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庞大舰队-《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说起来,陛下对此次舰队回归可是满怀期待啊!”

  “可不就是,还特意率领文武百官出京来迎接。”

  “毕竟是太子,牵扯国本,能安全回来,全赖祖宗有德。”

  几位老臣,当初谁都没同意太子殿下冒险外出的。

  万一太子出了意外,可不仅仅意味着皇帝陛下死了一个儿子,而是这个大渊皇朝的继承人没了。

  寻常世家大族,没了一个继承人,都是大事,更何况是一个皇朝。

  好在,苍天有眼,祖宗庇佑,太子殿下安全回来了。

  没了担忧,对于这个舰队,群臣自然也有自己的态度。

  皇家出钱打造的,国库一两银子没有支付,成功与否,原本与他们朝臣没多大关系。

  可是,毕竟是皇帝出了几百万两银子的,全都撒入了海里面,一点水花没有,也让人心疼啊。

  满朝文武,可不仅仅是陆帧一个人,时时刻刻盯着宏丰帝的内库。

  家天下,家天下,天下都是皇家的,这万里江山,始终是皇帝一个人的。

  皇帝的内库,就是整个朝堂的托底。

  “万一亏了,陛下会不会找国库补贴?”

  突然,有人提了一句,一下子,整个议论都安静了,几个老臣瞪大了双眼。

  好一会,才有人冷哼一声。

  “你当我们都是死了的不成?”

  对比文臣的心思万千,武勋们就简单多了。

  宏丰帝虽然没有分享情报给他们,可庞大的舰队,这一次从南海走到北海,又是黄海,最后入了渤海,还是有一些零星的消息传递回来。

  特别是渔业公司的捕捞船,他们出海距离远,有不少都远远见到了那庞大的舰队。

  听说,回来的船只少了不少,但是,每一艘船,都很吃水。

  有经验的渔民一眼就能看出来,船舱里面肯定是装了很多东西。

  此次远洋出海,文臣们可以置身事外,毕竟朝堂没有多少投入。

  可武勋不一样,他们不仅出人出力,关键是,还有自家子侄跟着太子殿下外出了啊。

  如今,终于能见到舰队回归,是赚了是赔了倒是其次,关键是,儿子、孙子是不是平安啊?

  至于海外,有没有开疆拓土,真正在乎的,也就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天津卫的港口已经拓宽了不少,比之前见到的,深了,也宽广了。

  这里是天然的优良港口!

  宏丰帝摆开了皇帝仪仗,高坐龙椅之上,视野很好,能远眺整个港口。

  文武群臣,分左右落座,整个迎接队伍,庞大又不失秩序。

  “刘爱卿,这港口经营的很好,都是爱卿的功劳啊。”

  高台上,宏丰帝夸赞了坐在他旁边的刘佐仁。

  这位,可是领了皇命,来天津卫经营港口的。

  太子出海之后,这里就全权交给这位原工部侍郎刘佐仁负责。

  “陛下,天津卫港口的建设是太子之功,老臣也只是萧规曹随而已,不敢居功。”

  “哈哈哈哈,爱卿谦虚了。”

  有功之臣,自然要奖赏。

  宏丰帝已经在考虑,该给刘佐仁什么奖励,是官升一级,还是赏赐金银财货。

  朝廷目前有七大部门,后续肯定还要增加更多部门,如之前赵清虎提出的几个部门,地位还是可以继续提一提的,不能一直挂在户部之下。

  户部的权限,越来越大,不用宏丰帝提起,朝臣们已经有几个上了折子。

  继续让户部壮大下去,会打破六部平衡的,智者不取。

  等有尚书职位出缺,这个刘佐仁,便是可以选择的拔擢之人才。

  “来了,船队进来了!”

  就在此时,有了望的号令兵高喊了一声,敲响了手中的铜锣。

  宏丰帝激动了,也顾不得其他,从腰间摘下望远镜,直接往大海上看。

  赵清虎,以及一众群臣,各自也拿出了自己的望远镜,远远眺望海上情景。

  太子他们出海的时候,这望远镜数量不多,工坊内手搓的精品很少。

  如今,赵清虎的玻璃用具店内就有出售。

  只不过,群臣手中拿着的,跟皇帝手中拿着的,精准度不一样而已,是降低了规格的。

  果然,望远镜内的情景,跟肉眼可见的海天一色不一样。

  船队,海天一线之处,伴随着朝阳的金色光芒,一艘艘庞大的龙骨帆船出现了。

  令旗飞舞,海港内立马就有接引船,如飞梭破浪而出。

  首先被接引入港的,就是太子殿下所在的龙船。

  入港跟出港自然是不一样的!在接引船的接引下,一艘艘龙骨帆船,很快在水手的操纵下,停靠在了预定地点。

  船上的人下来,下面早就准备好的兵丁、力夫便在安排下登船,开始搬运货物。

  “怎么这么久时间不上来?”

  宏丰帝看的急了,都下来半个时辰了,太子怎么还不来参拜他这个父皇。

  “陛下稍安勿躁,殿下总要准备准备的。”刘佐仁劝了一句。

  足足一个时辰后,广场上才有了一些动静。

  便见太子殿下,一马当先,身穿明黄滚龙袍而来。

  簇拥在太子殿下身边的,是几个小将。

  赵清虎眼尖,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三郎跟四郎。

  两小子不错,没胆大到直接留在海外,这让他这个老父亲,颇为欣慰,好歹是回来了。

  宏丰帝已经站了起来,众人自然不敢继续坐着。

  远远地,太子殿下大步而来,所过之处,群臣见礼。

  “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脸上带着笑,身上没有伤,就是那明黄色的滚龙袍上,也是泛着金光的。

  就是脸上,多了一些风霜气息,长时间远航在汪洋大海上,身上的气息都变了。

  “儿臣参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之子啊---”

  宏丰帝突然就感性了,身子都晃了晃。

  孙公公跟赵清虎连忙上前,一左一右给架住了。

  刚才还八风不动,端坐钓鱼台,坐看风云起,怎么见了儿子,就忍不住了呢。

  年纪大了,可不能情绪变化太激烈啊。

  “父皇!”太子也吓了一跳。

  “无妨,朕无事!”宏丰帝摆了摆手,坐回了龙椅上。

  “父皇,儿臣此次出海,历经九个月,到了澳洲,也到了南北美洲,回航时途径十几个国家,如占城、爪哇、暹罗、苏门答腊、锡兰、小葛兰等,探索两条航线,建立了十五个驻点,带回来十九国使臣,皆愿意与我大渊皇朝友好往来,朝贡上邦!”

  太子一句话,大略将此次出海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一次出海,外出航行的海路,跟回来的时候,走的是不一样的。

  沿途经历的国家,也是千奇百怪。

  经历了不少战斗,反正,高傲的打服了,软弱的直接就是跪地相迎,予取予求。

  因为船队的往来频繁,给了太子不少底气,他在海外,除了开拓了三处领地外,还建立了十二个驻点,都是在各国的领地内,派遣了军队建造堡垒的。

  太子此言,大家的接受程度很好。

  毕竟,太子可是带了两万大军出去的,其中还有两千骑兵。

  天朝上邦的王者之师,进了蛮夷之地,自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此外,此次带出去的货物已经全部交易出去,共得金银四千五百余万,奇珍异宝无数,请父皇过目。”

  说着,太子拿出了一个折子,递了上来。

  宏丰帝笑了,比他预料的还要多。

  之前传回的消息中,也没说有这么多啊。

  赵清虎笑了,伸手戳了戳呆愣的孙公公。

  对方回神,连忙快步上前,接过了太子递上来的折子。

  宏丰帝展开,是越看越满意。

  “父皇,使节们都来了,就是不通语言,怕失了礼数,请父皇派鸿胪寺官员接待,教导礼仪。”

  “好,朕今日不见他们,等回京了再说。”

  这边父子两人交谈了几句,群臣之中,才有了一些动静。

  堂堂户部尚书,陆帧陆大人,直接从朝臣中走出来,左看看,右看看,那一对眼珠子,赤红入虎,似乎要择人而噬。

  文臣中,不少人浑身颤抖,脸色苍白,满脸都是懊悔。

  他们都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太子殿下刚才说多少?四千五百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