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6章 李世民的想法震惊李治,朱温的困境-《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贞观世界中,群臣和李治听到这句话之后都震惊了。

  李治忍不住道:

  “父皇,您这想法未免过于偏激了吧?”

  别的也就算了,怎么连曹操、司马懿这两个家伙都整上了?

  李世民哼了一声,颇为不满地开口道:

  “怎么就偏激了?朕问你,若郑畋去职,大唐是不是完了?”

  李治想了想,无奈点头。

  “好像是有点救不回来了。”

  就田令孜和李儇这种活宝组合,再继续下去除了亡国没有任何可能。

  李世民淡淡道: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郑畋直接起兵诛杀田令孜,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张居正。”

  “呃……”李治想了想,道:“不太可能吧。”

  张居正不管怎么说都是控制不了军队的。

  郑畋能控制军队,一旦扫平大唐,那肯定就要改朝换代。

  纵然郑畋自己不愿意,他的部下们都得强行黄袍加身!

  李世民反而笑了。

  “郑畋真的有那么无敌吗?傻孩子。”

  “在朕看来,他能消灭黄巢恢复关中就不错了。”

  “那样的话,大唐就还有机会。”

  一个关中,不足以支持郑畋改朝换代。

  那大唐就还能继续存在。

  存在,就意味着希望!

  李治终于恍然大悟。

  “你的意思是,郑畋可以给大唐续命!”

  李世民嗯了一声,随后有些失望地将后背靠在龙椅上。

  “如今看来,大唐续命的这点希望怕是也没了,唉。”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经历过“洗城”之后的长安,街道上安安静静,行人稀少,犹如鬼蜮。

  皇宫之中却依旧热热闹闹,文武百官纷纷上朝,高呼万岁。

  黄巢兴致勃勃地开口道:

  “诸位卿家应该都听到那个消息了吧?郑畋老狗居然被他自己的部下赶走了,哈哈哈。”

  黄巢是真的很开心。

  自从占领长安以来,郑畋所率领的凤翔军给黄巢制造了最多的麻烦,还一度攻克了长安。

  黄巢对郑畋这个曾经力主招安自己的宰相那叫一个恨之入骨。

  如今唐廷居然主动除掉了郑畋,怎么能不让黄巢喜出望外?

  黄巢非常果断地开口道:

  “接下来大齐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进攻凤翔,一定要把这里拿下!”

  凤翔不但是关中西部的关键城池,同时也是进军巴蜀的必经之路。

  只有拿下凤翔,黄巢才能更进一步派兵出击汉中,再南下巴蜀弄死躲在成都的李儇,实现真正的改朝换代。

  随后黄巢开口道:

  “此次出征,以尚让为主帅,林言为监军,马恭等诸将都一同率部随行,务必取胜!”

  “左军使孟楷率领朱温等人固守黄河各处,防备王重荣等部唐军进攻长安!”

  【借助郑畋去职,凤翔军陷入混乱的时间点,黄巢对凤翔又一次发起了进攻。】

  但这一次,形势又和之前不同了。

  大唐凤翔军虽然只短暂地夺回了长安两天时间,但却让天下人意识到了黄巢的虚弱。

  王铎、崔安潜、周岌、王重容、时溥、王处存、拓跋思恭……

  越来越多的各地藩镇开始发兵前来关中,参与到对黄巢的围攻。

  “情况不妙啊。”朱温站在夏阳城边,注视着面前的滔滔黄河,自言自语。

  他身边的几名大将闻言便道:

  “主公,怎么不妙了?”

  “咱们不是才刚刚收复长安么。”

  朱温摇了摇头,并未向这些部将解释。

  便在此时,黄河之中有几十上百艘悬挂大唐旗帜的大船顺流而下。

  这些大船明显满载货物,在宽阔浑浊的河面上依旧显得颇为稳当,没怎么摇晃。

  朱温眼睛顿时一亮,沉声开口。

  “这些肯定就是情报里的运粮船,发射!”

  朱温这一声令下,原本隐藏在岸边的诸多船只立刻被推下了水。

  这些船只满载齐军,在河面上拦截起大唐的运粮船。

  运粮船上的唐军见状也纷纷拿起弓弩对着齐军射击。

  但齐军早有准备,以逸待劳,人多势众。

  朱温麾下的这支兵马又颇具战斗力,并非一般的农民军泥腿子。

  一番战斗过后,朱温很快就将这支运粮船队拦截下来,只有少数几艘船能走脱。

  被俘获的船只缓缓靠岸,朱温顺势登船,看着上面满满当当的粮食,双目放光。

  “实在是太好了。有了这些,又能招揽更多的兵马了!”

  眼下的关中,因为齐军和唐军来回拉锯导致百姓纷纷逃难,绝大部分的耕地都已经荒废。

  粮食已经取代了金钱,成为了关中头号硬通货。

  朱温兴高采烈地对着部下们开口。

  “快准备好马车,把这些船上的粮食全部拉走。”

  “对了,再向尚让将军和林言大人报捷!”

  拦截运粮船也是大功一件,必须要呈送上去好生显摆一番,也好在功劳簿上记一笔。

  由于粮食实在是太多,马车又太少,朱温运了整整一天多的时间,还没运完。

  便在此时,一名左军使孟楷的使者抵达朱温营地。

  “朱温将军,孟楷大人说了,立刻让你把所有粮食都送往孟楷大人的营地,不得有误!”

  朱温顿时眼珠子就瞪圆了。

  “你说什么,不可能!”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朱温费尽心思打听来的情报,自己带着部下们守在黄河边上弄来的粮食。

  你说要是上交个两三成,哪怕是一半,朱温也就认了。

  上来一口气就要把所有粮食都拿走,那谁也不愿意。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按苦劳算也得分一点给朱温吧?

  使者闻言顿时大怒,指着朱温的鼻子大骂。

  “朱温,你敢不听左军使的命令?”

  “我再说一次,所有粮食立刻装车运往左军使大人的营地!”

  朱温冷冷地开口道:

  “我可以给孟楷大人四成的粮食,不能再多了。”

  使者呵呵冷笑。

  “行啊朱温,你牛气是吧,走着瞧!”

  等使者离开之后,朱温的诸多部将气愤地开口。

  “这孟楷也太过分了!”

  “之前孟楷那小子就排挤过主公,现在又来搞这出,他是真不把我们当人啊。”

  “主公,你赶紧上奏章给陛下,弹劾孟楷这个无耻小人吧!”

  朱温沉默片刻,叹了一口气。

  弹劾孟楷?

  别看朱温给大齐立下的功劳比孟楷要高,但在黄巢心中,怕是十个朱温也比不上一个孟楷。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黄巢心腹呢?

  朱温闷闷地开口道:

  “行了,咱们也不用理睬孟楷。等粮食全部运走之后,你们就多多招兵买马。”

  “只要兵马够多,下次咱们就再也不用受孟楷这厮的鸟气了。”

  朱温下定决心。

  这一次征兵,全部都得留在自己麾下。

  绝对不能像上次一样,老老实实地上交给大齐朝廷,帮别人做嫁衣了!

  但变故很快就发生了。

  就在粮草即将运送完毕的时候,大队唐军突然出现在了朱温附近大约十里地。

  “该死,这些唐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朱温又惊又怒,忍不住破口大骂那些负责侦察的部下无能。

  但骂人并不能解决问题。

  朱温果断下令。

  “快,立刻撤退!”

  “撤退之前把这些粮船全部给我凿沉!”

  朱温事先是做过预案的,他的部下们手脚也很麻利。

  当唐军先锋骑兵抵达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粮船正在河边缓缓倾覆,以及朱温正在仓皇撤退。

  领兵的大唐河东节度使王重荣表情一变,迟疑了几秒钟后下令。

  “快,先抢救运粮船!”

  这些运粮船本身就是运输给王重荣部进攻关中的粮草,它们的重要性可比朱温高多了。

  然而很快,一名将领气愤地前来向王重荣汇报。

  “节度使大人,所有的粮船都空了,上面粮食被搬走了!”

  王重荣愣住了。

  一旁的监军太监杨复光大为愤怒,骂道:

  “肯定就是刚刚撤离的那狗才干的,咱家将来一定要杀了他!”

  王重荣呼出一口气,自言自语。

  “朱温……”

  镜头一转,王重荣所部水陆并进,进攻同州。

  双方在河上爆发大战。

  唐军水师和齐军水师激烈厮杀。

  箭矢不断地在空中飞过。

  朱温站在船头,镇定自若地指挥。

  “冲上去,不用慌,他们打不过我们!”

  朱温的镇定感染了齐军将士们,他们奋勇拼杀,在一番血战之后击败了唐军水师。

  杨复光再度大怒,跳脚大骂。

  “这该死的朱温,咱家将来一定要杀了他!”

  王重荣表情比较平静一点,但此刻多少也有点破防了,冷哼一声。

  “朱温这小子,已经是第二次坏我们的好事了!”

  此刻朱温借助水军胜利之威,水陆并进夹击王重荣部唐军。

  王重荣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撤退。

  杨复光愤怒地开口道:

  “王大人,咱们一定要灭了这个朱温。”

  “你等着,咱家这就上奏朝廷,调派更多的兵马过来。”

  另外一边,朱温看着败退的唐军,脸上却没有任何欣喜的表情。

  庞师古有些疑惑地开口道:

  “主公打了胜仗,为何不高兴呢?”

  朱温叹了一口气,道:

  “王重荣虽然今天被我们击退,但他实力并没有多少折损,等到下次再集结重兵前来,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当天稍晚时间,朱温火速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顶头上司孟楷,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兵马支援,守住同州。

  孟楷接到信之后,发出一声冷笑。

  “这个朱温,之前一点粮草都不给,如今还想要我上奏陛下给他援兵?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由于两人之前的旧怨,朱温连续发出五道求援文书,全部都被孟楷拦截了下来,并没有让黄巢知道。】

  事实上,黄巢此刻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尚让去进攻凤翔,却被之前兵变赶走郑畋,刚被唐廷册封为凤翔节度使的李昌言给击退。

  同时各路唐军也在持续不断地猛攻关中大齐控制区,黄巢麾下兵马虽多,但也左支右绌,难以调兵。

  但唐军方面就不一样了。

  杨复光说到做到,立刻就上奏唐廷请求更多援兵。

  说来也巧,田令孜这个时候正好也碰到了烦心事。

  “什么,陛下要启用郑畋为宰相,为何之前不告诉老奴?”

  田令孜震惊地看着面前的李儇。

  就在刚刚,一名心腹来告诉田令孜。

  朝廷已经发出圣旨,让从凤翔军节度使任上离职后就一直在汉中“养病”的郑畋立刻来到成都出任宰相。

  恐怖的是,这件事情需要经过好几个机构,但执掌朝政的田令孜却一无所知。

  刚刚结束一场马球比赛的李儇懒洋洋地开口道:

  “是几个丞相建议的,而且阿父你那几个宦官朋友们也支持。他们说这种事情就不用劳烦阿父你了,所以朕就直接发布旨意了。”

  田令孜急了,忙道:

  “陛下,这可不行呀。郑畋这个人狼子野心,让他当宰相的话大唐肯定会出乱子的,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若是在往日,田令孜这么说,李儇必然无条件地同意。

  但今天,李儇却看了一眼田令孜,淡淡道:

  “阿父,整个朝廷上下都说郑畋是个好官,朕觉得还是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这个旨意就没必要收回了。”

  田令孜愣住,整个人如坠冰窟。

  这还是李儇第一次违背田令孜的意愿,但却是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

  田令孜在治国这方面或许相当无能,在权术方面却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那些对自己不满的人,暗中纠集起来发动的暗算!

  呼出一口气之后,田令孜勉强地露出笑容。

  “既然陛下觉得合适,那就让郑畋重新启用为宰相吧,只是希望下次这种事情陛下还是和老奴商量了一下,免得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李儇哦了一声,随后站起来笑道:

  “阿父,朕去打球了。”

  看着李儇离开的背影,田令孜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秦始皇嬴政:看起来田令孜似乎是要倒台了。】

  【汉武帝刘彻:呵呵,田令孜一手养大的皇帝,如今也不听他的话了,真是报应啊。】

  【唐太宗李世民:好,李儇你若是立刻弄死田令孜,朕还能捏着鼻子认你这败家子是大唐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