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优化人口罚款-《重生80年:开局破冰取鱼养娇妻》

  对于把代理权交给身在美国的封小芩,林春杏并没觉得有何不可,好歹曾经也是闺蜜!

  这点信任还是有的!

  只是她有些好奇,封小芩明明已经在市局混的风生水起,为什么又要一个人孤身去了美国!

  对此,张二河自然不敢实话实说,只道是省里选拔得力公安,出国学习欧美先进治安经验!

  而对于封小芩的四哥来阳城当县长,可把林春杏乐的不行:“这岂不是说,咱公司未来几年,再不怕别人卡脖子了!”

  “肯定啊!”张二河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有些心虚的!

  虽说在地底通道时,有些事情是情非得已,但这事毕竟太上不了台面!

  至于说封红旗为什么来阳城县,其实这也是各方平衡的结果!

  封家在省城固然神通广大,但也做不到一手遮天!

  已经有一人进入了省委,那么家里其他人,就不适合在省城任职了!

  老大去了新藏边疆,虽然当的是地级市的市长,但在八十年代初,那地方一个市,甚至还没阳城县人口多!

  而封家老二,则去了祖国最北方,靠近毛子家的一个县,当县委书记!

  年龄最小的封老四,则因为年龄小了点,老爷子不放心他远走,这才给他协调了个本省的县长!

  当然,被莫名顶了位置的闻县长,他也不吃亏!

  虽然县长变成了局长,但他却等于是借此搭上了封家这辆战车,未来前途一片大好!

  张二河家双胞胎的月子酒,是在拐子河新家里办的,两层的小洋楼,可是羡煞了不少人!

  办月子酒前,张二河先去了趟乡优化人口办公室,没别的,就是单纯来交罚款的!

  “呵呵!二河可是稀客啊!”已经是乡妇联主任的罗小翠同志,第一眼就认出了张二河:“这是终于腾出时间来交罚款了!”

  “怠慢了,怠慢了!”虽然大家很熟,但该走的流程不能少!签字盖章交罚款,全都得合乎规矩!

  “嘿嘿!很多人都等着你打样呢!”现在乡里超生的不少,可大家都在等着,看兴隆乡大能人会被罚多少钱!

  若是张二河都得受罚,那么大家自然没什么好说的,有钱的交钱,没钱的赶紧跑路!

  而但凡张二河能托关系躲避罚款,那么其他人自然有话可说,这就叫前有车后有辙!

  出乎意料的,张二河家俩双胞胎的罚款,并不是最多的!

  一个孩子只罚款了200块钱,双胞胎加起来,也不过才400而已,对张二河来说,简直跟没交一样 !

  林春杏抱着儿子,刚刚庆幸自家没交多少罚款时,却被小叔子,也就是那个新生儿四喜的罚款金额,给吓了一跳!

  三千两百块钱,可以这么说,整个兴隆乡能拿出这么多罚款的人家,虽不能说是屈指可数,但也逃不出百名之外!

  “不是吧!没算错吧?”张二河也是一阵惊奇,倒不是掏不出这么多钱,而是不想被人当冤大头而已!

  “呵呵!吓着了吧!”看着张二河有些懵圈,罗小翠给他掰着手指算了起来!

  张二河兄弟仨,上边有个姐姐,虽然不是亲生的!

  但户口却是从张大石上迁出去的,而下边则还有个张香秀,这就是五胎了!

  也就是说,到了张四喜这里,名义上胡玉莲这已经是第六胎,按每多一胎罚金翻倍计算,刚好是3200元!

  不过虽然罚款交的离谱了点,作为罚款对象的张大石,对此却是毫不在意!

  开玩笑,作为阳城县最大的私人废品站,由于游客多了,他们两口子如今收入可是不少!

  单单这半年的纯利润,就已经有好几万!就这,还不算给自家二小子收的古董呢!

  若是加上那些古董的价值,半年十万收入,那也只是等闲!

  因此,来办理罚款手续的张大石,钱交的那叫一个痛快!

  这才仅仅半年多而已,拐子河村的模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便是通往兴隆乡的道路,由于考古队和游客往来频繁!

  在王建森跟乡里打申请后,秦华又给县里打了申请,前两个月,就召集乡里社员,对这条路进行的修缮!

  虽然也还是泥路,但却是混合了沙石和石灰的夯土!雨天虽然做不到脚不沾泥,却也不至于难行到拔不出脚来!

  这条路的修建,是县里拨款了一万,拐子河村社员集资了一千,光张家就出了八百块!

  而林春杏还以非梵集团的名义,给修路捐了两万块钱!

  因此对于修这条路的社员来说,这可是难得没有怨言的一次出力工!

  往年乡里县里召集社员出工,别说工钱, 就是干粮都得自备!

  而这次出工则不然,不仅每人每天有5毛钱的补助,伙食也不用自带!

  每日里都有肥肉片子炖白菜,棒子面窝头也紧着大伙吃!

  路都这样了,村里的变化就更是巨大!

  老张家就不说了,五院二层小楼,在拐子河还是独一份!

  但其他人家也没闲着,就比如成立了建筑队的老王家,就一溜修了五院5间大瓦房!

  就连杨稀民家,这个去年差点全家被饿死的,也让王建林帮忙,在原址上起了三间屋!

  只不过如今拐子河村宅基地紧张,经过有心人的提点,索性还是住在原知情点没搬走!

  国朝的农民,不管如何发达,似乎在有了钱后,第一想到的就是修房子!

  “喂!黄婆子!张二河回来了,你不说见了面上去挠他一脸的么!”八姑婆倒腾着咱家做的窝头咸菜,看了看旁边黄婆子的摊位,满眼都是妒忌!

  黄婆子的煎饼摊火了后,村里但凡觉得自己有点手艺的,都开始学着在大槐树下摆了小吃摊!

  虽然在口感和味道上,跟黄婆子没法比,但一天下来除去成本 ,也能落个三毛五毛的!

  当然,有做好了挣钱的!就有赔的掉腚的人家!

  就比如这好占便宜的八姑婆,原本她做的地瓜窝头夹咸菜,口味也算不错!

  一开始生意也还可以,收入多的时候,一天有两三块钱呢!

  可惜她自己腌的咸菜卖完后,为了赶紧挣钱,直接去乡邻家收咸菜疙瘩!

  这样一来,虽然原材料是有了,但跟她自己腌的咸菜窝头比,味道上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两天,她家摊位的上顾客,基本上都得罪完了!

  这不,看见张二河一家回村,就开始挑拨黄婆子,让她去找张二河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