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给自家的爹娘烧纸钱。
这次纸钱烧了很多很多,整个林家村逝去的人应该都收到纸钱了。
林村长也跟着念叨了,林家村那些逝去的父老乡亲们,都好好收着钱,好好花。
林村长买纸钱的时候就买了很多。
他没有忘掉每一个林家村的人。
听着外边老爷子的哭喊声,屋里的女人们心里也不咋好受
宋寡妇没有出去,她在心里默念:她爹啊,你放心吧,俺带着三个闺女来北边啦。
这一路上多亏这村里人帮着俺们,俺们才能平平安安的来到这儿。
收到的纸钱你使劲花,缺啥买啥。
走的时候太急了,没顾上上你坟头上放挂爆竹跟你说说。
她爹,你应该也看见了吧?
咱三个闺女个个听话,现在她们还都识字儿了,你瞅着也开心吧?
闺女们也都念着你呢,你放心。
俺们一定好好的,好好过日子。
等以后要是太平了,咱闺女们也都成家了。
俺就和闺女们回南边,把你带过来。
等俺也走了,俺就和你埋一块儿。
……”
宋寡妇闭着眼,在心里默念完这些话,一睁眼,两行泪就那么落了下来。
其实她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她爹啊,你要是在,该有多好啊。
等所有人从外边进来,天也蒙蒙亮了。
又重新煮了饺子,饺子熟了以后在院子里又点了一串爆竹。
听见爆竹声,小娃子们也醒了。
毕竟大年初一也很热闹的,平时在老家的时候,大年初一就得上各家各户去串门了。
去串门说不定还能得几块糖呢。
过年是要穿新衣的,眼下条件也不能每个小娃子换一身新衣裳。
但是保证每个小娃子身上都得有点儿新物件还是简单的。
新帽子,新鞋子,要么就是新裤子,娃子们都开心的不行。
只要身上有点儿新东西,过年就开心。
村长爷还早早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铜板当压岁钱呢。
虽然只是一个铜板,娃子们也开心呢,凑一凑等着去镇上还能买好吃的呢。
大年初一的早上,林村长没起得来。
他还躺在炕上,昨天喝太多了,头疼。
还有点儿像是冻着了,嗓子也疼。
不只是林村长,老爷子们也都有点儿,有的能强撑着起来起来了,有的不行,像林村长跟林老根儿两个人就没爬起来。
他们各自的媳妇儿,给他们端来一碗浓浓的药。
这是早上起来林书安刚熬出来的。
村长媳妇儿把药端到林村长面前,“快喝了吧,喝了就行了,你这昨晚上疯了一宿,你今天能起得来吗?
让你少喝你不听,遭罪的还是你自己吧?”
林村长张了张口啥也没说,嘴里一股股苦味儿,他端起来把更苦的药一饮而尽。
喝了以后又继续躺下了,他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
有小娃子们等着来给村长爷爷拜年,听说村长爷爷还没起来,小娃子们就喊村长爷爷羞羞,喊完一窝蜂跑了。
虽然说是大年初一,但是他们都住在一起,也不存在谁上谁家串门的事儿了。
媳妇儿们坐在炕上做做针线拉拉呱,老太太们在高老太家唠嗑呢。
汉子们还继续在挖地道,过年也不能停,幸亏现在还有个雏形了。
地下比上面要暖和一些的。
汉子们在下边干活也不是太冷。
杨村长家——
杨老大屋子里挺是有年味儿的,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连杨老大跟他媳妇儿也一人一身新棉袄。
杨老大媳妇儿紧赶慢赶,总算是在年前给一家人换上了新衣裳。
此时他们屋里炕桌上摆着八道菜,鸡鸭鱼肉都很全,还给杨老大热了一壶小酒。
孩子们端着杯子给向杨老大敬酒。拜年磕他们是从小就会说的,杨老大听完一人给了一个红封。
孩子们心满意足的吃饭,杨老大还给了他媳妇儿一个红封。
虽然说他家的钱都是媳妇儿管着,但是过年了再给媳妇儿一个红封,让媳妇儿也开心开心。
杨老大媳妇儿拿着红封羞红了脸,“你看,他爹你还给我。”
杨老大笑笑,“就得给你,这个家里都是你操持,他娘你快收着。”
其实昨天晚上杨老大已经给了他媳妇儿一根簪子了,这簪子是他早就买好的,就等着过年给他媳妇儿呢。
这簪子一拿出来,老大媳妇儿眼都直了。
这可是银的呢,老大媳妇儿戴上美的不舍得摘下来了。
这边一家人其乐融融,那边杨老三屋里冷锅冷灶的。
杨老三也没觉得怎么样,昨天吃了一碗杨龙家送来的饺子,还给了他一摞煎饼。
杨老三不要煎饼,杨龙硬给他放在手里,杨龙劲大,老三推脱不了。
“行,哥我收下,你替我这些婶子了。
等俺娘回来,这些粮食那一定再还给你们。”
现在谁家都缺粮食,杨龙他娘能给杨老三这么多粮食,杨老三的心里还是很感激的。
杨龙不当回事,“老三你吃就行,不用还。”
昨晚那碗饺子吃了,杨老三一直不饿。
临近中午,他去灶房打开咸菜坛子,捞了块儿咸菜疙瘩出来,又从灶上壶里倒了一碗热水。
饼子,咸菜,热水就是他的一餐饭。
他现在还是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见了林夏以后,杨老三就把自己之前上学堂所有的书都翻了出来。
林夏识文断字儿,他也不能赶不上的。
如果有机会,两个人谈谈学问,聊聊天。
或者写几个字给她看看,杨老三羞涩地想着。
所以别看大过年的,自己一个人,杨老三过的还是很充实的。
吃完了饭洗干净手,他就坐在炕桌上写字,他的一笔字先生之前可是常夸的。
想着要是能和林夏一块写写字,杨老三脸上火热。
这几天那个姑娘的身影一直在他脑海里。
杨老大的大儿子——虎子正领着弟弟妹妹在玩。
杨老大喝的两眼迷瞪了。
虎子探头看了看西厢房,鼓足勇气问:“娘,没给三叔送点吃的吗?”
杨老大媳妇正带着簪子臭美呢,闻言道:“大大人的事儿你别管,看好你弟弟妹妹。”
虎子垂下眼皮不再说话。
这次纸钱烧了很多很多,整个林家村逝去的人应该都收到纸钱了。
林村长也跟着念叨了,林家村那些逝去的父老乡亲们,都好好收着钱,好好花。
林村长买纸钱的时候就买了很多。
他没有忘掉每一个林家村的人。
听着外边老爷子的哭喊声,屋里的女人们心里也不咋好受
宋寡妇没有出去,她在心里默念:她爹啊,你放心吧,俺带着三个闺女来北边啦。
这一路上多亏这村里人帮着俺们,俺们才能平平安安的来到这儿。
收到的纸钱你使劲花,缺啥买啥。
走的时候太急了,没顾上上你坟头上放挂爆竹跟你说说。
她爹,你应该也看见了吧?
咱三个闺女个个听话,现在她们还都识字儿了,你瞅着也开心吧?
闺女们也都念着你呢,你放心。
俺们一定好好的,好好过日子。
等以后要是太平了,咱闺女们也都成家了。
俺就和闺女们回南边,把你带过来。
等俺也走了,俺就和你埋一块儿。
……”
宋寡妇闭着眼,在心里默念完这些话,一睁眼,两行泪就那么落了下来。
其实她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她爹啊,你要是在,该有多好啊。
等所有人从外边进来,天也蒙蒙亮了。
又重新煮了饺子,饺子熟了以后在院子里又点了一串爆竹。
听见爆竹声,小娃子们也醒了。
毕竟大年初一也很热闹的,平时在老家的时候,大年初一就得上各家各户去串门了。
去串门说不定还能得几块糖呢。
过年是要穿新衣的,眼下条件也不能每个小娃子换一身新衣裳。
但是保证每个小娃子身上都得有点儿新物件还是简单的。
新帽子,新鞋子,要么就是新裤子,娃子们都开心的不行。
只要身上有点儿新东西,过年就开心。
村长爷还早早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铜板当压岁钱呢。
虽然只是一个铜板,娃子们也开心呢,凑一凑等着去镇上还能买好吃的呢。
大年初一的早上,林村长没起得来。
他还躺在炕上,昨天喝太多了,头疼。
还有点儿像是冻着了,嗓子也疼。
不只是林村长,老爷子们也都有点儿,有的能强撑着起来起来了,有的不行,像林村长跟林老根儿两个人就没爬起来。
他们各自的媳妇儿,给他们端来一碗浓浓的药。
这是早上起来林书安刚熬出来的。
村长媳妇儿把药端到林村长面前,“快喝了吧,喝了就行了,你这昨晚上疯了一宿,你今天能起得来吗?
让你少喝你不听,遭罪的还是你自己吧?”
林村长张了张口啥也没说,嘴里一股股苦味儿,他端起来把更苦的药一饮而尽。
喝了以后又继续躺下了,他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
有小娃子们等着来给村长爷爷拜年,听说村长爷爷还没起来,小娃子们就喊村长爷爷羞羞,喊完一窝蜂跑了。
虽然说是大年初一,但是他们都住在一起,也不存在谁上谁家串门的事儿了。
媳妇儿们坐在炕上做做针线拉拉呱,老太太们在高老太家唠嗑呢。
汉子们还继续在挖地道,过年也不能停,幸亏现在还有个雏形了。
地下比上面要暖和一些的。
汉子们在下边干活也不是太冷。
杨村长家——
杨老大屋子里挺是有年味儿的,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连杨老大跟他媳妇儿也一人一身新棉袄。
杨老大媳妇儿紧赶慢赶,总算是在年前给一家人换上了新衣裳。
此时他们屋里炕桌上摆着八道菜,鸡鸭鱼肉都很全,还给杨老大热了一壶小酒。
孩子们端着杯子给向杨老大敬酒。拜年磕他们是从小就会说的,杨老大听完一人给了一个红封。
孩子们心满意足的吃饭,杨老大还给了他媳妇儿一个红封。
虽然说他家的钱都是媳妇儿管着,但是过年了再给媳妇儿一个红封,让媳妇儿也开心开心。
杨老大媳妇儿拿着红封羞红了脸,“你看,他爹你还给我。”
杨老大笑笑,“就得给你,这个家里都是你操持,他娘你快收着。”
其实昨天晚上杨老大已经给了他媳妇儿一根簪子了,这簪子是他早就买好的,就等着过年给他媳妇儿呢。
这簪子一拿出来,老大媳妇儿眼都直了。
这可是银的呢,老大媳妇儿戴上美的不舍得摘下来了。
这边一家人其乐融融,那边杨老三屋里冷锅冷灶的。
杨老三也没觉得怎么样,昨天吃了一碗杨龙家送来的饺子,还给了他一摞煎饼。
杨老三不要煎饼,杨龙硬给他放在手里,杨龙劲大,老三推脱不了。
“行,哥我收下,你替我这些婶子了。
等俺娘回来,这些粮食那一定再还给你们。”
现在谁家都缺粮食,杨龙他娘能给杨老三这么多粮食,杨老三的心里还是很感激的。
杨龙不当回事,“老三你吃就行,不用还。”
昨晚那碗饺子吃了,杨老三一直不饿。
临近中午,他去灶房打开咸菜坛子,捞了块儿咸菜疙瘩出来,又从灶上壶里倒了一碗热水。
饼子,咸菜,热水就是他的一餐饭。
他现在还是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见了林夏以后,杨老三就把自己之前上学堂所有的书都翻了出来。
林夏识文断字儿,他也不能赶不上的。
如果有机会,两个人谈谈学问,聊聊天。
或者写几个字给她看看,杨老三羞涩地想着。
所以别看大过年的,自己一个人,杨老三过的还是很充实的。
吃完了饭洗干净手,他就坐在炕桌上写字,他的一笔字先生之前可是常夸的。
想着要是能和林夏一块写写字,杨老三脸上火热。
这几天那个姑娘的身影一直在他脑海里。
杨老大的大儿子——虎子正领着弟弟妹妹在玩。
杨老大喝的两眼迷瞪了。
虎子探头看了看西厢房,鼓足勇气问:“娘,没给三叔送点吃的吗?”
杨老大媳妇正带着簪子臭美呢,闻言道:“大大人的事儿你别管,看好你弟弟妹妹。”
虎子垂下眼皮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