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解决西南夷,吕雉的计划和萧何的谋算-《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伴随着方政等人的冲锋,画面渐渐暗淡下去,直至黑暗。

  【方政战死之后,沐晟立刻选择退兵,在撤走时因无法带走粮草,直接将大批粮草烧毁,狼狈逃回楚雄。】

  【后沐晟因害怕朝廷责怪,忧惧而死。】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到这里,不由眼皮子乱跳,破口大骂。

  “沐英可是朕的好孩子,怎么生出了沐晟这个废物!”

  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

  自从大明收复云南后,沐英就领命世代镇守云南。

  而沐晟,便是沐英的二儿子。

  大明群臣也是面面相觑。

  朱棣怒气冲冲地开口。

  “父亲,这沐晟不行,干脆直接剥夺他的爵位算了!”

  沐英早在洪武十五年就已经死去,其长子沐春继承爵位。

  数月前,沐春身故。因其无子,朱元璋下旨让沐春二弟沐晟继承爵位,继续为大明镇守云南。

  蓝玉忙道:

  “陛下,沐晟虽然此战失败,但这两年麓川土司叛乱,也都是由他来平定的,还请陛下三思。”

  其他不少群臣也开口,给沐晟求情。

  朱元璋思考片刻,道:

  “以沐晟的年纪,正统年间也是垂垂老朽,畏首畏尾,也算情有可原。”

  “这样吧,下旨将此事告知沐晟,命其立刻肃清麓川土司,尤其是思任发父子,断不可留!”

  “此事若成,朕不但不追究他的过错,还要给他封赏!”

  群臣这才心服口服。

  朱元璋继续将目光投向金幕。

  【此战失败后,大明陆续增兵,继续进攻麓川。】

  【从正统四年开始,至正统十一年,整整七年时间的战争,大明虽先后杀死思伦发、思任发父子,但其孙辈思机发依旧顽强抵抗。】

  【最终,明廷不得不同意和思机发签订盟约,以金沙江为界,命思机发为麓川宣慰使,所有麓川大小事由思机发独断,无需上奏朝廷。】

  【此战过后,麓川名义上归属大明,但实际已然独立,成为国中之国。】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这里,大为皱眉。

  “没搞错吧,堂堂一个华夏王朝,竟然连西南夷土司都打不下来?”

  扶苏干咳一声,提醒道:

  “父皇,咱们大秦的那些西南夷,也只是名义上臣服而已。”

  秦始皇眉头一扬,道:

  “那又如何?朕想要灭掉他们,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沉吟片刻后,秦始皇道:

  “等蒙恬王离归来,朕确实得着手将西南夷划入郡县之中。”

  “啊?”扶苏傻眼了,忍不住道:

  “父皇,那西南夷都是山地,压根就没有办法种地。如此贫瘠之地,大秦无需大动干戈吧?”

  秦始皇看了一眼扶苏。

  “怎么,你怕了?”

  扶苏苦笑道:

  “儿臣不是怕,儿臣只是觉得,如女真匈奴之流确实是中原心腹大患,但这么多视频之中都没见过西南夷的身影,可见西南夷不足为惧。”

  “大秦这几年连年用兵,不如先暂停两年,再考虑西南夷的事情,不知父皇觉得如何?”

  扶苏硬着头皮说完这些话,然后低头等着秦始皇的疾风骤雨。

  按照秦始皇之前的性格,扶苏说完这些,一顿臭骂是跑不了的。

  没想到等了片刻,疾风骤雨没有等来,反而是听到了秦始皇的一声轻笑。

  “扶苏,你很不错,长大了。”

  扶苏愕然抬头,看着一脸笑意的秦始皇。

  秦始皇看着金幕,慢悠悠地开口。

  “朕征服六国,南平百越,为何就是不打西南夷?”

  “那是因为,即便岭南百越之地,尚有些许平原可做耕种,但西南夷山区之中,是真的什么也没有!”

  “所以啊,朕不会大规模对西南夷用兵,只会派出小股火枪兵,缓缓夺占西南夷之地,扩张大秦疆域即可。”

  扶苏心服口服,躬身长拜。

  “圣明无过父皇!”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若有所思。

  “没想到这些西南夷竟然如此难以征讨,就连大明这般后世强盛的王朝都打不下来。”

  萧何沉吟片刻,道:

  “臣觉得,西南夷只是小事,反正他们也臣服大汉了,陛下可以暂时不必放在心上。”

  刘邦瞪眼道:

  “那怎么行?西南夷距离中原腹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若是有朝一日也出个女真蒙古之类的种族怎么办?”

  曹参咳嗽一声,道:

  “陛下觉得国库接下来几年的税收是用来打匈奴好,还是打西南夷好?”

  刘邦表情一僵,随后若无其事地笑了起来。

  “朕又想了想,觉得这西南夷确实是小事,还是先专注在打匈奴上吧,哈哈!”

  太子刘盈在一旁看着刘邦,满脸都是佩服的表情。

  虽也不是第一次看到刘邦这种变脸,但每一次再看到,刘盈还是觉得自家父皇这种唾面自干的本领实在是太厉害了。

  换成刘盈,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吕雉轻笑一声,道:

  “妾身倒是有个主意,或许能给陛下参详一二。”

  刘邦哦了一声,有些惊讶的看着吕雉。

  “皇后又有主意了?”

  吕雉轻点螓首,缓声道:

  “陛下可能不知道,最近长安城之中有一股蓄养僰奴的风潮。”

  “而这僰人,便是西南夷中的一个种族。”

  刘邦似乎明白了什么,皱眉道:

  “皇后的意思是……”

  吕雉轻启朱唇,道:

  “妾身的意思很简单,既然大汉一时间还没有余力去征讨西南夷,不妨就让民间的力量去吧。”

  “只要皇族表露出对僰奴等西南夷奴隶的喜爱,那么下面必然会盛行这种风气。”

  “如此一来,就会有大量人愿意去西南夷的地盘之中捕捉奴隶带回大汉来售卖。”

  “奴隶以青壮年为主,女子为辅,只要让这些人成为大汉的奴隶,那西南夷的力量自然也就被削弱了。”

  “如此过个几年,大汉正好又缓过气来能进攻西南夷了,此消彼长之下,大汉彻底将西南夷纳为华夏郡县,就指日可待了。”

  刘邦听完,不由怦然心动。

  奴隶制度,古而有之。

  无论是大秦还是大汉,都没有废除奴隶制度。

  若是能利用民间的力量抓捕西南夷作为奴隶,确实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做法。

  萧何突然开口。

  “陛下,老臣觉得此举有违天和,还是不要这么做了吧。”

  曹参也反对道:

  “陛下,臣担心若是奴隶风潮一起,会有许多华夏黔首百姓被逼为奴,这会动摇国本的。”

  萧何曹参都是黄老学派,对奴隶制度属于一种不提倡也不排斥的态度。

  两人家里当然也有奴隶,但大力发展奴隶制,是这两位大汉重臣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一个奴隶只不过是主人的私产,但若是这奴隶变成自由民,他就需要向官府朝廷交税。

  从朝廷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希望交税的自由民越多越好。

  听到萧何曹参的反对之后,刘邦不由迟疑。

  吕雉似乎早有所料,不紧不慢地开口。

  “两位大人恐怕是误会了,本宫觉得,若是大量抓捕西南夷为奴,对大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若是两位不放心,可以让陛下下旨,从今往后,凡华夏子民皆不可为奴,但西南夷、匈奴等异族人不在此列。”

  “如此一来,两位的担忧应该可以解决了吧?”

  萧何曹参闻言都是一愣。

  华夏人不得为奴,只能让异族为奴?

  这个主意,好像……不错啊!

  就在此时,陈平突然开口。

  “臣以为皇后此计绝妙!不但能削弱西南夷的力量,还能解放所有为奴为婢的华夏族人,乃是一件真正的大善事。”

  刘邦闻言也是大为意动,看向萧何曹参。

  “如何?”

  曹参心中还是有些忧虑,正想开口表达,突然听到萧何的声音。

  “臣也觉得皇后此计妙极,是臣之前没有想到的,臣没有意见。”

  曹参硬生生地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表情有些怪异地看着萧何。

  萧何朝着曹参微微一笑。

  刘邦见萧何曹参不再表示反对,就笑道:

  “好,那就这么办吧!”

  “皇后,你明天在宫里办个宴会。老萧老曹你们回去也让你们家里的夫人帮忙做个声势!”

  片刻后,萧何曹参两人坐着马车,驶出皇宫。

  曹参有些疑惑地看着萧何。

  “你刚才为何阻止我反对皇后?”

  萧何微笑反问了一句。

  “老曹,你觉得此计如何?”

  曹参皱眉道:

  “此计若是能成,确实对大汉将来征服西南夷有好处。”

  “但你别忘了,咱们才刚刚从金幕之中看过晋王朝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你就不怕将来这些西南夷,成为大汉的五胡?”

  萧何哈哈地笑了起来。

  “老曹,你想多了。五胡入晋,那是以部族的形势居住在一起,故而能团结起来。”

  “但捕捉西南夷为奴,这些奴隶们分散在一个个大汉贵族家庭之中,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将会迅速被大汉同化,过个几代之后就和汉人无异。”

  “到那时,又哪里来的什么胡汉之分了?”

  “你要知道,南蛮和北胡终究是不一样的。”

  曹参哑然片刻,道:

  “我总有些不放心。”

  萧何看着窗外,悠悠地开口。

  “有什么不放心的?看过这么多视频,你应该明白,华夏乃是一个大民族,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为华夏效力,而不是沦为另外一个华夏人的奴隶。”

  “既然华夏人不能为奴,那自然就只能让周围那些异族来当奴隶了。”

  “总不可能奴役其他异族,你老曹都有同情心吧。”

  “想想视频之中的女真、契丹还有五胡吧,他们残害中原的时候,对我们华夏人有过一丝一毫的同情心了吗?”

  曹参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开口。

  “你老萧说什么总有你的道理,我说不过你。”

  萧何哈哈大笑。

  “世间真理就在那里,我萧何无非是借用之,使用之,你老曹啊就是总喜欢干事,不愿意多想想道理。”

  曹参哼了一声,道:

  “做事情才是实实在在的,天天想什么神神叨叨的道理,最后就会变成徐福那种只会装神弄鬼的神棍!”

  萧何微笑不语。

  曹参突然心中一动,脱口而出。

  “等等,这捕捉西南夷的计策,难道是你暗中告知皇后的?”

  萧何瞪大眼睛。

  “你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曹参一把抓住萧何领口。

  “好你个萧何,竟然连我这个老兄弟都瞒着,给我老实道来!”

  萧何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一巴掌拍开曹参的手。

  “你天天这么一惊一乍作甚?行了,告诉你吧,这个计策是陈平献给皇后的。”

  曹参呸了一声。

  “陈平那个家伙不就是咱们在外面的棋子么,归根结底就是你萧何出的主意!”

  萧何满脸笑容,道:

  “你难道没有发现,陛下最近越来越担心我们这些老家伙了吗?”

  曹参表情变得严肃,点头道:

  “是啊,我自己也奇怪,为何陛下会突然性情大变呢?”

  萧何脸庞突然扭曲了一下,怒骂道:

  “还不是那个不干人事的司马懿,混账东西,不当礽子!”

  曹参犹如瞬间醍醐灌顶,完全明白了过来。

  “陛下是担心我们将来会成为司马懿?”

  萧何叹息一声,道:

  “是啊。”

  曹参哑然良久,道:

  “我们怎么可能会背叛大汉呢?”

  萧何耸了耸肩膀,道:

  “谁又能想到,司马懿这个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的四朝老臣,会背叛并取代了曹魏呢?”

  “司马懿这个王八蛋,任何华夏王朝的皇帝在看完他的事迹之后,有谁还敢相信所谓忠心耿耿的老臣啊!”

  曹参这下子是彻底傻眼了。

  “这,我真的不会背叛大汉啊。”

  萧何凑近曹参,轻声问了一句。

  “你觉得你我不会是司马懿,但陛下会这么想吗?”

  萧何拍了拍曹参的肚子。

  “人心隔肚皮啊!为了皇位,为了这个江山社稷,杀几个老臣,对陛下来说很难吗?”

  曹参一动不动,仿佛变成了一尊泥塑雕像。

  马车缓缓停在了萧何府大门前。

  萧何看着良久不语的曹参,拍了拍这位老友的肩膀,意味深长地开口。

  “从今往后啊,这大汉的舞台,咱们就尽量让给皇后和吕氏去表演吧。”

  “老兄弟们风光了这么多年,夹着尾巴做几年的安稳老狗,也不算亏啦!”

  说完这句话,萧何下了马车,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