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大清报复,石达开重整旗鼓,曾国藩否极泰来-《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大清世界,康熙脸色阴沉。

  “这些该死的洋人,竟然这么算计大清!”

  胤禛表情也很难看,愤怒地开口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清一定得狠狠打击这些洋人,把他们全部都灭掉!”

  弘历更是按捺不住,对着康熙大声道:

  “皇祖,咱们这就出兵,灭了英国和法国吧!”

  康熙眉头一皱,瞪了弘历一眼。

  “胡闹,英国和法国是这么容易就能灭掉的吗?”

  弘历脑袋顿时一缩。

  大清这条世界线的确和其他朝代不一样。

  别的华夏王朝,只要开启工业化,就能轻而易举地碾压其他国家。

  但大清要面对的可不是全世界的农业国,里面可不乏英国、法国这样的工业国。

  前些年大清都还需要和英法各种求购军火呢,也就是这几年技术进步赶上来了,刚刚完成了自给自足。

  大清的确已经很强,但还没有强到能一己之力吊打全世界的地步。

  康熙呼出一口气,缓缓地开口道:

  “东南亚的扩张是时候该进行了,告诉法国和荷兰人,他们必须要马上退出,否则大清的军舰就过去。”

  弘历愣住了。

  “皇祖,咱们说的不是要打英国吗?”

  怎么整到东南亚去了?

  胤禛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弘历,喝斥道:

  “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先把东南亚那些岛屿全部拿下来,才能保证大清的海防安全。”

  “接着再循序渐进,瓦解西欧诸国的殖民地便是。”

  “没有了殖民地,就英、法本土那点小小地方,拿什么来和大清比?”

  “都像你一样脑子一热就开打吗?打个缅甸三次都打不下来!”

  弘历被骂得满脸通红,讪讪不语。

  康熙咳嗽一声,帮大孙子说了句话:

  “弘历还是比较果断的,灭掉准噶尔就让朕很满意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弘历啊,你是果断有余但大局观不足,今后要好好学习一下这方面。”

  弘历赶忙恭敬应是。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安庆。

  二十四岁的石达开坐在上首,注视着面前的一群将军。

  “打的是什么玩意!”

  “一个江忠源,就把你们搞得这么狼狈。”

  “天国的脸都被你们丢光了!”

  听着石达开的训斥,在场的太平军众将都非常尴尬,低头不语。

  领导骂人,其实没啥。

  但要是这个领导又年轻,又有能力,还有实打实的战绩。

  这就是啪啪打脸了。

  石达开骂了几句,随后站起来,走到地图面前。

  众人的目光随之转动。

  石达开手指地图。

  “韦俊、石祥祯,你们两个从九江继续西进,往武昌方向进攻。”

  “胡以晃,你也别在安庆呆着了,带你的兵马去庐州,把鞑子的安徽巡抚衙门给端了。”

  “老曾(曾天养),你算是个会打仗的,你当老胡的副帅,一起去庐州。”

  【石达开并没有立刻就轻率出击,而是在安庆重新整合、训练了一番因为南昌之败而士气低落不少的太平军。】

  【直到两个月后,整合完毕的太平军才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石达开的战略很简单,先拿下南边的半个安徽,确保和天京的水路畅通。

  再拿下武昌,让清军顾此失彼。

  最后再找机会,在运动战中歼灭清军主力。

  另外一边,清廷也在不断地调兵遣将。

  御书房中,咸丰皇帝听取了战报之后,松了一口气。

  “江忠源还是个能打的,很不错。”

  “升他为安徽巡抚,负责安徽全省军务吧。”

  经历过这么多次的失败打击后,咸丰皇帝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一点。

  指望文官是不行了。

  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时候,必须要由武将来出任巡抚、总督等大员,才能更好地协调全省资源。

  江忠源作为一个底层出身的汉人,凭借着对太平军的战功,在短短几年内火箭般地蹿升为二品巡抚大员,就是大清为了应对局面而做出的改变。

  在场的几名军机大臣闻言,心中都忍不住羡慕。

  武将凭军功当巡抚,这可是大清两百年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这个江忠源,运气太好了!

  咸丰皇帝又拿起了另外一份奏折。

  扫了一眼,眉头直接皱起。

  “这个曾国藩,在南昌被贼寇打得落花流水,还有脸来和朕要扩军?”

  “驳回!”

  湖南,衡州。

  湘军帅帐之中,曾国藩正在头疼。

  “兵力不够啊……”

  朝廷给湘军的定额是一千五百人。

  听起来似乎很少,但这却是三十名团练大臣中定额最高的了!

  立志用湘军灭掉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怎么可能满足于这点人手?

  这也是曾国藩疯狂在长沙搞事,想要拿下长沙绿营指挥权的原因。

  到了衡阳,曾国藩悄悄地将湘军扩充到了三千人。

  罗泽南带着其中一千人去南昌,被曾天养打了个屁滚尿流,更让曾国藩心中扩军的愿望更加迫切。

  只是再继续扩军的话,就瞒不住朝廷了。

  可咸丰皇帝又把请求扩军的奏章直接打了回来。

  咋办?

  难道想要靠军功晋升之路当真无望了?

  一想到练兵这段时间的诸多麻烦和如今面临的困境,即便是以曾国藩心智之坚韧,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怎么就这么难呢?”

  脚步声响起,曾国藩的亲家郭松焘快步走了进来。

  “好消息啊曾大人,江忠源大人刚刚高升为安徽巡抚,咱们一直以来头疼的编制问题有希望解决了!”

  江忠源和湘军有着非常深的渊源。

  曾国藩刚刚创立湘军的时候,还在长沙的江忠源给了曾国藩许多建议和帮助。

  湘军的许多练兵之法,都来自于江忠源这些年和太平军对抗的经验。

  江忠源离开湖南继续和太平军交战后,也会时不时写信给曾国藩交流作战经验。

  曾国藩眼睛一亮,道:

  “是这个道理。”

  “我立刻写信给江大人,请他帮忙!”

  曾国藩很快就得到了江忠源的回信。

  “……兄之来信已知悉,弟已上奏朝廷,请求皇上批准兄长在湖南为弟招募训练一支兵马,以做安徽剿灭贼寇之用。”

  还是御书房。

  咸丰皇帝眉头舒展开来。

  “是江忠源啊。”

  “希望练六千兵马?六千怎么够?让曾国藩速速训练一万兵马,限令三个月前往安徽听用!”

  对江忠源,咸丰皇帝就是另外一种观感了。

  毕竟是干掉了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又刚刚给大清守住了南昌的有功之臣!

  和江忠源相比,曾国藩在咸丰皇帝心中的地位只能用啥也不是来形容。

  曾国藩很快就接到了八百里加急的圣旨。

  “果然还是江大人的话在皇上那里好使。”

  曾国藩感慨之余,对着面前诸多部下们露出笑容。

  “各位,我们现在有一万编制了。”

  “也该把水师的建立提上日程了!”

  【踌躇满志的曾国藩并不知道,很快,对他的又一次重大打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