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对抗野蛮是文明人的天职-《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那些辽镇老兵闻言,不少人已热泪盈眶。

  李国助知道,这些话对他们而言,比金银赏赐更珍贵。

  “第一位,永明镇海陆军总教官,陆军上校科内利斯·雷耶斯阁下!”

  颜思齐高声介绍,

  “雷耶斯阁下用荷兰操典训练的步兵在此战中表现出色。”

  “八百火枪手与四百长矛手组成铜墙铁壁,攻守兼备,正面击溃正蓝旗冲锋,堪称以步制骑之典范!”

  雷耶斯大步上前,他那身华丽的山文甲与高鼻深目的相貌形成奇特对比。

  望着眼前这位即将受勋的荷兰军官,沈有容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感。

  作为曾亲自驱逐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收复澎湖的明军将领,他对荷兰人本应充满敌意。

  二十年前,他单枪匹马登上荷兰战舰,

  面对韦麻郎的威胁毫不退缩,最终以强硬的态度迫使荷兰人撤离澎湖。

  那时的荷兰人,是觊觎中国领土的侵略者,是必须驱逐的“红毛番”。

  然而,今日他却站在这里,要亲手为两位荷兰军官授勋。

  雷耶斯并非昔日的殖民者,而是永明镇的盟友,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他为永明镇训练的步兵在双城卫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沈有容虽仍心存警惕,却也明白时移世易,

  大明需要西方的军事技术,而荷兰人则在远东寻求新的利益平衡。

  或许,这就是大势所趋吧……

  沈有容心中暗叹。

  他想起当年在澎湖对韦麻郎说的话:

  “中国甚惯杀贼,尔等既说为商,则中国待尔为客。”

  如今,这句话竟以另一种方式应验。

  若荷兰人愿以盟友身份共抗建奴,而非侵略者,大明未必不能容他们一席之地。

  雷耶斯和范迪门同样心绪复杂。

  他们知道眼前这位威严的明军总兵,正是二十年前以一己之力逼退荷兰舰队的传奇人物。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里,沈有容的名字曾多次被提及。

  这是一个让荷兰海军都不得不退让的强硬对手。

  雷耶斯心中既敬佩又警惕。

  他敬佩沈有容的胆识,却也担忧这位明军将领是否仍对荷兰人怀有敌意。

  他曾在巴达维亚听闻澎湖之战的细节。

  沈有容仅凭一席话,就让威布兰德·范·沃韦克的舰队灰溜溜撤离。

  如今,自己却站在他的面前接受勋章,命运何其讽刺。

  范迪门则更为冷静。

  作为军事顾问,他深知永明镇的价值,这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新机会。

  若能借此与明廷建立稳定贸易,远比武力争夺更有利可图。

  他微微低头,以示敬意,心中盘算着如何进一步巩固荷兰与永明镇的合作。

  沈有容缓步上前,侍从捧着的锦盒里躺着五枚勋章。

  他首先取出的是一枚鎏金勋章,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芒。

  勋章中央印刻着精巧的火铳与长矛交叉的图案,

  矛尖斜指上方,铳管水平延伸,象征着拿骚莫里斯军事改革的精髓。

  “特授‘铁壁’勋章,赏银六百两!”

  当沈有容将勋章别在雷耶斯胸前时,两人目光短暂相接。

  雷耶斯用纯正的汉语说道:“总兵大人,在下久仰威名。”

  沈有容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却意味深长:“望阁下恪守盟约,勿负今日之荣。”

  范迪门敏锐地察觉到话中深意,立刻接道:

  “永明镇与荷兰,当共御强敌,互利共赢。”

  沈有容看了他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但愿如此。”

  “荣幸之至!”

  雷耶斯突然右手抚胸行礼,朗声道,

  “永明军的勇气,堪比荷兰最精锐的军队。”

  “第二位,军师安东尼·范迪门阁下!”

  颜思齐的声音充满敬意,

  “范迪门阁下不仅参与奇袭计划的制定,更亲自率领夜不收和猎兵。”

  “交战中,他指挥猎兵和夜不收用线膛枪狙杀三百名敌军精锐,”

  “包括军官二十余人,其中还有两名甲喇额真!”

  范迪门优雅地上前,单边眼镜反射着阳光。

  “授‘鹰眼’勋章,赏银五百两!阁下指挥的猎兵和夜不收,实乃我军瑰宝。”

  沈有容从鎏金锦盒中郑重取出一枚青金色的勋章,阳光在金属表面流淌如水。

  这枚精心打造的“鹰眼”勋章展示了精湛的工艺。

  一只展翅欲飞的猎鹰,双翼呈半收拢状态,鹰首微微侧转,

  锐利的眼神通过两颗黑曜石镶嵌的眼眸传递出慑人威势。

  猎鹰的右爪紧握一杆猎枪,铳管沿着勋章底部自然延伸,

  左爪则扣着一个黄铜望远镜,镜筒巧妙地与鹰翼纹路融为一体。

  八片羽毛状放射纹环绕四周,每片羽纹上都刻有细密的测距刻度。

  这是永明镇工匠独创的设计,既象征猎鹰的羽翼,又暗合猎兵射击的精准要求。

  当沈有容为范迪门佩戴时,观礼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勋章随着角度变换展现出不同光彩:

  猎鹰羽翼呈现青铜特有的青绿色泽,

  望远镜镜筒泛着黄铜暖光,

  而猎枪则用精钢打造,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对抗野蛮是文明人的天职。”

  范迪门用流利的汉语朗声说道,引得众人惊叹。

  沈有容的手指在勋章边缘停留了片刻,老将军的目光扫过望远镜图案:

  “万历三十二年,本官在澎湖见过的红毛望远镜,可没这般精巧。”

  范迪门会意地轻抚镜筒纹路:

  “总兵明鉴,如今这望远镜看到的,是大明与荷兰共同的敌人。”

  当勋章最终佩戴妥当,猎鹰的眼睛正好朝向正蓝旗俘虏跪拜的方向。

  这个不经意的细节,引得围观将士们又是一阵喝彩。

  “第三位,炮兵上尉林福!”

  颜思齐继续介绍,

  “林上尉不仅攻城时炮术精准,在野战中更是将野战炮运用得出神入化。”

  “四门野战炮专打敌军密集处,为我军正面防线立下汗马功劳!”

  林福的脸上写满激动,单膝跪地行礼。

  沈有容将他扶起,取过一枚刻有火炮图案的青铜勋章:

  “授‘灭虏’勋章,擢升为炮兵千总,赏银四百两!”

  “属下愿为永明镇效死!”林福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