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阿库拉级回港改装神秘消声瓦-《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三月份的海参崴,清晨的气温零下好几度,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寒风阵阵袭来。

  海军造船厂老机关楼前,几辆二代勇士车停在那里,保卫处七八个人零零散散地站在边上,有的抽烟低声交谈,有的双手插在口袋里来回走动驱寒。

  他们肩上都挂着81式自动步枪。

  天色欲明还暗。

  林启明裹着军大衣,轻轻地踏着地面。

  距离约定时间只有一分钟的时候,三辆路虎越野车开了过来,在保卫处的车队边上停下。

  这种路虎越野车不是英国路虎,而是绵汽厂生产的高端越野车,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

  海军造船厂是军事单位,林启明他们保卫处的人是正儿八经的现役军人,所以他们用的车辆都是部队制式的。

  像路虎越野车这种动辄三四十万一辆的高端车子,他们是用不起的,部队对车辆配置有严格要求。

  “老于,都准备好了吧?”林启明迎上去问。

  于峰穿了一条毛呢大衣,看起来相当的精神,他说,“都安排好了,你这边去几个车几个人?”

  林启明说,“八个人两台车。”

  于峰看了眼停车的位置,有足足五辆二代勇士停在那里,他还以为保卫处要去十几二十人。

  “好,出发。”于峰挥了挥手。

  众人登车。

  负责运送新式消声瓦的运输车队已经在那边列队等候,国安部门三台车九个人,保卫处两台车八个人,组成了护卫队护卫着运输车队开出了造船厂,往火车站方向疾驰而去。

  早上6点的海参崴街头非常安静,只有偶尔驶过的清洁车、除雪车的动静。

  火车站在海参崴市区北边40公里处,又称火车北站。

  海参崴是一个伸出到海里的半岛,左右都是港湾,自然环境很优越。

  不过,新火车站和新铁路线正在修建中,当前能用的就是火车北站。不管是旅客还是货物,都在在那里下,然后通过公路转运进入市区。

  早上交通畅通,市区到火车北站有高等级公路连接,车队只用了三十多分钟就抵达了火车北站。

  驻火车站的军代表早就在那里等候了,车队直接开进了站台。

  于峰等人立即对现场进行了控制,拉起了封锁线,派出了岗哨和警戒。

  火车站的所有人员全部不允许靠近,包括卸车,也都由造船厂的人自己来进行。

  等了三十多分钟后,一列火车缓缓进了站,喷着热气停了下来。造船厂和西南材料研究院的人进行交接,大家都熟门熟路了,动作非常快。

  不多时,造船厂的工人开了叉车过来卸货,直接往卡车上装,十三辆重载卡车全部装满。

  于峰目测了一下,这些新式消声瓦正好能满足一条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的需求。

  他四处巡视着,目光在新式消声瓦的包装箱上扫过,但没有发现更多的信息。

  货物全部转到了卡车上之后,于峰正要命令车队出发返回造船厂,驻火车站军代表跑过来,说,“你们再等等,还有一批货也是送造船厂的。”

  林启明一愣,说,“已经装满了,也没有车子装了。”

  军代表笑道,“小件物品,吉普车就能装。”

  于峰说,“那就等等吧,免得再跑一趟。”

  这列火车开走了,不多时,又过来一列火车,却是一列客车。

  旅客全部放到距离现场一百多米外的站台下车,避开了这里的管制区域。

  很快,军代表领着一个人大步走了过来。

  他笑道,“于处,林副处,你们把他们带过去就行。”

  这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戴了厚厚的眼镜,右手拎着个密码箱,手腕处缠着围巾,遮挡住了手和提把。

  于峰敢肯定,这个男子的手腕和提把之间肯定有一副手铐。

  “走吧。”于峰点头说。

  林启明道,“同志,你跟于处的车,他那车宽敞。”

  那男子点了点头,看着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车队出发。

  路上,坐在副驾驶上的于峰回头说,“你好,我是海参崴国安局反谍保卫处处长于峰。”

  那男子说,“你好,我是709所的,我姓黄。”

  “黄工你好。”于峰点头。

  黄华一愣,说,“你怎么知道我是工程师?”

  于峰笑道,“看着像。”

  黄华一笑,没有再搭话。

  于峰也没有再找话题。

  等车队进了造船厂,于峰问,“黄工,送你去哪?”

  黄华说,“总工方一阳院士的办公室,我跟他约好了。”

  “好,先去老机关楼,其他人护送车队到船坞。”于峰干脆利落地道。

  很快就把黄华送到了老机关楼。

  于峰让其他人在楼下等,他亲自把黄华送到了造船厂总工程师方一阳院士的办公室。

  让于峰惊讶的是,方一阳院士好像早早就在办公室等着了。

  “小于啊,辛苦你了。”方一阳笑着和于峰握手。

  于峰说,“方总,这是我应该做的。”

  黄华说,“于处,谢谢了。”

  “不客气,你们忙,我先走了。”于峰笑着转身就走。

  到了楼梯口,于峰转弯的时候往方一阳办公室看了眼,看到黄华很警惕地四处张望着。

  他的心情一下子凝重起来。

  黄华带的那个密码箱里,一定是非常绝密的材料,而直接交给方一阳的材料,大概率是新式舰艇的技术资料。

  许多人以为,重要材料动不动就空运、专人护送什么的,实则不然。于峰干这行这么多年,非常了解一个道理,往往最不起眼的方式才是最稳妥的。

  同车的旅客谁又能想到,这么一个高度近视的男子,随身带着的密码箱里装着的是绝密材料。

  方一阳办公室里。

  他给黄华到了一杯热水,说,“先暖和暖和身子。”

  黄华把眼镜摘掉,揉了揉眼睛,他不是近视眼,而是特意如此打扮的。

  他拿出钥匙把手铐解开,把密码箱放在桌面上,低声说,“方总,用三号密码。”

  方一阳立即从抽屉里取出一本书,按照三号密码的规则翻了翻,找到了对应的数字。

  随即,他在键盘上输入密码,黄华用物理钥匙插进去扭开,密码箱这才打开。

  里面满满当当装着技术图纸。

  黄华说,“093型攻击核潜艇的设计图纸……”

  楼下,于峰没有马上上车,而是在车边拿出烟来点了根抽起来,思索着这个突然出现的黄华。

  709所是专门搞核潜艇设计的,别无分号。

  阿库拉级的501艇刚刚进厂接受新式消声瓦的改装,709所的人后脚就过来了,而且带了一个密码箱。

  于峰甚至不用去查,也知道密码箱里的肯定是设计图纸。

  会是什么技术图纸呢?

  应该不是阿库拉级的,因为海军造船厂已经有了,而且船厂里有很多入了东大国籍的原苏联潜艇工程师,他们对阿库拉级熟悉得很。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是新式核潜艇的,一定是!

  特种消声瓦、新建封闭式潜艇干船坞、709所工程师抵达,这一系列动作都指向了深海计划。

  搞清楚技术图纸的情况不难,海军造船厂只要开建,就一定会让于峰他们的国安部门负责安全保密工作,这是一定的。

  问题在于,应该怎样搞清楚那个神秘的深海计划呢?

  于峰一时半会没有头绪。

  但他并不着急。

  一根烟抽完,于峰上车,说,“去船坞。”

  “是!”

  车子开到船坞这里,工人正在往里面搬运消声瓦。直接存放在船坞里,而不是仓库里,可见,这批消声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工程进度应该会很快,没有放在存库里的必要。

  技术人员开了一箱,对消声瓦进行检测,于峰也看到了,但是他不是专业人士,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就在此时,方一阳办公室里。

  本应该在羊城负责马朝阳案收尾的余则成,竟然出现在了这里,当然还有李干。

  黄华变了一个人似的,摸着额头的细汗,说,“领导,用093型的技术图纸当诱饵可太冒险了,这一路我就没敢睡觉。093型是我们所努力了五年的结果,要是有个闪失,我就是罪人。”

  李干笑着宽慰,道,“这不是顺利完成任务了吗?”

  他看向方一阳,“方总,真真假假亦真亦假,093型攻击核潜艇既是诱饵,也是我们要开工建造的新潜艇。首艇交给你们来建造。”

  方一阳说,“李局长你放心,海军造船厂完全有这个能力。093型脱胎于阿库拉,我们船厂的相关技术人员是最多的,也是最熟悉情况的。”

  点了点头,李干说,“黄工,接下来还得你配合,则成同志会具体交代你应该怎么样做。”

  黄华说,“我担心露出破绽。”

  余则成说,“不用担心,你本来就是技术员,本色出演就行了。即便露出破绽也没关系,我们有补救措施,你放开了去做就行。”

  黄华凝重点头,“明白!”

  方一阳笑道,“搞了一辈子技术工作,没想到有一天能参与反特工作,小黄,这对你我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众人轻笑。

  一张大网,悄然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