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两年后,新加坡之王-《一九九五,千门江湖》

  2012年11月,新加坡滨海湾金融区。

  六十八层的莱佛士金融大厦顶层,\"东方投资集团\"亚太总部的董事长办公室里,我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新加坡的万家灯火。

  远处的金沙酒店像一艘巨大的船,亮堂堂的灯光倒映在海湾里;

  新加坡河弯弯曲曲,把整个商务区分成一块块发光的积木。

  两年了。

  从金三角到新加坡,从8亿美金到12亿美金,从区域玩家到亚洲知名的金融公司。

  这两年的变化,有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不真实。

  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秘书的声音传来:\"林先生,王总和刘总到了。\"

  \"让他们进来。\"我整理了一下意大利定制的西装领带。

  推门而入的两个人,让我愣了一下。

  如果不是那熟悉的身形,我差点认不出这就是当年金三角的王胖子和刘瘦子。

  王胖子瘦了至少三十斤,以前的啤酒肚没了,穿着合身的深蓝色西装,头发用发胶梳得一丝不苟,皮鞋擦得锃亮。

  走路还是那样外八字,但步伐明显刻意放慢了,看起来稳重了不少。

  刘瘦子的变化更大。

  厚厚的黑框眼镜换成了轻薄的钛合金款式,西装剪裁得体,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

  说话前习惯性地推眼镜的动作还在,但整个人散发着职业经理人的气质。

  \"林先生,下午好。\"王胖子...不,现在应该叫王总了,礼貌地点头致意。

  声音比以前低了些,没有了那种大大咧咧的感觉。

  \"刘总也辛苦了。\"我客气地回应。

  我们三个人坐在真皮沙发上,中间隔着一张玻璃茶几。

  秘书用功夫茶具给我们泡了壶铁观音,倒好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今天的董事会准备得怎么样?\"我端起茶杯,开门见山地问。

  \"都准备好了。\"刘总推了推眼镜,声音比以前更加沉稳,\"德意志银行想跟我们合作搞东南亚的基建项目,初步谈的是6亿美金的合作规模。\"

  \"花旗那边呢?\"

  \"也在接触。\"王总接话,措辞很谨慎,\"不过他们更看重我们在能源领域的关系。''

  ''上个月我们入股的那家印尼煤炭公司,让他们很眼红。\"

  我点点头,拿起桌上的文件夹翻看。

  这是晚上要在香格里拉酒店举办的商务晚宴的客人名单,都是新加坡金融圈的头面人物。

  \"今晚的晚宴,重点是瑞银和摩根士丹利。\"我说,\"他们手里有几个项目,如果能拿下来,明年的业绩会很漂亮。\"

  \"明白。\"两人同时点头,表情都很专业。

  我们继续讨论着各种细节:马来西亚的基建项目预期收益率是多少,印尼那边的政府关系怎么维护,新加坡金管局最近的政策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语调都很平和,用词都很专业,就像任何一场正常的商务会议。

  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以前在金三角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挤在破房子里商量事情。

  王胖子会拍桌子说\"妈的,干他娘的\",刘瘦子会推眼镜说\"这事有点悬\",我们会为了一个想法争得面红耳赤,会为了一次成功击掌庆祝。

  现在呢?王总会说\"这个项目风险可控\",刘总会说\"从数据分析来看比较可行\"。

  我们彼此客气,措辞谨慎,就像三个刚认识的商业伙伴。

  下午五点,会议结束。

  王总和刘总起身告辞,准备回去为晚上的晚宴做准备。

  \"那我们晚上见。\"我站起来送他们到门口。

  \"好的,林先生。\"王总礼貌地点头。

  \"再见,林先生。\"刘总也客气地说道。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有点别扭。

  王总走到门口时习惯性地想回头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规规矩矩地走了。

  以前的王胖子绝对会回头嚷嚷一句\"老大,晚上见\"。

  我回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里面放着那张老照片。

  照片上的四个人穿着破旧的衣服,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真实。

  现在,默哥不在了,而我们三个,也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

  晚上七点,香格里拉酒店顶层的宴会厅里灯火通明。

  我换上了一套纯黑色的晚礼服,胸前别着白金袖扣,手腕上戴着一块价值二十万新币的江诗丹顿。

  整个人看起来成功而威严,完全符合\"林先生\"这个在新加坡金融圈响当当的名号。

  \"林先生,久仰大名!\"新加坡金管局的一位副局长主动走过来握手。

  \"您的东方投资集团这两年发展得真快,我们都很关注。\"

  \"谢谢,新加坡给了我们很好的平台。\"我微笑回应,\"我们也希望能为这里的金融发展做点贡献。\"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在各种政商名流之间游走。

  德意志银行的亚太区总裁、花旗集团的副总、淡马锡控股的投资经理,这些以前高不可攀的人物,现在都主动和我交流,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林先生的投资眼光确实独到。\"一位香港来的基金经理举着红酒说。

  \"您去年在越南的那笔投资,收益率达到了80%,我们都很佩服。\"

  \"运气好而已。\"我谦虚地回应,心里却在想:如果默哥在,他肯定会说\"什么运气,那是我们的本事\"。

  在外人看来,我就是个典型的成功商人:年轻、有钱、有眼光。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像吃饱了但不香。

  晚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瑞银集团的亚洲区主席走了过来。

  这是今晚的重点目标,他们手里有个马来西亚的港口项目,投资规模8亿美金,正在找合作伙伴。

  \"林先生,听说您对我们的马来西亚项目感兴趣?\"他直接问道。

  \"是的,这个项目前景不错。\"我点头,\"不过具体怎么合作,还得细谈。\"

  就在这时,我习惯性地想叫王胖子过来一起商量。

  这种重要的商务谈判,以前我们总是配合作战,他负责给压力,我负责谈条件,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转过头,看到王总正在和一群马来西亚商人交谈,西装革履,谈吐得体,完全是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

  他在说话时还是习惯用手比划,但动作明显收敛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张牙舞爪。

  那一瞬间,我差点脱口而出\"胖子\",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王总,您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

  王总听到我的声音,礼貌地和那边的人说了声抱歉,然后走了过来。

  他的步伐很稳,表情很专业,就像任何一个称职的副总裁。

  \"瑞银的这个项目我看过了,\"他很职业地说,\"预期回报率在12%左右,风险系数中等,可以考虑。''

  ''不过要注意马来政府那边的政策风险。\"

  瑞银的主席点头:\"王总分析得很到位。\"

  接下来的谈判很顺利,我们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瑞银主席满意地离开后,只剩下我和王总站在原地。

  \"干得不错。\"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想找回一些以前的感觉。

  \"谢谢林先生。\"他客气地回应,然后准备回到自己的社交圈。

  我突然有点舍不得,叫住了他:\"那个...晚点有空吗?咱们...\"

  \"林先生还有什么指示吗?\"他停下脚步,很专业地问。

  看着他客气而疏远的表情,我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没事,你去忙吧。\"

  他点点头,转身走了。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突然很难受。

  以前的王胖子会在成功后兴奋地和我击掌,会在我拍他肩膀时咧嘴大笑,会毫无顾忌地说\"老大,咱们真他妈厉害\"。

  而现在的王总,虽然依然支持我,依然和我合作,但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却没了。

  晚宴结束后,我坐在奔驰S350的后座上,看着车窗外的霓虹灯光。

  司机很专业,没有多话,只是平稳地开向圣淘沙的别墅区。

  回到家里,我换下晚礼服,在书房里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

  墙上挂着各种荣誉证书:新加坡杰出企业家奖、亚洲最具影响力投资人、《商业周刊》封面人物...

  这些都证明着我的成功,但为什么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我拿出诺基亚E71,翻到王胖子的号码。

  想给他发条短信,就像以前那样随便聊聊。

  编辑框里打了删,删了又打:\"今晚辛苦了。\"

  发送。

  很快收到回复:\"应该的,林先生。\"

  我盯着那句\"林先生\",突然鼻子一酸。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连短信都要这么客气了?

  以前他发短信从来都是\"老大\"开头,现在却是\"林先生\"。

  以前我们会为了一顿饭争论半天去哪吃,现在却连私下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

  我又给刘瘦子发了条短信:\"今天辛苦了。\"

  回复很快:\"不辛苦,这是我的工作。\"

  看着这些客套的回复,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我们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有钱了,有地位了,有人尊敬了。

  但那种最珍贵的东西——兄弟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变了质。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也许这就是成功的必然结果。

  当你站得越高,身边的人就离你越远。当你越有钱,真心话就越难说出口。

  我走到阳台上,看着远处闪烁的船只灯火。

  海风吹过,椰子树叶沙沙作响。

  这座城市给了我想要的一切,但也让我失去了一些回不去的东西。

  如果默哥还在,他会怎么说?

  他会不会也变成\"默总\"?他会不会也跟我客客气气地说话?

  想到这里,我更难受了。

  成功了,然后呢?

  钱赚到了,地位有了,尊重得到了,但那份最初的纯真却找不回来了。

  我们还是兄弟吗?

  还是已经变成了只会谈生意的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