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和平终于来临!-《别猜了,你们都是我的卧底》

  两小时后,亚历山大的酒店套房内。

  “我们之间合作了这么多年,亚历山大阁下竟然会有这样的担心,真是太让人遗憾了。”

  听完谢尔盖的话,金先生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过,亚历山大阁下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也可以理解,我尊重他的选择。

  谢尔盖先生,这些钱亚历山大阁下既然没有拿走,那就是留给你们的了。

  把剩下的钱分了吧,我让人开车送你们去港口登船。

  你们手上都有英国护照,到了香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能去。

  现在就收拾一下,我们半小时后出发。”

  福冈码头。

  “金先生,就这样让他们走了?”

  一个心腹手下在金先生身边小声问道。

  在今天早上,他已经带着一小队人,做好了执行灭口任务的准备。

  可是,行动却被金先生紧急叫停了。

  此时,谢尔盖等三人已经带着行李,登上了开往香港的客轮。

  “亚历山大昨晚已经悄悄溜走了,我们灭口这三个小角色还有什么意义?”

  金先生轻轻叹了一口气,

  “尹在元,这三人对组织所知有限,没有什么威胁。

  而且,谁知道亚历山大和他们之间有没有留下什么秘密联系方式。

  我甚至怀疑,亚历山大现在并没有离开福冈,而是在某个地方偷偷注意着他们三人的情况。

  要是我们对这三人动手,就等于告诉亚历山大,我们原本也打算对他动手。

  亚历山大可是贝利亚的嫡系亲信,苏联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里的一方封疆大吏。

  就算现在因为贝利亚倒台,不得不选择假死脱身,但谁敢保证,他手上会不会还有什么底牌?

  要对他灭口,就必须一次成功,否则就是彻底翻脸,后患无穷。

  既然做不到,还不如信守承诺送他们上船。

  这样一来,至少我们之间仍然是朋友关系,而不会变成敌人。

  亚历山大虽然不知道我们组织最核心的秘密,但对我们的实力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双方没有彻底撕破脸的的情况下,他也不会主动干得罪我们的事,以免给自己惹来麻烦。

  在做不到一劳永逸,彻底解决这个隐患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金先生说得是。”

  尹在元点了点头。

  “有个任务交给你去办,非常重要。”

  金先生看了看这个跟了自己很多年的心腹手下,取出一张便签递给对方,上面是一个经纬度坐标,

  “昨天亚历山大给了我两个重要情报,是两个经纬度坐标。

  分别是苏联超能力者部队基地和超级战士研究基地的位置。

  这两个单位,原本都是属于贝利亚的内务系统。

  现在趁着苏联内务系统大乱,人心惶惶,我们抓紧时间,说不定真有机会拿到核心机密。

  时间紧迫,我必须同时派两队人去。

  我已经派人回釜山,通知安慈允立即带人去苏联,前往位于西伯利亚腹地的苏联超能力者部队基地,她曾经和超能力者打过交道,有经验。

  超级战士研究基地在萨哈林岛上,这便签上就是亚历山大给我的位置坐标。

  你的任务,就是带几个得力手下,尽快赶去这里。

  无论用什么手段,尽可能将苏联人的研究成果带回来!”

  几天后,朝鲜半岛三八线附近。

  中、朝两国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22时,双方正式停火,按实际接触线划定军事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虽然不是完全按照开战前的三八线,但总体上仍在三八线附近区域。

  双方沿军事分界线,向南北两侧各延伸2公里,从而形成一条宽约4公里,长约248公里的狭长地带。

  这片区域被双方划定为非军事区。

  双方均不得在非军事区内进行任何敌对行为。

  非经特许,双方的任何军人和平民,都不得越过军事分界线,进入非军事区内。

  这片区域作为缓冲区,旨在防止双方的敌对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停战协定》划定的是军事分界线,并建立了非军事区作为缓冲。

  但这并非正式的国界。

  从法律意义上讲,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并未完全结束。

  在另一个位面,直到萧诚穿越之前,朝鲜和韩国理论上仍然处于战争状态。

  而且,这份停战协议上,只有中、朝代表和“联合国军”代表的签字,并没有韩国代表的签字。

  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而已,朝韩两国在这份停战协议签署后,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冲突。

  但是,小规模冲突发生过很多次。

  伤亡最多的一次冲突就发生在这片非军事区,导致43名美军、299名韩军、397名朝鲜士兵阵亡。

  在停战协议签订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双方都曾派遣特工和小股特种部队潜入对方境内,甚至尝试过刺杀对方元首。

  只不过都没有成功罢了。

  一直到2010年,还爆发过一次小规模冲突,导致双方各有数名士兵死亡,并有数十人受伤。

  但总的来说,比起朝鲜战争期间数十万大军的交锋,这种最多百人级别的小规模冲突,并不能对整个半岛造成多大影响。

  朝鲜半岛上,终于还是恢复了和平,双方也都开始重建被战火摧毁的家园。

  以釜山作为战时首都的韩国政府,在停战协议签订之后不久,也终于决定将首都迁回汉城。

  这座已经做了559年首都的朝鲜半岛最大城市,在战争中四次易手,经历了惨烈的争夺战,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由于战乱,大量汉城市民南逃,还有不少市民被朝鲜方面带去了北方。

  这座在战前拥有180万人口的都城,到了韩国政府将首都迁回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区区6万人口。

  包括光化门和政府大楼在内的许多重要建筑被战火完全摧毁,市政设施也全部遭到了破坏。

  当李承晚带着韩国政府的官僚们,从釜山再次回到汉城,看到的不是昔日繁华的汉城市区,而是一片真正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