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开口,让在场的朱元璋、朱标、李善长后来的朱雄英等人为之一惊。
谁也没想到朱棣为了应对蒙元使者的三日挑战,居然给出这样的解决办法。
可细细思考起来,又发现这似乎是目前最合理最有把握的办法。
甚至在场的几人多多少少心里也都萌生过这样的想法,只是出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说出口而已。
陈平的本事,他们在场的众人是再了解不过的。
不,不能说了解。
因为陈平的本事,他们现在也仅仅是见到冰山一角而已。
可仅仅是冰山一角,在他们眼中,也比什么蒙元使者、算术之书要强大不少。
朱棣心里面也是在暗自得意,他等待这个机会等得太久了。
过去朱棣就一直想找机会放出陈平,只是因为老父亲朱元璋和陈平的矛盾实在是太大了。
他也知道平日里若是提出这样的要求,肯定不会被朱元璋同意。
于是乎现在,蒙元使者前来挑战,而大明并无合适之人出战,就成了一个释放陈平的最好借口。
“不行,绝对不行!”
可这时候朱元璋却是猛地摇头,直接拒绝了。
“陈平此人目无法纪,肆意张狂,若是将他放出,当着那蒙元使者的面大放厥词,我大明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朱元璋话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意思却是担心将陈平放出来之后,对方要是当着蒙元使者和大明文武百官的面指着自己鼻子骂,那他这个大明皇帝该如何自处?
到时候不杀了陈平,不足以平息怒火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杀了陈平就等于自断一条臂膀,从此大明前途缥缈无踪,反倒是让那蒙元使者背地里偷笑大明的愚蠢。
朱标眉头微皱,沉默了半晌说道:
“其实我也觉得不该让先生出面。倒不是因为先生会骂……咳咳,会出言不逊,而是先生目前是大明最高机密,知道先生存在的,除了韩国公、魏国公之外,便只剩皇家亲信。若是让有心之人知道还有那么一个学究天人的高人存在,唯恐有人对先生不利。”
李善长作为官场的老狐狸,自然明白朱标的意思,当即点头道:
“太子殿下所言不无道理,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让先生处于暗处,远比暴露出来招到他人惦记更容易保护。”
听到连朱标和李善长都这么说,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朱雄英顿时有些急了。
他和朱棣一样,一直以来都希望陈平能够从诏狱里出来,在群臣面前正大光明地显露自己的学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暗无天日的诏狱里度过余生。
所以听到朱元璋三人都不想让陈平参与比试,当即开口道:
“皇爷爷,爹爹,韩国公。”
“你们是不是想得太复杂了,只是一场比试,并不能暴露先生的能力吧?”
“况且诏狱光线昏暗,条件恶劣,先生万金之躯若是待的时间久了,难免生出一些病症,孙儿唯恐他英年早逝,此乃我大明之不幸也!”
朱元璋一听朱雄英这话,气得差点跳脚。
“大孙,你可不能睁着眼说瞎话!”
“他每天大鱼大肉,吃饱了睡,睡饱了吃,那叫过得不好?他要是过得不好,那咱日日夜夜批奏折又算得了什么?养生吗?”
最初他将陈平关在诏狱,是等着时间到了斩首的。
可发展到了后面,知道了陈平的学识,他朱元璋还得下令让人好酒好肉地伺候着。
更是在胡惟庸一事发生后,清空整个诏狱,就连一只老鼠也没有留下。
可以说整个诏狱现在都是专门为陈平一个人设立,除了不能离开诏狱,什么要求不能满足他?
就这还说条件不好,试问整个大明找得出第二个如他这般逍遥自在的囚犯吗?
朱棣听到朱元璋的话,倔脾气也上来了,梗着脖子看着天花板,嘴里也阴阳怪气起来。
“先生过得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天底下没有这么对待师长的。我要是皇帝,我巴不得把他供起来,每天派几百个锦衣卫日夜守护,我就不信有人敢对他不利。”
朱元璋气得胡子都快翘起来了,伸手就要揪着朱棣揍。
“咱把你个嘴上没门的,咱今天不揍死你,咱是你生的!”
朱棣说话之前就做好了挨揍的准备,见朱元璋伸手,脚底一滑就把朱雄英揽在身前,抱着他一边后退一边接着说道:
“你揍死我,我也得说。我和雄英拜先生为师,一没给束修六礼,二没三跪九叩,先生从来没有计较过什么。”
“父皇你天天听墙角,也算先生半个弟子了吧?您老实说,您想过放先生出来吗?”
“还有大哥,要是牢里关着的是宋濂大学士,你会不会想方设法把他弄出来?”
朱标一听这话,顿时脸红了。
他对宋濂敬如生父,别说关起来了,委屈一点都不行。
“咳咳,父皇话也不能这么说,您想一想自从陈先生开始指点四弟与雄英后,我们大明的改变是天翻地覆,以陈先生之才久居诏狱已经是屈才了,若是让外人知道我们大明就是这么对待有学之士,日后天下人又如何看待我大明?”
“至于安全之事,雄英说的或许也没错,毕竟只是一场比试而已……”
经过众人一番合力的劝说,朱元璋不胜其烦的同时,也终于是无奈地点头道:
“行吧行吧,咱愿意放他出来还不行吗?只要他愿意帮助我大明赢下蒙元使者,咱非但不计较他口出狂言之过,还给他加官进爵,这下你们满意了吧?”
“陛下圣明!”
朱标、朱棣、李善长和朱雄英闻言顿时大喜,齐声说道。
看着好像是德胜凯旋一样的几人,朱元璋心里很是无奈。
对于陈平,他是又爱又恨。
天天指着自己鼻子骂街的混球,偏偏有如此高的学识,搞得现在整个大明都不得不依附着他意思去运转。
哪怕是朱元璋自己,也拿陈平毫无表情。
罢了罢了!
只要能为大明添砖加瓦,就算这家伙指着自己鼻子骂街又如何?就当自己人老了耳朵聋了听不见就行了!
朱元璋心里面这么安慰自己,无奈地对朱棣和朱雄英吩咐道:
“你们二人就去劝说那陈平参与三日后的比试,不过事先说好,若是他没能赢下比试,咱就要砍了他的脑袋!”
“儿臣遵旨!”
“孙儿遵旨!”
朱棣和朱雄英赶忙应下。
至于后面半句砍了陈平的脑袋,却是被他们自动忽略了。
在他们看来,以陈平的学识有输的可能吗?
就算是退万步来说,陈平果真是输了。
可朱元璋真的舍得砍下陈平的脑袋?
要知道之前陈平那么多次隔着一堵墙辱骂朱元璋,对方都没有痛下杀手。
又怎么会因为这一次比试,就要了陈平的性命呢?
所以朱棣和朱雄英是一点也不担心。
这件事剩下的唯一难点,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让陈平答应出来参与比试。
……
诏狱。
牢房。
“嗯,你们二人最近的化学功课都做得不错,尤其是你朱棣,各方面表现优异,我还是很看好你在化学领域的发展。”
陈平检查了一遍自己最近给朱棣、朱雄英二人布置的家庭作业,半晌后满意地点了点,如此评价道。
“都是先生教导有方。”
朱棣谦虚了一句,随后和朱雄英对视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谁也没想到朱棣为了应对蒙元使者的三日挑战,居然给出这样的解决办法。
可细细思考起来,又发现这似乎是目前最合理最有把握的办法。
甚至在场的几人多多少少心里也都萌生过这样的想法,只是出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说出口而已。
陈平的本事,他们在场的众人是再了解不过的。
不,不能说了解。
因为陈平的本事,他们现在也仅仅是见到冰山一角而已。
可仅仅是冰山一角,在他们眼中,也比什么蒙元使者、算术之书要强大不少。
朱棣心里面也是在暗自得意,他等待这个机会等得太久了。
过去朱棣就一直想找机会放出陈平,只是因为老父亲朱元璋和陈平的矛盾实在是太大了。
他也知道平日里若是提出这样的要求,肯定不会被朱元璋同意。
于是乎现在,蒙元使者前来挑战,而大明并无合适之人出战,就成了一个释放陈平的最好借口。
“不行,绝对不行!”
可这时候朱元璋却是猛地摇头,直接拒绝了。
“陈平此人目无法纪,肆意张狂,若是将他放出,当着那蒙元使者的面大放厥词,我大明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朱元璋话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意思却是担心将陈平放出来之后,对方要是当着蒙元使者和大明文武百官的面指着自己鼻子骂,那他这个大明皇帝该如何自处?
到时候不杀了陈平,不足以平息怒火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杀了陈平就等于自断一条臂膀,从此大明前途缥缈无踪,反倒是让那蒙元使者背地里偷笑大明的愚蠢。
朱标眉头微皱,沉默了半晌说道:
“其实我也觉得不该让先生出面。倒不是因为先生会骂……咳咳,会出言不逊,而是先生目前是大明最高机密,知道先生存在的,除了韩国公、魏国公之外,便只剩皇家亲信。若是让有心之人知道还有那么一个学究天人的高人存在,唯恐有人对先生不利。”
李善长作为官场的老狐狸,自然明白朱标的意思,当即点头道:
“太子殿下所言不无道理,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让先生处于暗处,远比暴露出来招到他人惦记更容易保护。”
听到连朱标和李善长都这么说,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朱雄英顿时有些急了。
他和朱棣一样,一直以来都希望陈平能够从诏狱里出来,在群臣面前正大光明地显露自己的学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暗无天日的诏狱里度过余生。
所以听到朱元璋三人都不想让陈平参与比试,当即开口道:
“皇爷爷,爹爹,韩国公。”
“你们是不是想得太复杂了,只是一场比试,并不能暴露先生的能力吧?”
“况且诏狱光线昏暗,条件恶劣,先生万金之躯若是待的时间久了,难免生出一些病症,孙儿唯恐他英年早逝,此乃我大明之不幸也!”
朱元璋一听朱雄英这话,气得差点跳脚。
“大孙,你可不能睁着眼说瞎话!”
“他每天大鱼大肉,吃饱了睡,睡饱了吃,那叫过得不好?他要是过得不好,那咱日日夜夜批奏折又算得了什么?养生吗?”
最初他将陈平关在诏狱,是等着时间到了斩首的。
可发展到了后面,知道了陈平的学识,他朱元璋还得下令让人好酒好肉地伺候着。
更是在胡惟庸一事发生后,清空整个诏狱,就连一只老鼠也没有留下。
可以说整个诏狱现在都是专门为陈平一个人设立,除了不能离开诏狱,什么要求不能满足他?
就这还说条件不好,试问整个大明找得出第二个如他这般逍遥自在的囚犯吗?
朱棣听到朱元璋的话,倔脾气也上来了,梗着脖子看着天花板,嘴里也阴阳怪气起来。
“先生过得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天底下没有这么对待师长的。我要是皇帝,我巴不得把他供起来,每天派几百个锦衣卫日夜守护,我就不信有人敢对他不利。”
朱元璋气得胡子都快翘起来了,伸手就要揪着朱棣揍。
“咱把你个嘴上没门的,咱今天不揍死你,咱是你生的!”
朱棣说话之前就做好了挨揍的准备,见朱元璋伸手,脚底一滑就把朱雄英揽在身前,抱着他一边后退一边接着说道:
“你揍死我,我也得说。我和雄英拜先生为师,一没给束修六礼,二没三跪九叩,先生从来没有计较过什么。”
“父皇你天天听墙角,也算先生半个弟子了吧?您老实说,您想过放先生出来吗?”
“还有大哥,要是牢里关着的是宋濂大学士,你会不会想方设法把他弄出来?”
朱标一听这话,顿时脸红了。
他对宋濂敬如生父,别说关起来了,委屈一点都不行。
“咳咳,父皇话也不能这么说,您想一想自从陈先生开始指点四弟与雄英后,我们大明的改变是天翻地覆,以陈先生之才久居诏狱已经是屈才了,若是让外人知道我们大明就是这么对待有学之士,日后天下人又如何看待我大明?”
“至于安全之事,雄英说的或许也没错,毕竟只是一场比试而已……”
经过众人一番合力的劝说,朱元璋不胜其烦的同时,也终于是无奈地点头道:
“行吧行吧,咱愿意放他出来还不行吗?只要他愿意帮助我大明赢下蒙元使者,咱非但不计较他口出狂言之过,还给他加官进爵,这下你们满意了吧?”
“陛下圣明!”
朱标、朱棣、李善长和朱雄英闻言顿时大喜,齐声说道。
看着好像是德胜凯旋一样的几人,朱元璋心里很是无奈。
对于陈平,他是又爱又恨。
天天指着自己鼻子骂街的混球,偏偏有如此高的学识,搞得现在整个大明都不得不依附着他意思去运转。
哪怕是朱元璋自己,也拿陈平毫无表情。
罢了罢了!
只要能为大明添砖加瓦,就算这家伙指着自己鼻子骂街又如何?就当自己人老了耳朵聋了听不见就行了!
朱元璋心里面这么安慰自己,无奈地对朱棣和朱雄英吩咐道:
“你们二人就去劝说那陈平参与三日后的比试,不过事先说好,若是他没能赢下比试,咱就要砍了他的脑袋!”
“儿臣遵旨!”
“孙儿遵旨!”
朱棣和朱雄英赶忙应下。
至于后面半句砍了陈平的脑袋,却是被他们自动忽略了。
在他们看来,以陈平的学识有输的可能吗?
就算是退万步来说,陈平果真是输了。
可朱元璋真的舍得砍下陈平的脑袋?
要知道之前陈平那么多次隔着一堵墙辱骂朱元璋,对方都没有痛下杀手。
又怎么会因为这一次比试,就要了陈平的性命呢?
所以朱棣和朱雄英是一点也不担心。
这件事剩下的唯一难点,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让陈平答应出来参与比试。
……
诏狱。
牢房。
“嗯,你们二人最近的化学功课都做得不错,尤其是你朱棣,各方面表现优异,我还是很看好你在化学领域的发展。”
陈平检查了一遍自己最近给朱棣、朱雄英二人布置的家庭作业,半晌后满意地点了点,如此评价道。
“都是先生教导有方。”
朱棣谦虚了一句,随后和朱雄英对视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