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远洋渔船-《一条小船征服大海1》

  “二哥,那艘快艇放到荒岛那里合适吗?别在被人发现了?”

  在将郑伟国四人处理掉之后,王云轩驾驶渔船返航。回去的路上,王云峰有些担心。

  “发现能咋地,还能查到我们?”王云山满不在乎的挥手道:“甭担心,没有事!”

  “唉,原来挺好的朋友,

  也不知道咋变成这样,要不然也不至于如此。”王云峰感慨一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千古定律。”王云轩想到后世那些被电炸骗到东南亚的人,一个个做着发财的美梦,殊不知飞蛾扑火,有去无回。

  “二哥,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王云山问。

  “等着继续交易。”王云轩的语气波澜不惊。

  三人回到蛇岛,自然受到陈好三女的热烈欢迎……

  五天以后,王云轩将剩下的三百九十台电视交给赵树新,拿回70多万货款,直接带着钱来到造船厂,受到了销售员冯满仓的热情接待。

  “三位贵客迎门,欢迎欢迎啊。”

  冯满仓笑容满面的与王云轩三兄弟握手。

  “冯哥,又见面了,最近还好吧?”王云峰笑嘻嘻的搂住冯满仓的肩膀。

  “还好了,自从接了你们的单子,我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冯满仓笑道。

  “冯哥,有些日子没见,你胖了不少,生活条件提高了。“王云轩笑着抚摸一下冯满仓的啤酒肚开玩笑。

  ”还得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冯满仓笑着伸手,邀请三人到办公室。

  看着厂区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王云山感叹道:“还是你们生意好啊。”

  “这说明咱们国内的造船业蓬勃发展,这是大好事。”王云轩四下看了看,问道:“老冯,最近购买渔船的是不是比之前多了?”

  “渔船订单是比原来多了一些。”冯满仓边走边介绍情况,“都是附近的,没有獐子岛的。”

  “来,随便坐,我给你们倒茶。”

  来到办公室,冯满仓给王云轩三人倒上茶水。坐到王云轩三人对面,笑着问道:“王老弟,这次有什么需要啊?”

  “我们想购买一艘远洋渔船,麻烦你帮我们介绍一下。”王云轩道。

  “远洋渔船,那可不少钱。”冯满仓有些惊讶,笑着恭贺道:“看来你们发财啦。”

  “发啥财啊,就是小打小闹,运气好一点而已。”王云轩摆手。

  “我衷心祝愿你们发大财,这样就可以多找我购买渔船了。”冯满仓笑了笑,开始介绍远洋渔船。

  “远洋渔船的设备配置,主要涵盖导航、捕捞、保鲜及通信四大类系统,具体配置如下:

  罗兰-A/C定位系统?:作为主要定位手段,通过地面电台实现中远程定位,定位精度约1-2海里。

  探鱼仪?:东方红-Ⅲ型探鱼仪,采用声学原理探测鱼群分布。

  通信设备?:超短波电台用于近程联络,单边带电台支持中远距离通信。

  雷达系统辅助避碰和航线规划,但信号稳定性有限。

  捕捞作业设备:主力船型为改装自近海的拖网渔船(如8154型),船长42米,主机功率600马力,航速10-11节。

  配备液压绞纲机,拖网作业深度受限,深水捕捞能力较弱。

  保鲜与加工设备:标配两台810系列活塞制冷压缩机,采用氨或氟利昂制冷剂。

  冷冻装置?:铝合金平板冻结机(0.96吨/次),日冻结能力约8吨。冷藏舱容积约130立方米,适合短期保鲜,但无法满足长途运输需求。

  动力与船体配置:柴油主机功率普遍低于1000马力,油耗高且续航能力有限。单甲板结构,缺乏专业鱼品加工空间;船体腐蚀老化问题突出,维护成本高……”

  冯满他将远洋渔船的设备配置讲了一遍,王云轩三人连连点头。

  “冯哥,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价格,配置可以稍后再谈。”王云轩问。

  “远洋渔船的价格因材质、配置、长度等因素而异。

  一般分为24米至45米、45米至75米、75米以上,价格也基本上按照这个梯度差异分布。”

  “一艘42米的远洋渔船,一般价格在120万左右。”

  冯满仓报价后目光热切的看着王云轩,这单生意做成了,他能够拿到一笔不菲提成,心情紧张而又激动。

  “那载重量,耗油都是多少?”王云轩问。

  “总载重是320吨,包含燃油、淡水、渔获物、船员及补给品总重量。净载重是180吨,包括渔获物 必要补给品(扣除燃油/淡水/船员重量)。”

  “燃油消耗方面,它的主机功率 ?900 kW?,日均耗油 ?1.5吨~2吨?,60天航程需至少携带燃油100吨。”冯满仓介绍。

  “柴油一吨是95块,将近100块,一天小200,两月6000块,还行。”王云峰一边计算一边说道,话锋一转,“不过,载重有点小了,

  我们去太平洋打渔,一去就是大半年,不可能都装油吧?”

  “别着急,让冯哥继续介绍。”王云轩呷了口中茶水,说道。

  “68米级大型远洋渔船,要比42米的载重多。

  总载重是1900吨,?包含燃油/淡水/渔获/补给总重量。净载重800吨,仅渔获物 必要补给(扣除燃油/淡水/设备)。

  渔获舱容1100立方,?燃油舱容700立方,载重占比高达60%,鱼获占比33%,淡水4%,补给和人员占3%。”冯满仓介绍道。

  “为什么68米只比42米的大16米,但是载重量却大这么多?”王云峰好奇问道。

  冯满仓笑了笑,说道:“68米渔船,其设计注重耐久性和载重能力;而42米渔船为近海作业渔船,设计侧重灵活性和航行效率,载重相对受限。

  另外,船体尺寸与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68米渔船通常采用更长的船体设计,能够容纳更大的发动机和更强的结构支撑,允许更大载重。

  相比之下,42米渔船受限于尺寸,可能在结构强度和空间布局上限制了载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