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由我传达-《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殿内众臣莫敢发声。

  “诸卿以为如何惩戒,才能明正典刑?”

  “不如让其献上宝物,以赎其罪?”

  “让其遣送质子来,看他还敢忤逆。”

  “诸位!”司马看看几人,“那嘉首领敢公开违背禁令,这就是不将君上放在眼里。”

  “尔等不会以为,派一个使者过去,嘉君便会乖乖送上宝物、质子吧?”

  “卿以为如何?”

  “臣不敢妄言。”司马抬头道,“但东夷不服,炎皇亲率大兵征伐。”

  “君上。”先前说话的统领继续道,“如今禁令初现成效。”

  “嘉首领若不受惩戒,臣下恐诸侯争相效仿。”

  “如今应当以迅雷之势,打击其嚣张气焰,以正我西岳权威。”

  “君主亲自带兵出征,也让西部诸侯知道,君上维护禁令之决心。”

  朝中大臣争相谏言。

  老司徒低着脑袋,一言不发。

  如今朝堂上下,因为吕琅之事,人人自危。

  大臣私下串联,早已达成共识。

  一旦君主离开王邑,再想回来,怕是比登天还难。

  但君主一日不取消禁令,西部便一日不得太平。

  可悲的是,现在他连上奏请求废除禁令的勇气也没有。

  朝堂上下尽是附和之声,不明所以者也跟风而行,他一介老臣又能做些什么。

  后宫。

  “夫人,有您父族来的使者传信来,说您一定要听。”

  “让她进来!”

  使者进来先行礼。

  “说吧,什么事情?”

  “主人让小的告诉您,一定让君主速速离开王邑。”

  “为什么?”那贵妇不解的问。

  “寒部落汇集诸侯欲攻破王邑擒杀君主,到时王邑攻破,兵甲杂乱,城内必定鸡飞狗跳。”

  “身为君主的夫人,一定难逃兵变!”

  “主子说,如果君主不在城内,不但夫人您自己免受遭祸,也能使得父族免去损失。”

  “可……可君上出城要去哪里呀?”

  那贵妇焦急的问,她怎么也没想到事情已经这么严重。

  “去嘉部落呀!”那女使道,“君主正欲征讨嘉部落,正处两难抉择之际。”

  “真有联军?”

  “主子何时骗过您?”女使道,“到时君主被杀,您也要跟着陪葬的。”

  “您一定不能惊慌,要保持冷静。”

  女使说罢,告退。

  那贵妇急的满院子绕圈。

  在身份跟性命之间,她最后选择了后者。

  王邑城门。

  一匹骏马疾驰,被兵士拦住。

  “什么人!”兵士怒喝,“居然敢硬闯。”

  “急报急报!”马上之人没有下马的意思,“我奉岩君之命,前来汇报重要消息。”

  守门将领闻言,立刻打起精神。

  “什么消息,由我转达。”

  马上使者见不交代清楚进不了城,只能跳下马背。

  城门一角。

  “寒君会盟西部诸侯,大军已经开拔,要来擒住贵君。”报信使者焦急道。

  “寡君的意思是让贵君速速逃离王邑,去往中部避难,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守门将领听见这话,目光闪烁。

  司马大人说的没错,王邑要起战事,他们这些守城的人还能活命吗?

  为了这样的君主也不值得以命相搏。

  “好了,消息我知道了,你可以回去了。”

  “寡君命令我必须面见贵军,当面汇报。”

  “怎么?我难道还能隐瞒不成?”将领冷冷道。

  那使者见门口周围守卫森严,又见面前人眼神带着不善,当即笑道:“小人怎么会怀疑您,既然您代劳,小人便回去复命了。”

  “辛苦使者跑一趟。”

  那使者调转马头,扬长离去。

  西岳大使禁令害的他家过冬的粮食都被官僚收走……死就死了。

  自己没必要再添上一条命。

  他看的出来,连城门的将领跟西岳也不是一条心。

  刚刚他要硬闯,说不定会丢命。

  次日。

  伊穆带着自己亲卫,点起士卒,浩浩荡荡的出了王邑。

  他没发现,寻常士卒里头,根本没有贵族子弟。

  城墙上,看着君主离开的队伍,来送行的众臣如驱散了雾霭见青天。

  “司马大人,您家里的宝物真的销毁了?”有人问道。

  “明日肖府设宴!”司马兴致很高,“还请诸位赏脸。”

  “华夏族又出了新东西,诸位一定想见见。”

  众人欢欣鼓舞,结伴离去。

  “通知下去,即日起恢复与四方贸易!”司徒叹息一声。

  回府时他正好看见孙女要出门。

  身后跟着两个侍女,一人抱着一个包袱。

  “祖父!柔儿受到邀请……”

  见孙女面上带着小心,他笑了笑道:“去吧!”

  “多谢祖父!您是天下最好的祖父!”

  “早些回来。”老司徒叮嘱完,又看向两个侍女,“照顾好小姐。”

  “是大人。”

  看着孙女活泼的背影,老司徒又叹。

  大臣们听说联军来讨,听说联军要搜刮王邑,没有不害怕的。

  君主也只是被捉住,炎皇是君主的姐夫,他不会处死自己小舅子的。

  他想着这些,迈步进了宅门。

  极度的压抑后,就是极度的释放。

  等到第二日,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穿着丝绸衣裳的人。

  各种赏瓷会、赏绸会在各大府邸轮流筹办。

  最出风头的当属司马肖府。

  “诸位安静!”肖衡穿着紫色方纹绸,高坐主位。

  “近日华夏族出了新鲜东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请大家品鉴。”

  言罢,他拍拍手。

  侍女端着一盘月饼进来,青瓷盘先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宴席被邀请的,都是上大夫。

  一个月饼切分四块,肖衡还给的起。

  “这是什么?”

  “闻起来甜丝丝的。”

  “此物花纹精美,还有色彩,有何作用?”

  席间私语不断,众人语声带着惊讶与好奇。

  “此物乃月饼!”肖衡春风得意,“不是香皂那样的用品,而是食物。”

  “众位听说过蔗糖吧?”

  “自然听说过,家里还有半罐呢!”一个大臣颇为炫耀道。

  “此物就是用蔗糖为原料制作,乃华夏族最新的东西,天下得以品尝者不多。”

  众人心头震惊之余还有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