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雨幕之中-《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

  他一把抓起挂在墙上的蓑衣,转身就往外冲。

  “耀哥!”陈桃花连忙喊住他。

  “我去叫人!挖沟!排水!”张耀回头,牙关紧咬,“高工说了,这病喜欢高湿!咱们先把地里的积水排出去!”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冲进了雨幕之中。

  很快,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村里的青壮年,都带上家伙,到后山竹林集合!快!”

  还在屋里躲雨的村民们听到广播,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听到是张耀的召唤,一个个都毫不犹豫地抄起铁锹、锄头,冲出了家门。

  暴雨之中,后山的苗圃里,出现了一幅壮观的景象。

  张耀赤着膊,第一个跳进了泥水里。

  他挥舞着铁锹,疯狂地挖掘着排水沟。

  冰冷的雨水,混着泥浆,溅了他满身满脸。

  他却像是感觉不到一样,眼睛里,燃烧着一团火。

  其他的村民,看到他这副模样,也都被感染了。

  “挖!”

  “快点挖!”

  几十个汉子,在风雨中怒吼着,跟老天爷抢时间。

  而在合作社的办公室里。

  陈桃花没有跟着去。

  她知道,自己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点亮了煤油灯,将作坊里所有关于农业技术的书籍,全都搬了出来,堆在桌子上。

  她一页一页地翻,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她要找到,治好这个“根腐病”的方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

  陈桃花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的阅读,已经布满了血丝。

  可她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她把那些书翻了个遍,又开始翻看之前从省城带回来的各种农业资料。

  终于,在天快亮的时候,她在一本不起眼的病虫害防治手册的角落里,看到了几个字。

  “石灰,强碱性,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多种真菌……”

  一道灵光,在她的脑海中,猛地闪过!

  石灰!

  对!石灰水!

  用石灰水浸泡消毒!

  这个方法,简单,成本低,而且可行性极高!

  她激动地站了起来,因为坐得太久,身体一阵摇晃,差点摔倒。

  她扶着桌子,看着窗外那渐渐泛起鱼肚白的天空,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希望的光芒。

  她推开门,急切地,朝着后山的方向跑去。

  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

  泥泞的田埂上,张耀和村民们,几乎都成了泥人。

  经过一夜的奋战,几条主要的排水沟,已经被挖通了。苗圃里的积水,正在缓缓退去。

  所有人都累得筋疲力尽,东倒西歪地坐在地上。

  张耀靠在一棵树上,刚想点根烟,就看到了那个朝思暮想的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他跑来。

  他连忙站起身,迎了上去。

  “桃花,你怎么来了?”

  陈桃花跑到他面前,顾不上喘气,举起手里那本被她捏得紧紧的手册。

  “耀哥!我想到了!我有办法了!”

  张耀看着她满是血丝的眼睛,和那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心里一疼。

  他接过那本皱巴巴的手册,听着陈桃花把用石灰水消毒的想法,急切又完整地说了出来。

  他的心,也跟着亮了起来。

  “对!这个法子可行!”张耀一拍大腿,“石灰咱们村就有!成本低,见效快!”

  旁边的村民们,也纷纷围了过来,听着陈桃花的解释,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希望。

  “弟妹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啊!”

  “是啊,脑子就是比咱们好使!”

  夫妻俩没有耽搁。

  一个指挥着众人,继续加固排水沟,让苗圃里的水尽快排干。

  一个则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去村里找石灰,按照比例兑成石灰水,准备给竹苗的根部进行消毒。

  雨后的空气,带着泥土的芬芳。

  夫妻俩就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并肩作战。

  他累了,她就递上一杯早就晾好的热茶。

  她脸上沾了泥点,他就伸出粗糙的手,小心翼翼地帮她擦掉。

  两人身心俱疲,但看着对方,心里却无比的踏实。

  一个眼神交汇,所有的辛苦和担忧,都化作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

  就这样,整整忙活了好几天。

  挖沟排水,石灰水消毒,松土透气……

  在张耀和陈桃花的带领下,青石村的村民们,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奇迹,真的发生了。

  那些原本已经发黄枯萎的竹苗,竟然慢慢地,重新焕发了生机。

  嫩绿的新叶,从枝头冒了出来。

  整个苗圃,再次被一片翠绿所覆盖。

  当高技术员再次来到苗圃,看到眼前这番景象时,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刨开一株竹苗的根部。

  黑褐色的腐烂已经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新长出来的,洁白、细嫩的根须。

  活了!

  真的活过来了!

  这位在土里刨食了一辈子的老技术员,一时间百感交集,眼眶一热,竟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站起身,走到张耀面前,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张老板,我老高,服了!我是真的服了!”

  他看着张耀,又看了看旁边一脸欣慰的陈桃花,感慨万千。

  “我搞了一辈子农业技术,见过太多因为天灾人祸,最后血本无归的例子。也见过太多怨天尤人,最后放弃的人。”

  “像你们这样,不信天,不认命,硬是靠着一股拼劲和脑子,把死局盘活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特别是桃花同志,”高技术员看着陈桃花,脸上全是赞赏,“有文化,肯钻研,了不起!真的了不起!”

  被他这么一夸,陈桃花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高技术员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他看着张耀,郑重地说道:“张老板,不瞒你说,我除了懂种竹子,这辈子还研究了一样东西。”

  “什么?”张耀问。

  “菌种培育。”高技术员的脸上,露出一丝自豪,“咱们买的菌包,虽然也能用,但成本高,而且菌种的质量,参差不齐。”

  “我手里,有我自己研究了十几年的菌种母本!还有一整套的培育技术!出菇率高,抗病性强!”

  “之前,我一直当个宝,没舍得拿出来。但是今天,我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