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送餐的诡计-《浮动地狱》

  一眨眼间,朝阳冉冉,落日西斜,时间晃到了第二天的夜里,晴朗的夜空中,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有如上帝的眼睛,查看着人世间的不幸与安宁。

  过去的一个月零五天,发生了不少新奇有趣的事,这里就捡点来说,有不少客人想着拉拢箫飒凌沉,甚至有的行为不检点的人,连味忍和山竹两个小孩子的念头都打。

  “师父,夜里轮到你去给客人送餐了。”年轻有为的山竹说。

  “好的,这就来。”箫飒斗志昂扬,浑身充满了干劲。

  夜幕还没被月亮拉下来时,箫飒出过坟轩一趟,把食盒转交给海盗,照理说晚上开篝火晚会不用吃晚饭,但情况有变计划有变。

  他们仔细清点冰库的库存,发现没有几只全羊可用作烤全羊,不过馕饼倒是有不少,牛羊肉的稀缺让烧烤的资源大打折扣。

  鸡鸭鱼肉中鱼肉有较多外,其他的一概供不应求,能用来烤的部位也得大打折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不是为了筹备篝火晚会,坟轩不会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的,地狱里的肉食动物本就少见多怪,与世隔绝与小岛有天壤之隔的亡海就更不言而喻了。

  小岛上吃过鸡鸭的人就不多,亡海里的食物就更少,这些都是凌沉去沉船上九死一生淘来的,从那种比较高级和大型的船只卸下来抬到坟轩,凌沉最高兴的时候无异于此。

  此次酬宾是为了高高兴兴,牺牲些什么宝贵的重要的物资也不要紧,库存里的肉近八成取了出来,全是冰冻住的,剩下的两成留着日后食用。

  为防晚上肉食不够,会尴尬遭到客人投诉和抱怨,只能先用他们自己的粮食,为他们做点糕点和小菜垫垫肚子。

  篝火晚会进食的主题是面食而不是肉,提前给大家说好,免得到时候大家为了争肉吃而大打出手。

  凌沉知道有不少人专门饿了一天两天,就为等着篝火晚会的来临敞开肚子胡吃海塞。

  人就是有这种话古怪的心理,把好的留到胃空无的时候吃,吃着不仅味道好还能吃得多,就像是去参加大胃王比赛,该让坟轩的主人们说些什么好。

  海盗们见箫飒来送餐,猜到箫飒他们打什么鬼主意,从口纷纷嚷着说不要吃,他们要等到晚上享有烤全羊。

  软硬兼施,箫飒铁骨铮铮威胁他们说不吃就等于没入场券,他就在这看着他们吃,不吃的话不许去参加篝火晚会,这是凌沉亲自下达的明令禁止的口谕。

  八个人八碗白米饭,里面有七碗有入场券,剩下那个人,对不起,就得被淘汰了,得一个人兀自留在飘满鬼影的空荡荡的船上当条狗看家护院,不想留下来当看门狗的人,就赶紧把饭吃尽了找入场券。

  这个激将法果然奏效,八个人争先恐后抢了一碗饭,连筷子也不用,直接上手用手刨,狼吞虎咽找入场券。

  箫飒一边捂着嘴巴忍俊不禁,一边提醒他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不合格的人不允许进入坟轩。

  这群早餐中餐都绝食的饿死鬼真听话,掉在地上的米粒捡起来就吃,粘在嘴角的米饭也抿到嘴里嚼食。

  箫飒笑意盈盈,没想到巧施妙计就把他们制伏了,绝不能让他们奸计得逞空腹吃肉。

  事后,每个海盗都没找到入场券,后知后觉的他们宣布要和箫飒决裂要打死他,竟敢欺诈他们。

  箫飒不和野蛮人动手,告诉他们进场的时间后着急忙慌扬长而去,他有轻功他们追不到,把他们肚子填饱的任务完成,就不信他们抠喉咙把食物都掏出来。

  这会儿,箫飒正一手提着一个食盒给两家客人送餐,他还得给他这片服务区内的好多客人送餐,另一半服务区轮到味忍送餐。

  味忍不会轻功,凌沉又禁止他和箫飒以外的人在屋檐上跑来跑去,见到箫飒在屋檐上飞来飞去,就有种好想哭的冲动。

  如果不提早把食物送达,有些客人就空腹上场,到时候他又得被凌沉师父骂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箫飒是个好可恨的对比。

  箫飒跳到客人屋檐下叩门,客人开门就把食物递进去,放到桌面上把菜码好,顺便提醒他们应当吃点饭垫肚子,晚点篝火晚会上肉食会有点不够。

  冲箫飒这实话实说敬业精神,不少客人主动提起筷子吃了个五分饱,箫飒抱拳道谢后便撤离了,又连忙把下一个食盒送到下一户。

  这个傍晚,箫飒在厨房和坟轩内的客人家里跳来跳去,像只止不住跳动的蟋蟀,等客人吃完了,他又得把食盒提回厨房洗刷好。

  忙活完了琐碎的杂事,箫飒来到杂货铺,将些节日大家爱玩的小玩意,譬如手提灯笼小哨子等摆上竹筏,这都是前些时候他们去沉船上找来的。

  他划着竹筏挨家挨户去兜卖,大家通常把一个小钱囊递给他,钱囊里面装的是绿豆红豆等粗粮,在坟轩粮食是当前用的,这就没什么好稀奇的。

  大多数人都愿意从箫飒的竹筏上买东西,箫飒除了划船会累些,交易起来还挺方便的,不用扯开喉咙放声叫卖,这也许就是对箫飒最好的福利了,起码不用把嗓子喊破。

  随着围住箫飒的货物递次减少(一些是客人拽走的,一些是客人偷走的,还有部分因竹筏的不平衡从船落到了水里),荷包的数量便层层叠叠的堆积,堆成了一座小山似的土坡。

  花前月下,何其有幸,箫飒分外喜欢这种与初日来坟轩时的冷清起了强大冲突的热闹氛围

  他划着竹筏行在坟轩不很空旷的街道,像是竹筏就挨着两边的船屋前行,被屋子挤着往前行进。

  周围邻里纷纷站在门前的空地,有的屋前没空地的人家便在家门前拥挤堆做一团,伸出装有粮食的荷包来招呼他快点划竹筏去他们那边,让他们来用取粮食换节日的玩意儿,箫飒忙得焦头烂额,却不会怎么样觉得累。

  灯笼的光朦胧照下,映在客人们或慈祥或亲切的脸上,箫飒从未觉得客人们有像这一刻平易近人,宛似冬日晒好的棉被,阳光的热度时时处处温存在每朵含蓄着热量的棉絮里,等待寒夜覆盖上人冰凉的躯体,是那一刻的触觉,告诉人们什么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