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史信督大案-《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史信可不会去背这个锅。

  “邱大人。下官就是一个粗人。万岁爷交代下官就是来多看多听。

  有什么事禀报给陛下就是。

  至于如何办案,当然是邱大人主持。我就带着眼睛来就是。

  下官经验少,别耽误了大人的事就好了。

  当然邱大人要是有什么需求,下官一定配合。”

  史信这算是和邱宏交代清楚了。

  我就是替皇帝来盯住的。至于怎么办案,你自己看着办。我可不背你那黑锅。

  至于配合,也就是配合,责任都是你顶着。我可不和你分担。

  那邱宏听了也是心中无奈。

  这大理寺卿他当得憋屈啊!

  你说上有都察院,下有顺天府。

  皇帝为什么非要盯住我来弄呢?现在京城的水有多深。我一个三品官根本扛不住啊!

  这个史信也是。皇帝都把你派来了。你就在前边顶着不行吗?出了事,那是皇帝兜着。

  这可倒好。那边是太上皇的亲信。我敢查吗?查了能办吗?

  冯唐是什么人?我查的是什么案?

  要是一般都贪墨还好。不过是些钱财。

  要是神武将军真的是藏匿器械,隐匿兵丁。

  我的天!……

  那我岂不是活到头了!

  可现在史信怎么也不接招。邱宏便说道:

  “即如此。赵少卿,那边仇都尉送来的案宗。

  你带两位寺丞,先核实勘察起来。

  洪史司直,你跟随史督察一道,把督察复验工作做好。”

  大家一起躬身领命。

  邱宏做起了甩手掌柜。

  他知道要是事情真的有进展,他没有可能逃出去责任。

  可事情其实很明朗了,无论这事态如何走向,他都讨不了好的。邱宏想着这事回去和幕僚好好的研究一番。

  一面是手握大权的太上皇。一面是当今的万岁,未来的主宰。

  一个不慎就是粉身碎骨啊!

  大理寺少卿赵谦得了令,便起身和邱宏告辞。

  “大人,那下官这就去整理案件去了。”

  交代罢,又和史信说道:

  “督察大人。要不一起?”

  史信笑道。

  “我新来大理寺,事务还没调理清楚。我先和司直去熟悉情况。

  赵大人先去整理,等大人理出头绪。我来也是不迟。”

  “也好也好。”

  说不得,那大理寺少卿带了一部人去查案。史信则是带着张文,李武两个手下,跟着分配给他的大理寺司直,去刚分给他的办公场所安顿去了。

  ……

  那大理寺司直将事情交代了差不多,史信便让他去赵谦那里旁听去了。

  等司直一走。李武便走到史信面前。

  “大人,那大理寺卿要把主导权交到您手中。您怎么不接啊?

  本来你就和那冯家有仇。这事不管你主导不主导。反正也不怕恶了他。

  那样岂不两便?”

  史信翻看着书吏转过来的,冯唐军营的流水大概,慢慢的回答:

  “李兄弟。一切要按规矩来。我们按规矩来。大理寺卿才能按规矩来嘛!”

  说罢便依旧去看卷宗去了。

  但凡遇到可疑的地方,史信便然张文李武两个记录下来。

  等回了府中,便招来铁柱,让他将需要问询的事情给送到死信箱去。

  ……

  神武将军府中。冯唐带着几个心腹爱将,还有冯紫英在议事。

  游击将军蒲绶一脸的义愤填膺。

  “这仇老六太不是个东西了。

  不过是小辈的玩闹,他居然玩阴的。”

  另一个将军郑茂也是出声道:

  “我就说,他那个儿子和公子打架,那仇老六怎么不跳出来。

  原来他在这等着我们呢!这几天忙着收集咱们的错处啊!”

  “好啦!

  都消停些。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想想怎么解决才是正事。”

  冯唐端坐在正位,阴沉着脸。

  冯紫英在下边说了话。

  “父亲,按我说不就是些空饷和武器吗?

  大不了我们赔些银子。天下的武官都是这么做的。想来皇帝也不能怎么样。”

  冯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混账东西。要不是你和那仇仁争夺一个烟花女子,何至于此。

  你现在又在这里说什么胡话。

  这事是单单赔钱能解决的吗?

  要是让人家问起那器械的去向,你怎么说?

  本来我们做的隐秘,也没人问询。你倒好。偏在这个时候搞什么诗会。去追那个花魁。

  现在闹起祸事来了吧?

  要是耽误了郡王的大事。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冯紫英被他老子一骂。便不说话了。

  厅中半天不语。

  蒲绶将军却是想起一件事来。

  “这次的事情,皇帝又交给了大理寺办理那个大理寺卿邱宏就是个老油条,惯会和稀泥。

  我们这事或许,他不会深究。”

  一旁的郑茂却是说话了。

  “蒲兄却是想差了。

  那邱宏是个圆滑的。要是单他主审,那确实是会放些水。糊弄过去。

  可是这时候?我听说皇帝派了保龄侯那个悖逆的侄子来当督察。

  恐怕邱宏要想和稀泥,恐怕是不能了。”

  冯紫英看了看他父亲,想了想,糯糯的说道:

  “那史信虽有些武艺傍身,文采也有些。可是官场,他就是个新人。就是让他来督察,那山一样的公函。恐怕他弄明白其中缘由都难。

  随便哪个地方,画一笔,也就糊弄过去了。”

  冯唐又是瞪了一眼冯紫英。

  他这个儿子,他是满意的。从小诗书武艺样样精通。

  等稍大,便带在身边历练,他是真的当继承人在培养。

  可是这次冯紫英是真的气到他了。

  “莫要小看天下英雄。

  这个史信,我这几日便回想他的所作所为。自那一日他母亲出殡开始。

  他每做的一件事都大有深意。先是从侯府脱离出来。又借着告史侯的机会彻底和我们勋贵划清界限。

  不说别的。便是他能让那侯府的丫鬟在登闻鼓前自尽,这一点他就不简单。

  这一桩桩,一件件。他是即心细,又心狠。

  他明知道那丫鬟的死并不能制裁史侯。可他依旧让她死了。

  只为了他能够在皇帝面前彰显决心。

  你还会觉着他这次案子,即便他不通军务,他会善罢甘休嘛?”

  冯唐说的冯紫英也是不语了。貌似这个史信当真是个执拗的人。不完成计划,恐怕不会干休。

  蒲绶在一旁听冯唐说话,便问道:

  “冯将军。我记得前几日你不是托荣国府老太君说和,要娶那史信的妹妹。不知道可成了?

  要是成了这事可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