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扳回一城-《我那落魄小相公位极人臣了》

  第310章扳回一城

  “嗯,熬得差不多了,可以停火了。”说到药,丁宁眉头微蹙,

  “话说,这药效果是挺好的,齐老爷子不愧是远近闻名的老神医,只是,那老爷子现在行踪难寻,上哪找他换药方去?”

  药没剩几包,不提前找到人,就得断药了。

  好不容易见着效果,这一断药,不前功尽弃了么?

  “明天去东来顺问问。”崔九郎也蹙眉。

  齐老爷子也不知遇到什么事,刚从外地回府城,转头又四处奔波。

  “我去就行,你还得给他们上课呢。”

  丁宁不想带崔瑨出门。

  去镇上自然要买不少东西,这小子就爱在耳旁叨叨她。

  “不行,我得去文远书坊一趟。”崔九郎理由充分。

  手抄本抄完了,该换别的样本了。

  “姐,我也想去,我好久没去镇上了。”丁小弟腆着脸凑过来。

  罗五安眼神发亮,他也好想去镇上。

  “……好嘛,一说出门,各个都蹦哒起来了。”

  丁宁扫了几个毛头小子一眼。

  男孩们讪讪然笑了。

  也罢,学习一道,还是得劳逸结合。

  一味地死读书,容易变成书呆子。

  崔瑨心里腹诽,也不知道是谁,整日就想往外跑。

  就像家中板凳长了钉子似的。

  崔九郎朝单杠方向走去,过了一个年,他个子长高了不少。

  刚来的时候,比丁宁矮一丢丢,在努力吃饭,努力锻炼下,个子已经高对方半个脑袋了。

  但是,崔九郎还是不大满意,在武技方面他被碾压成渣,这辈子也许都扭转不了败局了,所以,在别的方面上,他势必要扳回一城。

  崔瑨走到单杠下,抬眸向上望,他的眸子是极深的墨色,阳光落入,便漾开细碎的金芒。

  仰头凝望的眼眸里,仿佛盛着一汪揉碎星光的秋潭。

  “表姐夫长得真好看……”

  罗五安不由赞叹。

  十里八乡也找不出比表姐夫更好看的男子了。

  “这叫有匪君子。”

  丁小弟显摆起他新学的词汇。

  “对,就是谦谦君子。”

  罗五安笑着点头。

  “……”

  崔九郎瞥了他们一眼,俩娃立刻把嘴闭上了。

  **

  天气渐暖,春日的阳光倾洒而下,整个大地渐渐染上了嫩绿的色彩。

  天气晴好,适宜出行,望古镇上热闹非凡,尤其是东集附近。

  家有田地的老百姓都在为春耕做准备,集市两侧摆满了各种种子、农具,也有野菜和家禽。

  丁宁牵着奔雷,崔瑨驾着小土拉的马车。

  经过一段时间的节食加锻炼,肥肥胖胖的小土成功瘦身一圈。

  也学会了拉马车,这不,此次出行已经愉快地上任了。

  车辕另一边,三颗脑袋不住地东张西望。

  集市上吆喝声、叫卖声、讨价声交织出一幅热闹景象。

  “姐夫,等你教会我驾驭马车,以后你就不用一个人赶这么远的路程了。”

  奔雷拉车的时候,不是谁都能驾驭这辆马车的,丁小弟自然也没起这个心思。

  现在换了小土拉车,机会不就来了么。

  “清河你还小,力气不够可能控制不住马车,表姐夫可以先教我,我可以帮忙赶车。”

  罗四平坐直身体,一副我是好学生模样。

  “还有我,我也想学赶车。”

  罗五安连忙跟着表态。

  崔九郎看了他们一眼,倒也没说什么。

  本身“君子六艺”,就包含了骑射,教他们骑马赶车也算是功课的一种。

  马车驶到罗家豆腐坊停下,罗铁锤一抬头,惊喜地喊了一声,

  “阿宁,九郎,你们来了。”

  张氏把手里的整板豆腐放好,小跑几步迎上来,

  “哎呀,四平、五安,你俩不好好在家学习功课跟着到处跑干啥,净给九郎添乱。”

  她嗔了罗四平一眼,平日也是个沉稳的,这回怎么也这么不懂事了。

  “娘,表姐让一起来的。”

  罗四平脑袋微垂,出发前他心里就有点忐忑,可是,青河和五安都上车了,他不去也不好。

  “是我让他们一起来的,四平他们好久没来镇上了,总关在家里读书不接触外界会变傻的。”

  丁宁把奔雷拴在拴马桩上。

  罗铁锤推开张氏,示意她别多话,

  “来就来了,阿宁说得对,不能关门死读书,也得跟着四处看看,长长见识。”

  张氏赶忙扯出笑脸点头附议,

  “行、行、行,你们来得正好,昨儿个隔壁老板去钓鱼,收获颇丰,给我们一尾,中午给你们做红烧鱼吃,可好?”

  丁宁看了眼隔壁的香膏铺子,邻里关系不错,钓了鱼还特意给他们送一条,

  “行,一会儿我再带两个卤菜,今天就在大舅这里吃午饭了。”

  丁宁也不跟他们客套。

  张氏拉着丁宁,小声道,

  “阿宁,最近有几个媒人上门说亲,我们正头疼着呢,你来了正好帮我们把把关。”

  “行,一会儿听听都是哪些人选,咱人多,可以合计合计。”

  丁宁笑着答应了。

  娶媳妇是大事,常言道,娶对媳妇旺三代,娶个歪婆娘悔三代。

  罗铁锤一家人老实敦厚,丁宁也怕他们一不小心娶个搅事精回来。

  罗家有个刘氏就够不省心的了。

  临近午时,正是饭点,东来顺大堂座无虚席。

  穿着天碧色暗纹长袍的向掌柜在门口送客。

  客人一身锦服,气质儒雅,一看就不似平常人。

  虽然忙着送客,眼观六路的向掌柜还是一眼看到崔九郎两人。

  他面露笑容赶忙上前迎了两步,

  “哎呀呀,崔九郎,丁娘子,贵客临门,蓬荜生辉呀。”

  “大掌柜好呀。”

  丁宁大方问候,崔瑨微笑颔首。

  “哎,好,都好,快,请进请进。”

  向掌柜刚要招呼他们进去,忽看到一旁的贵客在打量崔九郎两人。

  他脑子一转,白胖的脸上堆起笑容,

  “崔九郎,丁娘子,这是县里的教谕沈笠大人,他是弘山书院的山长。”

  弘山书院?

  听着挺耳熟,丁宁看了眼崔九郎。

  崔瑨倒是记得清楚,那赵童生曾自我介绍说,他是弘山书院的学生。

  想起赵童生那张抹了粉都遮不住纹路的脸,崔九郎嘴角微不可察地抽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