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借将-《诸天万界革命》

  并州学院三年时间在并州每一个郡县都有了一个分校。

  有周仓,管亥,典韦这样在郡县上学的也有赵云,太史慈,庞统这样在并州学院上学的。

  并州学院炼丹室人员由过去张英等二人发展到八十多人,而学生凌云的贡献很大,由原来一炉三颗血脉丹到现在八颗。效果由一点二倍变成了一点五倍。现一天能装备像陷阵营那样体质的军队三千。

  而农学老师枣只老师,水利老师陈登,格物老师马钧老师的入住并州学院。为实用性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吴笛提出,只有为民,为并州,为大汉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能评为平世会会员。被提名为平世会就要有推荐人,有为百姓至少一年二十件好事才能提名。还有考察员。考察真实情况。有连带责任。以犯错大小定相应的惩罚。

  并州西河郡,北地郡,安定郡,云中郡白道城已经肃清匪患,汉化胡族,教化胡人,习汉文,说汉话,穿汉服,建房种地,待遇相同,胡汉通婚,经过中原移民实边。强化了并州对边境的管控能力。

  吴笛决定联合董卓和公孙瓒三方联合,固防边境匪患流窜。三方合作,同剿同灭。与匪患死灰燃的提供掩护。决定派在学院戏志才的去幽州与公孙瓒建立,合作关系。派程昱与去西凉建立外交关系。

  却说戏志才带着五十名骑兵和一名通译。从太原郡直接出发出雁门马邑到平城后东行代郡,上谷郡进入幽州 。继续东行至蓟县。秋风卷起雁门关外的黄沙,戏志才紧了紧身上的狐裘大氅,眯眼望向远处蓟县模糊的城墙轮廓。五十名并州精锐骑兵在他身后肃立,铁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通译王肃驱马上前,低声道:“戏先生,前面就是蓟县了。”

  戏志才点点头,经过三年的治疗身体素质显着提高,红润的面容上浮现一丝凝重。此行奉吴笛之命,要与"白马将军"公孙瓒商议联合剿灭鲜卑、乌桓匪患之事。他深知公孙瓒性情刚烈,对并州势力扩张早有戒心,此行绝非易事。

  传令下去,打起并州旗号,列队进城。"戏志才从怀中取出一颗灵蕴丹吞下。这是凌云新炼制的,听说能让悟性大增,习武成为高手的可能大大的增加。其实是复蓝的。吴笛给的修仙界的战后恢复灵气的丹药药方。

  蓟县城门前,一队白马义从早已列阵等候。为首将领银甲白袍,正是公孙瓒麾下大将严纲。他冷眼打量着这支远道而来的队伍,目光在戏志才形上停留片刻,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

  “并州使者?“严纲声音洪亮,"我家主公军务繁忙,特命末将前来相迎。"

  戏志才敏锐地捕捉到对方话中的轻视,却不露声色地拱手笑道:“有劳严将军。并州别驾戏志才,奉吴刺史之命,特来拜会公孙将军,共商边境大计。”

  严纲哼了一声,转身引路。戏志才向身后骑兵使了个眼色,众人整齐划一地催马入城。马蹄声在蓟县宽阔的街道上回荡,引来两旁百姓驻足观望。

  “听说并州这两年发展迅猛,连胡人都穿汉服说汉话了。”

  “那又怎样?咱们幽州有白马将军在,鲜卑人闻风丧胆!”

  窃窃私语传入戏志才耳中,他嘴角微扬。公孙瓒在幽州的威望果然非同一般。

  行至将军府前,严纲突然转身:“主公正在校场检阅新兵,请使者稍候。”说完竟径直离去,将戏志才一行晾在府门外。

  戏志才身后骑兵中有人按捺不住,低声道:“先生,他们这是...。”

  “无妨。”戏志才抬手制止,"既然公孙将军军务繁忙,我们便去校场拜见。"他转向王肃,“打听一下校场方位。”

  王肃很快从路人口中问明方向。戏志才整了整衣冠,领着五十骑向城西校场行去。路上,他注意到街角有几个形迹可疑的胡商正盯着他们,眼神闪烁。

  校场旌旗招展,杀声震天。三千白马义从正在演练冲锋阵型,银甲如雪,气势如虹。高台上,公孙瓒一身亮银铠甲,腰佩双刃,正与身旁文士交谈。那文士青衫纶巾,正是公孙瓒心腹谋士关靖。

  戏志才命骑兵在校场外列队等候,自己只带王肃向高台走去。守卫刚要阻拦,关靖已看到他们,附耳向公孙瓒说了几句。

  “哈哈哈!”公孙瓒突然大笑,声如洪钟:“这不是并州吴州牧麾下第一谋士戏先生吗?怎的突然造访我幽州?”

  戏志才从容行礼:“公孙将军威震北疆,志才奉我家主公之命,特来拜会,共商剿灭边境匪患大计。”

  公孙瓒笑容微敛,目光锐利如刀:“哦?并州与我幽州素无往来,今日突然谈合作,莫非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校场上演练的士兵不知何时已停下动作,数千道目光齐刷刷射向戏志才。气氛骤然紧张。

  戏志才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将军明鉴。去岁至今,鲜卑、乌桓流寇袭扰边境三十六次,其中幽州受损二十一地,并州十五地。单于蹋顿与乌桓首领丘力居暗中勾结,欲趁秋高马肥时大举南下。”他顿了顿,"吴刺史提议,并、幽、凉三州联合剿匪,共保边境安宁。”

  公孙瓒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显然没料到戏志才掌握如此详尽的情报。关靖适时插话:“主公,秋深露重,不如请戏先生入帐详谈?”

  “不必了。”公孙瓒一摆手,"戏先生远道而来,想必鞍马劳顿。关靖,你先带他们去驿馆休息。合作之事,以后再议。"说完竟转身离去。

  回到驿馆,王肃愤愤不平:“公孙瓒如此无礼,分明是轻视我并州!”

  戏志才却笑了:“他越是如此,越说明心中动摇。传令下去,让兄弟们打起精神,明日随我去城中走走。”

  夜深人静时,戏志才独坐灯下,仔细研读带来的情报。忽然,窗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不动声色地按住腰间短剑。

  “戏先生还未歇息?”关靖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戏志才眼中精光一闪,起身开门:“关先生深夜造访,必有要事。”

  关靖入内后低声道:“主公对联合之事并非无意,只是...”他欲言又止。

  戏志才会意:“可是担忧并州借此机会渗透幽州?”

  关靖苦笑:“戏先生明鉴。自并州学院广纳贤才,推行新政以来,周边州郡多有能人投奔。主公担心...”

  “关先生,"戏志才正色道,”吴刺史志在安邦定国,绝无扩张野心。此次联合剿匪,并州愿出精锐三千,由名将赵云统领,配合公孙将军行动。”

  “赵云?”关靖眼前一亮,"可是常山赵子龙?"

  戏志才点头:“正是。子龙将军已在赶来途中,三日后可至蓟县。”

  关靖沉吟片刻:“若赵将军能来,或可打消主公疑虑。不过...”他压低声音:“近日乌桓丘力居屡犯渔阳,主公正为此烦恼。”

  戏志才心领神会:“并州新练骑兵,最擅山地作战。若公孙将军同意联合,我可建议吴刺史派兵协助解决丘力居之患。”

  关靖面露喜色,又交谈片刻后悄然离去。

  次日清晨,戏志才刚用过早膳,驿馆外突然马蹄声大作。严纲带着一队骑兵闯入院中,高声道:“戏志才!主公命你即刻前往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