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看亮剑让我穿越了-《民国少帅,我是西北的》

  (前面太水,建议从40章开始看。)

  “卧槽,干他啊。”

  某个出租房,一脸枯黄干瘦,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缺铁缺钙缺一切的屌丝,正趴在床铺上看电视剧。

  电视剧里,一脸坚决的李云龙,对着自己的二营长说道。“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呆利炮呢?”

  “团长,不能啊,那可是嫂子啊。”

  二营长也跟着着急,因为整个386旅独立团的上万兵力全部投入战斗。

  周边的部队全都主动,被动的跟着打了起来。

  中央军,晋绥军,386旅,771团,772团,新一团,新二团等。

  甚至就连黑云寨的谢宝庆,都投入了战斗。

  为了这次战斗,周边所有地区都开始全面阻击。

  但是平安县城不愧是二战转折点,着名的平安格勒战役,那叫一个激烈。

  独立团的二营两千多人,已经在东门冲锋了好几次,但是由于平安县城的坚固,这里又是敌军中将的指挥部,守备森严。

  要是光靠轻武器,再来一个独立团也打不动。

  幸亏,二营长伏击某个小鬼子野战部队,缴获了一门意呆利大炮。

  说是意呆利炮,其实是高卢鸡生产的。

  这款大炮是一战产物,在二战时期,已经属于团一级的火力。

  这款意呆利1897型75毫米野战炮,在一战时期是法军的主力,具有高射速、机动性和精度。

  意呆利军队在一战时期从高卢鸡引进了这一型号的火炮。

  这种75速射炮可以达到每分钟15发,据说极限射速能达到30发每分钟。

  同时代对比之下,日制41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速为10发每分钟。

  也就是说,李云龙这款意呆利炮,可以碾压鬼子同级别的75㎜山炮野战炮。

  而这款1897型75毫米野战炮总计生产了超过2万门,在一战中高卢鸡从给了意呆利400门该炮。

  而意呆利很鸡贼,小规模的改装后,在炮身上刻上了“ade意呆利”。

  一战结束,各国忙着舔伤口。

  而因为战争而将无数民用工厂改为军工厂生产的军用物资,武器装备,也得处理了啊。

  干放着肯定不行,于是就有一些被运到了华夏出售。

  当时的华夏,可是欧州各国处理军火的好地方。

  要钱就给,还不拖欠,不讲价格。

  当时李云龙的部队,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

  像是二营长,当年是给地主家放牛的。

  能认出来这个是买的音意呆利,就不错了,他哪里知道这个所谓的意呆利炮,竟然是意呆利改装的高卢鸡炮。

  李云龙何尝不知道那是二营长的嫂子,他的老婆?

  可是知道又能怎么样?周边的兄弟部队打的很惨烈,自己多耽误一份,就是对死去的战士们的侮辱。

  “李云龙,你开炮啊。”

  秀琴眼神是一点五的,比起看电视剧的刘志国的零点五好得多。

  就算是被绑在城楼上,也看的到李云龙正研究他那个大炮。

  此时战斗已经停止,原因自然是嫂子被山本一木给绑着带到了城门口。

  谁敢攻击?那就是对团长的大不敬。

  听到自己老婆的鼓励,李云龙最终还是一咬牙一跺脚。“开炮。”

  “是。”

  军中无戏言,李云龙这个独立团的最高指挥官下达命令,谁敢不听?

  而且作为普通士兵,他们和领导没有多大感情。

  二营长可以喊嫂子,那是因为人家天天见面。

  他一个普通士兵,一万多人里非常普通的一个,嫂子知道他是谁啊?

  “轰隆隆。”

  75毫米的速射山炮,每分钟十五发炮弹,极限达到30发。

  这时候也不用说什么保存实力了,弹药手一个劲的塞炮弹,轰隆隆的炸个不停。

  第一炮下去,城门口就被炸倒了。

  至于说山本一木和李秀芹更别提,直接被砸死。

  “是炸死的。”

  “砸死的。”

  “为啥不是吓死了?”

  这年头的手机,还多了一个叫做弹幕的东西。

  刘志国看着弹幕,也是觉得搞笑。

  人都死了,你还在争论是砸死的,炸死的,有啥意义?

  看着网友们搞笑的评论,刘志国一口就笑喷了。

  此时的他正在喝着肥宅快乐水,也就是可乐。

  这东西冷藏过后,喝着那叫一个爽。

  唯一不爽的是,刘志国看着评论笑喷了,导致正在充电的手机连电。

  像是他这种出租屋,基本上就是插板放在床铺上,还是枕头边。

  于是刘志国很倒霉的被电给电死,然后魂魄竟然来到了一个拥有李云龙,赵刚,楚云飞,丁伟,孔捷,邢志国,张大彪,孙德胜,魏和尚,段鹏的民国世界。

  “卧槽,咋这么酥麻,怪不得有首歌叫触电的那种感觉,有一点点危险。”

  “妈的,我要告她,这哪是一点点危险?简直是离谱踏马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少爷,老爷要出发了,询问你要不要和他一起走呢。”

  一个身穿长袍的小伙子,正是何家的家丁,奉命陪护着眼前躺在病床上的少爷“何昆何子长。”

  此时,刘志国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原来是穿越了。

  脑海中虽然一片浆糊,但是他有些记忆却融合了。

  比如他穿越附身的这个人姓何,是粤东省香山大榄镇三大姓之一何家的大少爷。

  他身体的父亲就是何乃中,未来大名不鼎鼎的国民军中将。

  1929年,北伐胜利,九姓西北王冯焕章与运输大队长常凯申等在金陵成立军事编遣委员会。

  西北军的李晓东任遣置部长,聘何仿檀为安置处中将处长。

  仿檀便是何乃中的字。

  中华人,一般都会取一个名,一个字。

  名字名字,你光有名,那还叫名字吗?

  后世那种的一问你叫什么名字,其实应该改成,你叫什么名。

  因为你没有字啊。

  看着自己家的家丁,刘志国,不,现在已经没有刘志国,只有何昆何子长。

  昆字有很多意思,其中就有一个是昆仲兄弟的意思。

  而何昆又是1890年生人,是何仿檀的长子,于是给他取字子长。