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最后一场比试-《九洲神纹》

  司南振宏微微皱眉:“十三,怎么感觉长空赢了比试,你反而不高兴呢?”

  闻言,司南宇辰神色一怔,连忙回应道:“我当然高兴,只是有些事情一定要问清楚,这种大事如果出了什么纰漏,丢的可是我们整个大延的脸面。”

  司南振宏刚想说什么。

  皇帝沉声道:“十三说的不错,这件事一定要问清楚。”

  跪在地上的太监慌忙说道:“回禀陛下,奴才所说句句属实,定武侯世子第二场比试拿了满分,第二名是大禹的段正楠,这是定武侯世子当时的治国之道。”

  说着,太监慌忙从怀中取出了一个本子。

  老太监上前,拿着本子回去拱手交给了皇帝。

  皇帝打开看向了里面的内容,下一秒,皇帝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而且表情也在随着内容的阅读,越来越惊讶。

  看完里面的内容,皇帝将本子交给了司南宇辰等人:“你们也可以看看。”

  司南宇辰第一个接住了本子,他看向里面的内容,同样是震惊的瞪大了双眼。

  这些治国之道,他简直是闻所未闻。

  虽然看着有大逆不道的言论,但是细细品来,他却发现这些道理正是他们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能够按照赵长空的这些理论来治国。

  大延何愁不能盛世!

  司南宇辰震惊不已,他难以置信的再次看向太监:“你确定,这是他一个五岁多孩子讲述出来的内容?”

  众人闻言,再次震惊。

  他们倒是忘了,赵长空的年龄只有五岁。

  太监已经不知道被问了几次,但是他还是回应道:“的确是定武侯世子的回答。”

  司南宇辰愕然。

  虽然他清楚太监不敢说谎,但是他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如果这样的天才能够为他所用,何愁坐不上那个位置?

  可是现在,他已经得罪了赵长空。

  若是今后他从中作梗,必然会对他的计划产生阻碍。

  司南宇辰的眼神中闪过了一抹寒芒。

  “哈哈哈哈!”

  皇帝突然笑了起来:“好,非常好,赵长空不愧是定武侯的儿子,父亲为国征战,儿子又如此博学多才,当真是我们大延的幸事啊!”

  司南宇辰躬身道:“父皇知人善用,这都是父皇的功劳。”

  皇帝摆了摆手:“定武侯能够生出这般聪慧的儿子,也是大功一件,念在他为国征战数年的功绩,拟旨,封定武侯赵熠为定国公,赐良田万亩!即日传旨!”

  此话一出。

  现场众人震惊不已。

  他们都没想到,皇帝竟然会突然封定武侯为定国公!

  自从大延安定的三百年来,从未封赏过国公的爵位。

  赵熠在北境之地征战了数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没有这个待遇,没曾想,竟然最后沾了儿子的光。

  司南宇辰面色凝重,他并未开口阻止。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父皇的脾气,如果现在反对,只会让父皇更加厌恶自己。

  对他今后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影响。

  司南宇辰跪在地上:“父皇圣明!大延万岁!”

  其他皇室宗亲,也纷纷跪在地上。

  而此时。

  已经成为国公之子的赵长空,他并不知情。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了薛志伟的身上。

  薛志伟站了出来,他为了儒家盛会准备了许久,数名大家联合一起数年,做出了一首旷世神作,他相信,他的这首诗词,必然能够拿到第一名。

  当即,薛志伟开口吟诵:“深蓝漫抹平,天地相凝。

  波涛怒卷千堆雪,欲裂苍穹作絮倾。

  潮汐往来应,日月牵萦。

  孤舟一叶任浮沉,彼岸无涯空自横。

  浪涌涤尘清,心共潮生。”

  薛志伟的声音落下,周围没有欢呼的声音,反而是一片安静。

  他们面色陶醉,似乎都沉寂在这首诗词的意境之中。

  那种海浪波涛的情景,仿佛就在他们的眼前。

  “好词。”

  终于有人大喊了一声。

  一时间,众人回过神来,这才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注意到周围人的反应,薛志伟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这一场比试,第一名他薛志伟拿定了!

  随后,五名大夫子开始打分。

  四个八分,一个十分,总分四十二分。

  看到这个成绩,薛志伟十分的满意。

  段正楠看向身旁不远处的赵长空,问道:“你觉得他的诗词如何?”

  赵长空撇了撇嘴:“也就那样吧。”

  段正楠有些诧异:“这样的诗词已堪称传世佳作,到你这里,也就那样?”

  “形容太多,都是意境缺乏感情,这样用辞藻堆积出来的词句,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段正楠听到赵长空的分析,细细品味,似乎还真是这样的道理。

  他倒是没有注意过这种细节。

  今日听赵长空这么一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然而,赵长空刚才说话并未压低声音。

  回到队伍之中的薛志伟,正好听到了赵长空的评价,脸色一沉:“狂妄,有本事就让我瞧瞧,你今日所作的诗词,可否能超越我。”

  赵长空甚至都没去看对方一眼。

  这种无视,让薛志伟对赵长空充满了恨意。

  这个时候,越国的儒生上前:

  “虬蟒绕枝行,暗结幽盟。

  苔衣叠嶂覆苍容,雾瘴流空翻素纫。

  风隙碎光盈,鸟啭如冰。

  千山寂处匿玄灵,朝暮往来应,万物枯荣。

  影乱织天青,心逐叶声。”

  话音落下,周围响起一片掌声,但是和之前薛志伟的效果相比,却是相差甚远。

  评分也是一般,只获得了一个八分,四个六分,总分32分。

  越国的儒生一脸羞愧,低着头回到了队伍中。

  紧接着,是北齐的庆格尔泰。

  他倒是非常自信的走向广场中央,虽然北齐的耶律匡飞已经死了,但是这首诗,他们北齐早就准备好,必然也能够一鸣惊人。

  庆格尔泰开口吟诵:“崩云裂素成,万壑皑皑。

  玉龙鳞甲堕层穹,鹤羽翻风遮雁字。

  冷魄淬寒星,素魄通灵。

  松梢忽绽白梅英,地脉蛰雷深孕,春在冰棱。

  银粟叩心旌,天地澄明。”

  骤然,周围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不少人开口夸赞:“这首词将雪景描绘的淋漓尽致,堪称传世神作啊!”

  “不愧是北齐,这首词堪称雪景的千古佳作!想必数百年都无人能够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