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书生刚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可听了这名书生讲出的兔子问题后,顿时惊为天人。
只因为他们过去一心专读圣贤书,也就是朱元璋恢复科举,主考经义,其他科目的重要性一降再降,十多年来哪有什么心思学什么算术?
故而一道简简单单的黄金比率经典问题,就让他们答不出来了。
“这问题问得也太刁钻了?燕王殿下又是怎么回答的?”
先前不以为意的人,反而开始好奇燕王是怎么解决这道题的。
要知道燕王朱棣在过去,一直都在太子朱标的光芒之下。
虽然说在众皇子之中算得上不错,可大家心眼里都觉得和太子朱标比起来还差得远。
却没有想到,这让文武百官为之头疼的兔子问题居然是燕王朱棣解开的。
“燕王殿下机敏过人,他给出的解法是……”
书生又将后续事情发展讲了出来。
众人听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居然破解得如此巧妙!”
“原来每一个月份的兔子数量都是有迹可循,燕王殿下能想到这点,属实不易!”
“既然有燕王殿下,那三日后和蒙元使团的比试,岂不是不用担心了?”
众人对解法和“想出解法”的朱棣佩服不已,同时又都觉得有燕王这番表现,三日后仍旧可以高枕无忧。
“非也非也!”
那名“爆料”的书生摇摇头,面带忧虑之色,回答道:
“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据说这个兔子问题只是那《计算之书》上最简单的一个问题罢了。除了这个,还有其他问题比这兔子问题还要刁钻、困难十倍百倍,整个大明都不一定有人能解开啊!”
“竟有此事!”
“这《计算之书》我等也算是观遍群书,可为何从未听说过?”
“要是这位仁兄说的都是真的,那三日后的比试我大明岂不是危险了?”
茶楼的众人面露忧色,心中也开始不安起来。
输谁他们都不想输给蒙元啊。
要知道元末乱战几十年,汉人好不容易才将中原江山夺回来,又岂能容许败在蒙元手下?
“等等,阁下看起来眼生得很,口音也不像是应天府本地人,不知姓甚名谁?还请报上来历,也好让我们都认识一下。”
书生们聊着聊着,忽然开始发现问题不太对劲。
只因为这一开始说话爆料,仿佛什么都知道的书生实在是眼生。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谁的朋友被邀请聚集过来,可若真是如此,为什么对方说了这么多,都没有其他书生引荐一二?
要知道能够以书生身份得知朝堂之上风吹草动的可都不是一般的人物,要么自己有本事,要么就是背景深厚,容不得小瞧半点。
这名陌生的书生眼看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却没有想着道出自己的来历,只是一拍脑门,装出一副才想起来什么事情的模样,一边朝着茶楼外走,一边说道:
“各位不好意思,在下才想起来家中还有事情要处理,这就先走一步了,你们各自请便!”
话一说完,人群之中就已经不见这名爆料的书生身影了。
茶楼的众人见状只觉得蹊跷,纷纷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不管如何,当日朝廷之上发生的事情,还是随着这一撮人的谈论流传开来。
一时间应天府的达官贵人、老百姓都在参与讨论,是大明朝的一次热点事件了。
至于那名爆料的书生,则是在胡同巷子里面左转右转,等到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换下书生衣袍,转而穿上草原民族的服饰,大摇大摆地走入蒙元使团歇脚的驿馆之中。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在驿馆之中,蒙元使者正捧着一本典籍翻开,看见是“书生”回来后,随口问道。
“启禀大人,事情都办妥了,眼下三日之后保证应天府都在议论此事!到时候只要大明在比试中输给我们,定然可以极大地打击大明士气,为我主可汗争取更多的时间!”
“书生”行了一个标准的草原礼仪,恭敬地说道。
原来他根本就不是什么书生,甚至也不是大明百姓,而是由蒙元使团之中的一名成员假扮而成!
蒙元入住中原百余年,双方人口交汇,哪怕是在草原上,也有一些汉人生存。
这些汉人随着时间过去,早就抛弃原本的出身,转而投靠在可汗帐下谋生。
就比如说这名假扮书生的蒙元汉人,光看外表和中原汉人没什么区别,说话口音顶多和本地有所差异,谁也不会联想到蒙元使团的身上。
“好,做得不错!”
蒙元使者闻言很是高兴,将手中的典籍合拢放回桌上。
书生瞄了一眼,发现这本典籍正是大名鼎鼎的《计算之书》,也是这一次他们胆敢对大明发起挑战的最大倚仗!
“只要将事情闹大,到时候大明皇帝就算想要将事情影响降到最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只要等事情结果传开,大明士气受损,对我们蒙元来说就越是有利!”
蒙元使者无不得意的说道。
书生却是露出几分疑虑之色,犹豫一番后开口道:
“大人,这《计算之书》真的可靠吗?要是三日之后,大明真的有人回答上来我们提出的三个问题,该怎么办?”
“哈哈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可是《计算之书》啊!我们蒙元最聪明的数十位长老祭司得到此书后无不是惊为天人,更是断定如今的大明无人能解!再说了,三天时间,他们上哪儿去找这号人才?光靠一个燕王,可不够啊!”
蒙元使者却显得很是自信,丝毫不觉得这会是什么问题。
“只等到三日之后比试结果出来,我们就可以带着胜利和战利品凯旋了!”
蒙元使者说到这里,眼中的野心怎么都无法掩饰。
只要本次计划顺利进行,他回去之后肯定是会被新可汗加官进爵,从此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帖木儿作为新继位的可汗,手中正缺少他这样的得力干将呢!
只因为他们过去一心专读圣贤书,也就是朱元璋恢复科举,主考经义,其他科目的重要性一降再降,十多年来哪有什么心思学什么算术?
故而一道简简单单的黄金比率经典问题,就让他们答不出来了。
“这问题问得也太刁钻了?燕王殿下又是怎么回答的?”
先前不以为意的人,反而开始好奇燕王是怎么解决这道题的。
要知道燕王朱棣在过去,一直都在太子朱标的光芒之下。
虽然说在众皇子之中算得上不错,可大家心眼里都觉得和太子朱标比起来还差得远。
却没有想到,这让文武百官为之头疼的兔子问题居然是燕王朱棣解开的。
“燕王殿下机敏过人,他给出的解法是……”
书生又将后续事情发展讲了出来。
众人听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居然破解得如此巧妙!”
“原来每一个月份的兔子数量都是有迹可循,燕王殿下能想到这点,属实不易!”
“既然有燕王殿下,那三日后和蒙元使团的比试,岂不是不用担心了?”
众人对解法和“想出解法”的朱棣佩服不已,同时又都觉得有燕王这番表现,三日后仍旧可以高枕无忧。
“非也非也!”
那名“爆料”的书生摇摇头,面带忧虑之色,回答道:
“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据说这个兔子问题只是那《计算之书》上最简单的一个问题罢了。除了这个,还有其他问题比这兔子问题还要刁钻、困难十倍百倍,整个大明都不一定有人能解开啊!”
“竟有此事!”
“这《计算之书》我等也算是观遍群书,可为何从未听说过?”
“要是这位仁兄说的都是真的,那三日后的比试我大明岂不是危险了?”
茶楼的众人面露忧色,心中也开始不安起来。
输谁他们都不想输给蒙元啊。
要知道元末乱战几十年,汉人好不容易才将中原江山夺回来,又岂能容许败在蒙元手下?
“等等,阁下看起来眼生得很,口音也不像是应天府本地人,不知姓甚名谁?还请报上来历,也好让我们都认识一下。”
书生们聊着聊着,忽然开始发现问题不太对劲。
只因为这一开始说话爆料,仿佛什么都知道的书生实在是眼生。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谁的朋友被邀请聚集过来,可若真是如此,为什么对方说了这么多,都没有其他书生引荐一二?
要知道能够以书生身份得知朝堂之上风吹草动的可都不是一般的人物,要么自己有本事,要么就是背景深厚,容不得小瞧半点。
这名陌生的书生眼看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却没有想着道出自己的来历,只是一拍脑门,装出一副才想起来什么事情的模样,一边朝着茶楼外走,一边说道:
“各位不好意思,在下才想起来家中还有事情要处理,这就先走一步了,你们各自请便!”
话一说完,人群之中就已经不见这名爆料的书生身影了。
茶楼的众人见状只觉得蹊跷,纷纷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不管如何,当日朝廷之上发生的事情,还是随着这一撮人的谈论流传开来。
一时间应天府的达官贵人、老百姓都在参与讨论,是大明朝的一次热点事件了。
至于那名爆料的书生,则是在胡同巷子里面左转右转,等到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换下书生衣袍,转而穿上草原民族的服饰,大摇大摆地走入蒙元使团歇脚的驿馆之中。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在驿馆之中,蒙元使者正捧着一本典籍翻开,看见是“书生”回来后,随口问道。
“启禀大人,事情都办妥了,眼下三日之后保证应天府都在议论此事!到时候只要大明在比试中输给我们,定然可以极大地打击大明士气,为我主可汗争取更多的时间!”
“书生”行了一个标准的草原礼仪,恭敬地说道。
原来他根本就不是什么书生,甚至也不是大明百姓,而是由蒙元使团之中的一名成员假扮而成!
蒙元入住中原百余年,双方人口交汇,哪怕是在草原上,也有一些汉人生存。
这些汉人随着时间过去,早就抛弃原本的出身,转而投靠在可汗帐下谋生。
就比如说这名假扮书生的蒙元汉人,光看外表和中原汉人没什么区别,说话口音顶多和本地有所差异,谁也不会联想到蒙元使团的身上。
“好,做得不错!”
蒙元使者闻言很是高兴,将手中的典籍合拢放回桌上。
书生瞄了一眼,发现这本典籍正是大名鼎鼎的《计算之书》,也是这一次他们胆敢对大明发起挑战的最大倚仗!
“只要将事情闹大,到时候大明皇帝就算想要将事情影响降到最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只要等事情结果传开,大明士气受损,对我们蒙元来说就越是有利!”
蒙元使者无不得意的说道。
书生却是露出几分疑虑之色,犹豫一番后开口道:
“大人,这《计算之书》真的可靠吗?要是三日之后,大明真的有人回答上来我们提出的三个问题,该怎么办?”
“哈哈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可是《计算之书》啊!我们蒙元最聪明的数十位长老祭司得到此书后无不是惊为天人,更是断定如今的大明无人能解!再说了,三天时间,他们上哪儿去找这号人才?光靠一个燕王,可不够啊!”
蒙元使者却显得很是自信,丝毫不觉得这会是什么问题。
“只等到三日之后比试结果出来,我们就可以带着胜利和战利品凯旋了!”
蒙元使者说到这里,眼中的野心怎么都无法掩饰。
只要本次计划顺利进行,他回去之后肯定是会被新可汗加官进爵,从此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帖木儿作为新继位的可汗,手中正缺少他这样的得力干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