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藏金于此?藏经于此?-《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黄巾起义在古代史书里是长期被定义为‘妖贼’,强调其对纲常秩序的破坏。

  但近代重新给了定义,20世纪阶级史观兴起后,黄巾起义被赋予‘农民革命’的进步标签。

  所以,现代在网络上百度百科的时候,都会写着黄巾起义,而不是黄巾之乱。

  程胜也是接着拍摄黄巾起义,让华夏百姓知道,黄巾起义是具有争议性的,而不是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反派组织。

  剧情也很简单,都是借着张角视角来看这一段历史,最后张角因病而逝,没能完成推倒腐朽的朝廷,反而造就了军阀混战,然后才是三国鼎立。

  “咦!”

  沉思在剧本中的程胜,忽然想起什么,赶紧翻开剧本最后一页。

  “张角藏经于盱眙铁山禅寺。”

  看到最后一句,程胜惊呆了。

  “难道铁山禅寺真的有黄金?”程胜低喃道。

  模拟面板给的剧本,那看是按照历史来的,剧本上这么写,那么肯定就会有这件事发生。

  而且,这件事现实中也有传说。

  一座看似普通的寺庙里,可能埋藏着价值连城的宝藏,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发生在盱眙的真实故事。

  据说张角收敛了巨额黄金,数目让人瞠目结舌,这个传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层层涟漪,直至今日仍未平息。

  爱好历史的程胜当然也听说过这件事,因为当时媒体也报道过。

  根据历史的记载和传说,数十辆马车满载着闪闪发光的黄金,在夜色的掩护下缓缓驶向尚未完工的铁山禅寺。

  张角亲自监督埋藏过程还画了一幅藏宝图,这批黄金有多少有人说可能达到数十吨甚至上百吨,这个数字即便在今天听来也是令人震惊的。

  要知道在汉朝黄金可是稀罕物,当时的货币主要分三种金、银、铜,兑换比例是1斤黄金等于1万钱或者10斤白银。

  如此算来张角藏的黄金价值何止千万,它可能比许多小国的国库还要充实。

  可惜的是张角很快就在起义失败后饮恨而终,他的黄金下落成了一个谜,有趣的是据说在张角败亡后不久,一位姓张的黄巾军将领来到铁山禅寺取金,却被一道闪电劈死了!

  这个传说增添了宝藏的神秘色彩也让人不禁怀疑,是巧合还是有人设下了机关,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为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山禅寺的命运也起起落落,到了明朝这座寺庙已经发展得相当兴旺,占地几百亩僧众多达千余人。

  寺庙的快速发展让人不禁猜测,难道他们找到了张角的宝藏,还是说寺庙的繁荣与这个传说无关仅仅是佛法兴盛的结果,这些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张角的黄金始终没有被发现,直到2001年铁山禅寺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重建。

  到现今三年多了,工程都已经快完工了,但令人失望的是即使用上了现代机械,依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黄金,这次重建似乎给寻宝者们泼了一盆冷水。

  新闻甚至还专门为此报道过。

  到现今都没找到,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个传说和历史记载是假的,二是有人发现了黄金,早早的被人悄悄取走,毕竟在动荡的时局,这么大一笔财富很难保证绝对安全。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宝藏,就是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流失的。

  程胜非常清楚自己剧本成分,那是完全根据历史改编的,最后说藏经于铁山禅寺,那么黄金肯定在寺庙里。

  挖黄金!

  剧本里可是详细指出了藏宝地。

  这是一找一个准。

  程胜摇摇头,这笔黄金就算找到,恐怕也是国家的。

  那么庞大的黄金,程胜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可他也明白,自己挖黄金的消息被发现,肯定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那么只能交付给国家。

  就在程胜想要打电话给警察,说自己发现了黄金?

  那么警察要是问起来,自己怎么回答?

  头疼。

  程胜想了想,最后还是不打算公开,就让黄金永远埋在那里吧!

  刚想合上剧本,忽然又发现不对劲。

  “藏经于……等等,这藏经好像不对啊!经?是不是写错字了?不是应该黄金的金嘛?怎么会是经书的经呢?”

  再次看到这句话,程胜一下子被搞糊涂了。

  挠挠脑袋,程胜还是相信模拟面板的。

  那么大一个模拟面板,肯定不会写错字!

  既然不是模拟面板的错,那么藏在铁山禅寺的东西,会不会不是黄巾,而是经书呢?

  毕竟那个时代,一些传说听错了也正常,藏经(金)于铁山禅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事情就有点通了。

  毕竟2001年已经可以使用现代科技探查地下的黄金了。

  比如地下探查雷达或者磁力探测器,要是真有黄金,恐怕早就找到了。

  那么要不是这个‘金’,而是这个‘经’,所有事情就能说得通。

  不管是不是,自己可以找人去试一试,如果真的是经书,也许能给华夏增加文化底蕴。

  毕竟有许多经书,在动荡的年代不是毁掉,就是失传,要是能找回来,那对华夏来来说也是特殊的意义。

  至于找谁去,程胜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博物馆馆长。

  程胜拿出手机,找到馆长电话,然后拨打了过去。

  “喂!小程,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接通后,手机里传来馆长开心的声音。

  因为《秦王破阵乐》乐谱,这一段时间博物馆可谓是人流量饱满。

  虽然有些妨碍了博物馆人员工作,但也为博物馆增加了几百倍的进账,对此馆长是非常感激程胜无私的奉献。

  “您好,馆长,我这里发现一个大秘密。”程胜说道。

  “大秘密?”

  馆长先是一愣,随后想起《秦王破阵乐》乐谱,激动说道:“小程,是不是又有国宝要上交给国家?”

  程胜闻言,都有些无语了,这位馆长是不是以为自己每次都能捡到国宝啊?

  “不是,只是我在写剧本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有关宝藏的秘密。”程胜解释道。

  “宝藏?是哪位帝王的宝藏?”

  虽然不是国宝,但有关历史帝王宝藏的话,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