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你们这些人,有的是云,有的是水-《人在综武扮演嘉靖:朕何罪之有?》

  朝堂之上,唇枪舌剑,争执不休,场面几近失控。

  朱厚聪高坐龙椅,冷眼旁观,看着不断有人跳出来,或弹劾,或辩护,吵得面红耳赤。

  他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讥诮,这才慢悠悠地开口。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

  皇帝一开口,满朝文武顿时噤若寒蝉,争执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齐刷刷地跪伏在地,大气都不敢喘。

  朱厚聪扫视群臣,淡淡道:

  "起来,都起来吧。

  "

  "谢陛下!

  "

  朱厚聪微微一笑,语气悠然自得。

  "朕刚才念的,是一首问道诗,朕最喜欢的就是最后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

  "

  他目光深邃看向楼之敬等人,缓缓说道:

  "你们这些人,有些是云,有些是水,所做的事情不同而已,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

  【说出嘉靖经典语录,扮演嘉靖 1,奖励武道金丹】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心中皆是一凛。

  最前面的誉王萧景桓眉头一皱。

  这可是扳倒楼之敬的绝佳机会,岂能让父皇和稀泥,三言两语就糊弄过去?

  他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出列,拱手道:

  "父皇,京兆府出了如此重大的人命官司,若不彻查,恐难服众。”

  “既然御史李茂声称有人证物证,何不让京兆府尹高升详查,以正视听?

  "

  朱厚聪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心中暗骂逆子。

  朕方才已经定调,说满朝皆是忠臣,你竟敢当众拆台?

  但他面上不显,只是淡淡说道:

  "好啊!那就依誉王所言。

  "

  "不过,此案牵连甚广,京兆府恐怕担不住干系,既如此,组织三司会审吧!

  "

  他目光扫过群臣,继续开口:

  "既然是御史李茂找来的人证物证,朕看,就由同为御史的赵孟静主审。

  "

  朝堂之上,百官面面相觑,眼中尽是困惑之色。

  赵孟静?

  为何是他?

  然而,旁人或许不解圣意,赵孟静却是心如明镜。

  皇帝方才那句云在青天水在瓶,都是忠臣。

  分明是在暗示楼之敬无罪。

  他只需要知道这一点就可以了。

  至于这案子该怎么审…当然是按照圣意来审了!

  "臣,遵旨。

  "

  赵孟静立刻出列,恭敬叩首。

  朱厚聪见状点点头,又唤道:

  "严嵩。

  "

  严嵩立刻躬身应道:

  "奴婢在。

  "

  "你一个,赵孟静一个,刑部一个、大理寺一人,共同审理此案。”

  “务必查明真相,不得有误。

  "

  严嵩肃然领命:

  "奴婢遵旨!

  "

  誉王心中一凛,暗自咬牙,却不敢再多言,只得退回队列。

  散朝之后,誉王快步追上走在前面的赵孟静。

  "赵御史,等等本王。

  "

  赵孟静闻声驻足,转身时脸上已堆满恭敬的笑容。

  连忙拱手道:

  "原来是誉王殿下,下官有礼了。

  "

  誉王摆摆手,故作亲切地说道:

  "诶,不必多礼。”

  “赵御史此番被父皇委以重任,若能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必定平步青云啊!”

  赵孟静心中不禁冷笑。

  呵,真当本官是傻子?

  若真查个'水落石出',只怕我这官帽就要落地了!

  面上却恭敬的答道:

  "殿下所言极是,下官借殿下吉言。

  "

  誉王见赵孟静态度恭顺,心中暗喜,继续说道:

  "呵呵,本王与刑部尚书齐敏齐大人有点交情。”

  “你去找他,就说是本王引荐的,他必定会安排一位断案高手协助你。

  "

  赵孟静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感激之色。

  "誉王如此体恤下官,下官感激不尽!

  "

  誉王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直接暗示:

  "都是为朝廷办事嘛,本王和父皇一样,都希望你能将此案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下官谨记殿下教诲。

  "

  赵孟静连忙拱手,笑容愈发谄媚。

  誉王见状,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然而,他哪里知道,眼前这个看似恭敬的赵孟静,实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利已小人。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戏,他玩得比谁都溜。

  望着誉王远去的背影,赵孟静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讥讽。

  这大梁,只有一片天,那就是陛下!

  听你的?

  你算个粑粑!

  正如电视剧中那般,京兆尹高升最宠爱的姬妾实则是红袖招的暗桩。

  而高升本人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位滑族谋士牢牢掌控。

  在秦般若的暗中提点下,高升当机立断,直接将兰园藏尸案的卷宗移交刑部。

  这本是誉王计划中的关键一步。

  毕竟刑部尚书齐敏也是他的人,若按原定计划,此案在刑部走个过场便能办成铁案,楼之敬绝无翻身可能。

  可惜,被朱厚聪一搅和,彻底打乱了布局。

  赵孟静被钦点为主审,更有严嵩这位皇帝贴身太监坐镇监督。

  齐敏纵有千般手段,此刻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一场本该速战速决的审判,硬生生变成了规规矩矩的三司会审。

  刑部大堂上,赵孟静高坐主位,严嵩眯着眼睛在一旁监审,齐敏和大理寺只能绷着脸配合。

  三司会审前夜,严嵩已经奉旨,将东厂密折亲手交予赵孟静。

  烛光摇曳的书房里,赵孟静展开密折,目光在字里行间逡巡。

  当看到

  "史钧入誉王府

  "几个字后,记录便戛然而止的时候。

  他嘴角不由浮现一丝了然的笑意。

  果然如此!

  赵孟静心中已然明了。

  圣意便是要此案止步于史钧。

  既如此,事情便好办了。

  翌日公堂之上,惊堂木重重拍响。

  "带人证!

  "

  衙役押着史钧上堂。

  这位昔日的兰园管家面色惨白如纸,脚步虚浮,短短几日仿佛老了十岁。

  他颤抖着跪倒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砖。

  "罪民史钧,拜见各位大人。

  "

  赵孟静居高临下地审视着这个将死之人,语气森然。

  "史钧,胡乱攀咬朝廷命官,你可认罪?

  "

  史钧一愣,不由得抬头望向主审官,在那双冰冷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已必死的结局。

  齐敏阴恻恻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赵大人,你的结论未免下得太早了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