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居高临下,冷漠的目光扫过这片修罗场,最后落在了中心那十几个如同困兽的身影上。
他的眼神平静无波,没有丝毫胜利者的骄矜,也没有对敌人的怜悯,只有一种执行完既定程序后的漠然。
甚至没有多看郑克平那张因愤怒和绝望而扭曲的脸一眼,仿佛那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杂物。
没有劝降的喊话,没有多余的废话。
上校的嘴唇微微翕动,吐出一个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寒风的字:
“杀”。
命令简洁、干脆,不带一丝情绪。
“预备——放!”
随着军官冷酷的口令,早已在四周占据有利位置的数十名禁卫军神枪手,同时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再次爆响!这一次,目标明确,集火于一点!
郑克平的身体猛地一震!胸口、腹部、肩膀瞬间爆开十余朵凄艳的血花!
他身上的精良铠甲如同薄纸般被撕裂,滚烫的铅弹带着毁灭性的动能在他体内翻滚、撕扯,粉碎骨骼,搅烂内脏!
他手中的战刀“哐当”一声脱手掉落,高大的身躯如同被伐倒的巨树,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和不甘,轰然向后仰倒,重重地砸在冰冷泥泞、浸透鲜血的土地上。
他圆睁的双目死死瞪着灰蒙蒙的天空,生命的光彩迅速消散,只剩下空洞的绝望。
他身边的十几个亲兵,也在同一时间被密集的弹雨扫倒,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无声地扑倒在主将的尸体旁。
最后一点抵抗的火星,彻底熄灭。
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只有伤者垂死无力的呻吟和火焰燃烧木料的噼啪声在回荡。
但这死寂并未持续太久。
“打扫战场!”, 团长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命令下达,夏军士兵如同精密的机器般再次运转起来,他们没有欢呼胜利,脸上只有疲惫和麻木的冷酷。
一队队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踏着粘稠的血浆,开始在尸山血海中穿行。
他们的动作精准、高效,如同农夫在收割成熟的庄稼。
无论看到的是还在抽搐呻吟的重伤员,还是蜷缩在尸体堆里装死的幸运儿,亦或是那些被炸断肢体、只剩一口气的可怜虫。
士兵们面无表情地走上前,用穿着沉重军靴的脚踢开挡路的尸体或残肢,然后——
“砰!”
“砰!”
“砰!”
短促而沉闷的枪声此起彼伏,如同地狱的丧钟。
枪口抵近眉心或心脏,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每一次枪响,都代表着一个生命被彻底终结,一声微弱的哀嚎戛然而止。
脑浆混着鲜血溅在士兵的军靴和裤腿上,他们只是冷漠地跨过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效率之高,令人胆寒。这不是战斗,这是系统的、彻底的清除。
补枪的声音持续了很久,直到确认官道及两侧密林边缘,再无一丝活物的气息。
原本暗红色的土地,被一层层新鲜滚烫的血液反复浸染,变得如同屠宰场的地面般滑腻、黏稠,在初升的阳光下反射着妖异的光泽。
浓烈的血腥味冲天而起,吸引了远方天空盘旋的乌鸦,发出不祥的聒噪。
三千五百名郑家耗费巨资打造的精锐,曾经耀武扬威的虎狼之师,从统帅郑克平到最底层的士卒,无一生还。
他们在这条通往大宅的官道上,被更先进、更冷酷、更高效的战争机器,碾成了与泥土和血浆混合的肉泥。
钢铁的洪流碾过,留下的只有死寂与猩红,大夏禁卫军的旗帜,在弥漫的血雾硝烟中,猎猎作响。
“来人!”团长站在战场中央,高声喊道。
一名传令兵闻声快步跑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团长,有何指示?”。
团长面色凝重地说道:“速去给将军汇报,我一师第三团已圆满完成任务,三千五百郑家精锐尽皆伏诛,我方伤亡微乎其微,现等待下一步指示”。
传令兵应道:“是!”再次敬了个礼后,转身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
团长目送传令兵离去,目光随即落在了眼前这片惨不忍睹的战场上。
满地的残肢断臂和鲜血染红了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继续下令道:“去三个连,把他们营地里的民夫都给我赶来,让他们打扫战场,把这些尸体都掩埋掉”。
“另外,再派人去把他们的物资封存起来,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清理”。
命令下达后,立刻有几名军官领命而去,各自带领着手下的连队,朝着郑家军的大营疾驰而去。
剩下的士兵们则开始原地休息,有的擦拭着武器,有的检查着自己的伤势,还有的则帮忙搬运着战场上的物资。
炊事员们也忙碌起来,生火做饭,为士兵们准备热乎的饭菜。
整个战场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厮杀,但在团长的指挥下,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而此时的郑家大宅之战已经结束,所有郑家大宅里面的人不是被杀就是投降,这其中就包括郑芝龙和他的一众文武大将。
原本,郑芝龙心中燃起了拼死一战的念头,然而,他的部众们却并非如此。
除了他的亲兵之外,其他人都对这种不明不白的死亡充满了恐惧和抵触。
在颜克英和众多文臣武将的苦口婆心劝说下,郑芝龙内心的挣扎愈发激烈。
最终,对死亡的恐惧还是战胜了他的决心,他决定放下武器,投降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毕竟,不投降的话,他恐怕真的会命丧黄泉。
当战斗的硝烟散尽,秦二开始统计伤亡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场激战中,禁卫军的牺牲人数竟然不过区区六十余人,轻重伤两百余,这个数字相对于如此激烈的战斗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与禁卫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个情报局的损失却异常惨重。
从战斗前期准备到结束,这两个情报局损失的人手多达一百一十多人,这充分显示出了隐秘战线的残酷与无情。
不过,尽管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战果却是辉煌的。
郑家的精锐部队基本上被剿灭殆尽,被杀死的人数不少于五千人,而且还成功地将郑家的一众高层全部俘虏。
有了这些重要人物作为筹码,林云便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人来大做文章,甚至有可能直接将郑家的海上力量收编过来,从而一举奠定夏国在海上的霸主地位!
他的眼神平静无波,没有丝毫胜利者的骄矜,也没有对敌人的怜悯,只有一种执行完既定程序后的漠然。
甚至没有多看郑克平那张因愤怒和绝望而扭曲的脸一眼,仿佛那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杂物。
没有劝降的喊话,没有多余的废话。
上校的嘴唇微微翕动,吐出一个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寒风的字:
“杀”。
命令简洁、干脆,不带一丝情绪。
“预备——放!”
随着军官冷酷的口令,早已在四周占据有利位置的数十名禁卫军神枪手,同时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再次爆响!这一次,目标明确,集火于一点!
郑克平的身体猛地一震!胸口、腹部、肩膀瞬间爆开十余朵凄艳的血花!
他身上的精良铠甲如同薄纸般被撕裂,滚烫的铅弹带着毁灭性的动能在他体内翻滚、撕扯,粉碎骨骼,搅烂内脏!
他手中的战刀“哐当”一声脱手掉落,高大的身躯如同被伐倒的巨树,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和不甘,轰然向后仰倒,重重地砸在冰冷泥泞、浸透鲜血的土地上。
他圆睁的双目死死瞪着灰蒙蒙的天空,生命的光彩迅速消散,只剩下空洞的绝望。
他身边的十几个亲兵,也在同一时间被密集的弹雨扫倒,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无声地扑倒在主将的尸体旁。
最后一点抵抗的火星,彻底熄灭。
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只有伤者垂死无力的呻吟和火焰燃烧木料的噼啪声在回荡。
但这死寂并未持续太久。
“打扫战场!”, 团长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命令下达,夏军士兵如同精密的机器般再次运转起来,他们没有欢呼胜利,脸上只有疲惫和麻木的冷酷。
一队队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踏着粘稠的血浆,开始在尸山血海中穿行。
他们的动作精准、高效,如同农夫在收割成熟的庄稼。
无论看到的是还在抽搐呻吟的重伤员,还是蜷缩在尸体堆里装死的幸运儿,亦或是那些被炸断肢体、只剩一口气的可怜虫。
士兵们面无表情地走上前,用穿着沉重军靴的脚踢开挡路的尸体或残肢,然后——
“砰!”
“砰!”
“砰!”
短促而沉闷的枪声此起彼伏,如同地狱的丧钟。
枪口抵近眉心或心脏,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每一次枪响,都代表着一个生命被彻底终结,一声微弱的哀嚎戛然而止。
脑浆混着鲜血溅在士兵的军靴和裤腿上,他们只是冷漠地跨过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效率之高,令人胆寒。这不是战斗,这是系统的、彻底的清除。
补枪的声音持续了很久,直到确认官道及两侧密林边缘,再无一丝活物的气息。
原本暗红色的土地,被一层层新鲜滚烫的血液反复浸染,变得如同屠宰场的地面般滑腻、黏稠,在初升的阳光下反射着妖异的光泽。
浓烈的血腥味冲天而起,吸引了远方天空盘旋的乌鸦,发出不祥的聒噪。
三千五百名郑家耗费巨资打造的精锐,曾经耀武扬威的虎狼之师,从统帅郑克平到最底层的士卒,无一生还。
他们在这条通往大宅的官道上,被更先进、更冷酷、更高效的战争机器,碾成了与泥土和血浆混合的肉泥。
钢铁的洪流碾过,留下的只有死寂与猩红,大夏禁卫军的旗帜,在弥漫的血雾硝烟中,猎猎作响。
“来人!”团长站在战场中央,高声喊道。
一名传令兵闻声快步跑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团长,有何指示?”。
团长面色凝重地说道:“速去给将军汇报,我一师第三团已圆满完成任务,三千五百郑家精锐尽皆伏诛,我方伤亡微乎其微,现等待下一步指示”。
传令兵应道:“是!”再次敬了个礼后,转身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
团长目送传令兵离去,目光随即落在了眼前这片惨不忍睹的战场上。
满地的残肢断臂和鲜血染红了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继续下令道:“去三个连,把他们营地里的民夫都给我赶来,让他们打扫战场,把这些尸体都掩埋掉”。
“另外,再派人去把他们的物资封存起来,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清理”。
命令下达后,立刻有几名军官领命而去,各自带领着手下的连队,朝着郑家军的大营疾驰而去。
剩下的士兵们则开始原地休息,有的擦拭着武器,有的检查着自己的伤势,还有的则帮忙搬运着战场上的物资。
炊事员们也忙碌起来,生火做饭,为士兵们准备热乎的饭菜。
整个战场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厮杀,但在团长的指挥下,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而此时的郑家大宅之战已经结束,所有郑家大宅里面的人不是被杀就是投降,这其中就包括郑芝龙和他的一众文武大将。
原本,郑芝龙心中燃起了拼死一战的念头,然而,他的部众们却并非如此。
除了他的亲兵之外,其他人都对这种不明不白的死亡充满了恐惧和抵触。
在颜克英和众多文臣武将的苦口婆心劝说下,郑芝龙内心的挣扎愈发激烈。
最终,对死亡的恐惧还是战胜了他的决心,他决定放下武器,投降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毕竟,不投降的话,他恐怕真的会命丧黄泉。
当战斗的硝烟散尽,秦二开始统计伤亡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场激战中,禁卫军的牺牲人数竟然不过区区六十余人,轻重伤两百余,这个数字相对于如此激烈的战斗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与禁卫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个情报局的损失却异常惨重。
从战斗前期准备到结束,这两个情报局损失的人手多达一百一十多人,这充分显示出了隐秘战线的残酷与无情。
不过,尽管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战果却是辉煌的。
郑家的精锐部队基本上被剿灭殆尽,被杀死的人数不少于五千人,而且还成功地将郑家的一众高层全部俘虏。
有了这些重要人物作为筹码,林云便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人来大做文章,甚至有可能直接将郑家的海上力量收编过来,从而一举奠定夏国在海上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