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人都给我叫醒,叫大家一块来看,我们的神龙出世了……”
一瞬间,所有人都被从床上拉起来,大伙不分士兵还是军官,全部都挤在帐篷中间,看着共同的氏族图腾。
等到唐二、三号这样的高级军官也匆匆赶来,一场大战就在雷电、云雾中爆发了。
神龙朝着天照发起了猛攻,巨大的身躯十分的灵活,锋利的爪子一挥,天照就只能狼狈的往后退,明显就不是对手。
就这样纠缠几个回合后,完全占据上峰的神龙突然一扑,巨大的嘴巴一张一合,天照的脑袋就不见了,身体上笼罩的淡淡光芒也直接消散。
当那具无头尸体从高空坠落,神龙身上却是光芒大涨,一摆龙头就发出了一声震慑天地的巨啸,姿态中更是显示出无尽的强悍与神圣。
“嗷……”
“我们的神龙打赢了。”
“哈哈哈哈,干的漂亮。”
“可神龙咬死的是谁呀?”
“我怎么知道,总之能打赢就行了……”
“轰隆!”
谁知弟兄们话音未落,一声巨响已经从群山中传出,更加诡异的则是巨响之后,地面竟然开始了颤抖,并且阿苏火山也被彻彻底底的惊醒了。
“呜呜呜、轰隆轰隆、哗啦哗啦……”
一时之间各种怪声频发,大块大块的山石滚落,迅速就扬起了漫天的烟尘。
时间仅仅过去2-3分钟,一股浓烟就从数个火山口喷射出来,并且大地的颤抖、群山的哀鸣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撑死了不到10分钟,当第一蓬火焰从火山口喷射而出,瞬间点亮了远方的夜空时,杨锋就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这是有火山喷发了。”
“火、火山?”
“部队紧急转移,立刻执行。”
“是”
这下所有军官再顾不上看热闹了,纷纷跑步冲向了营地各处,接下来七色师的弟兄们就开始收拾、装车。
仅仅10分钟之后,第一辆谢尔曼坦克就冲出了营门,随后便是卡车、直升机、源源不断的步兵。
虽说距离几十公里,火山喷发能不能影响到这边还是未知数,可杨锋还是做出了最为稳妥的判断。
只不过他一边坐在吉普车上,一边还要听着香肉的自夸。
“嘿嘿嘿,你小子看到了,我的表演很精彩吧?”
“你的表演,这个视频是我剪辑的好不好?”
“这不重要,立体投影装置总是我开启的吧?飞机也是我开的吧?还有……”
“好好好,都是你的功劳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那香肉你也收拾收拾,咱们到安全区域再见面。”
“我早就收拾完出发了,比你小子快多了。”
“切!”
“对了,再告诉你小子一个消息,沪上战役结束了,国军总算是光复了这座城市……”
香肉不说,杨锋也感觉该差不多了。
对付十来万没有后援的孤军,60万国军不可能打不赢,拖延到现在已经很让杨锋不屑了,就是不清楚国府的下一步,会不会朝日本派兵,还是说直接挥军京津……
七色师离开熊本之后,由南转东,开始向佐伯方向前进,与此同时在土贺的七色师主力也一分为二,一队由唐大率领,朝着平户、伊万里、西海等地进攻前进。
另一队则是由二连长率领,直扑北酒周,至此整个北酒周地区就全部暴露在了万岛七色师的兵峰之下。
一周、两周、三周……
就在盟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所有西方人都等着看笑话时,杨锋却带着七色师创造了一个奇迹,整整三周内没有被日军伏击一次,并且以万余人的伤亡,成功镇压了半个酒周岛。
在此期间七色师消灭日军四万多人,摧毁地下工事、野战工事近5000处,至于顺手消灭了多少平民,这个就没法计算了,反正酒周岛上的日本人已经失去了反扑和袭击的能力。
对于杨锋的手段,美国人、英国人都选择了沉默,毕竟七色师不会无缘无故的袭击平民,全都是等他们冲上来,然后再实施反杀,七色师部队中的美军联络官可以证明,万岛部队一直在遵守交战手册、更没有奸淫掳掠之类的行为,除了手黑简直是堪称完美。
就这样西方人感觉无比棘手的酒周岛,被杨锋收拾的是服服帖帖,而且万岛七色师的六万大军也全部集中在了小仓城一带,跟下关的日军隔海相望。
当杨锋再次出现在盟军作战会议上,迎接他的就是掌声还有隐隐约约的忌惮。
“啪啪啪啪……”
“三号先生,恭喜你的部队完成使命,辛苦了。”
“司令官先生、诸位,这次不仅仅是我们万岛的胜利,而是整个同盟国的胜利。”
“说的好,不过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今天这场会议,我们就要商议出进攻四国及上岛的计划……”
老滑头显得是容光焕发,因为在杨锋带七色师拼命作战的一个多月里面,他手上的实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加强。
从欧洲过来的美军,30万人已经抵达。
本土刚刚建造的军舰、战斗机也来到了手上。
甚至是效仿万岛的战术,美国的军火商一次性就给他送来了300架战斗机。
必须承认老滑头手上的牌已经翻倍了,就连欧洲远征军都得到了各个国家、总数超过8万人的增援,重新变得趾高气扬起来。
现在这些盟军部队正重新踏上酒周岛,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未来战争的总后勤中心了。
只不过在北酒周的尽头,距离日军、距离上岛最近的地方,却还是只有万岛部队,这就说明了一种趋势。
“三号先生,盟军方面希望你们万岛尽快行动,我们会提供必要的支援,好实现对下关的占领,打开盟军进攻的通道。”
“……”
“三号先生?”
见杨锋没有直接答话,老滑头就笑眯眯的追问起来,其他盟军军官眼中也带上了幸灾乐祸的神情。
“司令官先生,有几件事情我必须先确认一下。”
“尽管说!”
“沪上战役结束了,中华民国的部队,会不会加入后面的作战?”
“这个嘛……两国的高层还在谈,可我本人非常的乐观,也许再过一个月,中国军人就会加入我们了。”
“司令官,事关重大,我必须问清楚,就算中国人参战,那他们是进攻关外、进攻三韩,还是到这里来,跟我们七色师的士兵一块面对日军的子弹和刺刀?”
“这个……”
果然,杨锋具体一问,老滑头就迟疑了起来,不想过早的对这事下评论。
会议室内的气氛有点压抑,随即阴沉的英国人就开口了,他们跟美国人立场一致,就希望万岛什么都不问,就去乖乖的作战。
“三号先生,你们是不是害怕了?”
“是呀!”
“……”
“我们的确是害怕了,万岛六万部队需要面对数万、数十万的敌人,那一夜我们遭到包围,重机枪的枪管都打红了,地面上的弹壳足足有一英寸,事后的尸体我们整整烧了四天,难道我们不应该害怕吗?”
果然,对付这种阴阳怪气的家伙,就是要出其不意。
杨锋大大方方的承认之后,英国人反而失去了嘲讽的重点,毕竟在大袭击日那天,欧洲远征军损失五万人,数十名士兵甚至被吓得精神失常,所以他们没资格取笑万岛。
然而长久以来的优越感作祟,英国人可不会乖乖的认输。
等那位皇家海军的少将稳了稳神儿,立刻就咄咄逼人的叫道。
“三号先生,如果万岛部队不能胜任,那我们欧洲远征军愿意接下进攻下关的任务,让你们也见识一下,发达国家、文明国家是如何作战的。”
“请便,只要不再弄出一个大袭击日就好。”
“你……”
杨锋的身体往后一靠,直接就贴在了椅背上。
尽管说面具挡住了他的神态,不过从他的肢体动作上来看,仍旧是充满了对英国人的蔑视。
“司令官阁下,我要求立刻驱逐万岛代表,他在破坏盟军内部宝贵的默契。”
“查理少将,请先冷静一下,我想三号先生肯定不是那个意思。”
动手揉了揉太阳穴,老滑头装模作样的给了杨锋一个台阶,只可惜杨锋并不打算乖乖的、顺从的走下来。
“司令官说的不错,我的确不是那个意思,也无意破坏盟军内部宝贵的默契。”
“哼!现在解释已经太晚了。”
“我就是想告诉尊敬的查理少将,日本人还有5-600万部队,还有8-9000万平民,你们进攻的下关只是第一步,登上上岛之后,你们睡觉最好睁一只眼睛,永远不要和日本人有近距离接触。”
“……”
没有一个字的威胁,带回却成功让英国人的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乖乖的闭上了。
会议室又是一阵沉默。
万岛人不上当,英国人明显已经怂了,美国人不想承担损失,中国人还没到,其他国家压根就没有发声的资格。
故意把所有人都晒了一分钟,眼看老滑头舔舔嘴唇,就想要岔开话题继续会议,杨锋却又抢先出声了。
“司令官,诸位,我这里也有一个作战计划,不如大家听听看?”
“哦?”
“四国地区日军兵力有限,而且非常的缺乏船只,我们就暂时忽略它,接着由美军和欧洲远征军实施正面攻击,从下关登陆上岛,再开始从西往东进攻……”
“三号先生,这……”
“司令官,请让我把话说完。”
“OK!”
“至于我们万岛部队,自然也不会推卸责任、抗拒战斗,待美军拿下下关、日本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时,我们将会在东京湾实施登陆,将上岛一分为二,从后背予以日军致命的一击。”
“嗡嗡嗡……”
听完了杨锋的计划,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并且是不管不顾的就交头接耳起来。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美国人什么疯狂的计划都想过,其中也自然包括登陆东京湾,将上岛一截为二。
但是在美军的推算中,这需要百万级别的兵力,以及非常惊人的弹药、物资消耗,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此刻被杨锋提起,可美国人却认为万岛压根就没有这个实力。
仅仅一支小规模舰队冲上去,区区6-7万的陆军,顶多就算是佯攻,可以分散分散日本人的注意力。
“三号先生,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古代骑士的勇武,我个人是非常的敬佩,但是恕我直言,我认为你们不会成功的。”
“谢谢,单凭我们肯定无法成功,但是把太平洋舰队的舰船给我们一半,再加上国民革命军的百万级兵力,那就可以成功了。”
“嗡嗡嗡……”
听完了杨锋的补充条件,在场的所有西方军官是又一次严肃的讨论起来。
的确,日本联合舰队已经覆灭,太平洋舰队几乎是没有威胁,仅仅对付岸防火力的话,自然是可以轻易的碾压。
在此基础上,真有国军的百万兵力,配合上万岛的兵力和指挥,登陆东京湾就彻底不一样,具备成功的可能了,关键这个可能性还挺高。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一瞬间,所有人都被从床上拉起来,大伙不分士兵还是军官,全部都挤在帐篷中间,看着共同的氏族图腾。
等到唐二、三号这样的高级军官也匆匆赶来,一场大战就在雷电、云雾中爆发了。
神龙朝着天照发起了猛攻,巨大的身躯十分的灵活,锋利的爪子一挥,天照就只能狼狈的往后退,明显就不是对手。
就这样纠缠几个回合后,完全占据上峰的神龙突然一扑,巨大的嘴巴一张一合,天照的脑袋就不见了,身体上笼罩的淡淡光芒也直接消散。
当那具无头尸体从高空坠落,神龙身上却是光芒大涨,一摆龙头就发出了一声震慑天地的巨啸,姿态中更是显示出无尽的强悍与神圣。
“嗷……”
“我们的神龙打赢了。”
“哈哈哈哈,干的漂亮。”
“可神龙咬死的是谁呀?”
“我怎么知道,总之能打赢就行了……”
“轰隆!”
谁知弟兄们话音未落,一声巨响已经从群山中传出,更加诡异的则是巨响之后,地面竟然开始了颤抖,并且阿苏火山也被彻彻底底的惊醒了。
“呜呜呜、轰隆轰隆、哗啦哗啦……”
一时之间各种怪声频发,大块大块的山石滚落,迅速就扬起了漫天的烟尘。
时间仅仅过去2-3分钟,一股浓烟就从数个火山口喷射出来,并且大地的颤抖、群山的哀鸣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撑死了不到10分钟,当第一蓬火焰从火山口喷射而出,瞬间点亮了远方的夜空时,杨锋就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这是有火山喷发了。”
“火、火山?”
“部队紧急转移,立刻执行。”
“是”
这下所有军官再顾不上看热闹了,纷纷跑步冲向了营地各处,接下来七色师的弟兄们就开始收拾、装车。
仅仅10分钟之后,第一辆谢尔曼坦克就冲出了营门,随后便是卡车、直升机、源源不断的步兵。
虽说距离几十公里,火山喷发能不能影响到这边还是未知数,可杨锋还是做出了最为稳妥的判断。
只不过他一边坐在吉普车上,一边还要听着香肉的自夸。
“嘿嘿嘿,你小子看到了,我的表演很精彩吧?”
“你的表演,这个视频是我剪辑的好不好?”
“这不重要,立体投影装置总是我开启的吧?飞机也是我开的吧?还有……”
“好好好,都是你的功劳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那香肉你也收拾收拾,咱们到安全区域再见面。”
“我早就收拾完出发了,比你小子快多了。”
“切!”
“对了,再告诉你小子一个消息,沪上战役结束了,国军总算是光复了这座城市……”
香肉不说,杨锋也感觉该差不多了。
对付十来万没有后援的孤军,60万国军不可能打不赢,拖延到现在已经很让杨锋不屑了,就是不清楚国府的下一步,会不会朝日本派兵,还是说直接挥军京津……
七色师离开熊本之后,由南转东,开始向佐伯方向前进,与此同时在土贺的七色师主力也一分为二,一队由唐大率领,朝着平户、伊万里、西海等地进攻前进。
另一队则是由二连长率领,直扑北酒周,至此整个北酒周地区就全部暴露在了万岛七色师的兵峰之下。
一周、两周、三周……
就在盟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所有西方人都等着看笑话时,杨锋却带着七色师创造了一个奇迹,整整三周内没有被日军伏击一次,并且以万余人的伤亡,成功镇压了半个酒周岛。
在此期间七色师消灭日军四万多人,摧毁地下工事、野战工事近5000处,至于顺手消灭了多少平民,这个就没法计算了,反正酒周岛上的日本人已经失去了反扑和袭击的能力。
对于杨锋的手段,美国人、英国人都选择了沉默,毕竟七色师不会无缘无故的袭击平民,全都是等他们冲上来,然后再实施反杀,七色师部队中的美军联络官可以证明,万岛部队一直在遵守交战手册、更没有奸淫掳掠之类的行为,除了手黑简直是堪称完美。
就这样西方人感觉无比棘手的酒周岛,被杨锋收拾的是服服帖帖,而且万岛七色师的六万大军也全部集中在了小仓城一带,跟下关的日军隔海相望。
当杨锋再次出现在盟军作战会议上,迎接他的就是掌声还有隐隐约约的忌惮。
“啪啪啪啪……”
“三号先生,恭喜你的部队完成使命,辛苦了。”
“司令官先生、诸位,这次不仅仅是我们万岛的胜利,而是整个同盟国的胜利。”
“说的好,不过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今天这场会议,我们就要商议出进攻四国及上岛的计划……”
老滑头显得是容光焕发,因为在杨锋带七色师拼命作战的一个多月里面,他手上的实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加强。
从欧洲过来的美军,30万人已经抵达。
本土刚刚建造的军舰、战斗机也来到了手上。
甚至是效仿万岛的战术,美国的军火商一次性就给他送来了300架战斗机。
必须承认老滑头手上的牌已经翻倍了,就连欧洲远征军都得到了各个国家、总数超过8万人的增援,重新变得趾高气扬起来。
现在这些盟军部队正重新踏上酒周岛,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未来战争的总后勤中心了。
只不过在北酒周的尽头,距离日军、距离上岛最近的地方,却还是只有万岛部队,这就说明了一种趋势。
“三号先生,盟军方面希望你们万岛尽快行动,我们会提供必要的支援,好实现对下关的占领,打开盟军进攻的通道。”
“……”
“三号先生?”
见杨锋没有直接答话,老滑头就笑眯眯的追问起来,其他盟军军官眼中也带上了幸灾乐祸的神情。
“司令官先生,有几件事情我必须先确认一下。”
“尽管说!”
“沪上战役结束了,中华民国的部队,会不会加入后面的作战?”
“这个嘛……两国的高层还在谈,可我本人非常的乐观,也许再过一个月,中国军人就会加入我们了。”
“司令官,事关重大,我必须问清楚,就算中国人参战,那他们是进攻关外、进攻三韩,还是到这里来,跟我们七色师的士兵一块面对日军的子弹和刺刀?”
“这个……”
果然,杨锋具体一问,老滑头就迟疑了起来,不想过早的对这事下评论。
会议室内的气氛有点压抑,随即阴沉的英国人就开口了,他们跟美国人立场一致,就希望万岛什么都不问,就去乖乖的作战。
“三号先生,你们是不是害怕了?”
“是呀!”
“……”
“我们的确是害怕了,万岛六万部队需要面对数万、数十万的敌人,那一夜我们遭到包围,重机枪的枪管都打红了,地面上的弹壳足足有一英寸,事后的尸体我们整整烧了四天,难道我们不应该害怕吗?”
果然,对付这种阴阳怪气的家伙,就是要出其不意。
杨锋大大方方的承认之后,英国人反而失去了嘲讽的重点,毕竟在大袭击日那天,欧洲远征军损失五万人,数十名士兵甚至被吓得精神失常,所以他们没资格取笑万岛。
然而长久以来的优越感作祟,英国人可不会乖乖的认输。
等那位皇家海军的少将稳了稳神儿,立刻就咄咄逼人的叫道。
“三号先生,如果万岛部队不能胜任,那我们欧洲远征军愿意接下进攻下关的任务,让你们也见识一下,发达国家、文明国家是如何作战的。”
“请便,只要不再弄出一个大袭击日就好。”
“你……”
杨锋的身体往后一靠,直接就贴在了椅背上。
尽管说面具挡住了他的神态,不过从他的肢体动作上来看,仍旧是充满了对英国人的蔑视。
“司令官阁下,我要求立刻驱逐万岛代表,他在破坏盟军内部宝贵的默契。”
“查理少将,请先冷静一下,我想三号先生肯定不是那个意思。”
动手揉了揉太阳穴,老滑头装模作样的给了杨锋一个台阶,只可惜杨锋并不打算乖乖的、顺从的走下来。
“司令官说的不错,我的确不是那个意思,也无意破坏盟军内部宝贵的默契。”
“哼!现在解释已经太晚了。”
“我就是想告诉尊敬的查理少将,日本人还有5-600万部队,还有8-9000万平民,你们进攻的下关只是第一步,登上上岛之后,你们睡觉最好睁一只眼睛,永远不要和日本人有近距离接触。”
“……”
没有一个字的威胁,带回却成功让英国人的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乖乖的闭上了。
会议室又是一阵沉默。
万岛人不上当,英国人明显已经怂了,美国人不想承担损失,中国人还没到,其他国家压根就没有发声的资格。
故意把所有人都晒了一分钟,眼看老滑头舔舔嘴唇,就想要岔开话题继续会议,杨锋却又抢先出声了。
“司令官,诸位,我这里也有一个作战计划,不如大家听听看?”
“哦?”
“四国地区日军兵力有限,而且非常的缺乏船只,我们就暂时忽略它,接着由美军和欧洲远征军实施正面攻击,从下关登陆上岛,再开始从西往东进攻……”
“三号先生,这……”
“司令官,请让我把话说完。”
“OK!”
“至于我们万岛部队,自然也不会推卸责任、抗拒战斗,待美军拿下下关、日本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时,我们将会在东京湾实施登陆,将上岛一分为二,从后背予以日军致命的一击。”
“嗡嗡嗡……”
听完了杨锋的计划,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并且是不管不顾的就交头接耳起来。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美国人什么疯狂的计划都想过,其中也自然包括登陆东京湾,将上岛一截为二。
但是在美军的推算中,这需要百万级别的兵力,以及非常惊人的弹药、物资消耗,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此刻被杨锋提起,可美国人却认为万岛压根就没有这个实力。
仅仅一支小规模舰队冲上去,区区6-7万的陆军,顶多就算是佯攻,可以分散分散日本人的注意力。
“三号先生,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古代骑士的勇武,我个人是非常的敬佩,但是恕我直言,我认为你们不会成功的。”
“谢谢,单凭我们肯定无法成功,但是把太平洋舰队的舰船给我们一半,再加上国民革命军的百万级兵力,那就可以成功了。”
“嗡嗡嗡……”
听完了杨锋的补充条件,在场的所有西方军官是又一次严肃的讨论起来。
的确,日本联合舰队已经覆灭,太平洋舰队几乎是没有威胁,仅仅对付岸防火力的话,自然是可以轻易的碾压。
在此基础上,真有国军的百万兵力,配合上万岛的兵力和指挥,登陆东京湾就彻底不一样,具备成功的可能了,关键这个可能性还挺高。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
只是老滑头和参谋人员研究半天,转回来时还是一脸的凝重。
“三号先生,这个计划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恐怕不是今天就可以敲定的。”
“明白,但是司令官你也该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并且成功的话,战争也许在一夜之间就结束了。”
“……可这需要中华民国的配合,我无法保证什么。”
“凭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会拒绝你们的要求吗?”
“就算是这样,也需要时间去谈、去准备。”
“我理解,那么我建议立刻开始行动,一边谈一边派出舰队绕日本航行,将所有临海的城市、乡村都摧毁,再有美国空军也要加大轰炸的力度,我们万岛的空艇编队也愿意配合,让日军进入最严重的虚弱状态……”
杨锋每个字都是掷地有声,逼得老滑头不得不草草的结束了会议。
事后一群美国人、英国人聚在一起复盘,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对杨锋的莫大忌惮。
这家伙怎么搞的?
他不是军事将领吗?
怎么比职业政客还会蛊惑人心?
这一开会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弄得老滑头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锋的突袭东京湾计划,绝对是疯狂又大胆,并且成功的几率还不低,问题就是需要牵扯的势力太多,需要美国人居中好好的协调。
幸好有件事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太平洋舰队开始绕岛炮击,仅仅是半天功夫,参谋拿出一份作战计划,老滑头果断的签字,接着一个由12艘高速巡洋舰和20艘补给船构成的杰弗森支队就出发了。
至于空军轰炸,美国人是不会让巨型空艇参与的,并不是巨型空艇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两支军队的战术截然不同。
得到杨锋的提点后,那位李将军简直是把战略轰炸玩出了花。
每次3-4000吨燃烧弹,差不多就能够送走日本30-40万人口,并且让百万人无家可归,从井岛战役后,美国空军已经陆续轰炸了日军290座城市,粗劣估计也让千万级别的日本人伤亡。
本以为这样能迫使日本投降,谁知日本人却把死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况且日本国内还进行了最彻底的信息隔离,很多在燃烧弹下化为灰烬的日本平民,仅以为是自己倒霉,压根不知道全日本都变成了焦土。
他们还以为日本就要赢得战争,岂不知日本全国正在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
天气已经转冷了,恐怕再有一个月就要下雪,到时候那些失去房屋和食物的日本人,恐怕……
先不管那么多,七色师的弟兄们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于是杨锋就带着海军忙碌了起来。
美国人那边还在疯狂的协调,暂时无法离开的杨锋,干脆就客串起了海岛,还是官许劫掠的那一种。
杨锋他首先带着万岛舰队,把四国几个主要的港口给端了。
当然了,这种端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顶多就算是大规模的袭击。
利用优11和巨型空艇,先把港口守军、岸炮群给打掉,接着用直升机搭载人员,直接机降在日本港口的船只上,防止日本人自毁自沉。
接下来菊花号就大咧咧的驶入港口,掩护人员把日本的船只都开走,有敢于反抗的,在菊花号460舰炮面前,那就是乱炮送走的下场。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万岛舰队的劫掠行动是出奇的成功。
第一处目标,消灭日军2000人,弄到了40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第二处目标,消灭日军800人,烧了小半座城市,摧毁了两个岸炮阵地,最后愣是拖出来700多艘船。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都是10-30吨的小型渔船,可有毛不算秃、积少也成多呀!
日本是个岛国,这些年吃着战争红利,雄霸整个西太地区,甚至于一度都打到了火奴鲁鲁,曾经他们也是这么把别国的渔船统统都拖了回来,现在却全部便宜了万岛。
整个四国岛杨锋才转了三分之二,已经弄到了4000艘各式船只,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十几艘小型战舰。
至于那些偏僻的小岛上,完全没有守备的能力,几架直升机去转一圈,立刻就能带回来2-30条渔船,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更划算的买卖了。
等杨锋冲着报告书傻笑,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不列颠仅凭海上劫掠就可以沉重的打击到西班牙,并且为日不落帝国积攒了第一桶金。
眨眼进入12月,杰弗森支队完成环绕打击任务,足足消耗了8.2万吨炮弹,将日本沿海化为无尽的废墟时,寒岛开始下雪了。
这段时间俄国人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三,万万没想到最后一块却出了大纰漏。
日军再一次复制了大袭击日的战术,先麻痹俄国人,接着全民上去拼命,随即在冰天雪地中双方就开始了野兽一般的厮杀。
一边是人多。
一边是枪多。
硬拼三天的结果是俄国损失十几万部队,登陆场、所有的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只能狼狈的从占据的城市中撤出,绝望的在营地中等待支援。
至于日本人的伤亡,那就没法统计了,有人说70万人倒在了俄国人的枪炮下,有人说一百万人的亡魂在嗷嚎。
事发之后,愤怒的俄国人再次向寒岛增兵50万,损失的装备双倍补充,然后那片土地上的积雪都变成了红色……
可惜杨锋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因为他抽空去游岛站了站,跟着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回了万岛。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万岛与国府终于谈妥了全部的细节,第一批国军两万人也久违的登上了游岛。
在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杨锋却应延州的要求,悄悄的往游岛上运送了5000名武装人员。
看来延州终于学聪明了,听取了杨锋的忠告,并且为抗日结束后的争霸,迈出了关键又坚实的一步。
当然了,反正都是运送部队,杨锋干脆又向延州建议,给K岛上也补充了5000,只不过这5000人里面却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真正的武装人员、另一半却是去种植生产的,就K岛那广阔无垠的土地,熬过漫长的冬天就会变成天然的粮仓。
现在俄国人是绕着K岛在寒岛行动,未来会不会贪心一起,舰队拐弯把K岛也给吞了,杨锋是不敢赌的,毕竟岛上的力量越大越能够挫败俄国人的野心。
做完了这事,杨锋的双脚刚踏上万岛的土地,立刻就犹如陀螺一般的旋转了起来。
在香肉的格子里面,北酒周的工厂设备、日军的装备武器、熊本的电线和石材,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总的拿出来消化掉才好。
就在希望城不远的森林中,公署早早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神秘的部门,职责就是专门处置杨锋拿出来的好东西。
机器设备检修、封装。
武器装备能用的使用,不能用的金属回收。
至于建筑材料一类的东西,干脆装车运走,万岛各处都在大兴土木,有多少都能用的干干净净。
现在苏岛上的环岛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这些物资想要运到哪里都非常的方便,关键是在苏岛南部,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几座新城对这些东西的消耗非常惊人。
万岛正在持续的高强度建设。
这期间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依靠抓来的日本战俘、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强大的外贸,可是在此基础上,谁也不能忽视杨锋和香肉的巨大作用。
比方说这一刻,杨锋他们带回来的设备又能撑起几十、上百家工厂,可以容纳十余万工人,这要是算上工人的家属,那就是带来了足足百万人的生计。
目光这个部分全部都被杨锋挂在了红鲤基金会的名下,从某种角度来说,红鲤基金会甚至比万岛公署还要强大、还要富裕。
清空格子之后,杨锋就坐车赶到了希望城,迅速拉着大伙开会,给他们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
而在同一时间,在整个苏岛上,近百万战俘正在修建铁路支线,还有重要的公路环线,以及机场、工厂、矿场这些重要设施。
虽说苏岛并不是以种植为主业,但是杨锋依旧下令扩大云泽湖水系,并且还预先开始了种植园的水利建设。
因为在杨锋构思的蓝图中,苏岛上的人口还会增加,并且是几倍的那种增加,现在趁着劳动力这块不花钱,那自然是能修多少修多少、能修多快修多快。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原料和资金也就自然很吓人了。
钢铁可以由冶炼中心来提供。
水泥可以让工厂去制造。
枕木、碎石这一类的东西,万岛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结果杨锋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沥青给难住。
“咱们搞不到沥青吗?”
“万岛自己的沥青湖,其实产量不算低,只是咱们的消耗太惊人了,同时开启上百条公路的建设,这个……”
后面的话工作人员没有明说,但杨锋清楚,大概这里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败家,是过于急躁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目前的窗口期是多么的宝贵,一旦战争结束、美俄由合作转为对峙,新的持续建立起来,万岛再想要发展就难了。
偏偏这事没法向大家解释,那杨锋就只能选择自己来做这个固执的坏人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就不要说其他的了。”
“可是……”
“立即扩大沥青湖的产量,提高沥青的采购价格,引导民间资本快速建厂。”
“建厂也没有用,因为希望城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工人呀?”
“……”
“根据户籍记录,希望城300多万人口,闲置没工作的只有1000多,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工,女工的比例也非常高,当然了,这是不包括孩子和学生的数据,想要人除非是……”
“先等等,这可是华裔的数据吧?”
“对呀?”
“那本地人那?”
“本地人……”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一个个的都是面面相觑。
在希望城这边,一说到户籍数据,习惯性的就是指华人,要不是杨锋突然提起,他们几乎都要把本地人给忘了。
毕竟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还有后期大量移民进入,并且军队、工人、官员群体也全都是华裔,这也不能够怪大家。
今时今日,本地人大多在种植园和集体农庄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业,尽管有很多人眼红华裔的生活,可是面对数量众多、实力强大的民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坦白说,他们的生活比之前是富裕多了,要知道万岛公署的福利政策,都是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的,无奈的是华裔的另一半福利,由红鲤基金会名义发放的、以私人名义发放的,那他们就彻底无缘了。
“大量向本地人招工,并且规定企业要给他们双倍工资。”
“双、双倍?”
“嗯,而且招工时必须说清楚,这个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必须是他们自愿加入,万一苏岛的本地人不够,那就向哇岛、向加岛、向全国招募工人。”
“啊?”
瞬间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按照杨锋的要求去执行,恐怕到时候不是工人太少,而是会瞬间就挤爆沥青湖。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工人都有双倍工资,还要提高沥青的采购价,这不就是在送钱吗?
至于这个工作苦累、危险、对健康不好,真正的穷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恐怕消息发出去,立刻就会有无数人涌来。
“就这么去执行吧,我会负责准备好专项基金,绝对不能耽误了城市、公路的建设。”
“那好吧,我们立即就去安排。”
工作人员讪讪的坐下了,只怕用不了多久,苏岛的仓库内就会堆满消耗不掉的沥青。
可惜工作人员绝不会想到,这也不过是杨锋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杨锋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万岛华裔的比例,努力将其变成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数年来他一直鼓励对内移民华裔,对外移民本地人,尽管是取得一些成绩,可速度还是太慢。
特别是万岛建立之后,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只要是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生活在迅速的改善,如此一来本地人也不愿意走了。
不过沥青这件小事却给了杨锋一个灵感。
早先万岛公署曾经出钱,赎买本地人手里的土地和产业,进而推进社会化的改造,现在他给本地工人双倍的工资,这就等于是在资助他们离开。
在一个使用汉字、讲普通话的国家内,他们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冷不丁给他们一笔钱,一笔足够去周围国家买房子买地的钱,那不是鼓励他们离开是什么?
要知道本地人可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
即便真有那种顽固的,让他们在辛苦工作中多赚钱也没有错,反正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钱也会在社会内部、不同行业间流动起来,反而是增加了万岛经济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