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活人不敢说的话,死人替你说-《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东宫药庐,灯火摇曳,孙思邈与苏敬对坐,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前的闷热。

  案几上,三份样本——阿史那云的尸血,伪灯祭的骨灰,长安城南的井水,无一不昭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孙思邈小心翼翼地捻起银针,挑起一滴井水。

  刹那间,针尖爆发出幽幽的青芒,如同鬼火般诡异。

  “嘶——”苏敬倒吸一口凉气,惊呼道:“这水……有毒!”

  孙思邈面色凝重,缓缓点头:“此水已被‘雷毒’浸染,饮之不暴毙,却会让人夜夜梦见蓝火,不出三日便会咳血,七日之内,必化为行尸走肉。”他顿了顿,语气沉痛,“疫已入城!而且这玩意儿,它还会传染!”

  苏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声音都有些颤抖:“这……这可如何是好?长安百万人口,岂不是……”

  “灯根!”孙思邈打断他的话,若不斩断源头,长安百万百姓,皆会沦为灯油,被那幕后黑手榨干!”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李承乾缓步走入药庐。

  他身披一袭雪白的狐裘,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得面色苍白,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殿下!”孙思邈和苏敬连忙起身行礼。

  李承乾走到案前,拿起孙思邈手中的银针,仔细端详着针尖上的青芒。

  他轻轻一用力,“咔嚓”一声,银针断裂,落入井水中。

  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那原本妖异的青芒,竟然被硬生生地压制成一条细细的黑纹,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驯服。

  “火能生疫,也能灭疫。”李承乾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要让全城人——都怕这水。”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场危机的转机。

  这水有问题,老子要让它成为长安百姓的噩梦!

  与此同时,朱雀大街上,一辆青帷马车缓缓驶过,车身装饰着古朴而神秘的纹饰,在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辉。

  车旁,三百名身着统一服饰的婢女,抬着一口口热气腾腾的铜锅,锅内盛满了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粥汤。

  “血粥!喝血粥喽!”

  “明灯娘娘慈悲,以血还血,可避天雷!”

  街边的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涌上前,伸长脖子,期盼着能喝上一碗这所谓能驱邪避灾的“血粥”。

  实际上,这所谓的“血粥”,不过是加了姜桂红糖的普通米粥而已,但经过武媚娘的精心策划和宣传,却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力量,成为了百姓们心中的救命稻草。

  “娘娘,我家孙儿昨夜梦见蓝火,是不是要死了?呜呜呜……”一位老妇跪倒在马车前,声泪俱下地哭诉着。

  武媚娘连忙下车,亲自将老妇扶起,柔声安慰道:“老人家莫怕,明灯娘娘在此,愿以残躯,代苍生受劫!”

  说完,她竟然当众割破自己的手腕,将鲜红的血液滴入粥锅之中。

  刹那间,全场沸腾,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娘娘千岁!娘娘慈悲!”场面之壮观,简直堪比皇帝出巡。

  然而,在这看似充满爱心和奉献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人群之中,一位心腹女子手持一本册子,悄然记录着每一个前来求粥的百姓的姓名和生辰八字,最终汇成一册,题曰《灯民录》。

  这本《灯民录》,便是武媚娘精心布下的“人灯阵”的关键,也是她在这场权力游戏中,所能倚仗的最大底牌。

  另一边,东宫仪门前,气氛剑拔弩张。

  程务挺身披铠甲,手持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大步走入东宫。

  他身后,一队金吾卫士兵紧随其后,个个神情肃穆,杀气腾腾。

  “奉天子令,查东宫近日往来密信!”程务挺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在空旷的东宫内回荡。

  裴行俭见状,连忙上前阻拦,却被李承乾抬手制止。

  李承乾缓缓走下台阶,目光如炬,直视着程务挺。

  “程将军,”李承乾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威严,“你七岁丧父,是母亲在终南山采药时,不慎跌落悬崖而亡,对吗?”

  程务挺闻言,身躯猛地一震,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件事,除了他自己,根本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

  李承乾仿佛没有看到程务挺的震惊,继续说道:“你母亲采的是‘雪见草’,为了医治你的寒症。那年大雪封山,山路断绝,她却执意要上山采药——像极了今日你奉命而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程务挺的脸色变幻不定,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不知道李承乾是如何得知这些事情的

  李承乾淡淡一笑,指了指程务挺腰间的一枚玉佩,说道:“你腰间的那枚玉佩,是我母后赏给东宫老药奴的。而你的母亲,原本是东宫的一名采药婢女。”

  程务挺闻言,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了三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抱拳说道:“属下……告退!”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东宫,甚至连查阅密信的事情都忘记了。

  “殿下真是好手段。”裴行俭走到李承乾身边,由衷地赞叹道。

  李承乾却摇了摇头,轻叹一声:“这算什么手段,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程务挺是个孝子,我只是利用了他的孝心而已。”

  与此同时,在司天监的地穴深处,李淳风正进行着一场秘密的仪式。

  他将一块散发着幽光的雷母石,嵌入星盘的核心,顿时,地底传来一阵阵轰鸣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即将破土而出。

  “大人,”一位幕僚走到李淳风身边,担忧地问道,“太子已经醒来,而且似乎已经开始有所动作,陛下那边,恐怕会有变卦。”

  李淳风闻言,冷笑一声:“太子?他醒得不是时候。只要雷坛一开,天降霹雳击中东宫,世人皆会认为——这是天厌之!到时候,我自然会献上‘天书’,言魏王冤魂索命,唯有新君,方可平息天怒!”

  他指着星图的一角,届时,将阿史那云的尸体,引入地宫,九眼齐开,雷自天降!”

  他缓缓地抬起头,望着幽暗的地穴,嘴角勾起一抹狰狞的笑容:“到时候,整个长安,都将成为我的棋盘!”

  就在这时,地脉震动的频率越来越快,长安城内的井水,也开始泛起诡异的蓝色光芒,仿佛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即将降临……

  东宫地牢旧址,李承乾独自跪坐于寒玉床前,手中握着那块“道”……东宫地牢,阴冷如冰窖。

  李承乾那厮,居然还跪坐在那块破寒玉床前,手里攥着“道”字灰烬,跟个苦行僧似的。

  孙思邈急得直挠头,想劝他回寝殿暖和暖和,谁知太子殿下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什么也不肯挪窝。

  忽然,地动山摇,整个地牢都开始微微颤抖。

  墙角一道裂缝,像被人硬生生撕开的伤口,幽蓝色的液体,跟眼泪似的,一滴一滴地往下渗。

  “卧槽,这是什么鬼?”老孙惊呼。

  李承乾却像着了魔一样,伸出手,接住了一滴。

  那液体落在他掌心,居然凝成一个微小的火点,蓝幽幽的,诡异至极。

  这火点不烫手,却在他眼底映出幼年时,偷偷摸摸在火器工坊外窥视的身影。

  “你还记得我吗?”李承乾的声音低沉得像压抑了千年的火山,轻声问道。

  那火点微微摇曳,像在点头,又像是在嘲讽。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就……一起烧了他们。”

  窗外,长安万家灯火,明明灭灭,映照着这座繁华的都城。

  忽然,有那么几盏灯,像是被人掐灭了开关一样,无风自灭。

  紧接着,更多的灯盏开始熄灭,一盏接着一盏,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无情地掐向这人世间仅存的光明。

  “殿下,这……”,孙思邈还待再说,却被李承乾一个冰冷的眼神制止。

  他缓缓起身,盯着墙角仍在渗出的幽蓝液体,低语道:“游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