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当军舰拥有了超视距打击能力!-《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

  此话一出!

  在场的所有海军将领和技术人员全部脸色一怔.....快步两步,齐刷刷望向那那深邃的发射井内.....

  只见那发射井内壁无比光滑,结构十分紧凑,既有适应热发射的多向燃气排导通道设计,又有冷发射所需的弹射动力机构和约束装置.....两种构造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完美融合在一起......

  “这.....这排焰通和锁紧机构.....绝对是冷热共架!”

  刘院士的手指颤了颤,想摸又不敢摸。

  龙司令,吴厂长和其他几位军官也看得目瞪口呆,他们都是内行......太清楚眼前这东西的技术含量和实现难度了!

  这简直是把科幻片里的道具搬进了现实!

  发射过导弹的都知道....导弹因为种类,用途,技术和成本等不同因素的考量,在设计时,分为热发射和冷发射两种方式。

  热发射是指导弹在发射井内直接点火,依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飞出发射口.....这种发射方式对高温燃气排导和耐热性材料要求高,如果材料不达标,容易引起火灾,或影响相邻发射井的发射......

  冷发射是先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射出发射井,到达一定高度后,在让导弹再自行点火.....优点是对发射井和舰体损伤小,安全性高,换弹速度快,但....系统过于复杂,多了一套弹射装置.....

  因为发射方式不同.....能发射的导弹类型和种类就比较少,热发射适合那些需要快速反应,推力强劲的导弹,冷发射则更适合对发射环境敏感,或自身发动机不宜在密闭空间点火的导弹......

  在军舰上.....不同的发射井担任不同的职责,相互之间导弹类型不能通用.....战斗力就会大大下降。

  就比如龙国即将下水的0-052C型驱逐舰.....48个垂发单元,只能装载红旗-90防空导弹....不具备反舰,反潜,对地打击能力......

  而冷热共架发射技术.....就是在同一个发射井口里,即可以进行冷发射,也可以进行热发射....不再需要为特定导弹专门设计发射井.....

  一个发射单元可以适配多种不同发射形式的导弹.....极大提升了舰艇武器配置的灵活性和任务适应性。

  这种技术兼容性很高,不仅能适配所有舰载导弹种类.....还能大量节省舰体空间与重量,提高战术灵活性,降低后勤保障的难度......

  相当于一把步枪即可以射击5.62子弹,又可以射击7.62子弹,甚至还能射击榴弹,穿甲弹,爆破弹,照明弹等不同弹种......功能性直接拉满!

  目前,在国际上.....鹰酱家的MK-41垂发系统虽号称冷热通用,但实际上.....仍以热发射为主,冷发射能力有限,几乎不用。北方的毛熊,则是冷热分开发射....不存在共架发射的情况。

  虽然他们都在尝试研发共架技术.....但距离真正的,成熟的冷热共架,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换句话说.....这项技术和电磁炮,高压直流控电,一坑四弹技术一样,都处于PPT状态!

  一个发射井,两种发射模式.....通吃所有类型的舰载导弹!

  谁能率先突破.....谁就掌握未来海战武器配置的主动权!

  其带来的战斗力提升,绝非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质的飞跃!

  对龙国海军而言,突破冷热共架垂发技术,就可以在军舰上,混装防空,反潜,反舰,对陆攻击等多种导弹.....

  并根据任务需求快速调整武备配置.....真正实现一舰多能,综合作战效能立刻提升数倍!

  这技术,龙国太迫切,太需求....!

  7000吨的0-052C驱逐舰,只能当成一个防空舰去使用,太浪费了....!

  没想到.....这梦寐以求的技术,居然在一艘渔船上,实现了!

  龙司令猛地转过头.....目光如铁,死死盯着苏铭,喉结疯狂滚动:

  “苏铭!冷热共架发射技术.....你....你们也突破了.....?”

  苏铭面对一众海军大佬几乎要吃人的目光,依旧保持着平静诚恳的表情,他指了指发射井,解释道:

  “司令,各位首长,您几位线别激动.....这个发射井,确实借鉴了具有冷发共架的功能!”

  “你也知道,我威龙是私营企业,不是慈善企业,是需要盈利的.....而海上作业是十分复杂的,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大海里的鱼群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习性也不同.....相应的,我们的渔网发射器,自然也得分大小号,采用不同的发射方式......”

  苏铭几乎没有思考,对雷达的性能,张口就来:

  “嗯.....我们这个是主被动复合拖曳式声呐系统.....考虑到远洋渔业资源勘探需要,我们对它的性能要求比较高.....能实现对水下目标的精密跟踪和一定程度成像。”

  “抗干扰方面,我们用了自适应波束形成和先进信号处理算法,对付一般的海洋杂波和干扰......问题不大。”

  “至于探测距离......在良好水文条件下,其主动探测模式,最大探测距离.....大概能达到120公里左右。”

  “被动侦听模式,距离会更远一些.....应该在300公里上下。”

  “..........”

  “多.....多少?主动模式,120公里?”

  “被....被动模式,300公里!”

  “嘶......”

  听到这个数字.....龙司令,刘院士等在场所有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瞳孔疯狂震颤.....

  脸色骇然到了极点!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恐怖了.....!

  恐怖得让人无法相信!

  要知道......当前这个时期,鹰酱国最先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的AN/SQS-19战术拖曳阵列声呐,主动探测距离也就30公里左右,被动探测距离才不到100公里!

  这还是鹰酱对外吹嘘的距离,实际可能更短......

  毛熊的就更不用提了.....就没有主被动符合拖曳声呐,连比都不用比!

  你一艘渔船的探测距离,相当于鹰酱国最先进舰载声呐的三到四倍!

  主动模式比别人被动模式还多20公里的探测距离......

  这已经不是领先了.....这是骑在别人脖子头上拉屎了.....!

  这种级别的雷达一旦列装到海军.....就意味着龙国的舰队能在敌方攻击范围之外,率先先发现他们的潜艇!

  相当于让军舰开了天眼.....拥有了超视距打击能力!

  ..................-...................

  喜欢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