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李定国迎接朱由榔,汉武帝道出反清复明关键-《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随着李定国部一步步的逼近,安龙府的气氛变得越发凝固。

  叶应祯多次前往求见白文选,软硬兼施。

  但白文选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

  叶应祯也无可奈何,只能加急奏报给孙可望。

  “这个白文选,他是真要造反吗?”

  孙可望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白文选一直以来都是他最为倚重的大将,他是真没想到在这种关键时刻白文选竟然会掉链子。

  但孙可望也的确没有任何办法。

  除非,他愿意带着自己驻扎在贵阳的两万亲卫直接南下去安龙府,和李定国来一场大战。

  但在白文选已经事实上背叛的情况下,孙可望的兵力并不占优。

  况且,既然有一个白文选,谁又能保证到时候不会再出一个甚至更多个白文选呢?

  孙可望无奈之下,只能拼命派人去给白文选进行各种封赏,希望能借此改变白文选的主意。

  “呵呵,封赏……”

  白文选摇了摇头,将孙可望以监国秦王身份发来的圣旨随手丢到了一旁。

  房门被敲响,有人进来禀报。

  “板屯江发现有人想要潜入安龙府,他自称是宣参将杨祥,奉国主(孙可望)之命而来,召集粮草,迎候国主大军前来安龙府!”

  白文选愣住。

  “杨祥?”

  这个名字,分明是李定国的部下!

  白文选心念电转,沉声道:

  “将此人速速带来,我要亲自提审!”

  很快,杨祥就被押到白文选面前,拿出了一份文书。

  白文选一看,这文书上果然是孙可望的语气,孙可望的印章以及相应内容。

  白文选沉默片刻,道:

  “听说大王,嗯,国主去年生病好几个月,还好吗?”

  杨祥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白文选,沉默片刻后,打了个哈哈。

  “国主身体向来很好,哪里有什么生病?”

  “这几天国主都还能昼夜兼程,策马飞奔呢!”

  白文选露出笑容。

  “很好,既然你是国主派来的,那之前就是误会。”

  “你可以自由行动了。”

  杨祥心领神会,站起来对着白文选行礼。

  “将军深明大义,杨祥在此谢过。”

  镜头一转,杨祥跪在了永历皇帝朱由榔面前。

  “陛下,臣奉晋王之命前来。”

  说着,杨祥脱下贴身衣物,从里面一个极为隐秘的夹层中拿出了一封信。

  朱由榔半信半疑,接过信一看:

  “藩臣李定国谨奏大明皇帝陛下:”

  “臣今统兵迎扈,不日至行在,先遣奏万安,勿轻听奸逆辄行移驾。”

  在信的最后面盖着一个印,但并不是李定国的晋王印,而是“屏翰亲臣”四个字。

  朱由榔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这四字印章,是朱由榔之前秘密派人去找李定国送信求助时,让人带给李定国的印章。

  朱由榔一下子眼泪就出来了,感动地握着杨祥的手。

  “朕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杨祥也不敢逗留太久,第二天就赶紧离开,去给李定国报信。

  李定国在得知消息后,心中已经完全笃定白文选的立场。

  这下子,他也不着急了,缓缓统帅大军前进,以防意外。

  几天后,外面有人前来报信。

  “晋王的兵马距离安龙只有一百里了!”

  这下子,叶应祯彻底慌了。

  一百里,考虑到贵州的山路,也得走五六天。

  但这已经是近在咫尺了!

  叶应祯惊慌之下,带着自己随行的几十名士兵,直接全副武装地冲进了行宫之中,对着朱由榔就亮出刀剑,厉声开口。

  “陛下,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动身!”

  五六天的路程,那是对大部队来说的。

  一旦李定国得知消息轻骑突进,那也就是两三天的事了!

  朱由榔脸色再度发白,身体摇摇欲坠。

  没想到李定国都已经带来好消息了,可现在却……

  后宫的嫔妃们再度哭成一团。

  可此刻叶应祯也管不了这许多,连声催促。

  但很快,又一群士兵涌了进来,将叶应祯等人团团包围。

  随后就是白文选,大踏步地走入宫殿中。

  “叶应祯,你这是干什么,不要对陛下无礼!”

  叶应祯见白文选到来,气势顿时一滞。

  他心念急转,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

  “白将军,我听说那李定国已经投降了鞑子,想要劫走陛下去给鞑子邀功。”

  “咱们得马上护卫陛下离开!”

  白文选冷笑一声,开口道:

  “这么大的事情,贵阳国主方面并未通传于我,你一个小小百户怎么知情的?”

  “我部万余兵马在此,若是李定国当真投降鞑子,那我部也有能力护卫陛下撤退。”

  “如今仓促前进,陛下万金之躯,太后、皇后和诸位公主金枝玉叶,一旦出了什么差池,你我都担负不了这个责任!”

  “我现在立刻派人去刺探李定国军情,你休得继续惊扰圣驾,否则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白文选话音落下,他身后的士兵们顿时齐齐上前一步,拔出武器。

  这些士兵们可都是跟随白文选在四川、湖南和清军大战过的,气势极为惊人,煞气四射。

  叶应祯吓了一大跳,后退两步,脸色苍白。

  形势比人强,叶应祯只能无奈道:

  “好,那就请将军快快派人去探明情况吧。”

  等叶应祯退下后,白文选先向朱由榔请罪,随后又派出一千精锐昼夜护卫行宫,坚决不给叶应祯任何机会。

  六天后,清晨。

  大雾还在山谷中弥漫时,急促的马蹄声已经响起。

  一支数十人的先锋骑兵抵达安龙府,绕着白文选的军营大喊。

  “迎驾大军已至!”

  呼声连续不绝,不断传遍四面八方。

  听到这个消息,安龙府中早就翘首以盼的所有朝廷众人都被惊醒,随后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李定国大王来迎接陛下了!”

  “大明有救了!”

  许多人甚至激动得流下眼泪。

  如今还在安龙府的,要么是死心塌地忠于永历皇帝朱由榔,要么就是不被孙可望重用之人。

  听到李定国前来的消息,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这些天因为高度紧张而睡眠极浅的永历皇帝朱由榔也猛然惊醒,冲到窗户边。

  “迎驾大军已至!”

  又一声喊从浓雾中传来。

  朱由榔身体颤抖,也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

  “来了,终于来了!”

  这一刻,朱由榔知道,不但是性命保住了,皇位也保住了!

  朝阳升起,浓雾渐渐散去。

  安龙府门户大开,李定国所部数万主力雄赳赳气昂昂,进入了安龙府中。

  同一时间,叶应祯带着数十名部下仓皇离开安龙府,逃往贵阳。

  李定国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行宫面前的白文选,顿时露出笑容,跳下马和白文选紧紧握手。

  “老白,你深明大义,是所有华夏男儿的好榜样!”

  白文选同样也是如释重负,对着李定国笑道:

  “殿下,入宫觐见吧,陛下等你好久了!”

  别看大西军投效南明永历朝廷已经好几年了,但在种种原因之下,这还是李定国第一次和朱由榔见面。

  李定国噗通一声,跪在了朱由榔面前。

  “臣幸不辱命,前来迎接陛下!”

  朱由榔情不自禁地擦了擦眼角,脸上满是遏制不住的笑容。

  “好好好,卿家来了,卿家终于来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看到这里,也是感慨不已。

  【昭烈帝刘备:只希望李定国不会是下一个曹阿瞒!】

  【魏武帝曹操:???你什么意思,故意膈应人是吧?】

  【吴大帝孙权:膈应人?你曹阿瞒挟持天子做了那么多扯虎皮做大旗的事情,谁有你会膈应人?】

  ……

  【汉武帝刘彻:坦白说,朕看到这里心里都有点感动。】

  【唐太宗李世民:是啊,在这乱世之中,还有李定国这样一心想着大明的忠臣,实在是不容易!】

  【明太祖朱元璋:倘若每个臣子都能像李定国一般,大明又何愁不能光复天下呢?】

  【隋文帝杨坚:忠义这个词语,只有在真正的乱世中才能显现出来,希望李定国不会成为下一个孙可望吧。】

  【宋太祖赵匡胤:呵呵,这可说不好。之前也觉得郑成功是忠义之人,最后还不是变成了割据自雄的军阀?】

  众人不由沉默。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觐见完永历皇帝朱由榔后,李定国再次和白文选坐在一起,商量接下来的动向。

  白文选道:

  “殿下不如将陛下护卫去广西。”

  广西是李定国的根据地,这个选项自然是最容易被想到的。

  李定国沉吟片刻,缓缓摇头。

  “广西还有大量鞑子存在,一旦陛下进入广西,必有大战发生。”

  “届时我就担心……”

  朱由榔这个“走天子”的外号,早就已经传遍了天下。

  李定国忠心是忠心,但也要考虑现实。

  想象一下,清军进攻广西,李定国正领兵在前线御敌,背后却传来了皇帝朱由榔逃跑的消息……

  这种景象,在过去可是已经被验证过太多次了!

  一旦前线将士得知大明皇帝陛下都逃了,哪里还有什么士气和战斗力可言?

  李定国思考再三,道:

  “贵阳肯定是去不得的。”

  孙可望就在贵阳,李定国要是领兵去了,那就真的是要当场内战了。

  白文选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对,不能去贵阳。”

  白文选毕竟也是孙可望的爱将,受过许多孙可望的恩惠,下意识不想和孙可望兵戎相见。

  李定国嗯了一声,道:

  “那就去昆明吧。”

  眼下南明只控制了三个省份,贵州、广西都已经被排除,唯一的选择也就只有云南昆明了。

  白文选也觉得是这样,但又有些担心,道:

  “殿下的主力护卫陛下去昆明,那广西怎么办?”

  李定国主力一走,广西的兵力必然空虚。

  尚可喜、耿继茂等清军将领们肯定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李定国叹了一口气,道:

  “如今的情况,只能保大弃小了。”

  四天后。

  李定国、白文选两人率领大军,护卫着朱由榔和整个永历朝廷,开始朝着西边的云南缓缓前进。

  贵阳城。

  “什么,这个李定国,他真的敢,真的敢!”

  孙可望得知李定国带着永历皇帝朱由榔离开安龙府西进的消息之后,不由暴跳如雷。

  “他怎么敢背叛本王!”

  在这之前,孙可望心中其实还是有几分侥幸心理的。

  或许,李定国会看在这么多年义兄弟的份上,不会做到这一步。

  但事实已经发生了。

  李定国,的的确确就是这么做了!

  【出于和之前一样的矛盾心态,孙可望即便暴跳如雷,却又不敢真正派兵攻击护卫大明永历皇帝陛下的李定国。】

  【就这样,李定国非常顺利地带着永历皇帝朱由榔进入了云南境内。】

  【但是,真正的考验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啧了一声。

  “云南是孙可望最初的发家之地啊,李定国居然想着带永历皇帝朱由榔去鸠占鹊巢?”

  卫青沉吟片刻,道:

  “臣觉得,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必有一战。”

  霍去病极为不屑地开口道:

  “这些南明人,每天就知道内讧内讧的,真是太恶心人了。”

  刘据也有些无奈,道:

  “南明的内讧风气怎么就如此严重呢?实在是一件让人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情啊。”

  汉武帝呵呵一笑,道:

  “谁让这个朱由榔只是长了一身好皮囊,但没有一点好本事呢?”

  “否则的话,南明这么多人才,怎么样都能灭掉满清了!”

  “人才?”刘据不由疑惑,“父皇,这南明也没几个人才吧。”

  汉武帝笑着摇头。

  “你错了,南明的人才其实很多,非常多!”

  “打仗方面,有李定国、有施琅、还有大顺军那些部将。哦对了,刘文秀其实也还算不错。”

  “治国方面,孙可望难道不是一个治国奇才吗?”

  “就连海军方面,郑成功的舰队不是冠绝天下吗?”

  “至于忠心耿耿的臣子,那就更是不胜枚举。”

  “这些人,单独拎出来好像都挺一般的。可你别忘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是有自己优点和缺点的。”

  “但只要有一个足够强力的皇帝把他们整合起来,完全发挥出他们的长处,收复天下甚至灭掉满清又有什么难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