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3章 梁国灭亡,李渊大喜过望-《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滑州。

  朱友贞派来的使者张汉伦抵达此地时,傻眼了。

  滑州城外都是一望无际的黄泛区。

  大大小小的各种水池,湖泊在视线中。

  那些没有被水淹没的地方,道路也都被泡成了泥浆。

  别说是马了,人走路都走不了!

  当地的太守一脸无奈地开口。

  “之前掘开黄河就已经泡水了,前些天段凝大人派人疏通了一遍才能行军。”

  “可前日和昨日两场大雨,又变成了这个样子。”

  张汉伦心急如焚,忍不住就想要破口大骂。

  到底是谁出的这个掘开黄河的馊主意?

  哦,是我连襟赵岩和亲兄弟张汉杰……

  张汉伦憋了半天,无可奈何地开口道:

  “开封危急,不走也得走,出发!”

  张汉伦带着上百名亲随,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黄泛区中艰难跋涉着。

  很多地方的泥泞比想象中的还要更深。

  张汉伦一行人各种陷入泥坑,摔跤甚至是差点被泥泞吞噬,状况百出。

  每一个人身上都全是黄色的泥巴,一个个泥人极为狼狈。

  张汉伦忍不住仰天长叹。

  “难道这是天要灭亡我们大梁吗?”

  镜头一转,已经来到了开封城外。

  李嗣源五千骑兵抵达开封城外,看着面前的雄城,心中也有些踟蹰。

  骑兵擅长野战无法攻城,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

  他之所以能猛冲到这里,主要还是为了给城里制造恐慌。

  “李从珂,石敬瑭,你们两人各带一千骑兵绕城奔驰。”

  “搞出来的动静越大越好。”

  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和女婿石敬瑭两人纷纷领兵离去。

  他们从路旁的森林里拆下树枝绑在马的尾巴上。

  战马奔驰时,树枝扫起遮天蔽日的烟尘,极为唬人。

  开封城内,无数流言不胫而走。

  “李亚子带着十万大军打来了!”

  “城外已经有五万骑兵抵达!”

  这种流言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很假。

  骑兵可是一个极度耗钱的兵种,李存勖也是凭借着自家沙陀人加上幽州铁骑才能拥有最高三万左右的规模。

  没有大一统王朝作为后勤基地,是根本养不起五万骑兵的。

  但那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开封城中的人心已经崩掉了。

  许多人纷纷逃亡。

  朱友贞在皇宫中得知消息,召集群臣前来商议。

  他在皇宫中等了整整一个时辰,来的却只有寥寥几人。

  “这些王八蛋,平日里对朕毕恭毕敬,如今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却躲起来当了缩头乌龟吗?”

  朱友贞大发雷霆,跳脚怒骂。

  在场的几名心腹也是面面相觑。

  赵岩慌忙道:

  “陛下,臣这就去和开封府尹王瓒一起组织军队防守。”

  张汉杰也赶忙道:

  “臣也去组织城中军民上城!”

  几人急匆匆地跑路,只剩下朱友贞和禁卫军统领皇甫麟两人。

  开封城外。

  李嗣源正在让剩余的将士们休息并等待李存勖后面的步兵主力赶到攻城,郭威飞速策马而来,大声汇报。

  “刘知远将军让我来禀报大人,开封城门已经打开,数十名梁国官员出城投降!”

  “什么?”李嗣源又惊又喜,还有这种好事?

  在出发前,李存勖就已经告知李嗣源开封城内有许多梁国大臣暗中联络过自己这边。

  可李存勖觉得,后唐和梁国都已经交战了十几年,双方各自血海深仇,对方京师怎么可能如此容易就投降呢?

  但事实证明,李嗣源的确是想错了。

  很快,李嗣源集合五千骑兵来到开封东门处。

  在这里,诸多文武官员见到李嗣源过来,纷纷下拜。

  “见过大人!”

  “我等愿降,还请大人给我等一条生路!”

  李嗣源看了一眼这群官员,又看了一眼官员们身后敞开的开封城门,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各位,你们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开封,梁国皇宫。

  出去打探消息的禁军统领皇甫麟脸色惊慌地冲了进来。

  “不好了陛下,有人开城投降,李嗣源贼军已经入城!”

  “什么?”朱友贞如遭雷击,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朕的禁军呢?朕的城中几十万百姓呢?”

  皇甫麟欲言又止。

  若是一个明君,禁军、百姓自然是殊死而战,不可能让后唐军队入城一步。

  可陛下您自己是什么鸟样,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这些年梁国一直要维持总数超过二十万的军队,其中十五万左右常年在北方前线和后唐交战。

  即便是对于非常富庶的中原而言,这也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朱友贞自己又各种修建宫殿,沉迷享受。

  这些行为对盘点视频中的败家子皇帝们来说,也就是“普普通通”的操作。

  但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奢靡享受。

  这“平平无奇”的两条,其实已经将梁国百姓压榨到了极致。

  所有人都觉得应该结束了。

  即便是亡国,也比再继续这样痛苦地过下去要更好!

  所以,开封城内明明有过万禁军,有几十万军民。

  但没有任何人想要反抗。

  大家只想早点结束这一切!

  “赵岩呢,张汉杰呢?快让他们领兵抵挡啊!”朱友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跳脚大骂。

  皇甫麟表情颓丧地开口。

  “有人看到赵岩逃出城了,张汉杰如今也去向不知。”

  朱友贞身体颤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皇甫麟赶忙劝说道:

  “陛下,还请您赶紧撤离开封前往洛阳吧。”

  “等段凝大人领兵返回,我们前线还有十几万大军,可以从容围剿李存勖所部!”

  “没希望了,皇甫。”朱友贞脸色苍白地摇头。

  他比谁都要知道梁国内部的情况。

  开封若在,各路兵马都还能听从朱友贞的命令。

  开封丢了,即便朱友贞还活着,其他各路兵马的主将们也不会前来援救洛阳,而是当场自立为王!

  这就是唐末藩镇节度使,这就是五代十国!

  无论逃还是不逃,当后唐军队进入开封的这一刻起,朱温建立的梁国就已经宣告灭亡。

  沉默良久,朱友贞缓缓抬头,看着皇甫麟。

  “皇甫,大梁和晋国乃是世仇,朕若是落在李亚子手中,必会遭遇无数折磨。”

  “你杀了朕,帮朕解脱吧。”

  皇甫麟大吃一惊,跪在地上。

  “陛下,臣对大梁的忠心天地可鉴,怎么能做出这种弑君之举呢?”

  朱友贞勃然大怒,喝道:

  “你不愿意杀了朕,难道是想把朕绑了,去交给李亚子领赏吗?”

  皇甫麟闻言猛地站了起来,语气坚定地开口道:

  “陛下若是觉得臣不忠于大梁,那臣现在就自杀明志!”

  看着皇甫麟拔剑打算自杀,朱友贞冲上去拦住。

  君臣两人抱头痛哭,情难自己。

  突然,外面传来了惊叫声。

  “敌军入宫了!”

  朱友贞身体一震,知道不能再拖了。

  他一把抓住皇甫麟的手,大叫道:

  “皇甫卿家,难道你要看着朕被李亚子带去游街,然后千刀万剐吗?”

  “朕求你,快杀了朕!”

  皇甫麟身体颤抖,咬着牙,用力地拔出手中长剑,重重劈下。

  朱友贞的身躯随之倒地,鲜血汩汩而流。

  皇甫麟看着朱友贞的尸体,双目流泪,跪在地上砰砰磕头。

  “臣不能帮陛下挽救梁国危机,也不能保护陛下之安危,今日臣便追随陛下而去,在九泉之下和大梁列祖列宗请罪!”

  说完,皇甫麟自刎身亡。

  大殿中,君臣两人的尸体静静地躺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从珂、石敬瑭不分先后地冲了进来。

  分辩了一番后,两人同时发出欢呼。

  “朱友贞死了!”

  【朱友贞的死,代表着建立了三十九年的梁国正式宣告结束。】

  【由于之前华夏历史上已经有过梁国,故而这个梁国又被称为“后梁”。】

  【后梁是由灭亡了大唐的朱温一手缔造,并一度被天下绝大部分割据政权奉为宗主,但它又仅仅占据了中原一带疆域,远不能被称为一个真正的王朝。】

  【虽非王朝,但又是宗主,那么便适用于“朝代”中的“代”。】

  【故而,人们便将后梁这段时期称为“梁代”。】

  【在梁代之后,还有四个不同的朝代,以及其他十多个先后建立的政权。】

  【人们便将这一时期统称为“五代十国”。】

  在一行行字幕中,李嗣源站在朱友贞的面前,让人把朱友贞的尸体收殓。

  字幕随之转换。

  【朱友贞在位十年,这十年里后梁和后唐之间的战争形势虽偶有反复,但总体而言是后梁不断衰弱,后唐不断强盛的过程。】

  【即便局势一直在恶化,后梁凭借着更加雄厚的国力和张承业之死,依旧将李存勖的后唐逼到了绝境。】

  【哪怕朱友贞能稍微英明一点,李存勖的后唐也会因为国力不济被后梁活活拖到崩溃。】

  【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朱友贞的败家程度刚刚好胜过了后梁对后唐国力的碾压幅度。】

  【在李存勖的绝命一搏下,朱友贞彻底葬送了父亲朱温创建的基业,也验证了朱温当年那句“吾子皆豚犬”的预言。】

  【旧的梁代逝去了,新的唐代来临。】

  【但从唐末开始已经经历几十年战乱的华夏,它的苦难并未结束。】

  【世家大族的覆灭,代表着华夏自东汉开始近千年的旧秩序彻底结束。】

  【在新的统治秩序出现前,这些混乱都还将继续下去!】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是各种弹幕飘过。

  【唐高祖李渊:哈哈哈,梁国终于灭亡了,朱温这个乱臣贼子建立的政权总算是完蛋了,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