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张辅到底是对是错?朱棣和李元吉都挨了臭骂-《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众人闻言,顿时大吃一惊。

  仔细看去,说话之人乃是大明吏部郎中李贤。

  李贤昂然环首四顾,道:

  “今天子蒙尘,六军丧气,无不切齿怀恨王振。”

  “若用一武士之力,捽而碎其首于驾前,数其奸雄误国之罪,即遣将领兵诣大同,而御驾可回也。”

  “诸位乃是国之柱石,当此时机,乃是名垂青史之刻!”

  众人听李贤一一道来,心中无不掀起惊涛骇浪。

  杀王振?

  这主意,实在是太大胆了。

  片刻沉默之后,突然有人开口道:

  “似乎也只有此计可行了。”

  不少人闻言,暗自点头。

  都很清楚王振为啥要掌控兵权,不就是为了功劳嘛。

  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王振掌兵,必败无疑。

  既然无法劝说朱祁镇,那就只能杀了王振,强行劝说朱祁镇回京!

  众人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内阁首辅曹鼐和英国公张辅。

  这两位,是如今大军之中级别最高的文官和武将。

  只要他们同意,大事可成!

  在众人目光注视下,曹鼐傻了。

  他结结巴巴地开口:

  “此事事关重大,实在是、实在是……”

  曹鼐支支吾吾,任凭众人如何催促,就是不愿意开口同意。

  众人见状,不由大失所望。

  只能将目光投向英国公张辅。

  “英国公,干吧!”

  “英国公,还请主持公道,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张辅,四朝元老,如今大明第一武将。

  年纪是老了一点,八十岁了。

  但此事也不需要张辅亲自上阵杀敌,只要张辅一开口,多的是军中勇士愿意出手锄奸!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看到这里,也是不由握紧拳头,心中无声呐喊。

  张辅,干吧!

  朱棣耳边突然响起朱元璋的声音。

  “你觉得张辅会如何选择?”

  张辅是张玉的儿子,和朱棣年纪相仿,名义上是君臣,但实际上却又多一份兄弟朋友的情谊在。

  朱棣不假思索地开口。

  “儿臣觉得,张辅一定会动手的!”

  朱元璋眉头一扬,道:

  “张辅胆子这么大?”

  朱棣信心满满地道:

  “张辅此人,还是深明大义的。大明局势危急,他一定愿意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除掉王振这个阉竖!”

  朱元璋笑了笑,又看向一旁的朱高炽。

  “高炽,你说说你的想法。”

  朱高炽明显有些惊讶。

  这种大事,皇爷爷竟然要我发表意见?

  朱高炽认真地思考一会,又看了一眼朱棣。

  朱棣怒道:

  “父皇问你呢,别憋着个屁不放,有话就说!”

  朱高炽干咳一声,无奈道:

  “皇爷爷,儿臣觉得,张辅可能不太敢动手。”

  砰一声,却是朱棣拍了桌子。

  “张辅怎么可能不敢,这小子胆大包天着呢!”

  朱元璋怒道:

  “老四,你凶朕的孙子做什么?”

  朱棣立刻缩了回去。

  惹不起,惹不起。

  朱元璋和颜悦色地对朱高炽道:

  “有什么话尽管说,不用管你爹,朕是他爹!”

  朱高炽见状也是哭笑不得,道:

  “皇爷爷,儿臣是觉得,张辅四朝老臣,都八十岁了,随时都会入土。”

  “此时若是杀掉司礼监首领太监王振的话,岂不是平白卷入一桩旷世大案之中?”

  “一旦处理不好,别说是张辅本人,就是他的英国公一脉,都可能会因此事灰飞烟灭!”

  朱高炽说到这里,在场的大明群臣心中都是一动。

  国公,也就是大明公爵,一般是世袭的。

  但世袭,并不代表不会出意外。

  像韩国公李善长,大明第一任丞相,就被朱元璋弄死了,韩国公的爵位也被废黜。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也是一个出了名的废物,朝野之中有流言说朱元璋对常茂极其不满,加之常茂姐姐常氏嫁给朱标之后又早死,如今朱棣成为太子,郑国公一脉极有可能会在朱棣登基后被废黜。

  还有宋国公冯胜,和蓝玉是铁哥们。

  也就是陛下看完靖难之役视频后改变主意立朱棣为太子,若朱元璋选择朱允炆,那蓝玉必死无疑。

  蓝玉一死,铁哥们冯胜也肯定会被牵连,宋国公一脉也是难保。

  还有曹国公李文忠一脉,如今继承爵位的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在盘点靖难之役的视频之中,李景隆可是“大出风头”,被朱棣干碎了一次又一次。

  等朱棣将来登基,李景隆这个曹国公能不能坐稳,也有着极大的悬念。

  魏国公徐达一脉,如今继承爵位的是徐辉祖。

  徐辉祖同样也在靖难之役中打败过朱棣,而且最终誓死不投降。

  好在徐辉祖的妹妹徐氏是朱棣的太子正妃、朱高炽的亲娘、将来的大明皇后,这一脉只能说危险不大,但并不是没有。

  这么一盘算,整个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中,真正安然无恙、毫无风险的,竟然就只有卫国公邓愈这一脉。

  开国公爵尚且如此,更何况张辅这个靖难之役之后才被封的英国公呢?

  群臣想到这里,看向朱高炽的目光不免多出几分佩服。

  这位皇孙,人是胖了点,脑子真挺好用的。

  难怪能开创“仁宣之治”。

  朱棣一听,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但还是忍不住怒道:

  “张辅那小子,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算计?”

  朱高炽这下就不敢说话了。

  毕竟是亲爹。

  朱元璋打断了朱棣的话。

  “行了,究竟会不会答应,看视频不就懂了?”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有些好奇地开口。

  “父皇,您觉得这一次张辅,哦不,是整个刺杀王振的计划能成功吗?”

  秦始皇面庞隐藏在冕旒之后,看不清表情。

  片刻后,威严的声音才从冕旒之后传来。

  “不能。”

  扶苏有些讶异。

  “不能?”

  秦始皇冷笑一声,道:

  “像这般大事,能成事者,必定是有着坚强意志和决心之人主使,有智谋之人帮助计划,加上悍不畏死的勇士动手,方能成功。”

  “朕从这些大明臣子之中,看不出这三点。”

  扶苏哦了一声,又有些好奇地开口询问。

  “父皇当年灭掉嫪毐时,这些点都具备吗?”

  秦始皇闻言,陷入回忆。

  嫪毐,秦始皇生母赵太后的姘头。

  当时秦始皇年幼,赵太后摄政,嫪毐凭借姘头身份一度专权秦国,连正牌丞相吕不韦都要退避三舍。

  秦始皇亲政之后,有人告发嫪毐是个假太监,又说嫪毐和赵太后生了两个儿子,准备毒杀秦始皇,让这两个儿子之中的一个取而代之。

  嫪毐得知消息之后,担心秦始皇会杀他,于是趁着秦始皇外出的时候,偷来赵太后的御玺,凭此调动县卒和宫廷卫队,想要杀掉秦始皇。

  秦始皇临危不惧,果断处置,最后在昌平君、昌文君的帮助下反杀嫪毐,并将嫪毐和赵太后生出来的两个儿子弄死。

  秦始皇缓缓开口。

  “嫪毐之事,确实是朕从小到大,最为危险的时刻。”

  “那时的朕,刚刚亲政,几乎没有什么根基。嫪毐又是……嘿,朕的处境,比朱瞻基那小子登基的时候差多了。”

  “但朕可不像朱瞻基那么废物,还要去借助什么宦官!”

  “哼,小小算计一下,嫪毐不就死了?”

  秦始皇的话语之中,透露一种霸气。

  堂堂大秦帝王,还要去靠太监夺权?

  真是笑话!

  朕,华夏之尊,行霸王之道。

  群小自然辟易,何愁权威不得!

  顿了顿,秦始皇又道:

  “当年之事,朕主持大局并负责谋划,昌平君和昌文君负责领兵作战。”

  “此乃得胜之道。”

  “若是朕脑子糊涂一点,去找吕不韦做盟友。恐怕结果就是嫪毐和吕不韦同流合污,朕身败名裂而死。”

  扶苏听着秦始皇的话,心中也是有些发凉。

  扶苏出生时,吕不韦早已是一具白骨。

  但从秦始皇这些话语之中,扶苏依旧能感觉到当年那些事情背后的惊涛骇浪。

  秦始皇回忆完往事,笑了笑,指着金幕道:

  “你再看这什么张辅、曹鼐之流,配给朕提鞋吗?”

  “朕是君,想要弄死一个嫪毐尚且如此困难。张辅、曹鼐只不过是臣,想杀王振?呵呵,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扶苏长出一口气,点头道:

  “是儿臣将这件事情想得简单了。”

  秦始皇微微一笑。

  “扶苏啊,你要知道。杀人,当然简单。”

  “但最重要的是,别人凭什么为你豁出性命去杀人呢?”

  “等你想明白了这一点,你距离一个合格的君王也就不算太远了。”

  听到秦始皇的话,在场的大秦群臣,表情都有些微妙。

  以扶苏皇太子表现出来的才能,居然在陛下心中还不算合格?

  陛下的要求是真高啊。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老迈的英国公张辅,成为了所有人视线的焦点。

  张辅叹了一口气,摇头道:

  “老夫觉得,此事不可行。”

  听到这句话,众人犹如头上被泼了一盆冷水,大失所望。

  倡议者李贤明显急了,怒声道:

  “英国公为何如此糊涂!难道真要坐视二十万大军灭亡于此地,让圣驾陷入也先之手?”

  张辅深吸一口气,苍老的脸颊不停抖动,显然心中也并不平静。

  “李贤啊,老夫知道你是一心为国。但你也要想一下,老夫效忠的是陛下,而王振也是陛下任命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若是老夫不得圣命,擅自杀死陛下任命的王振,此举和背叛陛下何异?”

  顿了顿,张辅又道:

  “若是诸位能带来陛下诛杀王振的旨意,老夫就是拼了这老命不要,也定将王振绳之于法。”

  言下之意,要是没有旨意的话,这事就别来找我了。

  听完张辅这番话之后,曹鼐顿时松了一口气,忙道:

  “英国公言之有理,眼下局势也不是无可挽回,何必行此图穷匕见之举?”

  “大家再好好商量,想个更稳妥的办法嘛。”

  李贤大怒,愤然起身。

  “他日大明之败,你我皆为史书佞臣矣!”

  说完,李贤拂袖而去。

  大帐之中,一片默然。

  密集的雨水滴滴答答落下,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张辅吐出一口气,喃喃自语。

  “这贼老天,是真他娘的烦人啊。”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目瞪口呆。

  “这张辅,竟然真的怂了?”

  “混账,简直是混账啊!”

  朱棣心态有点崩了。

  张辅,那可是朱棣当成兄弟看待的。

  虽然现在没了靖难升官获爵的契机,但朱棣心中早就暗下决心,一旦将来有机会,还是要给张辅封一个世袭英国公。

  结果……

  俺这么信任你,你就给俺来这一出?

  朱棣气坏了。

  也就是张辅没资格站在这座大殿之中,不然朱棣现在就要跳起来给张辅一巴掌。

  朱元璋看着恼怒不已的朱棣,却哈哈笑了起来。

  “老四啊,看来在这件事情上,你的判断还不如高炽呢。”

  朱棣一张脸憋得黑里透红。

  好好好,现在连儿子都要骑在俺头上拉屎了是吧?

  朱高炽有些尴尬,但还是忍不住辩解了一下。

  “爹,孩儿只是从正常的思维来判断的,并不是故意和爹您唱反调。”

  朱棣怒气冲冲地喝道:

  “你这臭小子是说俺没脑子没思维是吧?”

  朱高炽愣住。

  不是,还能这么理解的?

  朱元璋看着朱棣这副恼怒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然后就踹了朱棣一脚,把朱棣踹到了柱子旁边。

  “蠢货,张辅是对的!”

  朱棣抱着柱子,一脸震惊。

  “父皇,您也没脑子了?”

  张辅坐视国贼不除,还能是对的?

  朱元璋大怒,一巴掌就扇了过去。

  “臭小子,说谁没脑子呢?”

  朱棣结结实实地挨了一巴掌,脑子清醒不少,赶忙赔笑。

  “父皇,误会,都是误会。”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

  “今后少说这种没脑子的话!”

  朱棣唯唯诺诺。

  朱元璋返回龙椅,沉声道:

  “张辅是臣,王振也是臣,只有朱祁镇那个臭小子是君。”

  “臣子,当然只有君王才能罢免。若是某个臣子看另外一个臣子不顺眼,就把对方杀了,那君王的权威在哪?”

  “若是君王没了权威,还能坐稳这个龙椅吗?”

  朱棣瞪大眼睛,汗水一下子就从额头流了下来。

  朱祁镇再蠢,也是大明皇帝。

  朱祁镇要是坐不稳这个龙椅,那大明就完了!

  这一刻,朱棣悚然而惊,心悦诚服。

  “父皇说得对,张辅他确实是对的!”

  顿了顿,朱棣又忍不住道:

  “可杀不掉王振,那就解决不了视频之中大明的危机,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忍不住笑出了声。

  “解决不了问题,当然就只能完蛋了,不然呢?”

  朱棣哑口无言。

  父皇,您说的确实很对。

  可,这是大明后代的皇帝,是我的曾孙,您的玄孙啊。

  朱元璋悠然地将后背靠在龙椅上,平静开口。

  “你慌什么?在咱们这条世界线之中,朱祁镇他爹朱瞻基都还没出生呢。”

  至于其他的时间线,朱元璋只想说一句——关朕屁事。

  这也是看了这么多盘点视频之后,朱元璋的一点感悟!

  大唐世界之中,李元吉忍不住开口吐槽。

  “这张辅,实在是太糊涂了。”

  “王振这般阉竖都不杀,怎么想的?”

  李建成也点头道:

  “是啊,这王振分明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奸贼,张辅作为四朝老臣,连这点思想境界都没有,看来是太老了,怯懦了。”

  李元吉嗤笑道:

  “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古人诚不我欺。”

  两兄弟喷得高兴,全然没有注意到龙椅上的李渊,脸色正以肉眼能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难看。

  宰相裴寂干咳一声,道:

  “两位殿下,话也不能这么说。王振毕竟是皇帝任命的大臣,怎么能不经旨意就随意斩杀,那皇权威严何在呢?”

  裴寂这句话一说出来,李建成身体就是一震,恍然大悟。

  但李元吉却没有想那么多,下意识地反驳道:

  “老裴啊,你这话就不对了。王振这种国贼,人人得而诛之,若是本王和张辅易地而处,肯定要率领大军杀入行宫之中,剿灭王振!”

  说着,李元吉兴奋起来,干脆挥舞着手,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李世民看着李元吉,嘴角一点点地掀起来。

  李建成重重地咳嗽一声,道:

  “四弟,别说了。”

  李元吉有些惊愕地看着李建成。

  “皇兄,你这是怎么了?刚刚你还和我一个立场呢。”

  李建成汗水从额头流下,忙道:

  “裴大人所言甚是,提醒了本宫,四弟你再好好想想其中道理。”

  李元吉皱眉道:

  “杀王振这种奸贼,那就是为国除害,哪里需要什么道理?”

  说着,李元吉扭头看向李渊,笑道:

  “父皇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说完,李元吉昂着脑袋,兴致勃勃地等候着李渊的夸奖。

  在李元吉想来,自己这主张是完全没毛病的。

  为国锄奸嘛,哪个皇帝会不喜欢呢?

  这一波,肯定能让父皇高兴,大大的称赞自己一番。

  之前被李世民抢走的风头,这不就全回来了?

  李渊脸颊乱颤,终于忍无可忍地站了起来,毫不客气地赏了李元吉一巴掌。

  “你这个臭小子,不懂说话就不要说,免得在朕和诸卿面前丢人!”

  李元吉捂着肿起的额头,不敢置信地看着李渊。

  “父皇,您这是……”

  李渊看着李元吉这傻样,忍不住火气更盛,破口大骂。

  “人蠢就要少说话,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李元吉默默地感受着从李渊嘴里喷出的口水,脑海中只有一个疑惑。

  不是,我到底哪错了?

  李世民的嘴角彻底翘了起来,露出了明显不过的笑容。

  裴寂叹了一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论办事的能力,裴寂在大唐宰相之中确实倒数第一。

  但说到情商这方面,裴寂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否则,裴寂又怎么可能安稳地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唐宰相,而且一直都被李渊倚为心腹?

  刚刚裴寂就是看出来里面的不对,善意地提醒一下。

  没想到李建成是明白了,这李元吉还傻傻地继续跳坑。

  真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裴寂心中正在感慨着,目光突然和李世民视线相交。

  裴寂心中微微一紧,赶忙朝李世民点头致意。

  这位可是将来的唐太宗,赫赫有名的千古大帝!

  李世民含笑点头。

  裴寂是李渊身边的大红人,想要争夺皇位,争取裴寂是必然的。

  裴寂见李世民这般动作,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又动起心思。

  之前的裴寂,主要还是以李渊为主,李渊说啥就是啥。

  由于李渊的态度一直都偏向李建成,裴寂自然也跟着偏向李建成,但凭借着高情商还是和李世民保持着尚可的关系。

  但现在嘛……

  自从看到李世民那个千古大帝的名号之后,裴寂已经开始动摇,到底要不要换一个新大腿抱了。

  裴寂突然有点后悔。

  好像不应该提醒李建成和李元吉的!

  不行,等会散朝之后,得去萧瑀的府上坐一坐。

  萧瑀可是秦王的死党,有萧瑀牵线搭桥,这事情就不难解决。

  话说,萧瑀的小女儿最近似乎也到了及笄的年龄?看来得给这小姑娘介绍一个好婆家,这样就能一举两得……

  五姓七望肯定是别想了,对了,封德彝那老小子的长孙好像也刚成年。

  若是能把封德彝和萧瑀结亲,等于给秦王拉来一个强力盟友,秦王应该能承我的情吧?

  至于太子那边问起来,直接说我啥也不清楚,是萧瑀和封德彝两个家伙私下谈好的就是了嘛。

  裴寂的眼珠子乌溜溜滴转着,心中百转千回。

  想要当好大唐的宰相,这可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

  李渊痛骂了一顿李元吉之后,心情总算是舒畅了不少,重新坐回龙椅上,看向半空的金幕。

  画面之中,依旧还是那座行宫。

  一名大臣带着几名随从,慢吞吞地撑伞靠近大门。

  大门处的禁军立刻警惕起来,准备上前盘问。

  就在双方靠近之时,大臣身边的随从们突然一拥而上,直接缠住禁军护卫。

  紧接着,这名大臣撒腿就跑,一路狂奔进行宫之中。

  一边跑,一边高声大喊。

  “兵部尚书邝埜,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陛下!”

  听着这连串大喊,一旁跪在大门外草地上的户部尚书王佐身体一震,赶忙抬头,正好看到邝埜冲入行宫大门之内,消失不见。

  王佐呆滞半晌,喃喃自语。

  “老邝,真猛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