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只能去乡下杀人放火了-《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这怎么可能!”

  皇太极站在一座小山头上,一脸不可思议地望着海岸边的颜楚城,

  “就算尼汤介六月就把摩阔崴让给了永明镇,”

  “他们也不可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建起一座砖包城吧……”

  原来颜楚城的木质城墙表面被涂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石灰砂浆,

  以至于从远处看,表面就像是包了青砖似的,很难看出是一座木城。

  而这层石灰砂浆就是一种防火隔离层,使寻常火攻难以奏效。

  当然永明镇的木城并不只有这一种防火措施,

  比如其木质墙壳表面还涂着黑漆,兼具防潮和一定的防火功能。

  这是日本安土城采用的防火技术。

  又如木城墙内部堆放的填充着石块、泥土的堡篮,可不只是能防炮。

  因为石块和泥土不可燃,所以也具有防火功能。

  “应该是夯土城,只是在表面涂了一层石灰砂浆吧……”

  喀克笃礼手搭凉棚,望着颜楚城,用不太确定的语气说道。

  在投降后金前,他曾是镇江城的将领,比较熟悉大明的筑城技术。

  “夯土城也不可能吧——”

  皇太极斜了一眼喀克笃礼,

  “这城的规模,怎么看都应该能容纳两万人吧?”

  “这么长的夯土墙,还有十座突出墙体的尖头高台,看起来像马面,又不是马面的,”

  “这能用不到两个月夯筑起来吗?”

  “啊对对对,还是四贝勒说的对,”喀克笃礼连忙赔笑道,“是奴才欠考虑了。”

  “这也就算了,”

  皇太极摆了摆手,

  “可是这城墙的形状,我也是一点都看不明白呀——”

  “范先生说,他们的城池几乎没有射击死角,莫非就是通过这种奇怪的形状实现的?”

  “真后悔没有把范先生给带过来呀。”

  “什么几乎没有射击死角,”

  扬古利突然不以为然地道,

  “范文程也不过是听朝鲜商人说的,他自己又没有亲眼见过,凭什么敢断言?”

  “到底有没有射击死角,得打过了才知道。”

  皇太极又望了片刻颜楚城那些突出城墙的棱堡,缓缓地摇了摇头:

  “范先生绝不是道听途说,他也看过达尔汉画的雅兰城的形状,”

  “我感觉那种尖头的马面,在消除射击死角方面,是比方头马面要强,”

  “范先生肯定也是看出了这一点。”

  “四贝勒英明!”扬古利赶忙恭维了一句,就闭嘴了。

  他也不是没眼力见的,岂能看不出皇太极对范文程的尊敬?

  要是再敢说范文程的不是,他可不敢保证皇太极不会收拾自己。

  “扬古利说的对!”

  旁边莽古尔泰看不下去了,

  “管它有没有射击死角,不打一下,怎么能知道好不好打?”

  “就是,自从咱们与明朝开战以来,攻城拔寨哪一次不是势如破竹?”

  阿敏也怂恿起来,

  “这么一座小城有什么好怕的?”

  皇太极什么也没说,望了望颜楚城头那些黑洞洞的大炮,又望了望停泊在海湾里的炮舰,不由摇了摇头:

  “我原以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就算能筑起城池,也只能是筑起一座木城。”

  “咱们凭借火攻,当能轻松拿下。”

  “但是现在,我却一点都看不出前面那座城的材质。”

  “何况咱们这次的主要任务,是破坏永明镇的蚕场,让他们没法正常生产和贸易,”

  “攻城拔寨本就是随缘,就算要攻城,我也宁愿去攻打双城卫。”

  “哼,那咱们还在这里扎营干什么?还不赶紧去破坏他们的蚕场。”

  莽古尔泰不屑地冷哼了一声,

  “他们若真有能耐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筑起一座夯土城,”

  “那双城卫现在早就已经是一座夯土包砖的坚城了,肯定比这座城要难打的多。”

  “如果咱们连这座城都不敢打,那就不要再做梦打双城卫了。”

  “赶紧去烧了他们的蚕场,杀光他们来不及进城的乡下人才是正事。”

  这番话一说完,现场顿时沉寂下来,气氛显得异常紧张。

  “四贝勒,奴才觉得三贝勒说的有道理,”

  喀克笃礼终于开口建议道,

  “如今的永明镇,要说哪座城最好打,也只能是这座了。”

  “奴才刚才想了想,觉得它应该是一座木城,只是表面涂了一层石灰砂浆用于防火罢了。”

  “否则没法解释他们如何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建起它。”

  “所以咱们一定要试着打一下这座城。”

  “要是能打下,咱们就可以试着去打一打双城卫。”

  “要是连这座城都打不下来,那双城卫咱们也不用想了,”

  “只能去乡下杀人放火了。”

  皇太极沉默地望着颜楚城,过了好一阵子才点头道:

  “嗯,行吧——那咱们就准备攻城,等浮桥修好了,咱们就分三面攻城。”

  说到这里,他对阿敏道,

  “二贝勒,你领镶蓝、镶红、镶白三旗各一千兵马攻打西门。”

  他又转向莽古尔泰道,

  “三贝勒,你领正蓝、正红、正白三旗各一千兵马攻打东门。”

  “我与扬古利、喀克笃礼领剩余人马攻打北门。”

  颜楚城南门临海,建奴没有水师,自然没法攻打。

  所以皇太极自然就安排了三面进攻。

  “遵命!”

  阿敏和莽古尔泰异口同声地应道,

  居然还都显得异常兴奋,根本就没察觉到皇太极的险恶用心。

  他这一番安排,可谓是颇为恶毒的。

  因为从东西两面攻城不止要面对城上的炮火,还要遭受海上战舰的炮火。

  这也就意味着阿敏和莽古尔泰两路兵马难免要承受更多伤亡。

  而攻打北门,就只用承受城上的炮火,撤退也比东西两边容易,伤亡自然会少一些。

  从他给阿敏和莽古尔泰分配的兵马的旗分也能看出他的用心。

  给阿敏分配镶蓝、镶红、镶白旗的兵马,就是要坑阿敏、代善、杜度。

  给莽古尔泰分配正蓝、正红也是为了坑莽古尔泰和代善,

  至于把一千正白旗兵马分给莽古尔泰,也是皇太极实在没办法了。

  毕竟正黄旗和镶黄旗都是努尔哈赤直领的,如果损失太多,他回去不好交代。

  另一方面也算是个幌子,避免坑的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