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神预判,首长惊叹:边防军全面列装新式装备-《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首长,鹰酱在仁川登陆了!”此消息一出,瞬间让老人微微一愣,脸上显得十分的震惊。

  但并不是因为鹰酱介入了半岛战争。

  因为在老人的眼里,鹰酱介入半岛战争那是迟早的事情。

  老人震惊的是:鹰酱还真按照林天所预判的这般,大差不差。

  “鹰酱居然真的从仁川登陆了?”

  “神了,简直太神了!”

  所有人都在分析鹰酱联合军不可能在仁川登陆。

  基于地理条件对登陆极不利,潮差全球最大(最高达10.2米),低潮时滩涂宽达2.4公里,登陆舰艇易搁浅。

  港口仅靠飞鱼峡水道进出,易被封锁。

  且北棒子军在仁川部署了岸防炮、地雷阵和守备部队(约6500人)。

  一切不利的条件都非常明显。

  但美军直接来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走不同寻常的路。

  兵险奇招。

  并且还成功了。

  “林天的预判真是神了。”

  首长,老人以及在场的军官全都被林天的预判能力折服了。

  老人缓缓地说道:“从仁川登陆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个麦克阿瑟是个一个决策果断,具有冒险精神,且战略眼光与冒险倾向极具的指挥官。”

  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中展现出极强的决断力。

  他无视朝鲜半岛复杂的地形与潮汐条件,坚持选择仁川港作为突破口。

  尽管该计划成功率极低,只有约5000分之一,但他凭借对鹰酱军事力量的自信,最终促成此次战役的成功。

  而且,仁川登陆前,麦克阿瑟已通过菲佣小国战役等战役确立“天才”地位。

  他敢于突破传统战略框架,将大规模机械化部队与潮汐特征结合,形成独特的战术风格。

  这种风格既体现其战略预见性,也反映出他愿意为达成目标承担风险的性格特质。

  可以说,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后声望达到顶峰,甚至获得总统的公开赞誉。

  这种成就源于他“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的倔强性格,但也因过度自信引发争议。

  例如,他曾公开表示“一个麦克阿瑟脑袋胜过鹰酱军事总部所有脑袋”,反映出其既自信又偏执的双重特质。

  这也是一种缺陷。

  “部长,你们要是遇到他,可得小心了!”老人嘱咐着国防部长。

  无时无刻把潜在对手的情况摸透。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这是老人一贯的做法。

  部长:“首长,按照目前半岛的战争形态,鹰酱怕是无视我国的警告,跨过3八线……”

  老人带着沉稳的口吻说道:“命令东北边防军,时刻准备战斗!”

  “好的,首长!”

  “对了,通知边防军司令,立即去后勤部,全部换装新式武器,尽快熟悉武器的性能和战术演练。”

  “这一战,我们不能输……”

  不能输!

  三个字!

  老人铿锵有力。

  “是,首长,坚决扞卫祖国领土。”

  浩荡的声音荡漾在会议室内,传达着一种果决和坚毅的信念。

  ……

  此时。

  毛熊国。

  航空工业人民委员部(也就是后来的苏联航空工业部)。

  该部门负责管理毛熊航空器的研发、生产和相关技术设备,包括战斗机、直升机等类型飞机的制造。

  1946年后,随着毛熊航空工业的发展,该部门逐步成为管理全联盟航空技术研发的核心机构。

  下属单位包括米高扬设计局(米格)、别里耶夫设计局等知名科研机构。

  此时,部长米高扬正看着外汇审批清单,表情有些惊讶。

  “这些都是生产飞机的核心设备和材料,为什么没有我的审批,直接外汇出售?”

  一旁的秘书回答道:“部长,是这样的……总统已经吩咐过了,援助龙国的设备可以特殊处理。”

  “龙国?”米高扬表现的十分惊讶:“它还是个农业大国,要飞机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干嘛?”

  “难不成,他们要生产飞机吗?”

  “哈哈!”

  米高扬言语中充满了嘲讽和鄙夷。

  站在经验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龙国刚刚成立,根本不具备生产飞机的条件。

  “他们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更没有工业基础……拿什么造飞机?”

  米高扬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转头进入下一个工作项目。

  目前,毛熊正在研制米格-19战斗机。

  这是毛熊首架超音速战斗机。

  目前,需要解决在研制过程中持续超音速平飞和超音速飞行操纵问题。

  米格设计局与相关研究院合作,开展了SM-1双发超音速战斗机验证机计划。

  现在发现发动机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更换发动机并对设计进行调整。

  “所以,我们需要解决发动机高温材料的问题!”

  “比如选择更耐高温和高压的高温材料,可以采用钛合金材料。”

  “局长……还有一个机身材料的问题,当速度达到高音速时,机身能不能遭受得住压强?”

  米高扬还是航天设计局的局长。

  “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个设计思路?”

  目前,全苏航空材料研究院等机构在研制密封胶等密封材料、结构玻璃钢和无线电技术用玻璃钢等方面面临不少困难。

  经过多年努力才在后续年代逐步取得突破。

  但这些未直接影响到1950年米格-17和米格-19的研制进程。

  不过,这材料的问题确实让米高扬头痛。

  工程师继续说道:“钢材承受不足,将会影响水平安定面脱落等原因。”

  “甚至将会出现机翼刚性不足、高速下副翼反效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重新设计机身后部、提高机翼刚性等方式解决。

  但无法根本无法保证高音速下飞机能承受住压强。

  也就是说,通过设计可以改变飞机的空气动力,但无法达到真正的高音速战斗机。

  只能开慢不能太快。

  这和研制米格19的初衷背道而驰。

  不符合国防部的要求。

  米高扬思考片刻:“一旦重新设计,那前面的工作将会白费。”

  “原材料就真没办法解决吗?”

  一旁的副工程师说道:“钛合金技术目前是全世界最新材料技术。”

  “就连鹰酱也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钛合金……”

  纯铝的密度为2.7g/c,而钛合金的密度约为4.5g/c,相同体积下铝合金重量仅为钛合金的60%左右。

  所以,钛合金技术是先进战机必备的原材料。

  “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吗?”

  然而,这时,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枪械设计师站起来说道:“我知道哪里可以生产钛合金……”

  刷!!!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了过来。

  米高扬迫不及待的询问:“哪里?”

  “龙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