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再议册立太子-《人在综武扮演嘉靖:朕何罪之有?》

  金陵城,夜色如墨。

  梅长苏裹着厚重的狐裘,虚弱地倚在榻上。

  身旁炉中炭火噼啪作响,可他却仍觉寒意蚀骨。

  那双修长且苍白的手在火焰上方不停的颤抖着。

  此时,火寒之毒不断的在他经脉中肆虐。

  之前夏日里他尚还可以勉强压制。

  可自入冬以来,那刺骨的寒意便如附骨之疽,日夜啃噬着他的五脏六腑。

  此刻虽守着暖炉,却仍能看见他的嘴唇发白。

  黎纲手上端着药碗,满脸担忧的立在一旁。

  并且禀报着夏江今日回京后的动向。

  梅长苏静静的听着,炉中跳动的火光落在他眸中,却化不开眼底凛冽的恨意。

  "宗主,夏江一回京就去刑部大牢见了谢玉,接着又去宫中得了圣谕,接下来由他主审谢玉一案。

  "

  梅长苏虚弱的笑道:

  "不愧是夏江,果然深受皇帝信任,去一趟宫里就能要到谢玉案的主审一职。

  "

  黎纲闷声道:

  "宗主,你还有闲心笑。”

  “此二人当初就是狼狈为奸,此时谢玉若是落到他手里,只怕他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最后甚至无罪释放。”

  这时飞流不知何时出现在窗边,眼中闪着危险的光芒。

  "苏哥哥,杀?

  "

  梅长苏摇摇头,淡淡的说道:

  "不可,我还没从谢玉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他还不能死。

  "

  "宗主的意思是?

  "

  “誉王现在比我们更急,说不定,他现在已经在来这里的路上了。”

  “不会吧,都这么晚了…”黎纲有些不可置信。

  “呵呵,等会儿就知道了。”

  梅长苏自信一笑。

  夜色渐深,夏江私会谢玉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誉王的耳朵里面。

  誉王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了几分。

  当初为了置谢玉于死地,他在提审的时候可没少下狠手。

  如今太子虽已伏诛,但若让谢玉活着走出大牢,以他阴狠毒辣、睚眦必报的性子,必定会不遗余力地报复。

  到时候他若投靠靖王,或是其他皇子,对自已而言都是个大麻烦。

  “备车,去苏府。”

  果然,不到一刻钟,苏府外就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誉王萧景桓一身便装,连随从都没带几个,显然是得了消息就匆忙赶来。

  "苏先生!

  "

  “殿下!”

  一句问候之后,誉王就迫不及待地开口。

  “苏先生,你不知道,父皇真是糊涂了。”

  “殿下说什么?”

  “我是说,真是不知道父皇在想什么。”誉王意识到自已说错话,连忙改口说道。

  梅长苏抬手示意黎纲退下,请誉王坐下,亲自为他斟了杯茶。

  "殿下稍安勿躁。

  "

  誉王接过茶盏却无心饮用。

  “谢玉这个案子是板上钉钉,再议亲议贵,最多不株连。”

  “现在竟然又重新叫悬镜司首尊夏江来审。”

  梅长苏明知故问道:

  "夏江大人执掌悬镜司多年,素来公正严明,由他来审有何不妥?

  "

  "先生有所不知,

  "

  誉王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夏江与谢玉私交甚密,让他来审,只怕这铁案也要审出个窟窿来,届时事情又有变故。

  "

  “还能怎么变,谢玉一案铁证如山啊!”

  "梅长苏故作惊讶。

  "铁证?”

  誉王摇了摇头。

  “先前我审理的时候,他就一口咬定,确实利用过卓鼎风的力量。”

  “但像密谋杀害内监这种事关天家威严的大案,他都一概不认。”

  “还反控说是卓鼎风为报杀子私仇,故意栽赃在他身上。”

  “现在换夏江来审,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他顿了顿,突然抓住梅长苏的衣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苏先生,这一次必须置谢玉于死地。”

  “他对本王恨之入骨,若让他翻身,以他的狠辣程度,本王怕是夜不能寐啊!

  "

  梅长苏从容地点点头。

  "殿下且放宽心,以谢玉多疑的性子,岂会真将性命托付他人?”

  “不如让在下去见他一面,只需稍加挑拨,令他与夏江生出嫌隙,那么他必死无疑。”

  “殿下可否为我安排?”

  誉王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倒是不难,不过此人狼子野心,如今保命要紧,只怕不是言语可以打动的。”

  “那就要看怎么说了。”

  梅长苏脸上浮现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

  次日。

  奉天殿上,久违的大朝会终于再次开启。

  朱厚聪高坐龙椅之上,褪去了道袍,换上了许久未穿的黄袍。

  朝会才开始,礼部尚书田德之便迫不及待的率先出列。

  手持玉笏深深一拜。

  "臣有本奏。

  "

  “讲!”

  "东宫之位空悬已逾半载,此举恐动摇国本,恳请陛下以社稷为重,册立储君。

  "

  这一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顿时激起千层浪。

  支持誉王的官员们仿佛早有准备,纷纷出列附和。

  御史台的言官们也是群情激昂。

  朱厚聪眯起眼睛,目光在群臣之间缓缓扫过。

  誉王派系的官员们个个神情振奋,而其他派系的朝臣则面色各异。

  裕王萧景亭面色更是阴沉似水。

  朱厚聪哪里还看不出来,这是誉王一派的官员想借着灭国之功,把誉王推上东宫之位。

  他轻笑一声,淡淡的说道:

  "诸位爱卿,今日朝会,本是为议南楚封赏之事,太子之事容后再议。

  "

  "陛下明鉴!

  "

  田德之自然不肯退让,他为什么要在还未封赏之前就提出来。

  就要因为一旦论功行赏之后,他还有什么理由借军功帮誉王上位呢!

  田德之跪伏在丹墀之下,额头紧贴冰冷的金砖,声音却愈发激昂。

  "陛下久不临朝,群臣如失怙恃。今日得睹天颜,臣等欢欣鼓舞之余,更忧心下次朝会又不知何时。

  "

  "储君之位早定一日,天下臣民便早安心一日啊!

  "

  这番话直击朱厚聪这半年来疏于朝政的软肋。

  殿中气氛骤然凝固,好些人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朱厚聪闻言,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

  "田爱卿这是在责怪朕?

  "

  "臣不敢!

  "

  田德之重重叩首。

  这时大理寺卿朱樾突然出列。

  "陛下明鉴,田尚书绝无此意。”

  “只是储君之位空悬,朝野不安,臣等夙夜忧心啊!

  "

  朱厚聪的目光在群臣脸上逐一扫过。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

  册立太子事关国家,乃是正道。

  誉王麾下在前面充当先锋,其余人也找不出来理由反驳。

  只好保持沉默。

  "看来今日这朝会,诸位爱卿是铁了心要议立储之事了?

  "

  “臣等请陛下早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