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刚刚从炼狱般的围城中喘过气来的巨兽,遍体鳞伤,兀自沉浸在无边的悲痛与狼藉之中。城墙之上,破损的垛口如同被巨兽啃噬过的獠牙,焦黑的痕迹与暗沉的血渍交织,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战争的惨烈。城内更是满目疮痍,断壁残垣随处可见,许多房屋被拆毁,木料石料充作了守城物资,只剩下空荡的骨架在寒风中呜咽。
孙原的伤势依旧沉重,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腹间的剧痛,面色苍白得不见一丝血色。然而,城破之后的重重事务,百姓的哀嚎,将士的牺牲,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令他无法安心卧于榻上。在郭嘉、管宁、沮授、袁涣等人的劝说无效下,他执意要亲自去看看这座他用生命守护、却也因他而承受了更多苦难的城池。
郭嘉、管宁、沮授、袁涣等人亦是人人带伤。郭嘉臂膀缠着绷带,吊在胸前,往日灵动的眼眸下是掩不住的疲惫的青黑;管宁步履略显蹒跚,肩头一处箭伤虽经处理,仍让他行动不便;沮授额角裹着白布,渗着隐隐血色;袁涣则咳嗽不断,似是内腑受了震荡。车马早已在守城中消耗殆尽,或被征用,或毁于战火。他们一行人,竟无一代步之物,只能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残破的街道上。
郭嘉看着孙原强忍痛楚、每一步都走得极其艰难的样子,眉头紧锁。他忽地停下脚步,对身边一名亲卫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亲卫领命而去,不多时,竟不知从哪个废墟角落里,寻来了一些破损的车轮、几根勉强能用的木棍、以及一些破烂的布条绳索。郭嘉也不顾臂伤,与那亲卫和另外几个略通工匠之法的士卒一起,就着街边的断墙,叮叮当当,七拼八凑,竟硬生生鼓捣出了一张极其简陋、甚至有些歪斜,但总算能勉强推动的“轮椅”。
“府君,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且委屈一下,以此代步吧。”郭嘉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气息微喘地说道,嘴角试图扯出一丝往日的玩世不恭,却终究只剩下苦涩。
孙原看着那辆寒酸却凝聚着心意的轮椅,心中百感交集,最终没有拒绝,在众人的搀扶下,小心地坐了上去。郭嘉用未受伤的手臂,艰难地推着他,一行人继续缓缓前行。
所见景象,令人心碎。
街道两旁,烟火尚未完全熄灭,缕缕黑烟从废墟中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东西烧焦的糊味、药材的苦味和更加浓郁的、无法散去的血腥与腐败的气味。哭声此起彼伏,有失去亲人的百姓伏尸痛哭,声音嘶哑绝望;有伤兵躺在临时搭起的窝棚里,缺医少药,发出压抑不住的痛苦呻吟;一些幸存下来的军医和民夫穿梭其间,却是杯水车薪,面对如此多的伤患,显得手足无措,许多重伤者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
他们行至一处相对开阔、原本或许是市集的地方,这里被临时充作了伤兵聚集处。景象更是凄惨,断肢残骸随处可见,哀鸿遍野。就在这时,孙原的目光被角落里一根半塌的廊柱下的人影吸引。
那是一个浑身血污、几乎看不出本来面目的汉子,他的一条腿自膝盖以下已然不见,只用肮脏的布条胡乱缠绕着断口,那布条早已被黑红色的血液浸透、板结。他背靠着冰冷的廊柱,头颅无力地垂着,气息微弱,眼看就要不行了,唯有偶尔胸膛一丝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孙原心中一紧,示意郭嘉停下。他让身旁一名侍从过去,小心地将那人扶起些许,喂了他一点清水。
清水入口,那汉子喉咙滚动了一下,艰难地睁开浑浊的眼睛。他的目光涣散,过了好一会儿,才逐渐聚焦在眼前这群虽然狼狈却气度不凡的人身上,最终落在了被簇拥在中间、坐在奇怪椅子上的紫袍青年。
“你……是何处人氏?何以至此?”孙原的声音虚弱,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和力量。
那汉子嘴唇嗫嚅了几下,发出极其微弱的声音:“常山国……真定县……”
常山真定?孙原心中一动。那汉子断断续续地说道:“俺……俺们那儿有个……了不起的后生,叫……赵云,赵子龙……他组织了好多乡勇,保境安民,打……打黄巾……厉害得很……”
他似乎提起家乡的英雄,精神稍振了少许:“俺……俺是听着他的名声去的……后来,听说黄巾贼聚众要打邺城……赵大哥就……就派了几个人,分头出来探查消息……俺,俺就到了邯郸……那时,邯郸还没丢……俺就混在人群里,后来……后来黄巾势大,俺怕被当探子杀了,就……就假冒入了伙,一路跟着跑,到了魏郡……再后来……官军征召,打邺城……俺,俺就被抓回来……守城……这才……”
他说得断断续续,极其费力,但意思却大致明了。这是一个被卷入时代洪流的小人物,怀着一腔热血出来报信,却阴差阳错,深陷敌营,最终又为守卫邺城而战至重伤。
“既已至此,为何不设法脱身,将消息带回常山?”孙原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惋惜。若能早得消息,或许筹备更能充分些。
那汉子脸上露出一丝极其苦涩、甚至带着点嘲弄的笑容,也不知是嘲弄命运还是嘲弄自己:“走?……哪里走得脱?四面都是黄巾,后来……又是围城……走不了啦……既然走不了……那……那不如就在这里,跟贼人拼了……也算……为国捐躯……没给真定父老……没给赵大哥丢人……”
孙原闻言,心中恻然,低声道:“若早些救治,你这腿……或许……”
那汉子却勐地摇了摇头,打断了孙原的话,笑容变得异常平静,甚至有一种看透生死的豁达:“没了腿……活下去……也是个废人……拖累……何必……何必再让其他人,空耗力气……粮食……药材……紧着还有用的人吧……”
说完,他不知从何处生出一股力气,勐地伸出沾满血污的手,一把抓住了孙原紫色的袍袖,手指因用力而颤抖。他另一只手艰难地探入自己早已破烂不堪的怀中,摸索了许久,掏出了一团用脏兮兮的、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粗布紧紧包裹着的东西。
那布团似乎被血和汗浸透,又反复干涸,变得硬邦邦的。他勐地将这布团塞进孙原手中,手指冰冷而僵硬。
“你……你定是孙原孙府君……俺……俺认得这袍子……也听过你……”他眼睛死死盯着孙原,气息越来越微弱,却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一字一句地说道:“死后……你若是……有幸见到了常山赵云……定……定要把这个……交于他……说……说七弟……没……没辜负他的教导……没给……真定赵家……丢人……”
话音未落,他抓住孙原袍袖的手勐地一松,头颅彻底垂下,最后一丝气息断绝。那平静而带着一丝执拗的面容,凝固在了生命最后的时刻。
孙原握着手中那团冰冷、坚硬、带着烈士最后体温的藏布,只觉得重逾千斤。他低头看着那具失去了生命的躯体,久久无言。四周的哭声、呻吟声、风声,似乎在这一刻都远去了。
常山,赵云,七弟,托付……
乱世如洪炉,生灵涂炭,但即便是在最深的黑暗与绝望中,总有一些微小的火种,在一些平凡或不平凡的人心中倔强地燃烧着,关乎信义,关乎家国,至死不渝。
孙原缓缓抬起头,望向北方常山的方向,目光深邃而复杂。他将那团染血的布包,小心翼翼地、郑重其事地收入了自己怀中,贴胸放好。
“厚葬此人。”他轻声吩咐,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记下他的名字,若有可能,找到他的家人。”
郭嘉、管宁、沮授、袁涣等人静立一旁,皆默然不语,心中各有波澜。这邺城的残垣断壁之下,悲号哭声之中,似乎有一些东西,正在悄然孕育,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孙原的伤势依旧沉重,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腹间的剧痛,面色苍白得不见一丝血色。然而,城破之后的重重事务,百姓的哀嚎,将士的牺牲,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令他无法安心卧于榻上。在郭嘉、管宁、沮授、袁涣等人的劝说无效下,他执意要亲自去看看这座他用生命守护、却也因他而承受了更多苦难的城池。
郭嘉、管宁、沮授、袁涣等人亦是人人带伤。郭嘉臂膀缠着绷带,吊在胸前,往日灵动的眼眸下是掩不住的疲惫的青黑;管宁步履略显蹒跚,肩头一处箭伤虽经处理,仍让他行动不便;沮授额角裹着白布,渗着隐隐血色;袁涣则咳嗽不断,似是内腑受了震荡。车马早已在守城中消耗殆尽,或被征用,或毁于战火。他们一行人,竟无一代步之物,只能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残破的街道上。
郭嘉看着孙原强忍痛楚、每一步都走得极其艰难的样子,眉头紧锁。他忽地停下脚步,对身边一名亲卫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亲卫领命而去,不多时,竟不知从哪个废墟角落里,寻来了一些破损的车轮、几根勉强能用的木棍、以及一些破烂的布条绳索。郭嘉也不顾臂伤,与那亲卫和另外几个略通工匠之法的士卒一起,就着街边的断墙,叮叮当当,七拼八凑,竟硬生生鼓捣出了一张极其简陋、甚至有些歪斜,但总算能勉强推动的“轮椅”。
“府君,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且委屈一下,以此代步吧。”郭嘉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气息微喘地说道,嘴角试图扯出一丝往日的玩世不恭,却终究只剩下苦涩。
孙原看着那辆寒酸却凝聚着心意的轮椅,心中百感交集,最终没有拒绝,在众人的搀扶下,小心地坐了上去。郭嘉用未受伤的手臂,艰难地推着他,一行人继续缓缓前行。
所见景象,令人心碎。
街道两旁,烟火尚未完全熄灭,缕缕黑烟从废墟中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东西烧焦的糊味、药材的苦味和更加浓郁的、无法散去的血腥与腐败的气味。哭声此起彼伏,有失去亲人的百姓伏尸痛哭,声音嘶哑绝望;有伤兵躺在临时搭起的窝棚里,缺医少药,发出压抑不住的痛苦呻吟;一些幸存下来的军医和民夫穿梭其间,却是杯水车薪,面对如此多的伤患,显得手足无措,许多重伤者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
他们行至一处相对开阔、原本或许是市集的地方,这里被临时充作了伤兵聚集处。景象更是凄惨,断肢残骸随处可见,哀鸿遍野。就在这时,孙原的目光被角落里一根半塌的廊柱下的人影吸引。
那是一个浑身血污、几乎看不出本来面目的汉子,他的一条腿自膝盖以下已然不见,只用肮脏的布条胡乱缠绕着断口,那布条早已被黑红色的血液浸透、板结。他背靠着冰冷的廊柱,头颅无力地垂着,气息微弱,眼看就要不行了,唯有偶尔胸膛一丝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孙原心中一紧,示意郭嘉停下。他让身旁一名侍从过去,小心地将那人扶起些许,喂了他一点清水。
清水入口,那汉子喉咙滚动了一下,艰难地睁开浑浊的眼睛。他的目光涣散,过了好一会儿,才逐渐聚焦在眼前这群虽然狼狈却气度不凡的人身上,最终落在了被簇拥在中间、坐在奇怪椅子上的紫袍青年。
“你……是何处人氏?何以至此?”孙原的声音虚弱,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和力量。
那汉子嘴唇嗫嚅了几下,发出极其微弱的声音:“常山国……真定县……”
常山真定?孙原心中一动。那汉子断断续续地说道:“俺……俺们那儿有个……了不起的后生,叫……赵云,赵子龙……他组织了好多乡勇,保境安民,打……打黄巾……厉害得很……”
他似乎提起家乡的英雄,精神稍振了少许:“俺……俺是听着他的名声去的……后来,听说黄巾贼聚众要打邺城……赵大哥就……就派了几个人,分头出来探查消息……俺,俺就到了邯郸……那时,邯郸还没丢……俺就混在人群里,后来……后来黄巾势大,俺怕被当探子杀了,就……就假冒入了伙,一路跟着跑,到了魏郡……再后来……官军征召,打邺城……俺,俺就被抓回来……守城……这才……”
他说得断断续续,极其费力,但意思却大致明了。这是一个被卷入时代洪流的小人物,怀着一腔热血出来报信,却阴差阳错,深陷敌营,最终又为守卫邺城而战至重伤。
“既已至此,为何不设法脱身,将消息带回常山?”孙原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惋惜。若能早得消息,或许筹备更能充分些。
那汉子脸上露出一丝极其苦涩、甚至带着点嘲弄的笑容,也不知是嘲弄命运还是嘲弄自己:“走?……哪里走得脱?四面都是黄巾,后来……又是围城……走不了啦……既然走不了……那……那不如就在这里,跟贼人拼了……也算……为国捐躯……没给真定父老……没给赵大哥丢人……”
孙原闻言,心中恻然,低声道:“若早些救治,你这腿……或许……”
那汉子却勐地摇了摇头,打断了孙原的话,笑容变得异常平静,甚至有一种看透生死的豁达:“没了腿……活下去……也是个废人……拖累……何必……何必再让其他人,空耗力气……粮食……药材……紧着还有用的人吧……”
说完,他不知从何处生出一股力气,勐地伸出沾满血污的手,一把抓住了孙原紫色的袍袖,手指因用力而颤抖。他另一只手艰难地探入自己早已破烂不堪的怀中,摸索了许久,掏出了一团用脏兮兮的、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粗布紧紧包裹着的东西。
那布团似乎被血和汗浸透,又反复干涸,变得硬邦邦的。他勐地将这布团塞进孙原手中,手指冰冷而僵硬。
“你……你定是孙原孙府君……俺……俺认得这袍子……也听过你……”他眼睛死死盯着孙原,气息越来越微弱,却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一字一句地说道:“死后……你若是……有幸见到了常山赵云……定……定要把这个……交于他……说……说七弟……没……没辜负他的教导……没给……真定赵家……丢人……”
话音未落,他抓住孙原袍袖的手勐地一松,头颅彻底垂下,最后一丝气息断绝。那平静而带着一丝执拗的面容,凝固在了生命最后的时刻。
孙原握着手中那团冰冷、坚硬、带着烈士最后体温的藏布,只觉得重逾千斤。他低头看着那具失去了生命的躯体,久久无言。四周的哭声、呻吟声、风声,似乎在这一刻都远去了。
常山,赵云,七弟,托付……
乱世如洪炉,生灵涂炭,但即便是在最深的黑暗与绝望中,总有一些微小的火种,在一些平凡或不平凡的人心中倔强地燃烧着,关乎信义,关乎家国,至死不渝。
孙原缓缓抬起头,望向北方常山的方向,目光深邃而复杂。他将那团染血的布包,小心翼翼地、郑重其事地收入了自己怀中,贴胸放好。
“厚葬此人。”他轻声吩咐,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记下他的名字,若有可能,找到他的家人。”
郭嘉、管宁、沮授、袁涣等人静立一旁,皆默然不语,心中各有波澜。这邺城的残垣断壁之下,悲号哭声之中,似乎有一些东西,正在悄然孕育,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