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甚嚣尘上-《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土豆发芽、红薯出了秧苗的时候,赵清虎再次入京了。

  关于大渊皇家银行的谣言是越传越广,而且越来越邪乎。

  金币、银币,现在都带毒了。

  好家伙,你们也不讲科学啊。

  古人不都相信银针试毒吗?

  怎么,银币还能有毒啊,有毒它不发黑啊?

  赵清虎入京,路上,甚至有人拦马车。

  “怎么回事?”

  赵清虎掀开车帘,看到了两个白胡子老者。

  “小老儿见过农令!”

  下了马车,把两个老人搀扶了起来,赵清虎好奇,“两位老丈,找我有事?”

  “农令,我们想问问,那银币真的不纯?”

  好家伙,竟然问到了他面前来。

  “放心吧,银币都是足银,一两银子一枚,不缺斤少两,也没掺假,金币一样,也是真的。”

  两老人明显松了口气,放心了。

  “农令说的,我们相信。”

  目送两老人离去,赵清虎一脸疑惑!

  好端端的,真的是跑来问自己这个的?

  那金币、银币是不是真的,你们自己看不出来?

  “老爷?”

  “回府!”

  赵清虎回京,关于大渊皇家银行的谣言,虽然没有平息。

  但是,出现了新的状况。

  散户开始入场了,几两银子、十几两银子,开始存入大渊皇家银行。

  除了存款外,还有大量兑换。

  碎银子,兑换银币。每一个散户提供的金银虽然少,但是,积少成多。

  京城内,一共五家大渊皇家银行开业了,每一家,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赵清虎接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懵。

  “是京城郊外的农户,他们都来皇家银行存款,兑换银币了。”顾凌轩道。

  赵清虎摸了摸脑门,心情有些复杂。

  难怪要来问一问自己。

  “去总会。”

  赵清虎去了煤炭总会,果然,南王几个脸色都不是很好。

  显然,谣言的事情,还是对皇家银行造成了影响。

  挤兑的人虽然没了,可来存钱,来兑换金币、银币的也少了。

  甚至是煤炭商会的股权交易,都降温了不少。

  “亏了?”赵清虎问。

  “那没有,股价还是往上走的。”王三爷道。

  “那你们一个个的愁眉苦脸?”

  “赵叔,我皇叔去江南卖琉璃,被人坑了!”太子殿下低声道。

  “啥玩意?”

  赵清虎吃了一惊,南王殿下被坑了?

  江南这些人胆子很大啊,连南王都敢坑?不怕死啊?

  “咋回事?”

  “琉璃送过去,等拍卖会的时候,端出来全都稀碎了。”

  南王怒道:“这帮孽障,本王迟早灭了他们。”

  赵清虎立马转移了话题,大渊皇朝才立国五十多年,江南这帮家伙,胆子就肥了啊。

  也有手段,无声无息把南王的玻璃制品全都打碎了,也不知道北王如何了。

  “谣言的事情查的如何了?”

  “只查到鸿胪寺一个佐官。”王三爷有些气馁。

  内卫虽然抓了不少人,但是,寻根究底,根本就没办法揪出幕后黑手。

  这种事情,满朝文武都盯着,没有证据也不能抓人,否则,肯定要出现朝政喧闹。

  “哎!”

  赵清虎叹了口气,天降狠人明太祖没出现过,少了干黑活的。

  这种事情,若是有锦衣卫,还查什么谣言?

  皇袍、龙椅扔你家地窖,谋反你怕不怕?

  内卫的手段,还是太软弱。

  大渊皇朝的官场,设置了左右丞相,文武分治,有点类似宋朝的士大夫集团。

  从历史上来看,宋朝士大夫集团崛起,掌握了朝政权力。

  而元朝的士大夫集团,过得更是滋润,包税制度,让他们吃的脑满肠肥。

  前朝大离皇朝,对读书人也不错。

  本朝太祖开国,同样少不了读书人帮着治理天下。

  士大夫享受了人上人待遇近千年,都形成了传统。

  士大夫的背后,可是世家、地主豪绅,这些人的贪婪,是永无止境的。

  皇家银行的借贷业务,果然啊,才刚刚有了一个苗头,立马就引来了群起而攻之,谣言满天飞。

  这些家伙,可一点不傻,敏锐得很。

  赵清虎在太子殿下耳边嘀咕了几句。

  太子殿下眼珠子都瞪大了。

  “赵叔,这能行吗?”

  “咋不行?”

  “可---”

  伪造证据?对一众朝臣如何交代啊!

  左右丞相,都是有君前议政权利的,他们两个若是站出来反对,整个朝廷都要停摆。

  “大渊皇家银行是不是你们皇家产业?”

  “是!”

  “那皇家的事情,宗人府能不能管?”

  “自然能管。”

  “那还说什么,谁说宗人府的牢房只能关押皇室宗亲?有人诋毁皇室,忤逆陛下,难道不该管吗?”

  “那我现在就去。”

  太子殿下坐不住了,立马就动身去处理了。

  宗人府如今的宗人令,不是别人,正是北王。

  大渊皇朝开国时间不长,目前皇家宗室成员还很少,宗人府日常只是摆设。

  既然如此,让太子殿下借来用一用,有何不可?

  京兆府的牢房内既然审不出来,那就让太子殿下来。

  没有证据,那就捏造证据,就看皇帝陛下,这一次想要拿下谁了。

  宫中,宏丰帝听了太子殿下的低声呢喃,眼珠子也瞪圆了。

  “这真是赵爱卿说的,不是你小子自己想的吧?”

  “父皇,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啊。”

  用宗人府的牢房,来避开官僚系统。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毋庸置疑,这是在文臣武将的脑袋上,悬了一把刀啊。

  这是捅了马蜂窝啊。

  可是,大渊皇家银行的事情,宗人府插手,这理由也不是站不住。

  说穿了,无非就是一个理由。

  师出有名,皇权摆在这里,谁敢有异议?

  东西出来了,自然有朝臣会为朕辩经。

  “去办吧。”

  宏丰帝最后还是同意了。

  眼下的局面,他是大刀阔斧办事情,还是许多新鲜事物。

  的确需要有一个特殊的权力部门,震慑朝臣。

  以往,大家你好我好全都好,皇帝垂拱而治,群臣兢兢业业。

  如今皇帝要做事,势必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触及一些人的利益。

  抓住一把刀,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