了,曾经的巫谷,早已扩大了十倍不止。山谷中不再是简陋的石屋,而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院落。大片大片的田地里,生长着他从未见过的、颗粒饱满得惊人的金色谷物,微风吹过,掀起金色的麦浪。果园里,挂满了散发着淡淡灵气的奇异果实。
二十几名巫人,如今已尽数突破到了大巫之境!他们不再是单纯地修炼气血,而是在田间地头,一边劳作,一边感悟着大地生长的脉络,将《九转轮回玄功》与自然之道相结合,气息沉稳而悠长。
而更让他震惊的,是在巫谷之外,一片原本荒芜的平原上,赫然出现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城镇!
青石铺就的街道,飞檐斗角的楼阁,小桥流水的庭院……俨然一派人间盛世的景象。镇上人来人往,粗略一数,竟已有一千三百余人!他们衣着整洁,精神饱满,眉宇间带着一种自信与从容。
这些人,正是当年他从北俱芦洲解救回来的那几十名凡人仆役的后代!
千年岁月,三十余代人的繁衍,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世外桃源。
江修远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镇的街道上,他收敛了所有气息,如同一个普通的游方道人。
他看到,镇中心最宏伟的建筑,并非什么神庙,而是一座名为“万卷书院”的学堂。朗朗的读书声从中传出。
“‘力’之传递,可借‘杠杆’。予我一支点,可撬动山岳……”
“星辰运转,自有其律。吾等脚下大地,非平整一块,乃一巨大球体……”
他听到,一个清朗的青年声音,正在给一群七八岁的孩童,讲解着最基础的物理和天文知识。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他看到,几个青年围在一块巨大的石板前,用一种名为“算筹”的工具,飞快地计算着今年“温谷”的预计产量,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他看到,广场上,数十名少年少女,正在一位中年人的带领下,演练着他无比熟悉的“五禽戏”,一招一式,虎之威猛,鹿之安舒,尽显神韵。这些少年少女,虽然没有刻意修炼,但个个气血充盈,根骨极佳。
而这些人中,修为最高的,赫然已经达到了元婴之境!足有七八位之多!其余达到金丹、筑基的,更是有数百人之众!
这……这怎么可能?!
凡人修炼,千年光阴,若无天大机缘和顶级功法,能出一个金丹便已是祖上烧高香。可在这里,元婴都成了寻常!
江修远的心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一一的功劳,但他从未想过,一一能做得如此之好,好到超出了他最狂野的想象!
他缓步走向那座“万卷书院”。
刚走到门口,便看到一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身影,正站在一株桃树下,为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耐心讲解着什么。
那身影,依旧是少女的模样,但眉宇间,却沉淀了千年的智慧与温婉。她的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法力波动,却萦绕着一股浩瀚如海的“文思之气”与“教化功德”,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就如同一位行走在人间的古代圣贤。
正是江一一。
“一一先生,”那小女孩仰着头,满眼崇拜地问道,“为什么嫁接过的桃子,就会变得又甜又大呢?”
江一一温柔地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道:“因为我们借用了蜜桃树‘甘甜’的‘德’,和灵果树‘成长’的‘性’,让它们像好朋友一样,把各自最好的东西分享给对方,所以结出的果实,就兼具了它们的好处。这便是‘格物致知’,探究万物之理,方能为我所用。”
“一一先生好厉害!”
“不是我厉害,是‘知识’厉害。”江一一笑着纠正。
就在这时,她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猛地回过头,当她的目光与江修远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时,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份沉淀了千年的圣贤气质,瞬间被打破。
她的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水雾氤氲。
“阿……阿爹?”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丝不确定,仿佛怕眼前的一切只是幻梦。
江修远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他微笑着,缓缓张开了双臂。
“我回来了。”
这三个字,仿佛拥有无穷的魔力。
江一一再也忍不住,像一只乳燕投林般,飞扑进他的怀里,将头深深地埋在他的胸口,放声大哭起来。
那哭声里,有千年的思念,有独自支撑一切的委屈,有重逢的巨大喜悦。
江修远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任由她的泪水浸湿自己的衣襟。他能感觉到,怀中的女儿,虽然修为已至玄仙顶峰,元神之强大甚至不逊于一些太乙金仙,但那份对他的依赖,却从未改变。
周围的孩童和镇民,都惊愕地看着这一幕。在他们心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如同神明般的“一一先生”,竟然会像个孩子一样,在一个道人怀里哭得如此伤心。
许久,江一一才止住了哭声,有些不好意思地从他怀里抬起头,擦了擦红肿的眼睛。
“阿爹,你……你终于出关了。”
“嗯,辛苦你了。”江修远看着她,又看了看周围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由衷地说道,“你做得,比我想象中好一万倍。”
得到父亲的肯定,江一一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驱散了千年的孤寂,依旧如当年那般纯真。
“走,阿爹,我带你看看我们的家!”
她拉着江修远的手,像个炫耀自己宝贝的孩子,开始为他介绍这个由她一手缔造的“新世界”。
她带他去看那些被她命名为“教授”的元婴修士,他们是她培养出的第一批老师,每一个都在算学、格物、医学、农学等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
她带他去看那座巨大的“工坊”,里面,一些修士正在尝试利用杠杆、齿轮和简单的阵法,制造出可以自动耕地的“法器木牛”。
她带他去看那座纤尘不染的“医馆”,里面的医师,已经懂得用显微法阵观察“病菌”,并用灵药配伍,制造出专门针对不同病菌的“丹药”。
江修远一路走,一路看,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播了。
这是……文明的创造!
江一一,用了一千年的时间,将地球的科学思想,与洪荒的玄学体系,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融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仙道科技文明”的雏形!
当晚,父女二人在仙殿中相对而坐。
江一一详细地讲述了这一千多年来的发展。从最初的艰难,到后来的步入正轨,再到如今的欣欣向荣。
“……现在,岛上所有新生儿,从五岁起,就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算学、格物、语文、历史、地理五门主课。毕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农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或者‘道学院’继续深造。”
“我们已经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温谷’的产量,足以养活十万人。医疗水平也大大提高,凡人的平均寿命,已经从过去的六十岁,提升到了一百二十岁。”
江修远静静地听着,心中感慨万千。时机,已经成熟了。
这颗在蓬莱仙岛上点燃的文明火种,是时候,去燎遍整个人族的广袤大地了。
江修远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眸子深邃得仿佛蕴含着宇宙的生灭。在他的瞳孔深处,不再是单纯的混沌与雷光,而是亿万劫难生灭、万千法则交织的缩影。
《无量劫经》第四重“衍劫法”已然大成。
他心念微动,指尖便萦绕起一缕微不可察的黑气。这黑气并非魔气,也非煞气,而是一种纯粹的“劫”之本源。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只要他愿意,这缕黑气便可化作一场不大不小的“破财之劫”,让一名凡人出门便丢失钱袋;也能化作一场“血光之灾”,让一名修士在练功时气血岔走。
这种执掌他人命运、凭空创造劫难的感觉,玄妙而又危险。
“千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他轻声感叹,掐指一算,距离他闭关,竟已过去了一千二百余年。
他站起身,万古不动的身躯发出一阵细微的噼啪声,那是肉身与空间共鸣的声响。他一步踏出,身形便如泡影般消失在密室,下一刻,已然站在了蓬莱仙殿之外。
阳光洒落,带着咸咸的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袍。
然而,江修远却微微一怔。
他敏锐地感觉到,整个蓬莱仙岛的“气”变了。
曾经,这里充斥着纯粹的、蛮荒的先天灵气,以及周天星斗大阵引来的浩瀚星力。而现在,这股灵气之中,却多了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
那是一种……温润的、充满了智慧与秩序的“文明之气”。
这股气息虽然还很微弱,但它坚韧、厚重,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蕴含着无穷的生机。它与先天灵气、浩瀚星力交融在一起,非但没有冲突,反而让整个仙岛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人味”与“底蕴”。
他的神念如潮水般铺开,瞬间笼罩了整座仙岛。
下一刻,即便是以他如今的心境,眼中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浓浓的震惊。
他“看”到了,曾经的巫谷,早已扩大了十倍不止。山谷中不再是简陋的石屋,而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院落。大片大片的田地里,生长着他从未见过的、颗粒饱满得惊人的金色谷物,微风吹过,掀起金色的麦浪。果园里,挂满了散发着淡淡灵气的奇异果实。
二十几名巫人,如今已尽数突破到了大巫之境!他们不再是单纯地修炼气血,而是在田间地头,一边劳作,一边感悟着大地生长的脉络,将《九转轮回玄功》与自然之道相结合,气息沉稳而悠长。
而更让他震惊的,是在巫谷之外,一片原本荒芜的平原上,赫然出现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城镇!
青石铺就的街道,飞檐斗角的楼阁,小桥流水的庭院……俨然一派人间盛世的景象。镇上人来人往,粗略一数,竟已有一千三百余人!他们衣着整洁,精神饱满,眉宇间带着一种自信与从容。
这些人,正是当年他从北俱芦洲解救回来的那几十名凡人仆役的后代!
千年岁月,三十余代人的繁衍,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世外桃源。
江修远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镇的街道上,他收敛了所有气息,如同一个普通的游方道人。
他看到,镇中心最宏伟的建筑,并非什么神庙,而是一座名为“万卷书院”的学堂。朗朗的读书声从中传出。
“‘力’之传递,可借‘杠杆’。予我一支点,可撬动山岳……”
“星辰运转,自有其律。吾等脚下大地,非平整一块,乃一巨大球体……”
他听到,一个清朗的青年声音,正在给一群七八岁的孩童,讲解着最基础的物理和天文知识。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他看到,几个青年围在一块巨大的石板前,用一种名为“算筹”的工具,飞快地计算着今年“温谷”的预计产量,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他看到,广场上,数十名少年少女,正在一位中年人的带领下,演练着他无比熟悉的“五禽戏”,一招一式,虎之威猛,鹿之安舒,尽显神韵。这些少年少女,虽然没有刻意修炼,但个个气血充盈,根骨极佳。
而这些人中,修为最高的,赫然已经达到了元婴之境!足有七八位之多!其余达到金丹、筑基的,更是有数百人之众!
这……这怎么可能?!
凡人修炼,千年光阴,若无天大机缘和顶级功法,能出一个金丹便已是祖上烧高香。可在这里,元婴都成了寻常!
江修远的心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一一的功劳,但他从未想过,一一能做得如此之好,好到超出了他最狂野的想象!
他缓步走向那座“万卷书院”。
刚走到门口,便看到一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身影,正站在一株桃树下,为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耐心讲解着什么。
那身影,依旧是少女的模样,但眉宇间,却沉淀了千年的智慧与温婉。她的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法力波动,却萦绕着一股浩瀚如海的“文思之气”与“教化功德”,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就如同一位行走在人间的古代圣贤。
正是江一一。
“一一先生,”那小女孩仰着头,满眼崇拜地问道,“为什么嫁接过的桃子,就会变得又甜又大呢?”
江一一温柔地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道:“因为我们借用了蜜桃树‘甘甜’的‘德’,和灵果树‘成长’的‘性’,让它们像好朋友一样,把各自最好的东西分享给对方,所以结出的果实,就兼具了它们的好处。这便是‘格物致知’,探究万物之理,方能为我所用。”
“一一先生好厉害!”
“不是我厉害,是‘知识’厉害。”江一一笑着纠正。
就在这时,她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猛地回过头,当她的目光与江修远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时,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份沉淀了千年的圣贤气质,瞬间被打破。
她的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水雾氤氲。
“阿……阿爹?”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丝不确定,仿佛怕眼前的一切只是幻梦。
江修远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他微笑着,缓缓张开了双臂。
“我回来了。”
这三个字,仿佛拥有无穷的魔力。
江一一再也忍不住,像一只乳燕投林般,飞扑进他的怀里,将头深深地埋在他的胸口,放声大哭起来。
那哭声里,有千年的思念,有独自支撑一切的委屈,有重逢的巨大喜悦。
江修远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任由她的泪水浸湿自己的衣襟。他能感觉到,怀中的女儿,虽然修为已至玄仙顶峰,元神之强大甚至不逊于一些太乙金仙,但那份对他的依赖,却从未改变。
周围的孩童和镇民,都惊愕地看着这一幕。在他们心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如同神明般的“一一先生”,竟然会像个孩子一样,在一个道人怀里哭得如此伤心。
许久,江一一才止住了哭声,有些不好意思地从他怀里抬起头,擦了擦红肿的眼睛。
“阿爹,你……你终于出关了。”
“嗯,辛苦你了。”江修远看着她,又看了看周围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由衷地说道,“你做得,比我想象中好一万倍。”
得到父亲的肯定,江一一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驱散了千年的孤寂,依旧如当年那般纯真。
“走,阿爹,我带你看看我们的家!”
她拉着江修远的手,像个炫耀自己宝贝的孩子,开始为他介绍这个由她一手缔造的“新世界”。
她带他去看那些被她命名为“教授”的元婴修士,他们是她培养出的第一批老师,每一个都在算学、格物、医学、农学等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
她带他去看那座巨大的“工坊”,里面,一些修士正在尝试利用杠杆、齿轮和简单的阵法,制造出可以自动耕地的“法器木牛”。
她带他去看那座纤尘不染的“医馆”,里面的医师,已经懂得用显微法阵观察“病菌”,并用灵药配伍,制造出专门针对不同病菌的“丹药”。
江修远一路走,一路看,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播了。
这是……文明的创造!
江一一,用了一千年的时间,将地球的科学思想,与洪荒的玄学体系,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融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仙道科技文明”的雏形!
当晚,父女二人在仙殿中相对而坐。
江一一详细地讲述了这一千多年来的发展。从最初的艰难,到后来的步入正轨,再到如今的欣欣向荣。
“……现在,岛上所有新生儿,从五岁起,就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算学、格物、语文、历史、地理五门主课。毕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农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或者‘道学院’继续深造。”
“我们已经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温谷’的产量,足以养活十万人。医疗水平也大大提高,凡人的平均寿命,已经从过去的六十岁,提升到了一百二十岁。”
江修远静静地听着,心中感慨万千。时机,已经成熟了。
这颗在蓬莱仙岛上点燃的文明火种,是时候,去燎遍整个人族的广袤大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