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7章 弘历要召开巴黎和会,李存勖准备称帝-《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秦始皇嬴政:李存勖更适合当一个将军,而不是一个皇帝。】

  【汉高祖刘邦:朕也这么觉得,他更像项羽,而不是朕。】

  【宋太祖赵匡胤:这一点你们还真是说对了,李存勖其实就是一个弱化版的朱棣。】

  大明世界中,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朱棣一脸无辜。

  “父皇,这可不能怪儿臣啊。”

  朱元璋喝道:

  “怎么不怪你?弱化版朱棣,你朱棣还不够弱吗?”

  朱棣:“……”

  本来还想犟嘴一下,但想到面前是自家父皇,算了。

  朱棣能在面对任何皇帝时自豪宣称“咱不比你差”,唯独在自家老爹面前不行。

  因为朱元璋是真打人的!

  大清世界,伦敦。

  弘历极为不满,直接拍桌。

  “这狗屁的八国联军是怎么回事?”

  站在弘历面前的鄂尔泰一脸尴尬。

  “殿下,主要是咱们前段时间在欧洲打得太狠了呀。”

  弘历先灭掉了普鲁士,接着攻破了巴黎,又夺取了伦敦。

  整个欧洲直接慌了。

  西班牙、俄罗斯、土耳其、瑞典、丹麦、瑞士、撒丁王国、葡萄牙八个国家都宣布抵制弘历对英国和法国的“入侵”。

  如果再加上英法两国逃亡在外的流亡政府,那就是十个国家!

  这十个国家要求弘历必须立刻撤出英法两国的领土,否则的话就只能对大清——奥地利联合帝国开战。

  “联合帝国?”弘历一听就忍不住笑了,沾沾自喜地开口:“这个名字倒是很有气势。”

  “不过是皇祖让朕灭的英法,关他们屁事啊?”

  鄂尔泰忙道:

  “殿下,咱们大军驻扎伦敦,补给还是比较困难的,不如先撤离此地,以占领法国为主。”

  弘历一想,也是。

  他开口道:

  “这样吧,你让那八国,不,十国代表都去巴黎和朕见面。”

  “朕会在那里好好和他们聊一聊这个和平的事情。”

  “若是他们执意开战的话,那朕和大清可不会放过他们!”

  鄂尔泰沉吟片刻。

  “就这么直接翻译?”

  弘历看了一眼旁边的梅特涅,道:

  “老梅,你负责翻译!”

  梅特涅瞪大了眼睛。

  “皇帝陛下,咱们这样说出去的话,就是在和整个欧洲作对了!”

  弘历哈哈一笑,拍了拍梅特涅的肩膀。

  “老梅啊,你的目光还是太短浅了,谁让你是个奥地利胡人呢?”

  “朕告诉你吧,大清的目标是整个地球,这区区欧洲十国朕还不放在眼里呢。”

  说完,弘历又来了兴致,笑着开口。

  “这一次会议,就叫做——巴黎和会!”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凭借着胡柳陂的胜利,李存勖率领的唐军趁势占领了德胜渡口。】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唐军和梁军将会围绕着德胜渡口和杨刘渡口展开激烈交锋。】

  【但这并不是李存勖眼下生活的主旋律,因为他要回家了。】

  打了一场大战,李存勖急需女人来抚平自己内心中的各种负面情绪。

  回到太原后,李存勖开始玩了起来。

  白天就亲自装扮成伶人,搭台唱戏。

  晚上则和伶人、太监们聚集在一起,喝酒赌博。

  有时候也会叫来太原城内的诸多将军、大臣一起喝酒赌博。

  对此,他麾下一位名叫郭崇韬的大臣明显不满。

  “大王,如今太原财赋告急,还请大王尽量少一些铺张浪费,将多一些资源倾注到前线的将士们身上。”

  郭崇韬的话其实是好意。

  李存勖手底下的地盘,论富庶程度是远远不如梁国的。

  能和梁国对拼这么长时间,靠的就是吞并了幽州以及魏博两大军镇。

  但这两大军镇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李存勖无休止地挥霍。

  只可惜忠言逆耳,李存勖一听就火了。

  “郭崇韬,你这是什么意思?”

  “本王亲自率领将士们在前线出生入死,难道连回来休息一下都不行吗?”

  “什么叫铺张浪费,本王用的吃的,哪一样超过大唐时的王爷了?”

  郭崇韬无语,好一会才开口。

  “当年大唐拥有整个天下,王爷们自然是可以铺张浪费的,可如今您只有河北跟山西之地,还要继续和梁国征战,怎么能这么浪费呢?”

  眼看君臣两人就要大吵一架,一个叫做冯道的文官站了出来。

  他先是劝说郭崇韬。

  “老郭,你这样说话,难道符合臣子的礼节吗?”

  “臣子应该劝谏君王,但从来没听说过要和君王吵架。”

  “还不赶快给大王请罪!”

  郭崇韬沉默片刻,单膝跪地。

  “臣有罪。”

  李存勖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搭理郭崇韬。

  冯道又转而劝说李存勖。

  “大王,郭崇韬是张承业大人青睐的能臣,他这些年辅佐张承业大人将太原治理得井井有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若是臣子劝谏几句您都无法接受,那将来如何能平定梁国和整个天下呢?”

  “您不是立志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吗?如今的这般做法可并非唐太宗之道。”

  李存勖一听好像也是,便哼了一声道:

  “好了,本王原谅你了,下不为例!”

  “记住了,今后少听张承业那老家伙的话,他的话是最不中听的了!”

  一场可能会导致李存勖和后勤大管家张承业、郭崇韬等人矛盾升级的冲突,就这样在冯道的三言两语中被化解了。

  历朝皇帝对此显然是很不满意的。

  【秦始皇嬴政:李存勖这小子在搞什么?人家说话也不行?】

  【汉高祖刘邦:要不然怎么说忠言逆耳呢?郭崇韬其实也就是在劝李存勖不要铺张浪费,讲的是中华传统的节俭美德,但李存勖连这也受不了。】

  【汉武帝刘彻:朕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李存勖会被称为败家子了,他的这些行为的确就是败家子才有的样子。】

  【隋文帝杨坚:别说还在征战天下了,就算是天下一统也应该以节俭为上,李存勖这小子就是不对!】

  【唐高祖李渊:朕才不管那么多呢,若是李存勖能灭亡梁国给大唐报仇,他爱怎么败家就怎么败家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李存勖发现,自己每次回到太原似乎都会和当地的大臣们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和大臣们相对的,是那些总能提供满满情绪价值的伶人以及宦官。】

  【不知不觉间,李存勖心中的天平开始朝着伶人、宦官倾斜。】

  【这种倾斜短时间内并不会造成什么后果,但久而久之,将会对李存勖产生致命的影响。】

  便在这个时候,一直依附于李存勖的赵王王镕出事了。

  王镕此人向来最讲究的就是奢靡享乐,排场甚至比李存勖以及梁国皇帝朱友贞还要大。

  但赵国就那么屁大点地方,可想而知赵国的臣民们遭受的是怎么样的严酷压榨。

  终于有一天,赵国的臣子和士兵们忍无可忍,把王镕给干掉了。

  李存勖得知消息后大怒,立刻从太原率领一万兵马出击赵国。

  在王镕旧部们的接应下,赵国这次叛乱很快被平定。

  但王镕的妻儿也被杀得七七八八。

  李存勖一想,那本王就帮老友收拾一下基业吧。

  于是乎,他将原本只是附庸的赵国直接吞并了。

  这一吞并不打紧,另外一个附庸,紧邻赵国的北平国王处直心里立刻发毛。

  北平国位于如今李存勖下辖地盘的中央地区,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接壤。

  之前还有一个赵国能守望相助,现在赵国没了,这咋整?

  王处直立刻派人秘密前往南边的梁国和北边的契丹去寻求援助。

  好死不死,梁国的朱友贞压根就没把王处直的求救当回事,甚至打算借此让李存勖和王处直内讧,更进一步地削弱李存勖的力量。

  但北边的契丹人首领耶律阿保机就不一样了。

  上都之中,诸多契丹大臣齐聚一堂。

  耶律阿保机声如洪钟地开口。

  “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王处直的养子王都发动了叛乱,把王处直全家都杀了。”

  “李存勖眼下正在领兵征讨王都,打算把北平国也一起吞并。”

  “咱们的机会来了!”

  契丹大臣们对视一眼,纷纷表示赞同。

  “大王所言极是,我们契丹南下的机会来了!”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契丹就已经多次南下。

  虽然并没有入侵到幽州的核心地区,但也掌握了一定的情报。

  更重要的是,契丹人非常明确地知道几个月前的胡柳陂之战让李存勖元气大伤。

  耶律阿保机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机会!

  话分两头,李存勖刚平定赵国,又碰上北平国王都之乱,随便也就扫平了。

  这一来,赵国、北平国两个原先的附庸也全部并入了李存勖的领土中。

  再加上几个月前重新夺取的河中(晋西南盆地),整个黄河以北如今基本都在李存勖的控制之下。

  面对着这种局面,李存勖开始蠢蠢欲动。

  他从北平国南下到达了德胜渡口。

  经过几个月的抢修,唐军在德胜渡口分别修建了南城、北城两座要塞,防止梁军的反攻。

  李存勖麾下的绝大部分主力就驻扎在这里,随时准备和梁军交战。

  李存勖召集了李嗣源、李存审等几名心腹大将,对他们开口道:

  “近来国家内部总有一些声音,希望本王能及早称帝,光复大唐,以安天下民心。”

  “你们怎么看啊?”

  【统一河北之后,李存勖称帝的想法已经难以自控。】

  之前朱温不也就控制了中原、关中、山东三个地方,便自称大梁王朝开国皇帝。

  李存勖如今也有山西、河北两处,而且还在对梁国的战争中取得了战略优势,凭什么不能称帝呢?

  几名心腹大将闻言都吃了一惊。

  片刻后,李嗣源第一个开口。

  “大王,此事万万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