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海军建设与林业委员会-《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原来只是把林地改造成山蚕场啊……”

  李德想了想,马上若有所悟,

  “既然颜老大把这个事情托付给了小少爷,”

  “说明小少爷是懂得如何改造的,那你为何不亲自带人去做呢?”

  李国助含笑点头,对李德表现出的机智非常满意,开口答道:

  “因为我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什么重要的事,还非得小少爷亲自去做呢?”

  李德显得既诧异又困惑。

  “我要组织船队,去测绘北边西河大岭和北苦夷岛的海岸线。”

  李国助当然不可能说自己是要去杀鞑子。

  这没法跟人解释。

  他们还没往建州派遣间谍呢,总不能说自己能未卜先知吧,太扯了。

  再说对于那四百后金兵的行踪,历史记载并不明确。

  他们可能会渡海去尚塔尔群岛,也只是他的推测而已。

  万一拿这个当理由,组织舰队千里迢迢跑过去,却扑了空,又该如何跟大家交代呢?

  所以他宁愿找一个可能会遭到质疑,甚至是反对的理由。

  李德若有所思地道:

  “那还真得小少爷亲自带领天文观测委员会和航海制图委员会的人去做呢……”

  “不过这事没必要急着现在去做吧,完全可以等到夏天再去做呀。”

  “现在春寒料峭的,刮的又是西北风,往北边航行岂不是一路都要逆风?”

  “小少爷还是等夏天再去吧,不但一路顺风,气候也暖和啊。”

  “不行!这件事必须要在近期去做。”

  李国助立即斩钉截铁地否决了李德的提议,又补充道,

  “夏天还有一大堆别的事要办呢。”

  “比如颜叔带回了蚕种,可不是往蚕场的树上一丢就完事了。”

  “那可是需要人定期照看的!”

  “还有纺织厂也要趁夏天给办起来。”

  “这样一收获蚕茧,就可以开始纺纱织布了。”

  “还有永明要塞的城墙,到了夏天也该开始改建了。”

  “我现在去测绘北边的海岸线,还可以找找哪里有水量不错的河流,方便我们去建造水力纺纱厂。”

  “西边虽然有十几条河,但要在那些河边建水力纺纱厂,就得建城堡提供保护。”

  “可惜我们目前的人手还太少,就算建起来城堡,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驻守。”

  他找了这么一大堆理由,无非就是不想错过这次亲自领兵去杀鞑子的机会。

  哪怕有很大可能会扑空,他也在所不惜。

  “还是小少爷想的周到呀!”

  李德听的连连点头,由衷地赞叹后,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既然只是要把林地改造成山蚕场,不涉及养蚕过程的话,”

  “我建议让林业委员会来替小少爷去办这件事。”

  “诶,这个主意好呀!我怎么就没想到。”

  李国助眉梢一挑,喜形于色,问道,

  “那咱们林业委员会的主任现在是谁呀?”

  永明学会的最高领导称为主席,目前由李俊臣担任。

  至于学会内,各种委员会的主管领导,则称为主任。

  说起来,林业委员会当初还是李国助极力要求组建的。

  虽然南海边地的野生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可谓是取之不尽。

  但你真要以为它是取之不尽的,那可就是脑子有坑了。

  大航海时代初期,欧洲各国的林业资源不可谓不丰富。

  然而经过一两百年的海军建设,许多国家都得靠人工林为造船提供木材。

  偏偏造战舰用的木材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成材。

  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部门来进行管理的话,可是要闹笑话,甚至是误事的。

  丹麦自然局就跟本国政府开过一个堪称黑色幽默的玩笑。

  2007年,他们竟然通知丹麦政府,重建海军的橡树已经成熟,可以派上用场了……

  这件事的起因,还得追溯到200年前。

  1807年,丹麦海军在与英国海军的大决战中被全歼。

  因为在风帆战舰时代,材质坚硬、不易点燃的橡树是建造战舰的优质材料。

  所以战后,丹麦为重建海军种植了9万棵橡树。

  结果这一等就是200年,风帆战舰的时代早已过去,甚至连钢铁战舰也已纵横大洋将近150年了。

  丹麦自然局在这个时候突然玩这么一出,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

  真不知道,是该让人说他们负责呢,还是说他们幽默呢?

  不过这件事倒是在今生引发了李国助的深入思考,

  如果像丹麦那样,在钢铁战舰还远远没有成熟之前,海军就遭受了重大损失,

  而同时野生林业资源又满足不了重建海军的需求,又该如何呢?

  难道真的要像丹麦那样,临时抱佛脚地去种橡树吗?

  所以负责的林业部门和战舰用材林是一定要早早开始准备的。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永明学院创立之初,就极力主张建立林业委员会。

  不过在自己的意见都被接受以后,李国助就当了甩手掌柜,以至于他连林业委员会主任的选举都没有参加。

  他之所以要当甩手掌柜,主要是因为自己要参加天文观测和航海制图两个委员会主任的竞选。

  参加这两个委员会主任竞选的,主要是各个商船上的舟师,人数说起来也不少,足足有二十个呢。

  结果这些人临到竞选时,居然都一个个弃权了,最后导致李国助一人身兼了两个委员会的主任。

  最要命的是,这些人还都要求他给培训西方天文学和制图学。

  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不行。

  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制图学实在是跟不上大航海时代的需求了。

  而欧洲的墨卡托制图法又确实离不开地圆说、日心说、月距法等欧洲天文学知识的支持。

  所以这些舟师才不得不学习这些知识。

  何况在没有航海钟之前,测算经度主要是靠月距法。

  而月距法的测算结果是否准确,测算过程是否繁琐,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准确的航海历。

  只要观测足够精确,并且有准确的航海历提供月球和其他天体的位置信息,

  即使只对月球做单次观测,也足以得出准确的经度。

  但无论是否准确,航海历的编制都需要长期、系统的天文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